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觉醒来我成了神明 > 第3章 第三只眼

一觉醒来我成了神明 第3章 第三只眼

作者:清水枇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1-03-14 00:31:30 来源:文学城

刚刚我听到了什么?二郎神?

池久下意识地揉了揉耳朵,有那么一瞬间,以为自己幻听了。

对方一顿分析猛如虎,结果出来差了何止二百五,简直就是十万八千里。

然而银山上,老儒还在滔滔不绝地为村人们分析:“二郎真君是水神,我们正是洪水遇难时得遇仙人相救。他老人家可治过大水呢!水神在水灾时救人,岂不是正好合上了!”

“我就听说过二郎神劈山救母、担山赶日。怎么还有治水的事?”

王老二挠挠头,满脸长见识地夸赞道:“还是你们读过书的人知道的多。得亏有您,要不然神仙救了我们,我们却连神仙是哪尊仙人都认不出来,怎么对得起仙人的恩情!”

话虽如此,不过还是有蓍老不太放心。这神名的事,弄错了可不得了。于是老人又问道:“可确认了?果是二郎真君无误?”

“那是自然!”老儒抬头挺胸,自信非常。

他对自己的分析有把握极了,见村老还有些不放心的样子,老儒很快又举证了一点:“大家可还记得真君露出神颜的时候,额上那一点红色印记?”

“二郎真君有三只眼的事,谁人不晓?!真君额上正中间的那点印记,想必就是他第三只神目所在。只是我等肉眼凡胎,看不到神目真面目罢了。”

“又或是神目威力极大,真君慈悲,怕神目伤人,这才施了手段,将神目隐藏了起来,只留下一点印记。”

好像,是很有道理啊!

老儒这么一说,村人们也想起了真君额头上格外醒目的红色印记,纷纷恍然大悟。

武器对得上,神职对得上,就连长相也对得上。没什么好怀疑的了,神君肯定就是二郎真君。

这也行?!

把村民们的话,听了个全的池久,满脸震惊。

额头上有红色印记,你们就没考虑过那是胎记么?

压根不是什么神眼啊!

小的时候他父母还担心,脸上这么醒目的地方长了个胎记,要是胎记也跟着他长大而变大,将来可怎么办。毕竟现今社会,哪怕是男孩子,颜值也是很重要的。

脸上有大胎记,容易娶不着媳妇!

虽然直到父母离开的时候,池久也依旧没脱单就是。

好在他越长越大,那点胎记却始终没大多少。成年后,更是一直保持着小指甲盖大小。只比朱砂痣略大些,放在额上并不突兀,乍一看还有点女孩子贴花钿的感觉。

可惜他是个男娃,用不着花钿。要不然汉服一穿,化妆都省一个步骤。

好在胎记形状略有些火焰的样子,倒不显得女气。还把他有些娃娃脸的气质,带得帅气了一些,要不然池久也不会让额头露出来。

之前看到天空上放大的人像,池久能一眼认出那是他自己,除了五官轮廓的熟悉之外,依靠的就是这个。

撇去胎记这点不提。真正的水神碰上水灾,水神能操控洪水,治水应该直接解决掉洪水的源头。而不是像他这样,拿水根本没办法。没办法让洪水退去,只能扔点东西,让他们有个落脚地避水。

哪有一点水神的样子?

更何况三尖两刃刀。三尖两刃刀确实是二郎神惯用的标志性武器没错。池久拿手机百度了下三尖两刃刀的样子,网图看着,硬要把餐叉说成三尖两刃刀也不是不行。长得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像。就一丁点。

小人们没见过真正的三尖两刃刀,误认倒没什么。

但是,池久看着放在洗手池旁边,刚刚用来捞人的调羹。这些人难道忘记,他还拿调羹舀人了么?有两把‘武器’,他们怎么就没往别的地方想,反而就认准了这个。

其实村人们想得很简单。他们不是没注意到调羹。先不说调羹庞大的体型,根本让人无法忽视。有不少人本身就是被调羹救起来的,想忘记也难。之所以没说调羹,是因为他们没认出来调羹是什么法器。

但在村人们看来,这也不要紧。

神仙们手里,哪可能就只有一样趁手的法器。肯定有经常用的,不经常用的。那不经常用的,就不出名,他们凡夫俗子认不出来,不是很正常么!

总之村民们是认定池久是二郎神了。嘴里的话已经由感谢神仙,变成了更具体的,感谢二郎神。

行吧。

误认就误认了。要不然他冒出去说,他不是二郎神,那些小人问他真名的时候,他还能怎么办?池久很快就想开了。

拿起调羹,池久才要离开,就发现,洗手池里画面一变,池底的模型突然换了一组。原本被洪水肆虐的原野村落,变成了受到洪水蹂|躏的城池。

城池里,和之前村落里小人衣着打扮如出一辙的小人们,正在哭号地逃命自救。

如同地狱的一幕,又一次在池久眼前重现。唯一比村落强点的,大概就是城池有城墙,城里民居的房屋,也比村子里的结实一些。还有些村庄里难得一见的二层建筑。诸如酒楼或者富户家的房子。

这让人们可避水的地方,多了一些。在洪水里,能坚持得久一些。

即使这样,城池的情况,也没比村落好多少。高层建筑是多了,但相对的,一座城里居住的人,数量远比一个小村庄里的人,要多得多。

以致于遇到洪水,城池里某些地方,情况比村庄更为惨烈。

除了少数幸运的人,更多的人,都在洪水里无力的挣扎。

这个城池是怎么出现的?池久顾不上研究这个。才救过一村的人,已经有了经验的池久,连忙跑回厨房,拉开橱柜找出所有餐叉。

好在家里餐具不止一份。池久虽然是独居,不过当初买下这房子,搬进来的时候,他在家里做过一顿饭,请了不少同事朋友温居。

当时用的不是一次性餐具,聚餐时菜式又中西餐都有,所以家里餐具有十来套,从刀叉到筷勺,一样不少。这会正好派上用场。

池久不由得庆幸起自己的环保观念。要是当时用的是一次性餐具,现在这关头,他还真不知道上哪找合适的替代品。

抄起放餐具的储物盒,池久迅速地回到卫生间,飞快地在各处安放下一座座小银山。

杨大树从来没有什么时候,这么后悔过。家里的房子已经很破旧了,当初赚了钱,本来是要起新房的。但是想到家里孩子还小,不到娶亲的时候,旧房子修修,其实也还勉强能住。又一时贪心,想留着这些钱,继续做本钱,好多赚点。到时候等孩子再大点了,起个宽敞些的青砖大瓦房。

没想到就是这一点贪念,眼看着要害了全家人的性命。

要是房子已经盖完就好了。新盖的房子,用料扎实,又没年久失修的毛病。这样结结实实的房子,就是大洪水来了,也不一定奈何得了它。一家人躲在屋顶上,岂不是安全无虞?

再带点吃食细软,安安稳稳地度过洪灾,难后还能有些银钱过活。日子虽然苦一点,但艰难不了多久,就能再起来。

哪像现在。杨大树把孩子架在肩膀上,一手拉着妻子,一手护着孩子,目光焦急地四处梭巡,想要找个能落脚的高处。

可惜周围邻居家的房子,也没好到哪里去。洪水才来没多久,就一起被冲垮了。这片本来就是贫民区,想找个稍微高点结实点的房子,何其之难!

别处倒是有,但太远了。洪水这么大,水又这么深,他连站着都是勉强,何况是带着家人涉水过去。

一个洪波打来,杨大树被冲击得脚下不稳,一个踉跄,眼看着就要倒下去了。就在他绝望的时候,杨大树突然看见不远处,一座明晃晃的银山,突然从天而降。

“相公快看,我们有救了!”原本还在怀疑自己眼睛的杨大树,听见妻子的话,终于确认眼前的一切是真的。

面前真的出现了一座银山。

杨大树连被洪水冲倒都不在乎了,眼里只有那一座银山。银子耀眼的光辉,让杨大树满心火热。不是出于见到钱财的热切,而是激动于,他们一家人的生路,找到了。

拽着妻子,带着孩子,杨大树连游带走,挣扎着攀上了银山脚下延伸出来的银路。

和杨大树一样的人有很多。

城池虽大,但也只能勉强放下四把餐叉。池久又在城外有人的附近,再放了两把。这才把人救得七七八八。

即使他极力兼顾了,可还是有不少人,离银山很远。

一个村庄救援后剩余的人,池久能一个个用调羹舀起来。可一个城池的人,哪来得及!

池久的目光落到了筷子上。

家常筷子不过二十多厘米长,六七毫米宽,按理说,放下应该很容易的。筷子是木制的,有浮力,放到洪水里做浮木,可不是刚好。

因为筷子比较细窄,很多放不下餐叉的地方,应该都能挤下一根筷子。有了筷子,小人们就可以坐上筷子,等洪水退。或者干脆坐着筷子,飘去银山。

然而拿起筷子在洗手池上稍微比了一下,池久就发现,这行不通。

筷子窄是窄,但太长了。放了餐叉后城池里的空地本来就不多,餐叉能放下都是因为大部分房子,全被洪水毁了,让出了地盘的缘故。

再想挤下筷子,太难了。

哪怕是把筷子折断了,对正常人类来说,十分纤细的筷子,在小人们眼里,也过于粗大。勉强放下去,很容易压到人。

有什么比筷子小,能放得下去,又能当小船使?

池久想到了牙签。

然而他家里并没有这个。小时候他还用过牙签,再大一点,就用牙线了。家里备的也是牙线。

好在牙线主体是塑料做的,塑料也能浮在水上。

想到这,池久连忙去餐桌上拿牙线。

今天有两个地雷,翻倍的快乐~

感谢明月入怀、單行道扔的地雷,比心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只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