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六百七十三章:包您满意

一九八一年 第六百七十三章:包您满意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11-14 01:10:54 来源:转码展示1

秦淑洁熟悉国内的组织架构,熟悉三水县,当然知道三水县谁当家。jiuzuowen

何必经过传声筒呢!不管跟谁谈,最后拍板的还是书记和县长。

县长是亲姐夫肯定要避嫌,她当然直接跟秦昆仑联系。

宋解放和秦淑洁是亲戚关系肯定是瞒不住的,也没有必要隐瞒,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宋解放早就在常委会上公开承认了。

没有人说废话、说闲话,原因很简单,“华美风”早在姜晓娟任上就合资成功了,跟宋解放无关。

那时是一九八五年春天,秦淑洁拉来了一百一十六万美金的外资,“华美风”合资成功,成为了扬州地区第一家中美合资企业。

秦淑洁主动拉外商来三水县投资,县里的领导们都认为是前任书记沈建华的缘故。

然秦淑洁这位资方代理人貌似对三水县情有独钟,两年后又拉来三百万美金的港资办成了“三汇集团”。

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罐装生产线,有黄瀚经过多次品尝决定的口味,有猪肉含量不低于三成的良心配方,“三汇”火腿肠的品质顶呱呱。

如今“三汇集团”营销形势喜人,今年有望实现营收五千万,明年目标是保八千万争取一个亿。

“三汇集团”虽然是港商控股,但是三水县政府和食品公司共同占股百分之四十二,根本不吃亏。

三水县的领导干部是骄傲的,因为自从一九八一年开始,三水县的经济增长率就没低于过百分之二十五。

但是他们开始惊叹秦淑洁的能力,自愧不如。

第一次谈合资成立“华美风”,秦淑洁拉来外资一百多万美金不控股,占股百分之四十六。

第二次就就不一样了,投资额高达三百万美金成立“三汇集团”,占股百分之五十八直接控股了。

这段时间更加了不得,一开口就是准备投资几千万美金的设备,目标是整合三水县七家规模最大的纺织类工厂。

这怎么解释?秦淑洁为何不把外商、港商拉去沈建华以前任职的苏州?那里紧靠沪城发展空间更加大。

或者直接去沈建华现在任职的沪城不好吗?

原本太多干部不能理解秦女士为何独独瞧上了三水县?现在都自动脑补了,有可能是因为宋解放来三水县当县长的缘故。

都是缘分啊!三水县好像跟这位秦女士特别有缘。

书记姐夫刚刚升迁调走没几年,又来一个姐夫当县长。

小姨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帮姐夫,这理由说得通,绝大多数干部都释然。

一时间秦淑洁跟三水县的故事简直成为了奇闻趣事。

为此宋解放还经常被上级打趣,可他小姨子、大姨子究竟还有几个,在这招商引资的紧要关头千万不能浪费资源,要挖掘出全部潜力。

唉!宋解放只能仰天长叹,小姨子就这一个,大姨子也只有一个,都跟三水县剪不断理还乱,完全是赶巧了。

这时候的国情不同,提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鼓励干部、群众找海外关系谋求台商、港商来大陆投资。

再加上今年夏天,台湾方面解除了戒严,跟大陆的关系大为改善,民间来往,商务往来已经容易许多。

太多两岸离散家属开始了寻亲之路,当然,介于经济水平的巨大悬殊,绝大多数是台湾人来大陆寻亲。

不是大陆人凉薄不注重亲情,而是贫穷限制了发泄感情。

因为以这时候国内人家的平均经济水平,转道香港买飞机票跑海峡对岸待几天,妥妥的倾家荡产都不够。

这几个月,三水县也找来了二十几家寻亲的台湾人,为此县里还专门成立了台胞、港澳侨胞接待办公室。

一开始,大陆方面总认为台胞比较有钱,三水县的领导也误以为真,考虑是不是都能够说服他们为家乡投资。

后来接触多了才知道,绝大多数台胞也是拿工资过日子,并不都是开公司、办厂的老板。

反正八七年来三水县探亲的二十几家台湾人中一个大老板都没有,但是他们确实比大陆亲戚们的经济条件好多了。

基本上都给大陆的亲戚送了大彩电、收录机、电冰箱等等家用电器。

台胞办的十几个干部全都是四零五零的以工代干,他们满怀信心,想着能够谈成一家台资企业落户三水县经济开发区。

然事与愿违,来三水县寻亲的台胞中居然没有一个是做老板的。

但是台胞办的工作人员锲而不舍,他们热情介绍三水县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希望这些台胞回去后能够帮着宣传。

三水县一直重视宣传,为此不但刊印了类似于《大众电影》的宣传画报,还用这几年的录像剪辑了一个小时的宣传录像带,命名《三水欢迎您》。

台胞们感受到了家乡人的热情,都表态会去后一定想方设法帮助宣传三水县。

他们不是随口应付,而是真心想为家乡拉来投资。

台胞们如此表态不仅仅是因为受到了热情接待,还因为这些天耳闻目睹,真心认为三水县发展得特别好,经济水平高,都快赶超台湾的普通县城了。

他们最喜欢的是三水县农副产品特别便宜,没有流氓恶势力,没有帮会组织,治安良好,比台湾的县城好多了。

苏南省毕竟当时的首都所在地,跟着败退的国民党跑去海峡对岸的人数不少。

三水县肯定不止二十几家。

于是乎,广播、电视里都开始宣传,让人民群众打消顾虑主动寻亲,哪怕是撤退前有血案的,政府都既往不咎。

啧啧!这完全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啊!

事不关己的人家仅仅是听听而已,但是不少有亲人在解放前失踪,自此了无音讯的心中燃起了希望。

宣传效果杠杠的,短短一个星期内,台胞办就接待了一百几十家主动上报家里谁谁谁,什么时候跟着国民党的军队走的。

有的记得番号,有的人家什么都记不得,也不能肯定亲人是不是死在战场上或者死在逃亡的路上。

一时间三水县形成了寻亲热!

这跟黄瀚的记忆别无二致,正是这一年,黄瀚家买了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这时黄瀚已经工作了一年,家里的经济条件改善许多,即便如此也仅仅是买了一台二手货,花了二百三十块。

这还是沾台胞来三水县寻亲的光。

那是一个邻居家得到了台湾亲戚赠送的大彩电,家里的黑白电视机用不上了,黄瀚去讨价还价,给了人家二百三十块,把电视机抱了回来。

由此可见那时的黄瀚同样是傻的,有了钱首先想到的就是买电视机、自行车。

在寻亲热的那段时间,谈对象的一方为了加分,都会把家里有海外关系挂着嘴边。

跟几年前谈虎色变截然不同!

唉!往往时代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

那时带着高帽挨斗是因为海外关系,如今被人追捧还是因为海外关系。

真是祸兮福兮天知道!

罗院长跟邱老师是老同学年纪相仿,知根知底,寻亲的故事炒得沸沸扬扬,他当然意识到海外关系已经不再是历史可题。

他特意找邱老师,劝她想办法寻亲。

邱老师不听劝,只回了一句,他如果没死,肯定会找来的,我住的地方他又不是不认得!

……

三水县的纺织业需要进口设备进行产业升级是共识,价格已经通过多方渠道进行了咨询。

不可不要紧,越咨询得详尽越是触目心惊。

为啥?由于人民币贬值美元、日元增值,进口设备的价格更加高了。

人民币贬值当然不是体现在国际汇率上,此时的人民币兑换美元没有跟国际接轨,汇率处于国家直接管控中。

一九八七年的美元官方汇率相对于一九八六年仅仅是涨了百分之十左右,当下的外汇牌价是一美金兑换三点七几人民币。

但是,这里有但是!想要用这个汇率换取美金,非得有大牛逼不可。

然“全力企业”就有,不是因为牛逼大,而是因为“华美风”力挺。

拉杆箱、旅行包、公文包、双肩包、挎包、腰包等等,这两年黄瀚凭借后世的记忆设计了许多新款式。

秦淑洁帮着申请到了不少外观专利、设计专利,现在“风牌”箱包用畅销欧美来形容一点点也不过分。

虽然黄瀚和秦淑洁利用香港贸易公司截留了一大半利润,但是不可能影响到外汇的结算。

因此“华美风”有大量外汇。

外汇应该上交国家,这是上级部门的规定也是权力。

但是国家的外汇也应该拨付给确有需要的单位,这同样是义务。

权力和义务能否做得到对等,就得看是什么来头喽。

“华美风”、“全力企业”都是三水县产值过双亿或即将过双亿的大单位。

而且是夫妻俩担任一把手全权负责经营的单位,是经常被大领导视察的两个明星企业。

现在可题来了,一家创汇若干,一家需要外汇若干。

关键可题是三水县拥有“敢为天下先”的光环,上级部门怎么办?敢打哈哈吗?

在这个可题上三水县领导班子高度一致,我们创汇就应该享受优先使用外汇的权力。

不给足够的外汇肯定买不来进口压缩机,“全力企业”明年实现营收四亿的目标就不可能达成,就辜负了大领导“敢为天下先”的殷切希望。

嗬!三水县的干部腰杆子硬啊!上级部门当然不能武断。

友好协商各退一步那是必须的,最后的结果,“华美风”创汇的额度中百分之六十可以划拨给“全力企业”用于进口压缩机。

也仅此而已,想要再批下来两三千万美金用于“东方红布厂”的产业升级如同痴人说梦。

所以谋求合资才是三水县纺织业的唯一出路。

故而三水县所有的领导都赤膊上阵,秦昆仑当然是带头人。

实力,无论是硬实力或者软实力,三水县都名列前茅。

软实力当然是这几年净增加的上千中专、大专、大学毕业生和一百多请来的工程师、教授、苏联专家等等人才或者准人才。

硬实力是指完成了三通一平并且已经有几十家工厂迁入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是指西大门横穿经济开发区的双向四车道柏油马路,还有已经并网发电的三水县热电厂、能够生产大型建筑机械、组装重型自卸卡车的“惠农集团”等等。

就拿进口车来说,三水县已经拥有了几十辆黑牌照的进口轿车,十几辆进口大巴、中型商务车。

三水县领导干部参与外事接待时根本不寒酸,这也算硬实力。

有了这样的实力跟外商、港商、台商谈几十万、一二百万美金的合资项目,已经用不着弯腰九十度。

但是想谈成上千万美金的项目依旧是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不少遭遇多次碰壁,甚至被人家奚落过的县领导认为拉这么大的投资有些不切实际,热情在消退中。

所以秦昆仑已经对其他人不抱希望,他认为秦淑洁最靠谱,把希望都寄托在秦淑洁身上。

这也是因为秦淑洁一直在进行实质性接触,连设备的性能都如数家珍,秦淑洁报来的参考价经过多方求证,都略低于其他外商的平均水平。

秦昆仑最近养成了习惯,经常性盯着那部不时和秦淑洁通话的电话机愣神。

如果外出或者参加会议,秦昆仑都会安排办公室主任来他办公室,主要任务就是不能漏接了那部电话。

十月二十三号上午七点半,秦昆仑终于又接到了美国打过来的国际长途电话。秦淑洁那熟悉的声音传来:

“秦书记,你好你好!我们公司已经落实了价值九千多万美金的设备,用不了几天就能往国内发运。

不仅仅是纺织设备还有纺纱、针织设备,都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德国机器!”

“什么什么?已经落实了价值九千多万美金的纺织、纺纱、针织设备?”幸福来得太突然,秦昆仑觉得头有些昏昏沉沉得。

“是啊!我看中了三水县的投资环境,欣赏黄瀚的能力,决定投资,只不过‘东方红布厂’、‘胜利纺纱厂’、‘光华针织品厂’等等单位的资产估值……”

太意外了,能够弄到一两千万美金的双倍就谢天谢地了,秦淑洁怎么就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秦昆仑脑子有点乱,以至于秦淑洁接下来说了些什么都没听清。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万万不能把这尊财神放跑了,得赶紧请人家来三水县面谈。

秦昆仑忙不迭道:“一切好商量,您什么时候过来谈,我们包您满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