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三百零一章不给钱?我去你大爷!

一九八一年 第三百零一章不给钱?我去你大爷!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06-20 00:29:03 来源:转码展示1

沈建华在三水县行得正、坐得端,不跟任何人有利益纠葛,敢作敢为,不怕谁浮想联翩。maixi9

他直接表态,“自强服务公司”下属单位“事竟成饭店”也是镇办集体单位,一样的安排待业青年,同样的可以成为县里的接待单位之一。

县委一把手沈建华这句话不仅仅是让黄瀚家做到了县政府的生意。

有了这个表态,全县企事业单位都能够顺理成章在“事竟成饭店”搞接待,对黄瀚家的好处不言而喻。

乔迁前的“事竟成饭店”已经做到了物资局、劳动局、三水镇、刘庄镇等等单位的生意。

是阳光电器厂、燃料公司定点接待单位。

“事竟成饭店”采取宁可现场优惠也不赊账的做派虽然“老卵”,但是很实惠。

不仅仅是自己实惠,付款结账拿收据或者发票回去报销的经办人也不亏,因为黄瀚建议留百分之五的优惠给经办人。

不是给现金回扣,给人家钱万一有事就有可能把一个干部坑了,而是给人家几包好烟或者两瓶酒洋河大曲表示感谢。

拿点烟酒不惹祸,久而久之,参与接待的干部就习惯了口袋里放钱以便于及时结账。

现在的“事竟成饭店”规模大多了,更加不可以触碰不赊账的底线,暂时做不到客满无伤大雅,赚现钱最重要。

黄瀚给“事竟成饭店”定下的规矩很简单,不怕单位小,拿现钱结账可以安排最大、最好的雅间。

签字、赊账?沈建华带人来都不接待。

做生意是为了赚钱,只要能够让“事竟成饭店”赚钱,来的都是爷!

不给钱?我去你大爷!

当下的三水县发展势头强劲,工人、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不少,还多出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承包人和个体户。

随着时代发展,家里有了喜事舍得下馆子的人民群众会越来越多。

相信用不了多久,“事竟成饭店”这个三水县最大、最具备地方特色的饭店就会做到婚宴、寿宴,但是不会有谢师宴。

因为此时的社会风气还不算太坏,绝大多数老师是清高、自尊、自爱的。

真的有不少老师贴钱帮助穷困的学生,加班加点都是义务劳动,跟两千年后的绝大多数中小学老师没有可比性。

“事竟成饭店”依旧暂时不做早餐,外卖继续做,而且生意火爆得天天有几十人在外卖窗口排队。

后厨现在有了二男六女八个人,出货速度快多了,中午和傍晚的外买额加起来就能够做三四百块。

酸菜鱼、大锅肉、十三香小龙虾依旧是招牌菜,现在增加了辣子鸡、扬州狮子头和小绍兴白斩鸡、红烧扬州老鹅,肚包鸡。

客大欺店,饭店的场面越大越好做生意。

此时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毕竟还不富裕,花好几块十几块钱在饭店里吃一顿绝大多数依旧舍不得。

但是花两块钱左右买一两样菜带回家尝尝三水县最大的“事竟成饭店”的口味,不少双职工家庭还是能够承受的,偶尔为之也能够体会到改善生活的乐趣。

黄瀚和张芳芬都不喜欢虚头滑脑,做生意讲究货真价实,外卖的七个品种菜肴不仅仅实惠,还讲究色香味俱全。

这种做派何止带来了效益,也是向更多群众更好地宣传了“事竟成饭店”。

以前的小学生跟同学们打赌,都习惯性说,“赌一百块钱!”

现在不一样了,三水县学生、工人包括机关干部打赌,都脱口而出:“赌输了,我在‘事竟成饭店’请一桌。”

有口皆碑的好处巨大,仅仅是做外卖的营业额就能够维持“事竟成饭店”日常开销。

因为每天的员工工资、奖金加费用和装修折旧只不过一百块钱出头,外卖毛利润平均达到四成,三四百块的营业额就是一百二十块以上的毛利。

乔迁后,“事竟成饭店”由于增加了两三倍的接待能力,不再天天爆满,一直保持四五成的上座率。

“事竟成饭店”的位置得天独厚,古色古香的装修放到两千年后都不落伍。

后世饭店的古色古香是刻意为之,“事竟成饭店”其实算不上装修,只不过把房子按照原貌修缮一新,古色古香的韵味自然就出来了。

之所以达到这个效果,完全是因为“南城当铺”旧址的宅院气派。

黄瀚的记忆里,三水县一直到了九二年才有了稍微好点的饭店,拿当下的“事竟成饭店”相比都远远不如。

可以预见,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的“事竟成饭店”堂吃生意很快就会红火起来,而且红十几二十年都大有可能,未必不能做成百年老字号。

“事竟成饭店”搬迁后,西大街的房子已经在翻建,工期也是一个月,计划是开个服装专卖店,专卖“风”牌服装。

但是有些超前了,因为“风”牌服装刚刚起步,目前的产品仅仅是“喇叭裤”太单一,撑不起单楼下就有一百零八平方米的店面。

黄瀚给五表姐写了信,准备暂时从沪城进些质量经得起考验的时装来装装门面,“梅花牌运动服”、“海魂衫”,“军便服”等等这些当下的高档时装都可以考虑。

谁来做营业员?张芳芬已经在“新风服装箱包厂”和“事竟成饭店”留意,准备从六十个女知青中挑选两三个,门店负责人已经决定了,调玉儿来。

以后的“事竟成饭店”准备让秀儿当经理,她早就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少了风吹日晒连皮肤都白皙了许多,根本瞧不出是个乡下妹子。

人的成长跟环境和后天锻炼密不可分。

秀儿这段时间认真学文化,长进不少,相信她在黄瀚的指点下能够管好“事竟成饭店”。

张芳芬知道取得成绩会得到“农转非”的奖励,已经开始琢磨着弄转户口的指标,如果能够弄到,三个孩子依旧不肯要,就可以考虑给秀儿。

黄瀚一家子在老宅完工十几天后搬来徽派宅院居住,西大街楼上的西房间依旧是宿舍,加上黄瀚房间里的上下床,正好够十个来自农村的“事竟成饭店”职工住宿。

刘晓莲家住得不太远,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她每天都回家。

“事竟成饭店”的位置离东西南北四条街的十字路口,曾经叫做“文、革场”现在恢复旧地名“坝口”的地方只有不足一百米。

“坝口”现在将来都是三水城的中心,东边就是“黄陈居委会”的辖区。

“事竟成饭店”定量户口正式工中的女知青都是“黄陈居委会”居民,走路回家超过十分钟的都不多,用不着考虑她们的住宿问题。

……

……

……

请走过路过的书友帮着投票啊!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