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一九八一年 > 第三百章踏实点更好

一九八一年 第三百章踏实点更好

作者:实在闲得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06-20 00:29:03 来源:转码展示1

五月十六日,“自强服务公司”下属的集体单位“事竟成饭店”乔迁之喜。kanshushen

沈书记又带着县政府的领导班子来道贺,这一次跟随的各级干部更多。

沈建华代表县里送来了贺礼,那是特意找裱糊手艺人用做牌匾的传统手艺做成的两块木质可以安在大门两侧的对联和一块店招。

上联是黄道舟手书遒劲有力的大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是三水县书法协会会长挥毫写下的:“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店招“事竟成饭店”五个字是沈建华亲自书写,功底深厚,完全可以跟黄道舟和书法协会会长的字媲美。

得到的这三块匾额在当下的造价不可能超过一百块,但是意义深远,黄瀚很宝贝,叮嘱秀儿过段时间放到最好的雅间里作为装饰物。

“事竟成饭店”门口的店招怎么办?没关系,找原班人马做一套赝品即可。

黄瀚知道沈建华,原本轨迹他的官儿就不小,现在的发展势头如此强劲,他又具备不耻下问的美德,还不自以为是,肯定飞得更高。

他做人比较自律,至今都没见到他在哪里留下过墨宝,对黄瀚家应该属于另眼相看喽!那块匾额当然要妥善保存。

面子是自己挣的!

沈建华去年力排众议亲自带着领导班子为“事竟成饭店”剪彩,承受了诸多来自保守派的压力。

不到一年时间而已,事实证明“事竟成饭店”办成功了,先富裕起来的张芳芬同志回馈社会,承包“自强服务公司”为三水县提供了几十个就业岗位。

这足以证明,上面的精神“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带动更多人走向富裕。”光荣、伟大、正确。

用事实说话,三水县的干部群众都能够看得出沈建华的路子走对了,也能够证明他慧眼识人!

树立典型是社会主义的特色,三水县也不例外,沈建华也难免俗。

“自强服务公司”的始作俑者三水镇的领导成为了全县干部学习的楷模,致富带头人张芳芬获得了表扬,县广播电视台还播送了广播通讯稿讲述张芳芬的先进事迹。

三水镇只出牌子用不着出钱、出地方就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沈建华不仅仅是率领县委领导班子来祝贺“事竟成饭店”乔迁之喜,还带来不少干部来学习、取经。

焕然一新,不对,用这词儿不准确,应该用修旧如旧。

气派十足的“事竟成饭店”古色古香别具一格,拥有一大两小三个花园,有绿树、翠竹、花草、小池塘,无比雅致。

宽敞的大厅摆下十八张方桌宽松得很,如果客人需要坐十一二人,可以放上一米六直径的圆桌,还能够加桌子,满负荷状态下完全可以摆二十四张圆桌。

十六个雅间有全封闭的也有半封闭的,最高级的雅间修了卫生间用上了两米二的圆桌,可以安排二十人宽坐。

最大的雅间平时放两张桌子,如果有需要可以放下四张一米八的圆桌安排四十到五十人,很适合普通家庭的寿宴。

最小的雅间里有一对太师椅一个茶几两个花架,都是民国前的实木家具,加上一张旧货商店里淘来的六棱圆桌,配上几张超过一百年历史的木质秀墩圆凳,最是适合个文化人摇着折扇装逼,谈论诗歌。

全新的“事竟成饭店”用了十六个女知青,她们无一例外是不会缝纫或者不耐烦做缝纫的。

人的性格各异,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有细心肠做女红,也有人坐不住呢!

张芳芬选了八个相对年轻些、长相好一些的做服务员,安排三个三十出头又没有特长的做了勤杂工。

还有五个有做菜手艺或者刀工的女知青,她们获得了在后厨切配、掌勺的工作。

秀儿几个因为是农村户口,没办法成为正式工,但是她们都当上了干部,分别负责一组员工。

用女知青的好处很多,她们吃苦耐劳仅仅是一方面,她们由于有了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少有瞧不起农村人的。

张芳芬原先答应收下几个秀儿她们的同学或者朋友,当然不能失信于人,五一节后,一共来了六个大姑娘。

加上两个特意招收的厨师,事竟成饭店的员工达到二十九个。

两个厨师刘国珍、王保华是刘兆祥帮着找来的,都是他的徒弟,早就满师能够独自掌勺。

可惜招待所的编制太紧张,这俩人没有后台,根本得不到,一直都在干临时工。

“自强服务公司”也是集体单位,张芳芬答应他们来这里就拿三级工的基本工资,干得好还会有奖金,保证总收入不会少于六十块一个月。

这俩人就等于被招工免去了学徒期承认了在招待所干临时工的工龄,自然乐滋滋来上班。

这样操作也是当下政策允许的,刘国珍、王保华的学徒期加上干临时工的时间有五六年,招待所出具介绍信,并且提供诸如工资表这样的证明材料。

他们俩人来到“自强服务公司”就可以享受二级工待遇,再加上企业有给职工上浮工资的权力,定三级工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二人都是老实人,在招待所干了五六年都没有混上编制就可见一斑,但凡会钻营的都不可能这么憋屈。

手艺人用不着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踏实点更好,黄瀚比较满意这两个少言寡语的大厨。

有了正经八百的厨子,又有刘晓莲和另外两个知青的私房菜,“事竟成饭店”的菜肴更加有特色。

领导们来祝贺的同时参观了“事竟成饭店”后,大部分人都是瞠目结舌,因为这里比在东大街河边上的三水饭店大多了、气派多了、在扬州地区也是数一数二啊!

沈建华也只是听说过没来过,他实地考察后很开心。

搞活经济免不了宴请接待,三水饭店一副破落样,县政府招待所又乱糟糟不像样,“事竟成饭店”简直是雅俗共赏,单看看这环境就足以让宴请的主人有面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