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邑姜 > 第8章 青玉凤皇

邑姜 第8章 青玉凤皇

作者:柔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8 05:34:23 来源:文学城

姒桃年过四旬,面容依然可见当年的明艳风采。看到应子衍和姜姮到来,她的神色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应子衍和姜姮行礼如仪:“拜见帝后。”

“不必多礼。”姒桃走到姜姮身前,拉着她的手细细打量着。

“这孩子的眉目像她的阿母,也像你这个舅父。”

姒桃含笑对应子衍说道,尔后又不由得产生了哀叹之意:“姮,我与汝母同龄,至今仍记得她出嫁时是何等的盛况,可惜……”

姜姮竭力压制住内心的愤懑之情。她暗道,若非你那些阴狠的行径,商王受怎会登上王位,齐国又怎会覆亡,何必在此惺惺作态。

“姮已与稽定下婚约。”应子衍见姒桃欲提及东土反商之事,悄悄转移了话题。

“嗯,如此廷亦可安息。”

姒桃言罢,拔下了插戴于发中的一支凤簪。簪头是一只展翅飞舞的凤皇,青玉所制,极是晶莹温润;簪身亦为青玉,细赏之下与凤皇的颜色微有差别,是先有的玉凤再有的玉簪。但整支簪子浑然天成,华美而精巧,显然是贵重珍奇之至。

姒桃边亲自将玉簪插入姜姮的发间,边解释它的由来:“传说有神鸟凤皇,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九世之乱时,妘姓周国趁机在周原自立为王。其国君称有双凤鸣于岐山,是周受命于天之兆,乃挑选了一方绝世美玉,命最巧之工匠依其所见,雕刻出一对青玉凤皇。”

“先王盘庚迁殷后励精图治,结束了大商内部的动乱。之后先王武丁与先王后妣辛西征,灭亡了妘周,玉凤自然归了大商所有。一块在妣辛薨逝后做了随葬品,另一块原本封存于国库,后来先王命人将此物制成玉簪赐予了我。”

姜姮虽年方十岁,却已有了美人之相。青玉凤皇落于她乌黑的发梢,显得甚是俏丽灵动。

“吾年岁已老,姮戴着它更为相称。”

应子衍望着姒桃有些落寞的模样,劝慰道:“帝后何曾老去,臣观……”

姒桃轻轻一笑,止住了应子衍的话。她指着案上的简牍说道:“这卷书简颇为有趣,衍将它读完吧。”

姜姮这时方才注意到姒桃屏退了宫人,殿内只有他们三人。

姜姮大为惊骇,元后一系与姒桃可谓深仇大恨,姒桃竟会让舅父为她读书?

“夏桀好阿谀之言、珍美之物、不世之功,成汤先祖乃屈身事桀,作颂歌奉之,求珍宝献之,与四方诸侯臣服之。夏桀乐而忘危,终至天下叛而伐之。”

应子衍从先前的翻阅处开始诵读,语调不疾不徐。姒桃仿佛沉醉其中,轻声呢喃着“乐而忘危”四个字。

“成汤先祖功成于鸣条,以伊尹为师,相佐朝政。务农桑、兴水利,仓廪充实,黎庶安居乐业。又设典章、明是非、辨善恶,国中无盗贼之患。其治国之道,宽猛相济,恩威并施,大商渐兴……”

读完整卷竹简后,应子衍和姜姮起身告退。姒桃却有些依依不舍之态,她问向应子衍:“月末可是汝母之祭日?”

“正是,帝后仁慈,允吾母葬以王后之礼,享王后之祭祀,臣不胜感激。”应子衍郑重拜谢姒桃。

姒桃的双眸中闪过一丝愧疚:“昔年后位之争,汝母心有怨恨。如今斯人已逝,我只愿能弥补她生前的遗憾。”

“姮今后就在吾宫中住下。”姒桃接下来的话令应子衍大惊。

应子衍恳切地婉拒道:“姮年岁尚幼,自当由臣照料,怎可劳烦帝后?”

“衍,你怎地糊涂了。姮既与稽定亲,成婚之日,夫往妇家亲迎,岂有女未嫁而居于男家之礼?且让姮安心留于王宫中,衍可常常来探望。”

姒桃此言确是姜姮心中所愿:“帝后,姮想与阿姊在一处。”

见姒桃的脸上流露出疑惑之色,应子衍解释道:“姮的从姊入了大王的后宫。”

“这有何难,吾这就派人将其接来。”

姒桃的一句话,让姜姮就这样留在了殷都王宫之中。

三个月后,姒桃之侄、崇国国君崇侯虎向商王受上书,请主夏后氏之祭祀。商王受旋即应允了,奉前代夏后氏之宗庙者,由杞国变为了崇国。

闻知此事的姜姮,隐约间猜测到,崇侯虎此举似是与姒桃有关。

崇国,杞公彀与周侯昌等候了良久,崇侯虎方慢悠悠地踏入了室内。

“吾初次至崇国,敢问这就是崇侯的待客之道?”杞公彀颇为不忿。

周侯昌心知杞公彀对崇国满怀怨恨,轻拍了下他的肩头以示安抚,又对崇侯虎道:“吾妇弟生性直率,崇侯勿怪。想是崇侯勤于政务,因而耽搁了些许时辰。”

此话明面上虽是为崇侯虎找补,却是暗含嘲讽之意。周崇为邻国,对于崇侯虎,周侯昌甚是了解。崇侯虎与失国的夏代太康相类,沉湎于声色犬马,常常游猎不归,国中之事多委于诸大夫。若说其因政事之累而耽误了会客,着实是在取笑了。

“周侯所言不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崇国既已承夏后氏之祭祀,吾自是不敢懈怠,这数日为了重整宗庙神主之事,吾实是无瑕顾及其他。”

崇侯虎全然未理会周侯昌言语中的讥讽。他只着重于一处,即崇国取代了杞国奉有夏之宗祀,而这也是杞公彀此行来崇国的目的。

杞公彀强压怒意,质问道:“吾祖乃少康王之后,于姒姓诸国中最早归顺商王成汤,故而被成汤封作三恪之一,为商之宾,守夏常祀。崇侯之祖是禹王之弟,昔者禹王受舜帝禅让而任天下共主,于是率族人东迁,将有崇氏故地留给了母弟,此为大夏之奠基。禹王之子启王驱逐伯益、承继王位,此乃大夏家天下的真正肇始。论大夏之传承,论血脉之亲疏,崇国有何因由可堪奉夏后氏之祭祀?”

崇侯虎一时之间语塞了。杞公彀所言确实很有道理,大商代夏已历五百余年,不止他,历代崇侯之前皆无承夏后氏之祀的念头。但数月前他向姑母姒桃去信,欲将长女嫁与王子呈为元妃,姑母回信却未道可否,只令他向商王受请命,由崇国代替杞国主理夏后氏的宗祀。一则帝后姒桃是崇国最大的依靠,万不能违逆,二则也可借祭祀之由增赋敛财,崇侯虎自然是奉姑母之命行事了。

“昌与妇弟不敢违抗王命,此番前来只是想请崇侯讲明缘由。”

周侯昌微微躬身,面上浮起淡然的意味,目光从容地直视着崇侯虎。

“杞公既是少康后裔,想必熟知少康复国的始末。”崇侯虎思量过后,嘴角勾起一抹狡猾的笑意。

提及少康复夏的过往,杞公彀的神情中充满了不甘,亦有些得意:“昔者太康王失德,竟外出逐猎数月,被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攻占了国都。后羿相继立仲康王和相王,独秉朝政,之后寒浞杀后羿自立,又杀害了相王,屠杀夏后氏一族。幸而相王之妃逃回了父族有仍氏,诞下了遗腹子少康王。少康王自幼胸怀复国之志,成人后聚集夏后氏遗民,厉兵秣马,终于剿灭寒浞,兴复了大夏。”

崇侯虎不急不缓地问道:“杞公与周侯细想,相被寒浞杀害前未闻有子女降世,为何偏偏死后其妃称怀娠了遗腹子?寒浞既有屠灭夏王室之心,妇人怀子又是虚弱之时,有孕在身的后缗如何能逃脱?有仍氏为少康复夏倾尽了举族之力,这又是何故?”

杞公彀神色骤变,一股强烈的不详之感萦绕心间:“崇侯此话是何意?”

“杞公既然装作糊涂,吾只好挑明了。少康非相之后嗣,实乃有仍氏之子。夏代自此以后,就被有仍氏之子混淆了血脉。吾崇国公室为禹王母弟之苗裔,自当承夏后氏之祀,方无愧于禹王,无愧于大夏。”

崇侯虎侃侃而谈,一幅大义凛然之态。

杞公彀闻言勃然大怒,他猛地站起身,右手握住腰间剑柄,用力一拔,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铜剑已出鞘。剑风呼啸,直奔崇侯虎而去。

周侯昌眼疾手快,他箭步上前,拦腰紧紧抱住杞公彀。铜剑在离崇侯虎身前大约一寸处倏然停住,寒气逼人,而崇侯虎已惊出了一身冷汗。

镇定下来的崇侯虎,语气冷淡地下令送客。周侯昌生怕杞公彀再行冲动之举,迅速拉着他离开了崇国。

“我承袭国君之位不过一载,就令杞国丢了宗祀,还有何颜面见列位先祖?”

杞公彀坐在马车中,忍不住叹息连连:“杞本非大国,如今又失了大商之宾的地位,将来我的子女议亲时,恐怕会被众诸侯奚落。”

“彀,商王昏聩,崇侯跋扈,此事绝非你之错。”周侯昌亦只能对杞公彀略做安慰,“儿女婚事你也不必忧心,周杞两国已结姑舅之亲,将来可亲上加亲。”

“亲上加亲”四个字让杞公彀有了难得的欣喜之情。周国愈发强盛,杞国却遭逢剧变,能再次结亲对杞国是极为有利的。

“姊婿既有此言,就让蘩嫁与发做世子妇如何?”

“如此甚好,只是世子之位……”

周侯昌惊觉自己竟说出了对立世子的迟疑之念,慌忙止住了话语。

杞公彀无奈地一笑:“姊婿无需顾虑,照之亡母亦是吾姊,立谁为世子全凭你的意愿。何况以杞国现下的情势,是万万无法干涉周国世子的人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