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湖金 > 第18章 第 18 章

一湖金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三五月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0 15:46:14 来源:文学城

博彤的屋子保持着她离家前的原样,温暖而雅致。从屋外走进来的那一刻,她有瞬间的恍惚,仿佛自己走了很远,才终于回到这里。

被褥熏过了,带着淡淡的温暖的香气。洗漱后的博彤躺在里面,睡了这么长时间以来,最安心的一个觉。

雪持续下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上午才略有停歇。上午博彤在屋子里指挥丫鬟重新摆放归置带回来的东西,忙到一半,她父亲过来了。

接到禀告,博彤迎了出去,“您不是派人来说雪大,让我不要去正院,怎么您自己又过来了?”

常平伯笑呵呵的,牵着女儿的手走了进来。“昨天在家里窝了一天,来走动走动。”转头一看,问:“你在归置屋子?”

博彤说了声是,让冬青把东西原样放下,去倒茶来,又让人加碳,把火盆拢到父亲脚边。

常平伯是男子,不那么怕冷,看到碳,问:“昨晚睡得还暖和吗?如果不暖和要记得说。”

冬青把茶端了过来,博彤亲手接过,放在了父亲的手边,说:“我知道了。您呢?您过来是要和我说什么事?”

常平伯没想到女儿把话题推进得这么快,有些迟疑,几次张嘴,却始终没能说出一个字。

博彤静静看着父亲,忽然开口:“您是想说博嘉记名的事?”

“你...”常平伯没想到女儿一句话就道破了自己的来意,一时失语,“你姑姑和你说了?”

博彤摇头:“不是姑姑说的,是我自己猜的。”

她静静看着父亲,向来宝光璀璨的眼睛仿佛布满了云翳,问出了心底最深的疑惑:“父亲,我能问一句,您到底为什么愿意接受一个没有血缘的孩子?是因为爱屋及乌吗?”

爱屋及乌这句话让常平伯的脸色变了一下,他急忙辩解:“彤儿,我没有忘记你母亲!”

博彤没有说话,目光平静。在这样的目光中,常平伯的脸渐渐涨得通红。

常平伯年不过五十,长年的醇酒肥膏却已经臃肿了他的身躯。博彤记忆中的父亲是一个高大强壮的人,可现在,一双眼睛总是略带浑浊,脸上是被酒肉浸泡出来的红白色,总是带着一丝讨好的笑,在继妻和女儿之间左右为难。

幼年记忆里那个高大精神的父亲形象已经远去很多年了,可他仍然是她的父亲。想到这里,博彤忽然有些想哭。

女儿难过,常平伯更难过,他连声哄着女儿,让女儿别哭,声音里满是无可言说的心酸。

博彤转过头,好一会儿才说:“您能告诉我,到底是为什么吗?”

常平伯没有说话。每个决定之所以成为决定,背后总有许多原因,这些原因牵扯着许多人,让人顾此失彼,无法周全,更无法说个清楚透彻。

他只能不断说着博嘉的好,试图说服博彤接受博嘉。

“嘉儿是真的待你很好。这次去接你,是他主动请缨要去的,他说这么长的路,还是要有个家里人才能放心。彤儿,我知道你不喜欢他,可你......”

“我没说我不喜欢他!”博彤终于忍无可忍,“我只是不明白,他再好,终究没有您的血脉,您难道丝毫不介意吗?”

脚下的炭火色彩鲜红,屋外,雪渐渐地又下了起来。常平伯无从逃避,露出了最深的颓唐。

“我介意啊,可谁叫我没有长子呢。”

博彤的脸白了。她是长女,却不是长子。

雪簌簌的落着,寒气终于透过缝隙,渗透了进来。在弥漫的寒气中,博彤慢慢开口:“您想要一个长子,所以您接受了博嘉,哪怕他和您没有半分血缘关系。”

常平伯打起精神,为女儿解释改姓记名的意思:“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我给他改了姓,记了名,从宗法上说他就是我博家的人了。”

他又为自己的眼光打包票,“你放心,我仔细考察过嘉儿的品性,他不会对不起这个家的。”

博彤闭上了双眼:父亲始终没明白她的意思。

“您可知道,记名之后,您要托付给他的是什么吗?是爵位,是家产,您难道就没有半分...”

常平伯误解了女儿的意思,连忙保证:“你放心,不管是谁袭爵,将来你出嫁,你的嫁妆阿爹一定不会少!”

“我说这些不是担心我的嫁妆!”博彤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常平伯愣住了。看着愕然的父亲,博彤也顿住了,电光火石之间,有什么东西在她脑中忽然贯通,她忽地全然明白过来,她紧紧抓住桌沿,只觉得自己真是可笑。

屋里一时安静非常。

“我知道了。”博彤终于慢慢开口,“说到底,不论是家产还是爵位,都是您的。自然是您想给谁,就给谁。”

所以她才永远无法和父亲说到一个点上去。她不知道父亲在想什么,父亲也不明白她到底在争什么?毕竟,不论谁袭爵,给她的那份嫁妆都不会少。

常平伯真正慌乱起来:“彤儿,不仅仅是这个原因。就像你姑姑说的,咱们都该未雨绸缪,不能坐吃山空.....”

然而博彤什么都听不下去了,她无言起身,独自坐到了炕上。

看着女儿的背影,常平伯张了张嘴,却无声而沉重。

****

雪一连下了两天,第三天早晨,今年的第一场雪才真正结束。这几天博彤一直没有出门,她低落而消沉,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团在炕上。

雪停了,下人们出来扫雪,终于扫出一条路来时,黄夫人来了。

黄夫人是博彤的庶母,博礼的亲生母亲。听到禀告,博彤站了起来,跟在冬青后面进来的黄夫人见状,忙上前拦住她:“小娘子坐着吧,不要起来,免得跑了热气。”

然而博彤坚持站了起来。黄夫人没拦住,露出又感动又不好意思的表情来。

黄夫人很年轻,不到三十岁,长着一张典型的高昌女子的脸,大眼,浓眉,宽颧骨,高鼻梁,皮肤不怎么透亮,有一种地黄花一般的美。虽然已经在府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但她仍不太习惯,尤其后来宋夫人嫁进来,她更有一种手足无措。

黄夫人不好意思上炕,博彤拉着她坐了下来,冬青将捂被盖在黄夫人的腿上,黄夫人看着丝制的亮面被盖,感受着那柔软蓬松的触感,笑着夸道:“这捂被真好看。”

博彤笑了笑,没有说话。黄夫人搭了几句话,渐渐尴尬起来:“小娘子是不是怪我现在才来?”

“我其实早就想来,可总觉得不好意思。小娘子,我辜负了你的期望。”她大大的眼睛里写满了羞愧。

跟着姑姑去都护城之前,博彤曾特意嘱咐过黄夫人,让她带着博礼多和父亲亲近亲近,然而黄夫人试了一次,就被宋夫人挡了回来。后来博嘉开宗祠记名,黄夫人更是到了当天才知晓。

她当然生气,不过后来还是自己把自己劝好了,可现在面对博彤,她心底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愧疚。

朴实和愧疚是不能一起出现的东西,博彤猝不及防,被一股辛辣冲开了鼻端。她垂下头,几乎不敢看黄夫人。

“不要这样,真正该觉得抱歉的是我,我当时不该去都护城。”

她当时应该留下来。她应该想到,宋夫人等的就是一个她离开的时机。是她转身先走了,是她没坚持住......

黄夫人同样难过,却轻轻拍了拍博彤的手,微微笑着,仿佛一朵风沙中的地黄花:“小娘子不要难过,其实不论争不争得赢,我们母子的日子都很好,都不难过。这不,上午正院才给礼儿送了一件大毛衣服过来,又送了两条皮子,说让我看着做一条风兜。小娘子你看,伯爷和正院还是记挂着我们的。”

她微笑宽慰着博彤,她不知道,也没有想过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她只是凭着本能的善良,感恩自己所拥有的,并竭力试图安慰博彤。

泪水沁出了眼底,博彤紧紧闭上了双眼。

黄夫人走了。博彤仍坐在堂上。身下很温暖,烤得腿脚热烘烘一片,可她的后背一片冰凉,寒冷仿佛渗透了她的五脏六腑,让人情不自禁的微微颤抖。

****

黄夫人走后,冬青带着人收拾茶碗,窗纸印出外面的雪光,明晃晃一片。博彤垂首而坐,一动不动。

博嘉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炭火温暖,暖香弥漫,可博彤垂头坐在锦绣堆里,孤独而沉默。他慢慢顿住了脚步。

一些记忆开始和眼前的景象重合,他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看到了那张脸,委屈,隐忍,倔强,含着泪光。

仿佛一记重锤,博嘉的心忽然就撞到了胸腔上,他几乎颤抖,他忍不住俯身,他想要蹲下来,想要握住博彤的手,然而一个声音从他身后传了过来:

“大公子?”

冬青端着茶进来了。

博嘉慢慢站直了身体。

冬青没想到,就在她沏茶的时候,大公子过来了。既然来了客人,手上这杯茶自然是先奉客。冬青端着茶,问:“大公子,奴婢把茶给您放桌上,可以吗?”

“可以。”博嘉嗓音沙哑,头也不回。

冬青放下茶,见博嘉没有转身到桌前落座的意思,不禁略有担忧,欲言又止,可见博彤一直不说话,她只好又退了出去。

茶烟袅袅,很快混入到弥漫的香气之中。博嘉终于可以慢慢蹲下来,握住了博彤的手。

博彤的手纤长而冰冷。

“怎么了?”他问。

博彤没有说话。

“是黄夫人和你说了什么吗?”博嘉又问。刚刚进院子前,他看到了从这里走出去的黄夫人。

博彤终于有了反应,她转头看着博嘉,喉头冰凉,问:“你来做什么?”

博嘉不想让她岔开话题,可他仍然回答了她:“父亲说,看看天晴,让我们明日或后日,去一趟大伯家。”

博彤没有反应,博嘉也不再说话,仿佛此刻他所有的任务,都只是为了温暖那双冰冷的手。

博彤的视线终于落在了博嘉的手上。这是一双很宽大的手,指节修长而分明,干燥而温暖,他轻轻摩挲着自己的手。她看着这一切,忽然说:“博嘉,我讨厌你。”

博嘉的动作瞬间停顿,随即又恢复了正常,他握着这双手,说:“我知道。”

“我不想让你记名。”博彤又说。

“我知道。”博嘉说。

博彤摇头:“你不知道。”

“我知道。”博嘉看着她,加重了语气,“我说过,如果可以,我宁愿母亲没有把我带过来。”

博彤笑了。这个世界,真是荒诞又可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