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一个小作者的日常【爱主攻】 > 第286章 今日学习

一个小作者的日常【爱主攻】 第286章 今日学习

作者:万夜明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04:14:30 来源:文学城

百苗图

百苗图有40幅,其中36幅均有附文字说明,长短不一,载于图端,其中2幅有红签贴于图上,标出民族名称,另有2幅红签残落。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浩如烟海,历代文人墨客都重视艺术作品的自我创新,对文人绘画推崇备至。但是反映民族风情的绘画作品,却很少被载入史册。在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1999年春季拍卖会上,拟拍一件《百苗图》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在预展过程中经过仔细观看,从册页形式上看,为折装册页彩绘纸本,高28厘米,宽16厘米。此图的绘画风格是由实地写生所绘,绘者恰到好处地发挥了传统工笔画的特长,把人物举止、服饰和有地方特色山水景色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结构上作了极好的裁减,空白之处添加上工整的小楷文字说明。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贵州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使得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筑寨而居,傍水而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信仰和民族风情。《贵州百苗图》,即是清代贵州各民族人物风情的真实写照。该画册套色人物画,细腻逼真,行草字体的民族服饰、习俗介绍,概括精炼。对于研究贵州少数民族风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通册画面色调和谐,鲜而不艳,笔力劲健。人物形象刻划生动自然,衣着各不尽同,神情迥异,其中几幅画中的舞者,姿态轻盈,非常自然。衣物线条挺拔流畅,衣褶用浓墨勾勒,略似折芦描法,设色淡雅。树木先以墨笔勾出,后染汁绿,遍数不等;山石细笔勒皴,汁绿晕染,石绿轻罩,花青点苔;屋宇栏柱用墨勾线,晕以黄画出。无论是从画面的设色作风与空间结构,或画中所蕴寓的审美情趣,都显示出地方文人画家尊重写实的作风,它是一部珍贵的反映民族风情的绘画资料。

百苗图全幅描述

猓猡

画面上绘有四人,两人骑马,一人冲锋在前,持镖欲斗,另两人步行,其中一人背弓持镖紧随马后。所用马镫是兜状的,与近代彝族马镫一样。画右上方有说明文字:“文字曰:猓猡本卢鹿,而在大定府属有黑白二种,黑者为大姓,白者次之。深目长身,黑面白齿,钩鼻鬓而髯,又名乌蛮罗鬼,蜀汉时有济火者,从武侯破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即安氏世祖,分地土四十八部,部长曰:‘头目\',其等有高贵者曰:‘更苴\',不名不拜,赐镂银鸠几杖。大事悉取决焉;次则慕魁、匀魁,以致黑乍职守。亦有文字,类似满书。男以青布笼发而束于额角状,衣大袖,女衣裙。最长集所属披甲驰马,死以锦棉裹尸,焚之于野,招魂而葬。性最蛮,主即酷虐不二。造坚甲利刃,畜良马、好射猎,习镖枪劲弩,斗击刺之,故躯兵为诸蛮冠首。俗云:‘水西罗鬼,击头掉尾\'。言相应之速也。”

女官

绘五人,女官居中骑在马上,一女侍前导,后两男侍撑伞、护卫,在女官前跪一女人,双手举牛角杯作敬酒状。左上方有说明文字:“女官即倮罗正妻,称曰‘耐德\'。编发为髻,用青布蒙首,多戴银丝花贴额大耳环,拖长裙三十六幅。非耐德所生不继立,土官如子幼,耐德代为土务。”

白倮罗

绘一夫妇带一小孩在棚子内烧饭,地上放一三足釜,内有食物,一老者背篓归来。文字曰:“白倮罗在大定府属,与黑倮罗同。负茶叶生理,茹毛饮血,无论鼠雀蠕动之物攫而燔,饮食无盘盂,以三足釜攒食如。人死以牛马皮裹尸焚之,居普定者名‘阿和\',亦同此类。”

卡尤仲家

绘村外河边广场,有三女一男在抛绣球。图右上方有文字说明:“卡尤仲家在贵阳、安顺、兴义、都匀、平越府属。男子服色与汉人同,妇女蓝花帕蒙首,短衣小袖,细褶长裙,严寒盛暑衣无增减。六月六日为大节,作孟春聚。未婚男女宽厂跳月,口吹苗笙歌舞,互相抛球,剪衣换带约而私合,从此方用媒约聘,知生子后再归夫家。”

捕笼仲家

绘五人,其中一男子与一儿童在击鼓,另有两妇女与一老人交谈。其上的文字曰:“捕笼仲家在贵阳、安顺、兴义府、定番、广顺州。以十月朔为大节,击铜鼓为欢。丧则屠牛,招戚以牛角酒欢饮,孝子不食肉,惟啖鱼虾,祭必用鱼,葬以伞罩坟,期年后焚之。出入镖杆利刃,睚眦之仇必报”。

青仲家

绘在庭院中,有两位姑娘在下围棋,旁边有一妇女在观看,还有一老妇拄拐杖看小孩在旁边玩游戏。文字曰:“青仲家在古州、清江、丹厅属。以青布蒙首,服色青衣。敛牛马犬骨米糁酸臭为佳。女子色精,勤工刺绣,善棋、抛球为乐,所私曰‘马郎\',父母在傍不禁,惟避兄弟,婚姻苟合,以牛致聘,不识文字,以木刻为信。”

曾竹笼家

绘一条小河,一侧坐着两男子,另一侧有三个背竹篓的妇女。文字说明曰:“曾竹笼家在安顺府。服色白,头戴细布方巾,一发扎一尾,名曰‘发尾\',长尺余垂后,用猪油抹发最臭。如亲友喜庆,负酒牵羊为贺,携带新衣数套自夸其富。人死殓而焚之,葬其枯骨,七月七日祭扫祖茔。”

狗耳笼家

在广场上立一鬼竿,其下有两男吹笙,两女持丝带跳舞。文字说明曰:“狗耳笼家在安顺、大定府、广顺州。男女服色皆白,发结如狗耳状,立春后竖木杆于野外,谓之‘鬼杆\',上悬白布一幅。未婚男女剪衣换带,各自择配,以牛马通知媒约聘也”。

马蹬笼家

绘两位妇女在野外聊天,另一男子提着竹篮走来。文字曰:“马蹬笼家在镇宁之谷西堡顶营司,刘、张等姓。衣白,丧则易以青,妇人以淄布作冠,发髻若马蹬状,耕作为业。”

大头笼家

绘四人,一男三女,有的挑担,有的负锄,有的背篓。文字说明曰:“大头笼家在镇宁州普定县。男子戴竹笠,妇人穿青土布衣短裙,敛马鬃扎发盘髻为盖,名曰‘大头\'。耕作为业。”

花苗

在树林中,有两个男子吹笙领舞,两个姑娘摇铃跳舞。文字曰:“花苗在贵阳、安顺、遵义所属,无姓氏。其性憨而畏法,其俗陋而勤耕。衣用坏布撕条织成青布,无领袖,从头笼下,名曰‘格榜\'。每岁春首择平地为月场,未婚男子吹笙,女子摇铃,歌舞戏谑,终日所私,亦用媒妁聘礼,以牛马通知”。

红苗

绘五人,其中两个男子持镖械斗,两位妇女劝解,一个小孩正躲在土坡旁边。文字曰:“红苗在铜仁府,多有龙、石、吴、麻等姓。衣用班丝织成,女工为务。同类相斗,非妇人不可解。五月寅日,夫妇各宿,不言不出户,为之忌白虎也。凡牲畜皆背杀,以火去毛,微煮带血而食。人死将所遗衣服装成形像,众皆击鼓名曰‘吊古\'。”

白苗

绘两男子牵牛出耕,两妇女尾随于后。文字说明曰:“白苗在龙里、贵定、黔西所属。衣白,男子束发,女子盘发髻长簪绾髻。祭祖用牯牛,择角端正肥状,于野相斗,胜则为吉。卜期屠祭,穿白青,套细褶长裙。祭毕亲友唱和,饮酒为欢。”

青苗

绘四人出行,小孩牵二羊在前,一男子挑着布匹和酒,两妇女扛伞在后。文字曰:“青苗在黔西、镇宁、修文、贵筑等处。男女青衣,妇人用青布束发为髻,男子戴竹笠穿草衣,性情犷悍,今则驯良。”

黑苗

绘四人在桥头吹笙跳舞。文字曰:“黑苗在都匀、镇远府、八寨、古州厅。男子跣足陟岗如猿,性好斗,头插白翎,携带镖枪、药弩、环刀。雍正十三年剿督抚禁。草寒重衣,夜无卧摺具,食稻糯。孟春择平坦为月场,不拘老幼,以竹为笙,能吹歌舞配合。人死以红绿线系于竹竿,插在坟前,男女哭祭也。”

东苗

绘两男赶牛出村,两妇女跟随其后,其中有一人背一小孩。文字说明曰:“东苗在贵筑、修文、龙里、清镇、清平、广顺等处有之,有族无姓。妇人花衣无袖,凿窍为领,细褶短裙,换带苟合。寨延鬼师祭鬼,屠牛陈肴,循序呼鬼之名而祭。岁首猎禽荐祀祖,循礼法,畏官长,急公服役。”

西溪苗

绘五人,两男子吹笙,两女子跳舞,另一长者站在坡上击锣伴奏。文字曰:“西溪苗在天柱县。妇女穿青布裙,青布缠腿。未婚男子携笙,女子携食盍歌舞,苟合随而奔之,生子后方过聘礼用牛也。”

第20幅夭苗

绘一干栏式民居,楼上站两个姑娘,楼下站两个吹笙的男子,彼此唱合。文字曰:“夭苗又称夭家,在平越州属,多姬姓。性情柔顺勤俭,贫不为盗,近多读书应试。妇人善织染。仲冬朔为大节。州属之陈蒙、烂土、窑坝等处地方者,楫木叶为衣,着短裙。女子及笄,造竹楼野处,未婚者男子吹笙诱之苟合。死不葬,藤蔓束树间也。”

农苗

绘一个插秧场面,三个男子在水田中插秧,岸边一妇女向他们递秧苗。文字曰:“农苗在贞丰、罗斛、册亭,原隶粤,雍正五年改辖黔省。勤耕力作发与汉人稍同。”

打牙仡佬

绘一屋内外的场景,在屋外面有两人,一老者拿着礼物来贺,另一人是专门打牙人,他右手托盘,其内放刚刚打下的牙;左手拿一打牙工具。在房内,一位长者正在安抚打过牙的姑娘。文字曰:“打牙仡佬在大定府平越州清镇县。女子出嫁先折去门牙二齿,谓恐害夫家。梳前发披后,取齐眉意。又名仡僚,其种有五,各分党类,不通婚姻,蓬头赤足,轻生死。织羊毛布一幅横腰间,谓之‘桶裙\',男女同制。”

红仡佬

绘三位妇女挑着稻秧插秧去。文字曰:“红仡佬在广顺、平远、清平所属。亲死殓棺不葬,置崖穴间或临大河,不施蔽盖而树傍,名曰‘家亲殿\'。”

猪尿仡佬

在户外绘一饮酒场面,地上有一酒瓮,瓮口内插咂酒管,在一个簸萁内放有酒碗,两女子正向两位男子敬酒,另一男子作舞蹈状。文字曰:“猪尿仡佬在石仟府、黎平、古州、平远属。头面肢体轻年不涤,与犬同牢,得兽即咋咋食如狼。男子出入配刀弩,有仇必报,损躯轻生,或致死以牛犊之。在清平通汉语,听约束。”

剪头仡佬

绘四人,两人一组,一组正在剪头;一组已剪完,正向地上的水盆看自己的影像。该幅无文字说明。

花仡佬

绘三人狩猎归来,其中有两人抬着鹿,另一人扛镖枪在后。文字曰:“花仡佬在施秉、余庆、镇远、石仟、龙泉、平越、黄平等处,又名仡兜。男子懒耕好渔猎,以逐鹿网雀为事;妇女衣绣五彩绸边,饰以蚕茧累累如珠。”

水仡佬

绘三人在河中捕鱼,一人用抄网,二人用鱼罩扣鱼,岸边一妇女以鱼篓收鱼。文字曰:“水仡佬在施秉、余庆县,善捕鱼,隆冬能入深渊,故名水仡佬。男子青衣,妇人细褶长裙,婚姻丧祭循以苗俗,守法也。”

锅圈仡佬

郊外供有虎头,由四人供奉。文字曰:“锅圈仡佬平远州有之。男子织斜文布为衣,妇人以青布笼发如锅圈状,青衣缺裙,病不服药。用面作服虎首,饰以红绿线置簸萁内,延鬼师祷之。性好酒,惰农业。”

披袍仡佬

绘一打铁炉,一妇女拉风箱,一男子拿铁钳在炉上烧铁,一男子拿锤在砧子上正等待锤打,旁有两妇女坐在石上聊天。文字曰:“披袍仡佬在平远州。男子穿短裙,衣长尺余,外披一袍,由头至背,凿窍为领,裙用羊毛布织成。勤耕力作,插梨为生。”

休佬

绘野外山石上放置一草龙,上插有五色彩旗,前置两只蜡烛和三只酒杯,正有三男在祭拜,后面有一妇女提祭品过来。文字曰:“休佬有王、黎、金、文等姓,散处各州县。冬则掘地为炉厝火,卧以牛羊皮席无被盖。祭鬼用草龙船插五色旗,往郊外祭之,遇节歌舞为欢。在都匀者衣服与汉人同,亲死有斩哀而无苴,长子居丧七七不沐浴不户窬,如长子贫不能守,以长孙、次子代之。遵敬师长教训,綦严子孙,多有读书入泮。”

仡僮

绘一座房子,房内一中年妇女在纺纱,一位老妇在给孩子梳头,另一男子捧一竹篮纱轴回家。文字曰:“仡僮在荔波县。男子耕作,妇女纺织。穿青衣短裙,仅以遮膝。亲死不置棺木,以唱镶木板殓而停之,葬时子女痛哭出血,守坟三日而返。”

绘一台地上摆有经书、香炉和蜡烛,其下有三人在敬佛,一人在后举送蜡烛。文字曰:“人在普定、水城各营司。男女皆披毡衣,垢不沐浴,淳而信佛。凡倮罗、仲家、仡佬言语不相谙。”

蛮人

绘一狩猎场面,在草从中有两只奔跑的小鹿,其中有三人:一人持镖欲投,另一人张弩欲射,还有一老者持镖观望。本幅图无文字说明。

土人

绘村外小桥旁有一组六人在演傩戏,其中一人左手拿一戢、右手拿一傩面具,在其余五人的伴奏下起舞。文字曰:“土人各处有之,在贵阳、广顺处。婚姻与汉人同,男贸易、女勤耕。唱歌相和,清音可听。岁首扮锣击鼓以唱神各,所至之家皆供饮食。性好斗,人亦驯良。”

侗人

绘隆冬季节,有一男两女做抄手状,为采芦花行走在野外。文字曰:“侗人在下游洪州尤众,性多猜疑。男女青衣跣足,冬则采芦花御寒。”

瑶人

绘三个男子,都背着较高的背篓,正向一木桥走去。文字曰:“瑶人黔省原无,雍正年间自广西迁至贵定、清平、独山川处。居无定止,喜傍溪边,以树皮为引灌水至家,免除没水。耕毕入山采药,沿寨行医。所祭之神曰‘盘发\',家藏之书名曰‘旁砖\',圆印篆文义不可解珍秘之,风俗谨原遗不拾。”

杨保苗

绘一官员下乡,有一男子抗争,但另二人劝解,还有一位乡老制止。文字曰:“杨保苗在遵义、龙泉二县,婚姻用媒妁,丧祭尽哀作之礼。但性情狡犷,凡官差拘抗拒不出,惟听乡老决之。”

佯犷苗

绘一条河,旁有住宅,房内一男子正在编鱼罩,另两人中有一人扛网下水,另一人扛鱼罩走向河边,还有一小孩跟着。文字曰:“佯犷苗在都匀、黎平、石仟府、施秉、余庆、龙泉、龙里县,有杨、龙、石、张、欧等姓。男子计口而耕,女子度身而织,以渔猎为事。婚姻牵犬以馈,所居荆壁不涂门户不扃,出入则以泥封之。”

九股苗

绘一人持盾握镖前行,另三人共□□张弦,皆备一镖,欲射前方一只老虎。文字曰:“九股苗在兴隆卫、凯里卫,以黑苗同类。此种因武侯南征剿,仅存九人,遂称九股苗,散处蔓地广繁。性好强,头戴铁盔,前有护面,后无遮肩,身披铁甲铁片缠腿,左手执木牌,右手执镖,口衔利刃,携带药弩三人共矢,无不贯,行走如飞。雍正十年征剿后建城设泛。”

八番苗

绘一场院,有三个妇女以木连枷打谷,一个男子往场院背谷,另一个妇女以手椎舂米,旁边还有一小孩。文字曰:“八番苗在定番州。衣与汉人同,女劳男逸,日出而耕,日入而织,储以备用,刳木作臼,名曰‘椎塘\',临时取稻舂之。宴会击长腰鼓为欢,十月晦为大节。葬不择期,漏夜出棺,谓‘不忍死者\'云。”

——以上内容引用自百度百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6章 今日学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