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不小心灭国后的我靠挖野菜复国 > 第32章 第 32 章

一不小心灭国后的我靠挖野菜复国 第32章 第 32 章

作者:殇科学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7:35:16 来源:文学城

“是,老师,此事是学生糊涂了,还要劳得老师为我辛苦遮掩。”

季无忧一脸愧色,低着头大致叙述了下经过。

他与应天府尹甘清是在原社的社集上结识的。

彼时创办了应社的张天如接手李卓吾的学社,于吴江召开尹山大会,合十七家文社为一,并被众人推举为原社的首领。

季无忧和甘清于那里交谈一番之后,只觉趣味相投,便时常互寄文章相互品鉴。

这么一来二去,算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卢点雪的那篇文章,也正是甘清夹杂在这些信件中送来的。

彼时季无忧阅后只觉大为惊人,一眼就看出这不是出自甘清的手笔,连连追问友人此篇文章的作者。

一开始甘清还故作神秘,藏着掖之不肯说,直至关子卖够了,这才道出作者是崇正书院里一名即将赶考的学子。

季无忧一听更是高兴,急切写信问道此人是否有师传。若是没有,他可将其收为门生。

但他这一封信发出后,甘清突然就不回了。

季无忧急得连发数封追问,甘清方才幽幽地回复道此举不成,该学子早已被收至李卓吾门下,连改认云离相为师都不愿答应。若强逼他改换门庭,不妥。

季无忧有心想拉拢此人,却又怕卢点雪师傅的事儿让阁老知道,一时间左右为难。

所幸甘清没让他为难,另想出了个法子。

约定门生的风险太大,不如直接让张天如向阁老递推荐状的时候加上个卢点雪的名字,再以转荐的形式递到季无忧手中。

这样既不会泄露二人暗箱操纵的事,也能让卢点雪在一众学子中鱼目混珠过去。

如此两全其美的事儿,何乐而不为?

然而卢点雪在琼林宴上的表现,着实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估计连甘清都没料到卢点雪竟会有此般志向。

要怪只怪,卢点雪的才学实在是太过突出了。

连中三元,一举夺魁,琼林论道,舌战群儒。

若是其中任意一项都未曾达到,她也不会如此响当当的,堂堂正正地在文武百官面前自爆女子身份,为恩师正名。

“你既这么做了,就要有承担后果的觉悟。赵除佞和梁纲本就视我们为眼中钉,如今你又搞了这么一出,日后难保不会被他们发现。”

听完季无忧所说的话,萧锵的神情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淡淡地道了这么几句。

“学生惭愧。此事系学生一人所为,有什么事全由我担着。”

“仅凭一篇文章,你就下决心收她作学生了?”

“阁老,文章憎命达啊。”

季无忧长叹一声。

“……”

萧锵不语。

半晌,他方叹息道:“后悔吗?”

听到老师这么问,季无忧有些意外。

不过也只是迟疑了一瞬,立即摇头,语气坚定道:

“不悔。人是我主动要去要的,会出现如今这般的变故,我认了。”

季无忧说完此话后,萧锵并未有其他的反应。

他只静静地望着季无忧,那双略显疲态却还清明的目光,沉着地落在眼前这位,他最为得意的学生身上。

“我问的是你后不后悔跟着老夫走上这么一条路,没问你后不后悔招揽卢点雪。”

季无忧垂着头,本以为会迎来老师的责骂,未料萧锵却轻笑一声,继续道,

“你若是真后悔了,那老夫才是最该后悔的那个。悔不该点了卢点雪的卷子进一甲,悔不该昨日让通政司给林家茶楼盖了章。”

闻言,季无忧诧异抬头。

“老师,您的意思是——”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她很像你。”

萧锵仔细地端详着季无忧,面上浮现出一股怀念之色,

“像那个初进朝堂,初出茅庐的你。那时你也如她这般意气风发、壮志凌云,不撞南墙不回头。”

“老师又在取笑学生,”季无忧无奈叹气,“那时还是太过年轻了,只希望后人也能早点醒悟,少走点弯路。”

“是啊,手中没点权,要拿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萧锵轻笑一声,“李卓吾那被烧了的女子学堂就是个例子。若不是他生前结交了众多名士,卢点雪的下场恐怕就没今日这般幸运了。”

“没有权,那么在官场上就会举步维艰,孤立无援。是乐意在暗处苦心孤诣,默默无名个几十年,还是乐意在明处汲汲为营,大权在握风光无限?”

萧锵摇摇头,颤巍巍地站起来,亲自将季无忧扶起。

“难为你如此费心,也不知她卢点雪明不明白你这片苦心,之后她可莫要在东厂的拷问下招了才是。我瞧她这脾气怕是比她老师还要犟上个几分,哎,也不知谁能劝得动她。”

“皇上如此护着她,想必不太会让她在诏狱里待太久。”

“那也不一定,你也不想想北镇抚司是谁的天下。”

“阁老的意思是——”

魏与归错愕,似是有些不敢相信。

“毕竟西直门那的小宦官们都喊他九千岁了,我们这小皇帝,也不过才万岁啊。”

萧锵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目光饱含深意地向窗外望去。

此时此刻,萧阁老口中的这位“九千岁”,正在文华殿内批红。

傅谊就站在他的旁边,气得团团转,围着赵除佞愤愤地走了一圈又一圈,拍案大怒道:

“为什么山西和河南不肯借官粮给陕西?!我外爷从蜀地买来的粮都运到了陕北,怎么陕西和河南的布政司到现在都没个声响!”

“主子息怒,万万不要气坏了身子。”

赵除佞冷静地从地上捡起被震落下来的奏折,理了理内页,复又恭恭敬敬地呈在御案上。

“万岁爷又不是不知道这些文官们的规矩,各省间不轻易协济,能用本省的财力自行解决问题就不可再得到援助。再者调粮也不是件易事儿,要收缴,要发送,要押运,要下卸,这些损耗也不是一星半点儿。”

“更何况京察在即,这些财政杂项也是算在考察之内的。若是有人因为借粮而弄得自己区内不太平,那就得不偿失了。”

“那江南的漕运呢?常言道苏湖熟天下足,从江南那里调一些也可以吧?”

傅谊不满道。

“不可,江南离陕西太远,且江南本就承着国内大半的赋税,眼下又到了农忙的季节,若再将大半人力调至漕运当中,怕是要引起民变。”

“这不行那不行,人都快被饿死了,还在斤斤计较这些?哦,他们是安生了,反正陕西要是闹出民变,国库亏空,都不碍他们事儿!”

傅谊越想越气,连眉头都拧在了一起,语气也急躁起来。

陕西这边调不来粮,辽东那边建州女真又虎视眈眈。蓟辽总督为修筑关宁锦防线而大兴土木,每年都耗费五百万两以上的银子。

国库本就空虚,且辽军缺饷已历三年,若不是梁纲所提议的矿税与商税收上来了不少,又裁撤了各地驿站,才能把拖欠着的银子先发上个一半,以解决燃眉之急。

这便是今日傅谊会同意赵除佞要拍卖在皇宫中骑马特权的原因。

再者,因西南的奢安之乱一直得不到解决,他的舅母昆将军则主动请缨,亲自领兵前去成都平乱。

舅母今日临行前与他说了个条件,那便是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卢点雪。

纵算朝堂上再容不下这么一位奇女子,她的女子军中也能为卢点雪留有一席之地。

傅谊当场就答应了,并郑重承诺自己定要打破这死气沉沉的朝纲。

结果他刚把舅母送出城,一脚踏进宫中时,赵除佞就急急地捧着山西河南拒不调粮的奏疏过来了。

同时送来的还有宗室向他奏讨残盐的题本。

傅谊看了没几行就扔给赵除佞,让他直接留中,以后也不用再送过来过目了。

就在赵除佞刚耐心地将飞出去的奏疏给拾回来整理好,傅谊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又招呼着赵除佞把它们翻开,让他挑重点讲。

“所以宗室为什么要跟我讨要残盐?这残盐是什么,他们拿了有何用?”

傅谊始终不解其意,发问道。

“回主子,残盐原是指场盐因堆积年久,经风雨销蚀而残余之盐,可用来免纳盐课,低价开中,有时也可将余盐冒称为残盐。”【1】

“原来如此,那残盐与余盐不是同一回事儿。我记得宪庙为整治盐政,有过余盐买补制,允许灶户将上缴朝廷的正盐以外的部分卖予盐商。”

“立国初年,朝政是不允许盐商与灶户私下接触进行食盐交易的。故而灶户所生产出来的余盐则由朝廷统一收取,并给予灶户一定补偿,以保障其能正常生活。”

“但介于后来朝廷对灶户的补偿越来越少,灶户也就不愿将余盐卖予官府,宁肯冒禁私卖。到了宪庙时期,既由于私盐盛行,又由于盐商长期守支而边储亏损,继宪庙而立的孝庙才不得不放宽标准,允许盐商以余盐补买正课的形式向灶户直接购买余盐,但其前提是盐商必须有引纸在手,且尚未支盐。”

“但这不就更奇怪了,宗室不得为商,他们又不是盐商,要拿残盐引做什么?”

傅谊更是觉得困惑,忍不住问道。

不过这一次,赵除佞没有回话。

傅谊紧紧盯着赵除佞的面庞,见他仍是一副守口如瓶的模样,逐渐回过了味儿。

“你不想得罪人,那便由我来说。”

傅谊面色骤冷,冷哼一声,

“商人买余盐补官引,而免其劝借。不管是十年前的守支者还是五年前的守支者,朝廷亦允许其买补。官府控制买补的余盐,让盐商以余盐补正课减少漏私,不可谓不是件两厢情愿的事儿。而现如今这些奸商权贵的胆子可真是愈发得大啊,把余盐冒称为残盐,都敢借残盐大肆引带私盐了!”【3】

傅谊正欲大发雷霆,未想赵除佞却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捧起一本折子,向傅谊膝行而去。

“主子万岁爷息怒,还请您先看看这一本。”

“这又是——?”

“盐务司上的折子,说的正是两淮正盐盐引大壅,无盐可给了。”

布政司:明朝时承宣布政使的辖区是国家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前身为元朝的行中书省。

【1】:以上内容皆参考自吴悔《中国盐法史》。

【2】 “商人买余盐补官引,而免其劝借”:引用自《明史 食货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第 3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