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不小心灭国后的我靠挖野菜复国 > 第2章 第 2 章

一不小心灭国后的我靠挖野菜复国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殇科学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7:35:16 来源:文学城

京城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点。

傅谊下了车后才发现,此时天色渐黑,乌云压境,隐隐有了几分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他的心情也一如这天气般沉重。

他原先是打算跟着太子哥哥去往京郊的温泉别院,然而齐涵虚的事一出,二人直接没了那心思。

于是傅谊想了想,暂且跟着傅谙先回了东宫。

他知晓皇上此举实在太令人匪夷所思,太子哥哥心中一定不好受。

傅谙本执意要站在门口,望眼欲穿,翘首以盼小宦官从宫中递过来的消息。

还是傅谊怕外头凉气太甚,引得他腿疾再犯,便强硬地把傅谙拉进书斋里候着,以免寒意入骨。

二人相对而坐,静默无言。

该做的事都已竭力去做了,剩下的,他们也无能为力。

不怪傅谊和傅安束手无策,着实是眼前局势确实复杂。

太子傅谙自幼患有腿疾,近几月来发作得越来越频繁,隐有跛足之危。

大臣们对此颇有微词,有不少人向靖安帝上书奏请废太子,说是储君不可不良于行,否则讲有损琝朝气运。

但靖安帝子嗣不丰,先前嫔妃所生皇子,不是早夭就是病逝,膝下暂且只有太子一人,自是从未理会过这些奏书。

而傅谊之父陶王,是为皇上的胞弟。

兄弟俩感情深厚,直至陶王及冠,都未曾离开京城前往封地。

然陶王不幸染病早逝,仅留陶王妃岳澜语亲自抚育傅谊与一庶子傅谦。

故而上至皇上太子和陶王妃,下至傅谊的舅父礼部右侍郎岳渊峙和舅母定远大将军昆玉霜,都对傅谊怜之爱之宠之。

傅谊身为陶王世子,可谓是想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反正有人给他兜底。

不过傅谊也不是对朝局半点儿不知道的傻子。

如今舅母被圣上从蜀中上将提拔为定远大将军,一是皇上为抚慰昆氏全族战死而赐的殊荣,二是昆将军的孩子岳棠棣年岁渐长,到了读书的年纪。

她若一直在外征战,也不方便照料幼子,是故靖安帝便下了一道圣旨,让她留在京中好生修养。

所以陶王妃常警告傅谊,有事自己背,不要老想着让舅父舅母给他擦屁股,且多次叮咛他让他远离朝堂纷争,爱上哪玩上哪玩去,不要把身边人拖下水。

眼下岳渊峙和昆玉霜官运亨通,又与陶王府是姻戚关系,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就等着来捉他们纰漏。

自此某种意义上而言,傅谊和傅安的处境都容不得他们有太多动作。

两人只能心烦意乱地坐在书房里,无计可施。

傅谊坐在临窗一侧,抬眼望向窗外,不由发呆。

他忽而觉得今晨自己为逃斋礁,在茶楼里听到市井百姓所说的颇有几分道理了。

那些人一会说先太子太傅,也就是如今在金陵大报恩寺出家的那位何住先生,之前寓居鹫峰寺时曾看见太祖陵寝——孝陵之上,有一股黑气冲入斗牛,百日有余,是不详之兆。

一会又说圣上修玄,移居丹宫,潜心问道不理朝政已有数年,导致如今权阉当道,着实荒唐。

总之绕来绕去,绕不过斋礁这事,大部分人都对其极其不满。

如此看来,他们确实是未卜先知了,更荒唐的事还在后面呢。

傅谊当时还觉得那些人对朝堂之事一知半解,是在胡说八道。

云离先生可没出家,他还有一个儿子,带在身边常年修行着。

齐涵虚的事,恐怕牵一发而动全身,他要不要写信告知先生?

待傅谊回过神来,这雨势反倒是愈来愈大,愈来愈急,如同被急扯下来四处乱溅的跳珠一般乱蹿。

甚至有几颗还气势汹汹地砸进了傅谊的眼里,吓了他一大跳,气得傅谊那叫一个怒火攻心,起身想把窗牖关上。

他余光一瞥,却是瞥到了摆在墙角的一株梅花,不由皱眉。

他在心中衡量了半天,想了想,终是开口问道:

“福安哥哥,这盆梅花你是从哪里得来的,先前我怎没见过?”

“前两日应天府尹进京述职,差人送来的。怎么,是喜欢这盆梅吗?要不我让人把它送到你府上吧,我记得你一向是最喜欢摆弄这些花花草草的。”

傅谙不解他为何突然问起这个,只当是傅谊又瞧上这新奇玩意儿了,挥了挥手准备喊人进来抬。

“不知,福安哥哥可知这是何物吗?此乃病梅,于江浙一带最为风靡。”

“病梅?阿谊何故出此言?人们常说,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我观这梅,不是挺好看的吗?【1】”

“想必太子哥哥是不知晓它的来历。我在茶楼里曾听闻,江浙一带文人素来追捧此物,于是将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方乃至此。”

“于是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

“兴许他也不是故意的吧,只是见这梅好看,就送来了……”

“真是气死我了,这人着实愚蠢!明知福安哥哥你患有腿疾,却还要送这病梅来给你添堵,他居心何在?!”

傅谊越想越气,一时口不择言。

然而讲着讲着,他发现傅谙的脸色有些不对劲,这才猛然发觉是自己讲错了话,顿时懊悔不已,连忙改口以防太子哥哥多想,

“我向来是憎恶这些文人墨客的无耻行为,所以福安哥哥,要不你还是将这梅花给我吧?我在府里寻一块地,毁了盆把它给重新埋好,再解其棕缚,任其自由生长。我就不信,养它个十年半载,它还好不全!”

“……如此甚好,有劳阿谊费心了。”

一语毕,傅谙再度陷入沉默。

傅谊不免再次为自己的失言而后悔。

福安哥哥向来对他这么好,自己又怎可在这个时候惹他伤心?

先前他刚被傅谙身边的小宦官带回宫时,是太子哥哥任由着自己躲在其身后,帮他向舅父开脱解释斋醮前跑去茶楼的过失。

在去圜丘的路上,傅谊一路愁眉苦脸地嘟囔着要是娘与他动真格的话怎么办。

他一度怀疑过她这抽人的本事是不是跟舅母学的,不然打在屁股上怎这般疼!

“阿谊多虑了,昆将军待下向来仁厚,从不轻易斥责打骂军士,又怎会教你母妃这个呢?况且岳侍郎也是为你好,毕竟若是真找不着你,不仅是他,昆将军和你母妃都要受到责罚。”

傅谙揉了揉傅谊的头以示安慰,神色很是温和。

“呀,那福安哥哥,此次我是不是真的闯了大祸啊!”

傅谊惊恐不已,摆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

这一招果然见效。

见此傅谙霎时于心不忍,斟酌着措辞,正思索着要如何出言宽慰傅谊。

不料傅谊倏地又冒出来一句“那我是不是要以死谢罪,才能不让家眷受到牵连?”,着实让他一惊。

“阿谊,不可胡言乱语!”

傅谙吓了一大跳,傅谊却仍旧自顾自地讲了下去,

“如果一定要判我死罪的话,还请太子哥哥去跟陛下求个请,让我选种死法再秋后行刑。”

“听闻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会有毒,那还请太子殿下在我走之前多给我送几斤螃蟹吧。阳澄湖大闸蟹,四两以上毒性最强,这样我也能走得更为安详体面些。”

“……”

太子原是十分紧张的,被傅谊这么一吓,惊得刹那间屏住了气。

可他听着听着,愈发感到不对劲,直至傅谊说完,才发现自己又被这小子耍了,只得拍着胸口缓着气,幽幽感叹:

“……哎阿谊,以后好好讲话,我这腿疾都快被你吓成心疾了。”

见自己的玩笑一下又没把握好度,傅谊慌了神,连忙凑过去给太子拍拍顺顺气,乖乖认错,

“是我不对,这四两大闸蟹我就不跟福安哥哥要了,换我秋后给你送来赔罪,如何?你的双腿近日可否好些?前些日子冷,现在还发作吗?”

“还好,没从前发作得那么厉害了。前不久父皇赏了我一处京郊的温泉别院疗养用,效果还不错。待这斋礁结束,你要不要随我过去住住?”

“好!”傅谊欢呼了一声,突然想起上车前舅父警告自己的话,又蔫掉了,

“可我今个儿怕是去不成了,晚上娘定还等着收拾我呢。”

“你啊你——”傅谙无奈地摇了摇头,对自己这个堂弟哭笑不得,想了想之前他那可怜样,终是屈服了。

“罢了,回头待我书信一份给你母妃,就说你这次着实太过顽皮,险些酿成大祸,不如就由本宫暂且先僭越一次,好好教训教训你。”

“罚你——罚你什么好呢,就罚你禁足在我京郊别院,同我一起温习抄书吧,不抄完不许回去。这惩罚,陶王世子可听清楚了?”

“臣明白了。那臣多谢太子殿下开恩!”

傅谊有模有样地向太子行了个礼,对于这个处理,心中自是十分满意的。

虽然这个礼他也只行到一半,中途被傅谙笑着拦住了。

在起身的时候,傅谊忽地想起自己怀里还有包点心,赶紧将它们拿了出来。

“福安哥哥也吃点,这几个我都尝过,味道不错,很是诱人!”

这是他特意给傅谙留的,生怕太子哥哥跟他一样在斋戒的时候被饿着了。

所幸这一路上他护得周全,点心也没怎么压坏,仍热乎着呢。

“确实如此,阿谊有心了。这味道,确实和宫里的不一样。”

傅谙接过,吃了几个点心连声赞叹,顺口问了句是哪家店做的。

“林家茶楼,茶商林老板林凡安名下的,福安哥哥可知道他?”

“原来是他,我倒是听降心公子在信里提过这人。”

“降心公子?这人是谁?”

“云梵,字降心,这么说,你可有印象?”

“哦……姓云,又与福安哥哥熟识,那肯定是先生的儿子了。”

见傅谊一脸泄气的模样,傅谙不由笑了笑,腾出左手捏了捏傅谊的脸,发觉手感是一如既往地不错。

“怎得这马上都十七岁了,一提起先太傅就这般模样,还怕先生板着个脸罚你抄书?”

“不过,降心公子倒是没先云离先生那般严厉,与之交谈倒是令人如沐春风,心生欢喜。先前师母在世时体弱畏寒,常年在金陵养病,降心公子便也与之同去,离开了京城。”

“其实我与他也并无多熟识,只不过往常写信慰问先生的时候,偶尔是他替先生回的信,故而多说了几句罢了。”

“对了,他还特意问了我一句,”

话说着,傅谙瞥了一眼傅谊,见他听得专心致志,一脸紧张,便故意逗他,

“他说,先生很关心陶王世子的功课如何,也不知现如今学得怎么样了,还是别无长进吗?”

“太子哥哥,千万别!你可要替我向先生多美言几句啊!”

这下傅谊是真慌了,别看他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可在先太傅未辞官前,他可没少挨罚。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傅谙正了正色,催促着傅谊赶紧把点心吃了。

估摸着时辰,也快到圜丘了。

此后便是二人的闲聊时光。

直至斋醮下车前,二人可谓是兄友弟恭,其乐融融。

傅谊尚还在回忆中,忽闻下人来报,说是宫里来消息了。

太子一听,猛地站起来。

谁料那小宦官跌跌撞撞地跑进书斋,也不顾一身雨水湿透了衣裳。

发丝胡乱的黏在颊边,他却连抹一把脸的功夫都没有。

只见小宦官一下子跪倒在傅谙面前,一边大口喘着气,一边断断续续地上报着:

“太子爷,世子爷……是奴婢去迟了——齐老爷,齐老爷他没能熬得过那二十杖,被打死了!”

【1】:“梅以曲为美……”出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应天府尹:正三品官职,是南京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

鹫峰寺在南京白鹭洲公园里(我当初以为它已经没了,结果逛白鹭洲公园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其实离紫金山(钟山)蛮远的,我至今都没想明白那个位置张岱是怎么瞧见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