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野闺秀与权臣七八事 > 第9章 璇花篇·九

野闺秀与权臣七八事 第9章 璇花篇·九

作者:寒星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2 12:08:09 来源:文学城

日光透过树叶空隙洒落在亭内,婉转轻盈。

纵使面对七皇子,霍琅神情一如既往,颇为傲然冷淡,却始终不曾放下她未做好的风铃,任其在掌心打转。

他好像不记得,对面是皇子。

他一直都不记得。

上辈子,无论是嫡出的三皇子,又或是登基的六皇子,他都一视同仁——

淡漠待之。

徐鄞曾在王府设宴,邀霍琅共赏一幅佳作,画卷出自名家之手,为两军对垒,万马奔腾之景,寓意旗开得胜,将此画挂于堂内,可保战无不胜,他想送给霍琅以示诚意。

霍琅当即点出,此画只适合六皇子。

徐鄞疑惑不解。

霍琅:“纸上谈兵。”

俞沅之记得霍琅离府后,徐鄞将画丢在地上,脸色铁青,只恨不能上去踹两脚。

又或者,他想踹的是霍琅,奈何打不过。

这样一个人,居然会在民间得百姓拥护,她猜测,大抵与他的英雄战绩有关。

三年内,七战七胜,首次出征就打得敌军丢盔弃甲,要知道那是邺国几位大将多番攻打都拿不下的狡猾部落。

霍琅作战快、准、狠,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几乎可以不要性命,哪怕独身闯敌营也无所畏惧,为达目的全力以赴,不择手段。

俞沅之每每想起自己握有他的把柄,都会不寒而栗。

那枚“恒”字玉佩犹如鬼魅萦绕不散,他到底与恒国有何牵扯?难道真如徐鄞临终时所言,霍琅有谋逆叛国之心?

“不行。”

霍琅摇了下头,将风铃攥在掌心。

俞沅之回神,瞧见七皇子正向霍琅比划什么,他想要这枚风铃,但霍琅直接没收。

七皇子生母是丞相之女,算起来霍琅是他的小表舅。

好不容易与七皇子有些联系,倘若这样断了,自己又要到何处寻机遇?

她睫毛微颤,小心翼翼上前,轻声道:“这风铃是为七皇子所做,霍将军是否……”

管得太宽?

话到嘴边,还是没能说出口。

“太后不喜欢七皇子的风铃。”霍琅道。

一招制敌,这回没法子了。

七皇子沉默片刻,随后走到俞沅之面前:谢谢你的风铃,我很喜欢。

两人会心一笑。

不知为何,她觉得七皇子眼眸中透出淡淡忧郁之感,不是外界所传的孤僻,而是孤独。

霍琅手心攥得更紧,咔嚓一声,面无表情,起身离开。

天黑前,马车停在罗府大门口,罗羡仙与俞沅之相继走下来。

俞沅之本想从后门进,距西院也更近些,但罗羡仙蹙眉,示意从正门一道,管家恭敬垂手,低头未拦。

罗国公简单问了几句,便放两人各自回院。

派去调查的人从山野回京,称俞氏母女与霍琅毫无关联,罗国公稍稍安心,也自叹荒谬,一个村姑,能与霍琅有何瓜葛?

他猜测是最近太后心不顺,又来寻他晦气,看来改日要与皇后商议个办法,回敬一番。

-

五月榴花,绛英纷落。

一道旨意传至罗国公府。

罗女君大病初愈,双颊凹陷,发髻枯黄,被仆从搀扶入正堂,罗国公嘴角下拉,宛如镰刀横放。

传旨太监居然是永寿殿王公公!

太后身边的总管大太监。

“还请二小姐收拾行囊,随咱家进宫去吧。”王公公眉眼带笑,颇为恭敬。

他带来的旨意并不是针对罗国公父女,也不涉及罗羡仙,而是关于俞沅之这位山野丫头。

太后听闻余御史在乡曾有家室,其妻苦守多年,独自照料女儿,英勇可佳,故而下令召见俞氏母女。

并称七皇子随侍姑姑因病不得当差,俞沅之既会手语,便进宫小住月余伴于身侧。

“公公,我娘因花生过敏发了红疹,暂时休养在灵鹤寺内,太后娘娘凤体为重,能否允她痊愈后再行进宫呢?”她恳切道。

王公公眯眼笑道:“灵鹤寺可是个好地方,想来娘子得佛祖庇佑定会好转,二小姐不妨亲自回禀太后娘娘,太后娘娘素来看重孝道。”

俞沅之尚需时日,阿娘绝不能在此刻被接回罗府,当着宫中来人的面,要奋力争取。

太后既有召,可延不可消,在太后见阿娘前,阿娘势必要留在灵鹤寺养病,且不能有任何意外,直至平安痊愈。

罗国公怒火中烧:“沅之乃我罗家后代,祭祖之日将至,还要上禀列祖列宗,将她更姓入族谱,太后将人带走,怕是多有不便。”

王公公嘿嘿笑了两声:“瞧罗国公这话说的,太后想要的人,就算您不便,又能如何呢?”

“你——”

罗女君见老父脸色黑沉,鼻腔冒烟,连忙上前将人托住。

“二小姐快着些吧,马车还在外头等呢。”

她立刻应是,飞速奔回西院收拾包袱。

-

永寿殿位于皇城正北方,为太后娘娘居所,除正殿四座,另有偏殿十二所,宏阔肃静。

太后仅有一女,九岁病故,当今陛下与太后相差十二岁,并无交集,甚至连养育之恩都谈不上。

陛下生母在诞下二王爷后离世,兄弟相依为命,手足情深,被某位太妃抚养成人,若非二王爷军功卓著,力保兄长,错杀三王,皇位不一定落在何处,陛下待太后更多是敬畏,而非恭孝。

“二小姐,请先到奉心堂拜见太后娘娘。”王公公道。

俞沅之向他颔首示意,随宫人步入回廊。

奉心堂听起来像佛堂,历代太后皇后大多崇尚佛法,但当朝太后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平日并不诵经,而是坐在奉心堂内,提笔作画。

越走近兰花香气愈发浓烈,甚至有些呛鼻。

她跨过门槛,目光落在正对着的花架上,上面摆放二十余盆兰花花栽,遮挡大半棕纹匾额。

“太后娘娘,罗府二姑娘到了。”

正在赏画的老太后意犹未尽,嬷嬷低声提醒一次便不敢再多言,俞沅之屏气凝神,规矩等在门边。

良久,厚重沧桑的声音传至耳畔:

“俞丫头来了。”

心中咯噔一下,太后对她的称谓有些不寻常。

“民女俞沅之拜见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长乐万安。”

她四肢僵硬,将上辈子学过的规矩一股脑抛出来,下跪请安的动作一板一眼,分毫不差,眼前人乃大邺权势顶峰,岂会不紧张!

“很是得体。”太后将画卷交给宫人,缓缓点头。

记起王公公所言,她将阿娘无法入宫之由原封不动禀明,太后倒没说什么,只道好了再见不迟。

“抬起头,让哀家瞧瞧模样。”

俞沅之未施粉黛,面庞莹润,抿唇隐约可见两枚深深酒窝。

太后神情稍显柔和:“站起来,走近些。”

她听命起身,上前三步。

太后笑看身边嬷嬷:“比郡主她们几个丰腴重实些,哀家倒喜欢,可念过书吗?”

俞沅之左思右想,含糊道:“村里有位老先生识字,学过些皮毛。”

她不敢全然欺瞒,太后是何人物,一旦察觉自己言行不一,必生祸端,何况本就意在掌事官之位,不识字万万不成。

“读书好,让人明礼,女子也应学些书画骑射,不可懈怠。”

“民女谨遵太后娘娘教诲。”

“这个月你就随侍七皇子身边,照顾着他。”

“是……”

“风华。”

太后开口,站在堂内右侧第二位侍女垂首向前半步。

“你带俞丫头到鹤兰阁安置。”

“奴婢遵命。”

在太后提出鹤兰阁瞬间,俞沅之发凉的脊背热汗四散,如释重负。

天家皇子,甚至是寻常的襄京贵族子弟,在成婚前均有暖房之说,名义为婢女,实则为姬妾,虽有对此婉拒者,奈何并不多。

倘若太后娘娘不指定一处休憩所,就意味着自己被她默许为七皇子姬妾,入住七皇子偏殿,而现下则为宫客,地位不同。

入宫路上俞沅之对此忐忑不安,她的目标并非皇子姬妾,碍于身份尴尬,非正儿八经的明路官家女,倘若太后未定殿宇要如何应对,琢磨了数种法子,好在担忧并未成真。

她暗自舒了口气:“民女告退。”

唤作风华的宫人将她带到一处幽静小院,行囊早已送到此地。

风华恭敬道:“七皇子每日寅时三刻起,卯时二刻入书房,未时一刻入箭场,上月底因伤无法习射,月初已恢复正常,姑娘每日巳时二刻需至书房陪伴七皇子温书,未时一刻同他一道前往箭场,戌时后可自行休息。”

俞沅之默默将时辰记在心中,猜测许是七皇子向太后提及,才让她有机会成为宫客小居,毕竟太后对这个孙儿几乎有求必应。

“还有件事,太后娘娘不喜御花园的杏树亭,月前殿下被训斥,已答允不再前往,姑娘最好盯紧些。”

她闻言一惊,看来太后时刻知晓殿下的动静。

“风华姐姐,现下七皇子是否在箭场,我能否去瞧瞧呢?”

话锋一转,要向七皇子道谢。

“姑娘客气,唤奴婢风华就好,七皇子酉时一刻习射完毕,您自然可前往,七皇子掌心伤刚有好转,可先至御药所为殿下取一副消寒膏。”

俞沅之颔首。

风华走后,她将行装简单整理,立刻向御药所方向行去。

前世她不得宠,宫中人都不愿踏足含章殿,寻常事务不过勉强敷衍,但太医署却不同,有位长脸医正对她毕恭毕敬,诊脉认真,从未吝惜过珍贵药材,最后也是那位医正匆忙赶来,可惜已回天乏术,救不得命。

本以为御药所拿药并不麻烦,但俞沅之发觉是自己想得太简单,接连碰了好几处钉子,一会儿因模样生,要自证身份,一会儿又因无主子手谕,需返宫求旨,足足耽搁近一个时辰,方才捧回一瓶消寒膏。

待匆忙打听路赶到箭场时,七皇子已从内院抱着弓箭,独自在凉亭小歇。

皇城内共有三处箭场,南门箭场偏僻简陋,几乎要纵穿整个皇城方能抵达,此地鲜有女子往来,俞沅之的出现格外醒目。

众人诧异瞧她的同时,她也目瞪口呆看向众人。

这是一群宗室小公子,左不过**岁模样。

七皇子怎会与孩童一道练习?

见女子向凉亭靠近,七皇子瞬间眼神发亮,起身快走两步:你为何会在这儿?

俞沅之垂眸轻笑,将掌心摊开,展示药瓶。

正当两人沟通之际,不合时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休息终止,所有人入场!”

她霎时僵在原地。

咚,咚,咚……

脚步声沉稳有力,由远及近,直至踏上石阶,戛然而止。

“将七皇子带进去。”来人向侍卫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