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野闺秀与权臣七八事 > 第77章 霁光篇·三十二

野闺秀与权臣七八事 第77章 霁光篇·三十二

作者:寒星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6 01:04:28 来源:文学城

皇后目的达成未再催促,纵使日子迟些亦无妨碍,皇上感慨六皇子懂事,抬手允他起身,而俞沅之凝望一直站在角落沉默的罗羡仙,女子闻听明年成亲脸色煞白,十根手指攥紧袖口不松。

篝火宴在帝后离开后又掀热潮,不少年轻世家男女围绕篝火起舞,比肩继踵,鼓乐喧天。

-

罗氏营帐内。

俞沅之为罗羡仙掖好被角。

“大姑娘,您的药——”

“嘘。”

俞沅之伸出食指比在唇畔,示意侍女放下汤碗,带人走到帐外。

“你们大姑娘难得睡熟,不要吵醒她,守在旁边就好,夜里有何不妥立刻寻我,记清了吗?”

侍女宝嘉点头如捣蒜,她年岁小,多亏朱管家提拔近身伺候主子,自然事事谨慎,她晓得除大姑娘,俞姑娘的话一定没错!

宝嘉掀帘入内,俞沅之黑漆漆的眸子盯着营帐,昏暗光线下,一道瘦小身影蹑手蹑脚靠近软榻。

冷银月光穿透云层,一点点覆盖篝火烈色。

未几,夜阑人静。

俞沅之宿在隔壁帐,翻来覆去睡不安稳,索性坐起从荷包里拿出那枚山海玉佩,握在手中细细摩挲,不知霍琅如今怎样,不知大邺军队是否与恒军开战,不知他受伤没……

如果他平安归来,自己该如何启齿,打探他与恒国的关系,是否要继续隐瞒重生的秘密。

思念与挣扎残忍地吞噬着她的灵魂,将她独自一人囚困于荒野之中,朝着望不到边际的终点疾跑。

渐渐,俞沅之神思恍惚,倚靠软垫垂下眼帘,直至一声哭喊从远方传来,她猛地睁开双眼,荒野骤然消失。

宝嘉跌撞闯入帐中,匍匐在地,直嚷着“俞姑娘救命”。

她一手扯过披风搭在身上,一手拽起侍女急问发生何事。

在宝嘉浑身哆嗦,念叨着颠倒词句后,俞沅之大惊失色,忙掀帘跑出——

冷风呼啸掠过耳畔,只反复回荡那句:“大姑娘误进六殿下营帐两个时辰未出,六殿下醒来要杀她!”

俞沅之脊背发凉,奔向徐鄞居处,却被侍卫持刀相阻。

她怒视斥道:“要我在这里大声求救?你们主子想闹到人尽皆知?”

两名侍卫对视一眼,默不作声。

就在刚刚,里面传来徐鄞暴怒的低吼声……

“算计我?找死吗!”

侍卫虽眼观鼻鼻观心,却也知发生何事。

六殿下被赐婚,一时欢喜喝多了酒,罗府大姑娘来送解酒汤,再未出帐。

罗姑娘是未来的六皇子妃,即便家势落魄也无人敢拦,但六皇子雷霆震怒,他们唯有以不变应万变,尽看护之责。

俞沅之嚷道:“再不让开,我现在就去求见皇后娘娘和三皇子妃,让她们亲自来请六殿下放人!”

侍卫踌躇之际,她看准时机果断从刀下钻过,一把扯开门帘——

帐内干燥闷热,银霜炭几乎燃尽,罗羡仙只裹着粉紫肚兜与亵裤,双眼充血,半张嘴巴,被衣衫不整的徐鄞掐住脖颈抵在角落。

“放开她!”

俞沅之嗓音变了调,拼命推开男子,徐鄞眸中闪过一丝心虚,松开了手。

女子颈部红痕明显,有几处淤血泛紫,浑身狂抖,像一条离岸的鱼,大口呼吸,面如死灰。

俞沅之将她牢牢抱在自己怀中,捡起丝被围住人,死死瞪着徐鄞。

“六殿下要做什么!杀人灭口吗?”

徐鄞嘴皮动了动未作声,双拳紧握,手背青筋暴起。

“宝嘉!”俞沅之急促唤道。

侍女哆嗦着跪在门边,不敢抬眼看。

俞沅之吩咐宝嘉为罗羡仙穿戴整齐,悄悄送回营帐歇息。

徐鄞仰头阖眼,深吸一口气。

待主仆两人踉跄离开,他眉头紧锁:“沅儿,我——”

啪!

巴掌再次落到男子脸上,清脆悦耳。

“陛下已将罗姑娘赐婚给你,殿下就这样迫不及待强行伤她,与禽兽何异!”

徐鄞面色紧绷,牙关紧咬,眸色乍现浓烈杀意。

他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罗羡仙为何会出现在他的榻上,不知道地上飘落的染了血的棉布从何而来,唯一解释就是酒后乱性,被罗羡仙钻了空子,可他一点感觉都没有。

奈何铁证如山,他百口莫辩!

徐鄞头痛欲裂,眼睁睁看着俞沅之愤懑离开,他双臂撑着方桌喘气,恨不得将整间营帐掀翻!

-

仆从提水入内,罗羡仙整个人浸在木桶中,脸颊布满热汗,她面无表情瞥了眼左手小指,虽然不再流血,伤痕却未结痂,经热气一熏又麻又痛。

俞沅之支开宝嘉,用棉帕帮女子擦拭胳膊,思量再三,哽咽问道:“你到底要做什么啊?”

她闯进帐内已有察觉,此局应为罗羡仙所设,但她明白自己必须抢在前头,将罪责扣在徐鄞身上。

罗羡仙掀起眼皮,含泪望着她,半晌用力握住她的手,一字一字道:“你会帮我吗?”

俞沅之鼻子一酸,顷刻红了眼,强忍苦涩坚定点头。

她抱着“遍体鳞伤”的罗羡仙一整晚。

翌日,俞沅之求见皇后娘娘,暗示昨夜六殿下因喜酒醉,情不知所起,罗羡仙大为受惊,请旨提前返京。

皇后震怒,碍于皇家颜面,唯有奏请陛下将婚事提前。

徐鄞被召至御前遭到一番严厉训斥,满腔怒火无从宣泄,狩猎时竟发疯般连砍数棵古树,随行侍卫面面相觑,手足无措。

一个月后,罗府门前挂满红绸。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桩亲,有说书人编写一段歌谣大肆传扬,称六皇子对明媚活泼的罗大姑娘一见钟情,心仪多年,总算抱得美人归。

阁外,敲锣打鼓,炮声震天,阁内,俞沅之凝视喜帕出了神。

“俞姑娘。”

宝嘉轻声唤她。

俞沅之恍然,转身走到床榻旁,弯腰将如意环佩在罗羡仙腰间。

婚事虽仓促,但毕竟是皇子迎娶正妻,万万马虎不得。

她松开手,抬眸看向珠翠满头的女子,四目相对,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唯有泪凝噎。

“吉时已到,新娘上花轿——”

朱管家嗓音洪亮,扫清一切嘈杂喧嚣,躬身护送仅剩的小主子出了大门。

至此,罗国公府四字金匾,在漫天红光中,缓缓蒙上暮色。

花轿起,一条喜锻经冷风吹卷,从院内枝干飘落,绕了几圈,最终停留在俞沅之的绣鞋旁。

这一切好像与上辈子截然不同。

又好像与上辈子殊途同归。

她将喜锻捡起,一滴泪,打湿灿红。

-

子时三刻,一封捷报快马加鞭传入都城。

霍琅率军突袭,连攻恒国三郡,打得敌方丢盔卸甲,生擒两名将帅。

恒军节节败退,伤亡惨重,与百年前势均力敌的场面全然不同,新帝即刻下旨退兵,欲入襄京议和!

俞沅之获悉已是翌日清晨,百姓无不欢呼雀跃,论声滔滔不绝,镇国将军在大邺子民眼里早已是战无不胜的大英雄,功绩千秋,名垂万古。

边关大捷,意味着霍琅要回京了!

-

消息很快传至六皇子府。

花园里,仆从聚于一处闲话,人人皆知镇国将军打了胜仗,人人皆知六殿下昨晚宿在书房。

洞房花烛夜,新郎官竟连喜帕都不挑,留新娘子一人独守空房,与谣传钟情全然不同,好在皇子妃颇识大体,今早如无事之人,照常梳洗用膳,命人备马车出府,未见一丝怨怼。

宝嘉知会车夫前往俞宅。

俞沅之阿娘见到罗羡仙欲跪地行礼,被女子双手扶住,一道迈入正堂,枣花忙不迭端来大姑娘喜欢的糕点。

“六皇子妃。”

宝嘉改了称呼,俞沅之听到这四字,不由得蹙眉。

“枣花,你扶阿娘回去歇着,我陪皇子妃在后面小园走走。”她道。

枣花颔首应下,阿娘则在离开前将一枚亲手打的平安结放在罗羡仙掌心,平安结中间串有几颗晶莹剔透的粉宝石。

女子眼眶微红。

小园静谧,落叶扫得干净,罗羡仙一边散步一边问她的腿伤,俞沅之摇头称无碍,两人又谈及此番霍琅大胜而归的消息。

女子驻足,目光坚定道:“无论如何,霍将军都是帮他报了仇,我会记在心里。”

俞沅之眼睫低垂,轻声问:“你不是说过……此事另有玄机?”

罗羡仙抿唇,脸颊略有泛青,缓慢地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

她没有任何证据,单凭梦境不足矣取信于人,需要一点点查,抽丝剥茧,至于结局她不敢想。

“昨晚……我又梦见了他。”

俞沅之闻言心口瞬间揪起,噤声不语。

罗羡仙抬手抹去眼角一滴泪珠,温热化于指尖,转眼变得冰凉刺骨。

午后,一道惊雷震裂云层,狂风骤雨席卷都城。

俞沅之倚在正堂木门边,廊前雨滴胡乱飞溅至她的裙摆上。

不知为何她心跳极乱,犹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

“姑娘,您的罗裙湿了!”枣花忧心忡忡提醒道。

她魂不守舍,稍顷低声应下,但身体一动不动,喃喃自语道:“大军……该启程了吧。”

得度一日,如过十年。

枣花端来热茶,心疼道:“姑娘暖暖身子,天气寒凉,您脸色白得很。”

俞沅之失魂落魄转身欲接,手指刚碰到杯底,轰隆一声巨响,惊得她肩膀一颤,茶杯咣当砸落在地,瓷片尽碎!

“俞姑娘……俞姑娘,大事不好啊!”

有人在唤她!

大雨磅礴,管家小老头身披蓑衣头戴箬笠,颤颤巍巍朝正堂跑来,腿脚忽地一软,一屁股坐在廊前,狂拍大腿痛哭。

俞沅之疾步走上前欲将其扶起,却在老头说完一句话后僵在原地。

“将军……将军中毒坠渊了!”

襄京小剧场

-

霍琅:“……听说有人到处说我死了?”

管家小老头紧闭双眼,摇头像拨浪鼓:“那绝对不是我,我还指靠将军发俸银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7章 霁光篇·三十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