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叶大人今天消气了吗? > 第24章 告到京城

叶大人今天消气了吗? 第24章 告到京城

作者:金梅多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6:02:29 来源:文学城

“嗡嗡……”

事隔一个月后,洛州城门再次伴着第一抹晨曦打开。

二十多名士卒手执长矛跑出来,分例城门两侧。

露出身后穿着玄色衣服的侍卫,他身后是一队扛着锄头和铲子的衙差。

他们小跑着出了城,其后是推着独轮车的衙役。

一辆辆独轮车推出城门,见头不见尾。

有的上面放着几五六袋麻布袋,看不清里面放着什么东西。

玄色侍卫在在离城半里的地方立定,接着一挥手,身后的衙差散开。

拿起肩上的扛的东西开始挖坑。

远远看着那些人官差的动作.

不远处是大片一脸茫然的灾民。

张柱生脸色一冷道。

“那些狗官想干什么,莫不是还想活埋我们。”

“柱生,你忘了昨日叶大人的话吗?”

旁边的老者扯扯他的衣袖,脸上露出笑意。

“他说咱们以后大家都有饭吃,你看后面那几辆车上放着的是不是锅,想来这是打算挖灶呢。”

张柱生顺着他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锅不假,还有不少干柴。

难不成真要给他们做饭,天下还能有这种美事?

他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远处灶已经挖好,炊烟燃起来,杂役开始添水煮粥。

秋风轻轻一扫,久违的饭香直往面上扑。

周围俱是吞咽之声,若不是张老伯在灾民中的威信,以及不远处几百手执长矛和短刀的士兵在不远处站着。

怕是此时灾民早已经冲过去,将那灶上的东西抢入腹中。

“锦衣卫来了。”不知谁说了一句,执守的士兵散开。

只见数百手执绣春刀的锦衣卫大步而来。

张柱生捏着拳头,冲兄弟们使了个眼色,正要护着老父隐到身后。

“钦差大人到。”

忽见为首的锦衣卫高高抬起手说着,让开站到两旁。

穿着钦差服的年轻官员,带着一干护卫走过来,张柱生楞了片刻在认出。

那正是昨日他送进城的那些人。

“小老儿见过叶大人。”

他爹早已激动地迎了过去,卫川忙将老人搀住。

“璟之来晚一步,让张叔久等了。”

叶槿安望着早已经按老幼顺序站好的灾民,歉意道。

“大人并未来晚,是我们睡不着,起早了。”

张铁生说着上来扶着他爹,被张老伯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

前者尴尬地移开视线。

确实是他不相信叶槿安才早早把人集合起来没错,谁让他长得面白如玉,还以锦衣卫的令牌叫开门。

他还以为是东厂的公公呢。

幸好叶槿安并不知道这事,张柱生清了清嗓子转移话题道。

“不知大人将我等召集起来有何事要吩咐?”

“确实有些事需在大家去做,不过不急,先用完饭再说。”

叶槿安刚说完,吴游大步而来,那边粥饼已经熬好。

张柱生只好让人按现在的队伍排好,去打饭。

卫川也端了饭过来,只是两碗煮并两张干面饼罢了。

他席地坐下,拿起一个饼子递给老者道。

“张叔若不介意,不如陪小子用些。”

“蒙大人不弃。”

张老伯哈哈一笑,接过饼在坐下。

叶槿安一边将手上的饼撕成小块丢进粥里。

见他没有钦差的架子,老者也就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这里有好几万灾民,乡野里怕是还不少,一个不好怕是要起民变,不知道大人有何打算。”

老者问的直白,叶槿安需要对方的配合,自然也没有隐瞒,将自己打算说了出来。

灾民自然是要救的,但光发粮食却只是饮鸠止渴,并非长久之计。

“自京城一路行来,见连着几个月的干旱,河里的水位已经下到极底,几近干涸,不如趁此机会将河底淤泥清出来,一边可加固堤坝……”

“明年春季的雨水不怕了,清出来的泥还可以肥田,果然妙极。”

老者击掌而笑,彻底松了口气。

“不瞒大人说,以小老儿这些年所见,但凡只要大旱一年,未来一两年必有大涝,原本老朽还担心,如今见大人准备充分,在没有可担心的。”

张老伯放下心,叶槿安要操心的事却还很多。

光是这几万人的管理就是一项大工程,好在张老伯父子的威信很高,对灾民了解很深。

那些人踏实可用,那些人是刺头需要重点注意。

张老伯毫无保留,全都趁着喝粥的功夫一一相告。

给叶槿安省下不少麻烦。

等他们用完,灾民也都吃饱了,叶槿安给他们各自分了队。

年轻力壮的干重活,年老体弱还有孩子就做些力所能极的事。

由朝廷供给一日三餐。

他宣布以劳换食时,身后如雁翅般站着如狼似虎的侍卫,周围拱卫着手据着绣春刀的锦衣卫。

后者对于刺头的震慑力比前者更甚,有锦衣卫的凶民在外,就是有再多的不甘也只能压下。

今日是第一天,叶槿安亲自带队,去了半干的河边。

将河道分段划完,各处选了管事一民一吏相互牵制,又选了张家父子为主事。

留下几十名衙差及数半锦衣卫从旁协助管理。

将一切安排妥当,这才带人回到洛州知府府,没进大堂,直接入了后宅。

此时早有人再次等候。

那人见他带着侍卫进来,忙站站起来拱手道了声“大人”

“劳赵兄久等了,赵兄帮了大忙,璟之还未谢过。”

叶槿安挥手让人下去,笑着拱手走过去道。

来人正是赵宇,他听到这个谢字,忙自嘲似地摇摇头。

“大人何须自谦,昨日在下什么也没做。”

“在下谢的是赵兄之前专门来信告知中州灾情似情的事,怎么赵兄以为是昨日。”

若不然,他远在京城,哪里知道李时敬他们的勾当。

叶槿安眉梢一挑道,顿时赵宇羞的脸都红了。

“在下以为……”

以为是昨日借粮之事。

这就不好意思起来,可见商人里也有单纯老实之人,叶槿安收起笑容正色道。

“昨日之事,璟之确实要谢赵老板慷慨解囊,解万民于水火之中,也帮了璟之大忙,否则那些老板们怕是还难松口。”

“有周敬开头,就是没有赵宇带头,那些人精明的很,早知道该怎么做了,在下只是带头,担下一个顺风倒的名头而已。”

不过这个名头也没担多久,出了府衙不到一个时辰,根基深厚的商人们就将新钦差干的大事查清了。

于大人和主簿一起下了狱,两府被围,所有人不准进出。

还有其他有点实权的官吏,全都被关在衙门里,只道是钦差有了时间再处理。

家人提心吊胆,不知道那屠刀何时会落下。

整个洛州城满打满算,除了锦衣卫外,竟只有一个胆小怕事的冯守备得以保全。

谁能不心惊。

当然钦差想杀人祭旗,那些人也不能干坐着等死。

赵宇正了正神色,一脸凝重道。

“今日趁着大人外出未归,全洛州城有头有脸的人,除了桑于两家出不来,全都在聚英楼会面。

已经说定要联合上书参您,在下将递送的事了揽了下来,能拖延几日,只怕他们疑心起来,还会再递,大人要尽早应对才好。”

赵宇说完,抬头望了眼门外的严密的守卫,自袖中递来一本折子。

叶槿安摆摆手,将折子推回去。

“你能有今日,着实不易,不应为此小事失去商会信任。”

“大人,这是抄家灭门之祸,如何是小事。”

赵宇听到只处处为自己考虑,急得眼睛都红了。

“若无你当日相求,赵某现在还在天牢里,在说赵家的生意,本就不在这些上面,便是都得罪了也无妨。”

见他不接,赵宇抬手就要撕折子。

“赵兄,何时也如此性急。”

叶槿安忙哭笑不得救下折子,回身走到旁边的书案上拿起一本奏折递过去,示意对方看。

赵宇踌躇着,在他鼓励的眼神中打开。

这是一封面圣的折子,上面已经将近日所做之事全数写好。

并解释了如此的理由,全都有理有据,让人挑不出错来。

“我走的官道,八百里加急,此奏折三日便可到京城,如此赵兄可放心了?”

叶槿安笑问,赵宇点点头,被他说服了。

将人送走后,他回身,将折子放回案上。

与它一起的,还有无数催他回朝的密折。

密密地积压在一起,足有数十份之多,全都被以读不回。

前堂于知府和桑主簿的案件还需要好好审问 ,以及被锦衣卫选过后不能用的一干大小官吏。

也不能放任不管。

赵宇的折子五日可达京城,在递到相对应的官员手中。

怕是一个星期就会有圣旨下,他得在此之前,将案子全都审完。

人证物证俱在的事,谁还能翻出花来不成。

至于递送的事,像是忘了似的。

别看这次要审的官吏大大小小加起来三十来个之多。

有锦衣卫在,罪证其实都是现成的,叶槿安特意贴了告示,与民三日诉冤情。

一起贴出来的,还有以工换赈之事。

告示一出,一时整个洛州闻风而动。

活不下去的灾民,受了冤屈的百姓,纷纷往洛州城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