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花镜里倒映出一张脸。英眉挺鼻,颜丹鬓绿,凤目微阖,朱唇紧闭。肌理柔腻的手轻轻托着右颊。年貌约莫在十六七岁。
“还没好么?”
另一张人脸款款入镜。相似的凤目丹唇,英眉挺鼻。不同的是后者的额头更为饱满宽阔,两颊也更为丰满。
假寐的女子缓缓睁眼,转顾身后之人,微微一笑道:“妈妈你心过急啦!”
这对母女乃丹阳郡响当当的人物。母亲名为李皎,是当今的丹阳太守,屡立奇功,名震江东。女儿随母姓,名为李照,寓意光明。
李照深知母亲为她取此名,乃是希望她能走出那场延续至十二岁的噩梦。她与母亲失散多年,当了十二年的奴婢。直到四年前母亲踹开了洛阳狱的大门,以一柄利剑劈断锁链,将她从那场大火救出。
她永远无法忘却四年前那场大火,它让李照获得了新生,却也让当今的皇室陷入了无限的劫难。自那以后,洛阳焚毁,中州纷乱。
倘若不是母亲,她或许会和许多人一般死在那场大火中,更遑论当上丹阳的小府君。
母亲将手轻轻搭在她的肩上,担忧问道:
“你真的想好要赴宴么?”
“是。”
李照目视镜中的自己,侍女微微侧过头,指向盛放着珠翠的妆奁。李照心领神会,挑起手指,选了一支并无点缀的木簪。
李皎迭声道:“前些时日刘理派遣的那厮在我这吃了闭门羹,摔断了肋骨。此处设宴他倒是只延请你一人…… ”
母亲口中的刘理乃是当今的扬州牧,名义上的扬州之主。前几日刘理父子遣人劝李皎自行辞去丹阳太守一职。还没等那使者张口,李皎就将他从狗洞中丢了出去。三日前刘家父子却忽然递了张请帖,实在是事出反常。
一阵翅膀扑打之声自窗外迢递而来,忽见信鸽携帛书而来。李照展信后轻蔑一笑:“刘家父子倒是挺看得起我,居然找了百人来迎接我的尊驾……”
话音未落,案旁的烛火爆裂,星火四溅。李皎双手按在女儿肩头,唇角上勾,笑道:“扬州迟早是我们的囊中之物,区区虾兵蟹将……”
帘栊乍然被人掀起,侍女跌跌撞撞扑倒在地。
“府君容禀,萧女官起卦,得……坎卦三爻。萧女官说您今日会自投罗网。”
坎卦,重重险陷之象。此次宴集异常凶险。
“叮!”
李皎素手一颤,那支木簪倏然坠地。
李照起身,披上外衣,抽出利剑,平静地朗声道:“我不信吉凶,我只信穷则变,变则通。”雪亮剑锋映她熠熠双目,李照俯身捡起那支木簪,不疾不徐地摇摇头道:“若我是个认命的,恐怕早在狱中自尽了。”
侍女犹犹豫豫,继续道:“还有一卦。”
李氏母女略带惊诧望向侍女,齐声道:“什么?”
“是……贲卦□□爻。萧女官说您今日会……会命犯桃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