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墨垂下眼眸,微微侧开了头。
他知道,宋志平最后那一眼,是在看他。
想来必定是萧梁出的主意,否则与他素未谋面的宋志平怎么会如此准确地在人群中将他找到,并且将这临死前的最后一道目光投向他,投向一个传闻中安静到软弱的闲散王爷。
沈知墨心中暗暗叹息。
也不知是哪里出了差错,竟让他给别人造成了错觉,认为仅凭一条与他无关的性命就能让他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出手相助,不过……
萧梁确实赌对了。
一条命不可以,但这条命下牵扯出的利益可以。
沈知墨闭上眼轻舒了一口气,随后抬眸,迎着宋志平那双死不瞑目的眼,抬起脚朝着前方走去。
“阿墨……”沈知柔连忙抓住沈知墨的手腕,却被轻轻地拂下,她有些慌乱地看向沈知墨,就见他安抚地朝她笑了笑,转身稳步走出了人群。
群臣们面面相觑,下意识看向了景曜帝。景曜帝亦是有些惊诧,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孩子向来谨小慎微,这还是第一次在他的面前,这般显露自己。
他抬手按住座椅上的扶手,直了直身子,沉默注视着沈知墨的动作。
沈知墨知道,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的身上,可他没有半分犹豫与停顿,一步步走下台阶,来到了宋志平的面前。
这是个看着很普通的男人,约莫三十多岁的样子,身材瘦弱,和印象中那些整日埋头苦读的书生一样,只是此时的他完全没有了寻常衣冠整洁的样子,满身刀伤浑身是血,发丝凌乱,和着血黏在了脸上,因为疼痛和嘶吼,他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狰狞,额角和脖子上都冒起了青筋,满脸的刀伤和鲜血让人看不清他的五官,唯有那双瞪大的眼睛,深深地烙在所有看过的人心底。
沈知墨伸出手,抓住了那卷被他死死护住的诉状,刚要往回抽却发现一股力道将这诉状死死拽住,竟是一时没能抽出来。
沈知墨微微一愣,随即轻叹一声,伸手覆住了宋志平的眼:“安息吧。”
不管他是为了什么接下的这个案子,总归是会给南水县一个交代。
随着他的手轻轻抚过,宋志平的眼睛闭了下来,狰狞的面容竟是在闭眼后变得平和了许多。
沈知墨再次朝着诉状伸出了手,这次,他轻而易举地就抽了出来,而随着状书被取走,宋志平高举的手也终于无力地落下,无知无觉地砸到了地上,在寂静的殿前发出一声震彻人心的轻响。
沈知墨转身,一步一步走上台阶,每一步都像是踏了在文武百官的心上,一步一颤。
终于,他走到了景曜帝的面前,轻轻一撩衣袍跪了下来,双手将那状书呈上:“陛下,过了刀山廷杖,此状,当接!”
身前是当今天子,周围是满朝文武,他就这样在万众瞩目下身姿挺拔地跪在空地之上,犹如暴风雨前的玉竹,已然做好了任他风吹雨打也不折腰退却的准备。
景曜帝眯了眯眼:“好,好一个当接!过刀山廷杖的状纸,不管状告何人都必须要接,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朕,当然不能违背!”
一旁服侍的赵公公立马会意,走下台阶接过沈知墨手中的状纸,将其呈到了景曜帝的面前。
状书以血写成,暗红的血迹溢开,让字迹有些模糊,但其中所含之意却是与这灼人的血色一般鲜明。
“南水县大灾,庐舍漂没,死伤无数……而朕!竟然直到百姓将朕告了,才知道灾情严重至此,怎么?朝廷百官都是眼瞎耳聋了么?还是说故意知情不报,让朕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糊涂天子!”景曜帝将状书拍在桌案之上,引得桌上的果盘酒杯都纷纷一颤,酒水洒了满桌。
群臣两股战战,纷纷跪下匍匐在地,口中直呼:“陛下息怒。”
“卢荣轩常庆何在?”
被唤道的两人战战兢兢跪着挪了出来,低头应道:“臣在。”
“你二人一为户部尚书一为司农寺卿,此次赈灾一直由你们二人负责,先前回报时总说这是天灾,但受灾情况不重,百姓也都陆续得到安置,可如今你们二人睁开眼睛好好看看,状纸都已经呈到朕的面前来了!你们还有何话说!”景曜帝抬手一挥,那状书便飘飘摇摇落在了两人面前。
两人悄悄交换了下眼神,但这样的小动作在上位者看来却是一清二楚,景曜帝当即低喝一声:“大胆!”
“陛下息怒!”两人不敢再瞒,到底是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实情,“赈灾事宜确实已经开展,此次受灾……也、也确实严重……”
“那你们竟敢欺瞒不报?”
“臣不敢,臣……”
卢荣轩和常庆互相对视一眼,目光游移着飘向了沈知崇。
沈知崇猛然握紧拳头,举步冲到景曜帝面前,跪在了沈知墨前方:“父皇,儿臣知错,是儿臣发现了京郊的流民,得知南水县灾情后想着父皇近日政务繁忙实在劳累,便想为父皇分忧,本想等一切处理好了再向父皇禀报,只是没想到此次灾情并非天灾,而是**……”
说起‘**’二字,工部尚书梁重仲也惊醒过来,一同跪在了景曜帝面前,高声喊冤:“陛下,臣冤枉啊!什么石料次品中间空心,分明是空口污蔑,就算真有部分空心段,那也应该是虫蚁造成绝非人为,更何况洛河汛期雨量大,决堤那是常有的事,只是这次比较严重,并非……”
“梁重仲!”景曜帝厉喝一声,“你听听自己在说些什么!如果不能解决决堤之患,那朕要你这工部和都水监做什么!你是觉得自己这个位子做的太轻松了吗?”
梁重仲一个哆嗦,连忙俯地告罪:“臣一时失言,望陛下恕罪,臣只是……只是因为平白蒙冤,一时激愤便口不择言……”
“那就查!”景曜帝锐利的目光扫过下方跪成了一排的人,三言两语便下了决断,“卢荣轩常庆,你们二人知情不报,先罚俸半年以作惩处,念在南水县救灾刻不容缓,朕就先留着你们的乌纱帽,至于你们二人……”
景曜帝看向沈知崇和梁重仲,冷声道,“一来你们隐瞒灾情二来作为被告,先停职禁足府中,待查出南水县水患究竟是天灾还是**,再来看这南水县千万条人命,究竟是该由谁来担!”
“是,谢陛下隆恩。”
斥退了沈知崇四人,景曜帝将目光落在一直安静跪着的沈知墨身上:“南水县一案,势必需要一名钦差前去彻查,你刚刚说‘此状当接’,这么说,你愿意做这接状人,彻查此案?”
沈知墨抬眼看向景曜帝,毫无惧色:“若陛下需要,臣愿往。”
景曜帝静静看着沈知墨,没有说话,只是眸色越发冷淡。身后群臣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沈知墨这是疯了,退至一旁的沈知崇冷眼看着,忍不住嗤笑一声,轻声讥嘲:“可笑。”
就在这时,蒋铮竟是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臣倒是觉得,此案由安王爷来接,确实合适。”
沈知崇一惊,猛地抬起头,一声“舅舅”险些喊出了声,沈知墨亦是眉头轻挑,难掩惊讶。
景曜帝侧头看向蒋铮,语气平和:“哦?怎么说?”
“宋……”他顿了顿,努力思索了片刻,最终放弃了那个他并没有记下的名字,说,“此人称自己要状告梁大人和荣王爷,言语中还透露出他们之间有所勾结,这可是重罪,又牵涉到两位朝中重臣,想来朝中能接又敢接之人寥寥无几,安王爷身为陛下嫡子,一人之下,自然无所畏惧,由他来调查,应当能使人信服。”
还有更重要的,且所有人心照不宣的一点就是,沈知崇和沈知墨从来都不是兄友弟恭的关系。
“陛下,安王爷得陛下教诲心系百姓,乃是大雍之福,臣也认为由安王爷去查,必能服众。”
“陛下,臣也认为安王爷是最合适的人选。”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
“行了,”景曜帝不耐地打断了官员们的吹捧与推诿,他沉吟片刻,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点,在一片寂静中开了口,“着令,安亲王沈知墨为钦差,前往南水县调查洛河决堤一案,大理寺卿郑宽从旁协理,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
一场中秋朝宴最终以满地的鲜血落幕。
景曜帝刚走,侍卫们就立刻拿来草席将宋志平裹起,太监们也手脚麻利地拎着水开始冲洗砖地。等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这里就会干净如初,找不到一丝痕迹。
沈知墨注视着渐渐变得干净的地砖良久,最后沉默着抬脚离开了宫城。
白霜带领着车队一直在宫门外候着,见沈知墨走来,连忙迎了上去:“主子……”他脚步一顿,有些担忧地扶住了沈知墨的手,“主子,您脸色怎么这么难看?身子不适吗?”
沈知墨没有答话,他现在头晕得厉害,只觉得血腥气久久萦绕在鼻间,挥之不去。他上了车,倚着座椅的软枕闭上了眼。
白霜也没再多话,马鞭一挥,高声下令:“回府!”
没过多久,便听到一阵鼓乐谈笑之声,沈知墨这才想起,白霜也是第一回跟自己进宫,忘了嘱咐他今夜绕开坊市而行。
今夜是中秋佳节,宵禁解除,因此哪怕夜已深,街市之中的灯会依旧热闹,所有人都在享受着这份欢乐。
“砰——”
炮火之声在天空中炸响,沈知墨忍不住掀开车帘看了一眼,绚烂的烟火在圆月旁炸开,惹来无数笑声与赞叹。
中秋月圆人团圆,可似乎,中秋与他而言,从来都不是什么圆满的节日。
一阵憋闷之感涌上心头,让他不禁伸手捂住了心口,他往后靠着车壁,微微仰起头,沉沉喘息了几声。
白霜在马车外听到动静,忍不住担心地问道:“主子?您还好吗?”
“咳、咳咳……”马车内传来几声沉闷的轻咳,过了片刻,才听到一句轻缓的回答,“我没事,赶你的车。”
白霜心里焦急,一挥缰绳将马车赶得更快了些。
沈知墨靠在车壁上,闭着眼,脑海中反复闪过宋志平踏上刀路身影,伴着那一声声的嘶吼,以及最后的那个夹杂着不甘与祈求的眼神……
马车轻轻一晃,停了下来。
沈知墨睁开眼,目光冷凝嘴唇紧抿。
萧梁,这便是你的目的吗?
就算是目标一致,就算是他主动接下的案子,可该算的账,还是得好好清算!
他起身下了马车,望向在院门外等候的扶风,问道:“萧梁呢?”
“应当是在侍卫所。”
沈知墨一个转身,朝着侍卫所而去。
“主子?”白霜紧紧跟在身后,“主子,您还是先回屋休息吧,有什么事我去把萧梁给您叫来啊,殿下!”
可沈知墨置若罔闻,朝着侍卫所而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最后来到萧梁的卧房前,一脚踹开了门。
感谢读者大大们的支持,由于避免V前字数超过太多,目前更新改为V前随榜更V后日更,这两天对前文进行了一些修改,希望在细节方面可以更好地展现我们的小殿下和他的忠犬(养成中)侍卫,希望大家喜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此状当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