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戴上老花镜,很像他小学时候的一位老师。
每次他都会说:“奶奶,你戴上眼镜真的很像一位老师。”
奶奶被他逗的哈哈大笑,老人慢慢的用剪刀挑开密密麻麻的针脚线,“你这兜里揣的是块金子吧,啊?哈哈。”奶奶说笑着剪开了最后一根线。
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蓝布包裹的东西,奶奶把衣服递给他,然后把剪刀放回原来的第一层抽屉。
“好啦,打开了,什么宝贝,藏的那么严实?”老人长舒了一口气,似乎刚刚费了她很大的力气。
也确实如此,不怎么明亮的灯光下,再加上旧的模糊的镜片,老人小心翼翼的,生怕剪坏了孙子的衣服还有他的宝贝。
老人使劲挤了挤眼皮松弛的眼睛,默默的叹了口气,抬眼时却呆愣住了。
原本王洋是想自己剪开口袋的,可他又想给奶奶个惊喜,一时兴奋竟忽略了这昏暗的灯光。
他太过激动,太过期盼,却没有察觉到老人一次又一次努力的眨眼和那声悄然的叹息。
老人看到孙子手里的已褪去蓝布的一沓红色,王洋收敛起笑容,看着一脸惊讶的奶奶。
他定定的对奶奶说:“奶奶,给您,这是我打工挣的钱,您数数看,有多少。”
止不住的泪水从布满皱纹的脸上滑落,老人用力吸了吸鼻子,颤抖的手接过这一沓红色的钞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噙满泪水深凹的布满泪痕皱纹纵横交错的脸,老人仰天长叹,“我孙子有出息了。”老人声音沙哑,哭中带笑。
她一把抹去脸上的泪水,抿了抿苍老的嘴唇:“我孙子有出息啦!”垂眸中泪光闪烁。
老人望着墙上老伴的照片,酸涩的泪从鼻前滑落:“我孙子有出息喽!”
她一把搂住孙子的头,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开心的笑起来。
奶奶从未这样开心过,在王洋的记忆里。
此时的老人开怀大笑,像极了一个孩子。
老人用松弛的,皱的打褶的手,抹净脸上的泪珠,迅速的连吸了几下鼻子。
吭吭,她清了清因激动,而变的有些沙哑的嗓子,忽然严肃的用手指着,脚边床头旁的黑色木柜子,转头看着王洋:“洋洋,你去把柜子最底下的,那个黑色的方形布包拿出来。”
他知道奶奶在找什么,记得以前,奶奶时不时的就在这个柜子里翻腾着什么。
有一次,他趁奶奶下地干活,自己悄悄地走到这个四方的柜子旁,柜子被一个木架子架的很高,他只能踩在床上才能够得着柜子的上盖。
那盖子很重,他用尽全身力气,累的满头大汗,才得以翻开那个厚重的柜子上盖。
柜子里面装着的是一床床的被子和床单。
这柜子空间很大,足够装下五六个小时候的他。
好奇心促使他一层一层的翻到柜子底部,他惦着脚尖,吃力的伸长手臂,张开五指去拉扯最后一层被子。
他用了吃奶的力气,终于翻开被子,一个黑色的小包,在柜子底部静静的躺着,只看得见,却够不着。
就只差一点点,小小的他就能够到那个小黑包,他眼珠一转,看到地上正好有个木制的小板凳。
他把板凳搬过来,放在床上靠着柜子,他试着抬脚踩上,板凳还是矮了一截,因为床上的被子是软的。
他小心翼翼的将双脚踩在晃悠悠的板凳上,拿起床头上挂着的蚊帐勾,然后迅速的伸手,终于够着那个小黑包了。
奶奶为什么每次看着它都哀声叹气,愁眉不展?
他决心要一探究竟,他打开小黑包的外皮,也就是那层黑布,里面有一个比巴掌大点的小本。
土黄色的皮,掀开是一行行看不懂的字,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好几页。
他随手翻了几下,没看见什么别的东西,他皱了皱幼小的额头,嘟起了小嘴。
他用黑布重新包好这个小本子,把它放在原来的位置,特意用小手压了又压,按了又按翘起来的被角,直到他觉得和之前没什么不同,才呲着牙,用手奋力的拖着厚重的柜子盖缓缓地放下来。
呼,他累的大呼一口气,用手抹去额头的密汗,把小凳子从穿上拿下来,然后跑出院子玩去了。
后来他上学认识了好多字,他再次趁奶奶不在家翻开那个柜子,掀开黑布,打开小本子。
他能认得一行字,那是人的名字,名字后面是几个数字。
他还是没能明白这小本子里到底写的是什么。
直到后来,那日是腊月二十九,年末了,奶奶去集市上买了一小块猪肉,王洋盼了好久的肉饺子,终于要吃到了,他谗的直流口水。
奶奶穿着厚重的棉袄在厨屋里忙活着,他在院子里玩夏天时捡的一把冰糕棍。
只听木门吱的一响,进来一位村里的邻居奶奶,他虽然认识但是跟她并不熟。
看到他不熟悉的人,他立在原地,只听来人问道:“你奶奶在家吧?”大嗓门震的他耳朵嗡嗡响。
他木讷的点点头,只见那人头顶上是白发,耳旁一半是黑发,穿着绿底的大花袄,大鼻孔里呼出两道热气,活像两个摩托车的排气筒。
她昂着头,挺着臃肿的身躯,看都不看他一眼,径直走到了厨房。
奶奶手搓着身前灰色的长围裙,正好听到声音出来:“呦,大嫂子你来啦,来,快去屋里坐坐喝杯热水暖暖。”奶奶热情的给来人打着招呼。
那人一声轻笑:“哎呦,洋洋奶奶这是在忙着包饺子呢,我看看包的什么馅啊,这么香!”
“不错啊,这肉饺子水灵灵的,哎呀,可怜呀,我家都没钱买肉,只能吃自家种的韭菜呦,你说这都过年了,连肉饺子都吃不上,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哩!”她的大嗓门足够穿透两条胡同。
她的脸皱成一团,呲着牙,闭上嘴时就像张开着一样,一颗金色的大门牙,金光闪闪,刺的人眼晕。
奶奶忙赔着笑脸:“大嫂子,我知道一直欠着恁家的钱,我一直记着呢,等过年后,我卖了粮食就先还给你一部分,大嫂子,你看行吗?”
“呦,他奶奶,别年后啊,我孙子也在家眼巴巴的盼着吃肉饺子呢,你最少也得还给我一些买肉过年的钱吧,啊?”她一板笑脸,讥笑着说。
奶奶一时为难极了,买了这一点肉后,手上就一分钱也没有了,这让她怎么还呢。
奶奶为难的低声请求:“大嫂子,你看年前收粮食的都不来了,我手上一时也没有钱,你再宽限我几天成吗?等一过了年,我卖了粮食立马给恁送去,你看行不?”
那一张拉着的黑脸一下子转为愤怒:“不行,你们倒是过了个好年,你孙子在家吃肉,让我孙子去喝西北风啊,欠钱不还,倒自己买肉吃,天下还有这样的道理?我去大街上找人评评理去,哼!”她边说着边用肥胖的食指对着奶奶指指点点。
奶奶涨红了脸,咬着下唇,愁容满面,那紧皱的眉头,像凝结的冰霜:“大嫂子,我这就出去找人借钱去,你先回家等我,等我借到了钱,就立刻给你送去,这样行不行?”
那人嘲讽的冷哼一声:“我不管,今天不还我钱,我就不走了,看谁耗得过谁,大不了今年就在你家过年了。”她脸一横,转身去堂屋里搬出一把椅子,一屁股坐在院子正中间,翘着二郎腿,挑衅的翻着白眼,斜眼瞄着一旁的奶奶。
奶奶望了望愣在一旁,怒眼直瞪着蛮横坐在椅子上那个人,心一下子像被人用手揪了起来。
奶奶含泪转过脸,王洋就站在那一动不动,一直愤怒的盯着那个臃肿的人。
擦拭过泪水的奶奶转过身来:“洋洋在家等着,要乖啊,奶奶出去一会儿。”
看着眼眶红红的奶奶,他的眼里也泛起了泪光,被模糊的眼眼,看不清奶奶的身影。
“王家大姐,我有点事找你。”是一墙之隔住在他家东邻的赵奶奶。
“唉,是赵大姐啊,我这就过来。”奶奶先是一愣,随即走了过去。
赵奶奶趴在肩膀高的土墙上:“那个不省事的老齐头家的,又来找你要钱了是不?”她小声的问。
奶奶尴尬的叹了口气,无奈的点点头:“你都听到了。”
“她那大嗓门挑的那么高,估计全村人都能听到。”赵奶奶平时很是看不惯老齐头家的为人。
村里大部分人也都不愿意搭理她,一点小事她都能和邻里吵个天翻地覆,这一条街的前后左右邻居她都跟人家吵了个遍。
尤其是这两年,她家大儿子在外边挣了点钱。
有次,她骑着自行车去邻镇的集市赶集,看见有人吵架,就一边看热闹,一边骑自行车,她没看见土路上有一个大坑,一下子摔了个狗啃泥。
她的大门牙被车把手撞掉了,腿也给摔骨折了,过了一段时间,就见她一瘸一拐的,见人就呲着大金门牙,洋洋自得的在大街上走来走去,走累了就坐在自己大门口的石头上。
没事就跟路过的人(当然除了跟她吵过架,有过过节的人)打招呼:“干啥去呀?吃饭了吗?吃来啥饭?上集去呀?买的啥菜?下地去呦?下地回来了.......”
她总是努力的翻着上嘴唇大声的跟人打招呼,以炫耀着她的那颗闪光的大金牙。
后来她的二儿子也在外地挣了钱,她开始穿的大红大紫还有大绿,昂着头走路。
见到比她穷的同村人爱搭不理的,见到比她家富的就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追着人家看着人家的脸色说话,像极了一个跟班。
村里家庭贫困的居多,但有很多人在背后骂她什么狗眼看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