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养成玉颜色 > 第1章 缘起

养成玉颜色 第1章 缘起

作者:夏寄锦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4 12:19:34 来源:文学城

连绵半月的秋雨,带走了京都最后的炎热,金桂的枯叶残枝散落地满地都是,凄凉萧瑟与府中主人的心境一般无二。

夏锦言依旧穿着单薄的夏衣,跪在祠堂前,背挺得笔直,浑身写满了不服。

她已经在祠堂跪了三日了,在她面前除了祖宗牌位,还有被撕的粉碎书页,上面依稀可辨“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①”

场面极尽滑稽!

就在此时,一个身着灰色云纹比甲,内搭同色立领长衫的嬷嬷逆着光走了进来。

夏锦言没有转身,看着投射在自己身前的阴影,道:“嬷嬷来了,是来检查我背《女则》还是《女诫》的?”

“姑娘聪慧,早已倒背如流,而且端庄守礼,京都人人称道,老身没什么可以教姑娘的了。”宁嬷嬷居高临下地看着夏锦言,“只是世人不知,姑娘人前一副端庄守礼的模样,人后竟如此忤逆老爷!”

夏锦言低着头,稚气未脱的脸上闪过一丝厌烦,转而面带微笑地看着宁嬷嬷道:“嬷嬷说的是,我知错了。”

宁嬷嬷似乎早已习惯夏锦言表面乖巧懂事,背后桀骜不驯的模样,伸出一双颤抖着双手,指着夏锦言道:“女子无才便是德,老爷就不该纵容夫人教你读那些闲书,你跟你母亲真的是…”

“嬷嬷!”夏锦言冷声打断了宁嬷嬷的话,扶着膝盖站了起来,仰头看着她道:“尊卑有别,嬷嬷不要失了体统,妄议主母!”

宁嬷嬷原是宫中尚仪局的女官,六年前出宫后,便被夏弘泽请来,做了夏锦言的教引嬷嬷,在夏府地位极高,她从未想过夏锦言会如此顶撞自己,顿时愣在了原地,脸色青白交加,嘴唇翕动着看着夏锦言,说不出话来。

夏锦言对这个教导自己礼仪的嬷嬷倒也无甚喜恶,她会这样说无非是得了父亲的指示罢了,既然如此,我也该去见见他了。

“嬷嬷,我爹爹在哪?”

“书房!”宁嬷嬷没好气地睇了夏锦言一眼。

夏锦言点点头,朝宁嬷嬷屈膝一礼走出了祠堂。

依旧礼仪周全到挑不出一丝错处。

一旁的两个丫鬟晚妆、晚画是看着小姐如是模样,心提到了嗓子眼,老爷与夫人不睦已久,夫人五日前更是负气搬到了京郊别院,小姐此番祠堂罚跪,便是因为三日前,她想去京郊的别院接夫人回府,老爷不许,父女二人为此发生了龃龉。

如今她又是这般模样去找老爷,少不得再受申斥,而且还顶撞了宁嬷嬷。

晚妆晚画面面相觑,跟在夏锦言身后来到了书房。

书房里,夏弘泽正在看着兵部的邸报,表情极为凝重,听到动静,他从一堆公文里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小女儿,道:“谁让你出来的?”

夏锦言闻言在夏弘泽面前屈膝跪地,道:“女儿给老爷请安。”

夏弘泽闷哼一声,放下手中的笔,走到夏锦言面前,端详着眼前的女孩,粉面桃腮,朱唇点绛,一双桃花眼里星光点点,不过刚及笈的年龄,已经出落地亭亭玉立,花颜月貌……可惜,被许芷教出了一身逆骨!

“知道错了?”夏弘泽放缓了语气,这个女儿,他费近了心血培养了这么多年,只要她肯好好低头认错,他依旧…

“女儿知错。”夏锦言的声音打断了夏弘泽的思绪,夏弘泽一愣,看着夏锦言道:“当真?”

夏锦言点点头,乖巧地看着爹爹道:“只是,“夫孝,德之本也②,我为人子,眼见如今母亲独居在外多日,心中忧虑难安,恳请爹爹应允,许女儿亲自接母亲回府,以尽人子本分,还望爹爹应允。”

夏弘泽闻言,眉头更加深邃了几分,他打量着夏锦言,比起自己的长子,自己这个小女儿确实更聪慧,也更孝顺几分,而且为人子女,孝顺父母并无不妥。

他心里想着,放缓了语气道:“快去快回,除了京郊别院哪都不许去,天黑之前必须回来。”

“谢爹爹。”夏锦言闻言大喜,朝夏弘泽深深一揖,站了起来。

“对你娘倒是孝顺的紧。”夏弘泽嗔怪了一句。

夏锦言忙抱着爹爹的胳膊:“对爹爹也孝顺的紧,看爹娘和睦,女儿才能心安嘛。”

“行了,别贫嘴了,去吧。”夏弘泽点了点女儿的额头,抽出胳膊,重新坐回了书桌前。

夏锦言得了爹爹的话,带着两个丫鬟迈着轻快地步伐,走出了知风院。

夏弘泽在书桌前翻看着书信,脸色越来越差。

“我的女儿,是这等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能觊觎的吗?”

夏锦言带着两个丫鬟,刚穿过垂花门,绕过照壁来到正门口,便见一男子身着紫金色深衣暗绣蟒纹,白玉为冠,正踏马而来。

那是昭王,韶怀瑾!

韶怀瑾是当今陛下与先惠仁皇后最小的儿子,皇十六子,京都出了名的纨绔子弟,昨日刚行了冠礼,听闻他十四岁时曾偷偷跟着程国公去了北境的战场,一去就是五年,本想做个保家卫国的少年将军,但因是陛下老来得子,陛下对他宠爱异常,眼看他常年征战在外,已经十九岁了还没有娶亲,便连下五道圣旨,把他召回了京都——为他纳妃。

结果韶怀瑾回京后,不仅好逞凶斗狠,打伤好多世家公子,还在府中豢养无数小唱,日日笙歌,致使京中女子无不对其退避三舍,生恐跳入昭王府的火坑。陛下与太子想尽了办法,时至今日,也没能如愿为他纳妃。

夏锦言眼看着韶怀瑾翻身下马,向夏府而来,瞳孔猛地一缩,立刻以袖掩面,转身便要往回走,她虽然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但自己还待字闺中,私下面见外男于理不合。

谁知,身后的男子却突然沙哑着声音喊了句“锦言。”

夏锦言愣在了原地,许久才僵硬地转身,低着头福身行礼道了声“参见昭王殿下。”

两个丫鬟警惕地挡在了她面前,福身行礼。

良久不见动静,夏锦言偷偷抬头,却见韶怀瑾一脚踩在台阶上,作势想要上前,却又剑眉紧锁,凤眼含泪,愣怔在了原地,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

“王爷?”夏锦言心中生疑,捏着衣襟想着,他这是怎么了呀,要不喊我爹出来吧,于是小声吩咐晚妆道:“去喊我爹过来,就说昭王殿下在门口哭着呢。”

晚妆偷偷瞟了眼韶怀瑾,立刻提着裙子跑了回去。

夏锦言保持着福身行礼的姿势,看着韶怀瑾的靴子,思索着他这是闹哪出。

突然她感觉胳膊一阵受力,整个人便被韶怀瑾拉着,直直撞进了他的胸膛,男人身上清冽的馨香如山间的清泉扑面而来,“锦言。”他沙哑着嗓音又喊了一声。

夏锦言脑中一片空白,脸颊瞬间火辣辣地发烫,女子闺名本就是私隐,他不仅口口声声喊着自己的闺名,还把自己揽入怀中,大乾男女有大防,今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自己怕是名声尽毁,只有死路一条了。

晚画到底年长几岁,见状也顾不得失礼僭越,慌忙上前,招呼着小厮把小姐拉了出来,挡在身后,怒目圆睁瞪着韶怀瑾道:“王爷,我们家姑娘好歹是兵部尚书家的二小姐,您这是干什么!”声音里止不住的颤抖。

“跟我走。”韶怀瑾越过小厮,推开晚画,把不明情况的夏锦言捞了出来,放在马上,翻身上马向城门而去。

晚画见状刚要追,晚妆带着夏弘泽姗姗来迟。

“怎么回事,小姐呢?”夏荣泽看着满脸怒色的晚画,焦急地询问道。

“小姐,小姐被昭王抢走了?”晚画说着跪在了夏弘泽面前。

夏弘泽瞬间感觉脑袋嗡得一声,险些昏倒在地,许久才缓过神来,“啪”地一声打在晚画脸上,怒骂道:“我养你们何用。”

晚画捂着脸不敢作声,夏弘泽怒吼着:“都有谁看到了,找人,不,李管家你去,让看到的人都闭嘴,不许外传,我现在就进宫去找陛下。”

“昭王殿下直接跃马出城了,可能半个京都的人都看到了。”一旁的小厮小声提醒道。

夏弘泽神色一黯,身体踉跄着要往后倒,幸好被一旁的管家搀着才稳定了身形。女儿家的名声最是重要,自己的女儿才刚满十五,便被京都臭名昭著的昭王带着,跃马出了城,即使寻了回来,女儿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呀。

“姑父。”

就在此时,一男子身着石青底暗绣菖蒲纹直裰,跃马出现在夏府门口,来不及下马,他便着急地问道:“王爷呢?”

“表少爷。”李管家喊了一声。

“你还有脸问?”夏弘泽气极败坏,指着许明梓怒喝:“跟着这样的主子,我看你也快成纨绔子弟。”

许明梓闻言眉头紧皱,询问的目光看向晚画,晚画捂着脸小声道:“王爷掳了小姐跃马出城了。”

“什么!”许明梓瞪大了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晚画。

夏弘泽此时已经气的浑身发抖,脸色乌黑,混浊的眼中布满了血丝,看着许明梓道:“你认的好主子,我现在就进宫去,要是阿言出了什么事,我跟他韶怀瑾拼命!”

“姑父你放心,我现在就去把表妹追回来。”许明梓朝着夏弘泽拱手一礼,用力夹紧马腹,冲了出去。

“这韶怀瑾是想要了我这条老命呀。”夏弘泽面上怒色不减,来不及换官服,便焦急地上了马车,又掀开帘子吩咐道:“李管家,你去给夫人说一声,让她赶紧回来。”

另一边夏锦言看着眼前疾驰而过的街景,脑中一片空白,我这辈子怕是完了,她心里想着,一阵寒意涌上心头,顿时感觉手脚冰冷,如坠冰窟。

“王爷,您这是要带我去哪?”眼看着城门在身后越来越远,夏锦言鼓起勇气乞求道,“我还要去接我母亲,王爷求求您放了我吧。”

“吁。”韶怀瑾看着眼前落日熔金,夕阳斜照下水天一色的景象,勒紧缰绳,身下的马嘶鸣一声,停了下来。

他翻身下马,仰头看着马背上的小女孩,一张小脸被吓得花容失色,额头上还挂着冷汗,樱桃似的小嘴也变得苍白了起来,小巧挺俏的鼻尖都红了,几缕发丝黏在鬓边,看上去十分可怜。

“我做了一个梦。”韶怀瑾指了指鬓边,看着女孩理着脸前的碎发,轻声道:“却不知是否醒来,想…见你。”

夏锦言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看着韶怀瑾,只见他剑眉入鬓,凤眼高鼻,薄唇微抿,漆黑的眸中,倒映着天际的晚霞,竟生出一股难以诉说的悲戚之感。

都说昭王韶怀瑾不务正业,日日寻欢作乐,可今日看他,夏锦言的心中竟生出一丝怜悯,他生母早亡,十四岁便舍下皇子的身份,去了军中,从小卒做起,本想着保境安民,拓土开疆,却被陛下强行召了回来,圈在了王府里,想来他的心里应该很孤独吧。

可是我亦是如此呀,夏锦言猛地回过神来,他为男子本就比我自由太多,用得着我去同情吗?而且一想起刚才被他掳了自己出城的样子,她便感觉脸颊火辣辣地发烫,浑身冷汗直流,半个京都的人都看到了吧,我以后可怎么活呀,夏锦言心里想着,狠狠地瞪了眼韶怀瑾,转过头去,看向天际。

韶怀瑾看着夏锦言略带婴儿肥的侧脸,气的鼓囊囊的,如玉的脸颊正逐渐恢复血色,粉面桃腮,桃花眼上浓密的鸦睫扑扇着,甚是俏皮可爱,他眨了眨眼睛,盯着眼前的人儿,许久才问道:“如果一切不过南柯一梦,你还会选舍生取义吗?”

“什么?”夏锦言听着韶怀瑾莫名其妙的话,不知所谓,皱着眉头问了一句,却也没期望他能说出什么,他今天整个人都透露着奇怪的感觉,难道是昨日行冠礼,晚上喝多了?

韶怀瑾果然没有回答,而是伸手把她抱下了马,顺手揽在怀里,问道:“阿言,我想娶你,明媒正娶。”

夏锦言瞳孔猛地收紧,两颊的晕红刚刚淡去,又重新染了上来,连带着耳朵都红了起来,与红玛瑙的耳珰融为了一体,她咬着唇,眼中泛起点点泪光,思索着爹爹会给自己准备毒酒匕首还是白绫。

突然,她颤抖着拔下簪子直直刺入眼前之人的肩头,红着眼睛瞪着韶怀瑾道:“王爷觉得如此调戏臣女很有趣吗?您是天潢贵胄,可是臣女呢,或许明日您就能看着臣女的棺椁抬出城门了,没准走的还是这条路呢!”

韶怀瑾吃痛地松开了手,看了眼肩上的发簪,突然笑出了声,他的笑声逐渐变大,夏锦言被吓得连连后退,跌坐在地,带着哭腔语无伦次地说道:“臣女不该伤了殿下,求殿下饶恕臣女的父母和兄长,臣女,臣女会自裁谢罪的。”

韶怀瑾看着小女孩惊慌失措的模样,逐渐收敛了神情,一副心情大好的模样,蹲在夏锦言面前,刚要开口,便听到许明梓跃马而来,高喊道:“殿下。”

许明梓见状从马背上一跃而下,顺势把夏锦言挡在了身后,朝韶怀瑾拱手道:“殿下,舍妹年幼,若有什么得罪您的地方,还请殿下赎罪,末将愿替她受过。”

韶怀瑾掀眸看了眼许明梓,站起身来,许明梓这才发现他肩上的海棠银簪,满脸震惊地转头看着身后的小女孩,思索片刻,刚想请罪,却见韶怀瑾摆摆手,拔下肩上的簪子,慢悠悠收进了袖中,任由鲜血直流,脸上却早已恢复了惯有的冷漠与疏离,漆黑深邃的眸子看向远方赶来的马车,小声道:“刚才遇到了刺客,刺伤了孤。”

许明梓点点头,扶起地上的夏锦言。

翠盖朱缨的马车驶来,停在了几人身侧,一个身着明黄色蟒袍约莫不惑之年的男子,面容很是憔悴,被人搀扶着下了马车。

此人便是太子韶怀瑜!

他的目光穿过韶怀瑾,看向夏锦言,不过及笈之年的女孩,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琥珀色的眸子里,泪光点点,两颊透红,发髻也有些松了,一副受尽了委屈的模样,自己瞧着都觉得心疼,也难怪夏尚书在父皇面前嚎哭不止。

只一瞬,太子便朝着韶怀瑾的腿弯猛踹一脚,呵斥道:“你干的好事!”

韶怀瑾没有防备,半跪着摔倒在地,他单手撑着地面,没有辩解,也没有起身,五官隐藏在阴影里,看不清神色。

夏锦言与许明梓朝太子行礼,马车里传来清越的女声:“夏小姐,过来这,本宫送你回府。”

话音刚落,两个宫装打扮的女子搬来一个锦杌,扶夏锦言坐进了马车里。

“太子妃也来了?”韶怀瑾眯着眼睛看了眼马车。

“啧”,太子眉头紧锁,睇了韶怀瑾一眼,冷冷道:“你知道自己闯了多大的祸吗?”

“知道。”韶怀瑾脸色凝重,站起身来,目送夏锦言上了太子妃的马车,郑重道:“臣弟会向父皇言明娶她为妻的。”

“别逼孤在臣下面前揍你。”太子咬着牙瞪了韶怀瑾一眼,翻身上马道:“走吧,父皇还有夏尚书在太和殿等着你呢。”

“大哥你还能骑马?”韶怀瑾挑眉看向太子。

“还有口气。”太子怂了耸肩,揶揄道:“昭王殿下真担心你大哥,就少闯点祸吧,上马,父皇他老人家等着你呢。”

韶怀瑾与太子的对话悉数传入夏锦言耳中,她红着眼睛,低头绞着手帕,不知自己该怎么办。

太子妃看在眼里,拉过夏锦言冰冷的小手,轻轻拍了拍,算作安慰,她不明白韶怀瑾为什么突然要娶眼前的女孩为妻,这一年内她为韶怀瑾挑了多少名门淑女,全被他吓跑了,本以为他不喜欢女子,结果却突然嚷嚷着要娶夏锦言为妻,这夏锦言虽然生的貌美,但也才十五岁呀。

他到底想干嘛?太子妃看着夏锦言不住的摇头。

预收大女主爽文《凤栖明堂》——男主追妻火化场

疯批帝王江祈安第一次看到秦若欢时,便被她那双如小鹿般狡黠的双眼所吸引,于是他逼死皇后,顶着群臣参奏册立秦若欢为后,新婚当晚却发现自己的这个皇后早已心有所属,于是他杀了她的白月光、贴身丫鬟,用国公府无数条性命,逼他在自己面前装出爱自己的模样。

于是秦若欢被迫表演嫉妒,被迫陷害宫妃。

“陛下妾落水了,是贤妃娘娘推的。”秦若欢湿漉漉地跪在殿外,假装咳嗽了几声。

江祈安瞥了眼眼前正陪自己下棋的贤妃,嘴角抽搐着问道:“几时落水的。”

“就刚才。”秦若欢吸了吸鼻子,做出委屈的模样。

“你不打听打听贤妃在哪吗?”江祈安捏碎了手中的棋子。

“贤妃若是不得空,淑妃,葛修容,或者楚宝林都行。”秦若欢说着把头更低了几分。

江祈安却很受用,每天变着花样地让她表演爱自己,于是秦若欢数九寒天为他送上结冰的饭菜,夏日酷暑为他掖紧棉被,直到她听说了国公府早已被屠,京都十月血流成河,她生下了一个死胎......

江祈安如疯了一般大开杀戒,她只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盘算着有一天你江家的皇位换谁来坐.....

①《女诫》

②《孝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缘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