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雁南归 > 第14章 第十四章

雁南归 第14章 第十四章

作者:时酒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12:25:16 来源:文学城

“郝氏,我们是来了解案件状况的。”崔珩看着坐在草席上的郝氏。

郝氏轻蔑一笑,“还有何需了解的,如你们所见不是吗?”

崔珩没有顺着郝氏的话,询问起那日阿史那媗和郝氏的谈话,“先说第一件事,那天为什么撒谎?”

“当时是情非不得已才撒谎。”郝氏听到此事手指不禁缠绕起裙角。

崔珩一眼便捕捉到了她的动作,“好,那你就说说是什么‘情’。”

郝氏娓娓道来:“那日妾从娘家回来,还未进门便听到妾家里好像有打斗声,妾不敢贸然进去便猫着身子找了个地方躲起来。开始妾还能听到大郎的声音,只是他似乎被人捂着嘴,再过会儿,妾就听不见了。”

“妾知道屋里有两个人,一男一女,妾都不认识。大郎没声后,屋内安静了许久,窸窸窣窣的,然后妾就听到有男声喊芙蓉。接着就有人从屋里出来,四下寻找后,就离开了妾的家。”

“妾听里面没了动静,觉着人都走了。就进屋查看大郎,发现早就没了气,再然后就是你们知道的那般。”

谢惟砚接道:“然后你报了案,可这也没说出你为何撒谎啊。”

“莫急,妾还未说完。就在妾报案之后,就有人来找妾。原以为他们没有发现妾,可来人道出妾所藏之地,又说大郎在外欠了许多钱,他们查到了妾娘家地址,若不想牵连家人,便不准说实话。”

“那如今为何又说出来了呢?”崔珩问道。

郝氏双手捏拳,“张大那斯竟为了借钱把妾抵到了盛德庄,那日债主被你们打走后,又来了一次,妾便要挟他们如果再来就把真相告到官府。过了几天,他们确实不来了,可有一日妾出门采买,竟被人敲晕过去。”

“妾被关到了柴房,就听那债主阿谀谄媚着他们老大,想要妾给他做陪房。那老大一开口,妾就认出是那天杀害大郎之人,他说妾既已知道真相,不能再留,就要杀了妾。”

“妾不从,挨了一顿打,但好歹也算保下来命,被关在柴房好几天。妾找地方要逃时,发现藏在角落的匣子,摸着竟是个人头,都发臭了。”

崔珩说道:“最后你还是逃了出来,让百姓闻见臭味,引起官府的注意。”

郝氏微微点头,“他们既想杀我,妾又何需再保守秘密。”

“张大可是在典妻?”阿史那媗问向两人。

崔珩颔首回道:“我朝律法虽未对典妻此举做出明确条文规定,但这也可算做人口质押。”

“其实开始妾知道张大死后,不是悲伤,而是解脱,但妾念着与他夫妻的缘分,还是决定报官。妾一味忍让,可到头换来的是什么?张大剜妾双眼,在外欠钱,典妻抵债,致使妾的家人危如累卵。”

“如此,妾为何要忍?!他张大是死有余辜,可那赵平也该为杀人付出代价。”

“所以你才急切让我们定赵平的罪。”崔珩又向前走了几步,降低声音,似在郝氏耳边说那般,“可娘子,我们又怎能确定你的话是真的呢?”

郝氏沉默了片刻,轻轻摆头,“看吧,这世道果真对女子多以不公,妾说的你们既然不信,那妾也无话可说。”

谢惟砚见郝氏此情形,不觉也皱起眉,似要说什么,却被崔珩摇头止住,他见此默声点点头。

“第二件事,张大在家中被人所害,娘子难道就不害怕吗,不打算换个房子?”

郝氏“扑哧”笑了一声,“少卿可是在说笑,穷人家哪里有钱换房子住?妾从来不信什么鬼神之说,只信人在做天在看,一报还一报。”

崔珩默默地看了一眼郝氏,“好,该了解的我们也了解的差不多了。娘子且放心,大理寺只有公正一说。定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对于张大一案,我们会给你个交代。”说罢,崔珩也不再与郝氏多言。

阿史那媗走时回头多看了几眼郝氏,她依旧找了处角落蜷缩起来,瘦弱的身躯只有胳膊有些筋肉,其余地方皆是瘦骨嶙峋。随后,她不再多看,跟上崔珩的步伐。

几人出了牢狱,谢惟砚苦思却仍不解问道:“淮桉,郝氏的证词我听着没什么问题啊。她说赵平和芙蓉一起杀的张大,我们确实在现场找到了芙蓉遗留的香囊,仵作也证实了赵平匣子中的刀就是杀害张大的凶器,还有什么遗漏之处吗?”

阿史那媗也不禁苦恼,“郝氏的供词的确有理有据,但赵平因为服用眠云丹,一直说自己记不得事,也不承认自己杀人,实在难以抉择。”

谢惟砚颦眉忧虑地看向崔珩,“坊间许多百姓都看到了当日的情形,如今长安大街小巷流言纷纷。无不在指摘大理寺庇佑赵平,要为赵平开脱。”

崔珩没有回应谢惟砚,他沉默片刻忽然开口说道:“我在想一件事,摊主说在芙蓉尸体被发现的前一天侍女还在找他买月胡荽,而我们发现尸体时已经确定她已死去多天,那么这个侍女难道是买给死人的吗?”

阿史那媗低头想了想,而后眸光骤聚,“你是说……”

崔珩轻轻点头,“没错,我在想芙蓉是不是真的死了。”

谢惟砚一时搞不清状况,“等一下,你的意思是芙蓉还没死?”

“我目前还只是猜测,我们需去一趟锦绣楼。”

*

几人辗转又来到锦绣楼,见到东家后,询问了下芙蓉的情况。

却说这芙蓉和牡丹本来是官家女子,后来家人犯事,才被卖到锦绣楼。芙蓉很聪明,人也机灵,教授的歌舞她常是一学就会,而牡丹就与她是相反的。

但芙蓉这女子,向来心高气傲,只卖艺不卖身,与楼内女子格格不入。但她歌舞是楼内最好的,她与牡丹曾都是锦绣楼的头牌。

“她身上可经常有这个味道?”阿史那媗拿出香囊,放到东家鼻下闻。

东家嗅了嗅,点头说道:“锦绣楼只有她一人有这个香味,我们也不知她是从哪弄来的。”

“长安的物价不便宜,此香料也是稀罕之物,想来它的售价不低。芙蓉又只用这一种香料,她很有钱吗?”阿史那媗问道。

东家想了想,“我们楼给钱的方式是客人们的打赏,如果客人们经常点芙蓉,那她的钱就会多些。但她毕竟只是卖艺的,挣的肯定没有那些卖身的多。”

“她常接客吗?”崔珩接着又问。

东家摆头,“她性格怪得很,不常下楼接客,都是待在她屋里。我们当时想着她的客人都是富家子弟,打赏可能会多些,就也没质疑她的收入。”

“这是怎么记账的,是一进楼就先点人付费,还是……”

“是先进楼选人,完事之后再拿着姑娘们的名牌去楼下登记打赏。”

“张大和赵平你可有见过?”

东家频频点头,“我知道他们的事,坊间都传开了,他们先前常来锦绣楼,都是找芙蓉的。”

“牡丹曾说张大和赵平曾为芙蓉赎身起过争执,可有此事?”

“有,说起这事,芙蓉还为此闹过一次。她一直说自己没有接过张大和赵平,可那俩人都拿出了她的贴身衣物。我们都以为她是不想承认自己卖身,才不承认的,所以也就没人信她。”

“她又是个清高的人,在楼内除了她姐姐牡丹,都没人和她说话。出了那事,楼内的人对她都或多或少有些指点。”

“所以牡丹才打算带着芙蓉转到醉春阁是吗?”阿史那媗问道。

“牡丹这人虽没芙蓉会的多,但她嘴巧。相比芙蓉,我其实更喜欢她一点,对她不曾亏待过,她走时我还挺不舍的。”

阿史那媗和崔珩闻言对视一眼,这与牡丹那日在醉春阁所说是不一样的。

崔珩这时问出关键的一问,“你可知道芙蓉的身上有道刀疤?”

东家皱眉想了想,“你们莫不是看错了,我记得是牡丹身上有个刀疤。我对此映象还挺深刻的,那是她们小时候在这学女红时被芙蓉用剪刀划到的,这事只有我们几个知道。”

几人听到东家的话,心中都已有了一些定论。

崔珩又问起赵平,“张大死的前一天,赵平可有来过锦绣楼。”

“来过,他就在张大前一刻来的,点的是芙蓉。那天十二花仙基本都搬到了醉春阁,但芙蓉说还有东西没搬完就正好在锦绣楼,她听赵平找她,就接了客。”

“那张大呢,他没点芙蓉吗?”

“他也点的芙蓉,我们跟芙蓉说了一声,她说她在接待赵平,让我们安排别人。”

“我们就让张大先在厢房里等等,准备给他安排人时,他就急匆匆地说了声不用安排就走了,走的时候还披了件衣服,肚子上鼓鼓囊囊的。那时夜黑,他身体又胖,我们也没当回事。”

几人听到这,都不禁思索起来,“赵平呢,他什么时候走的?”

“那是快要闭坊的时候,芙蓉打开房门,说赵平睡着了,让我们去叫赵平的下人把他带走。”

“他手里抱着匣子吗?”

“抱着的,那时候他下人想从他手里拿出去,还被他醒来骂了一顿,说是芙蓉给他的。”

几人都知道那匣子里面装的就是芙蓉被砍下的头,如果说那具尸体是芙蓉的,那当时在楼里的芙蓉又是谁,答案显而易见。

“芙蓉的房间还留着吗?”崔珩也不再多问,他心里已经有了些想法。

东家躬了躬腰,振袖展臂将几人请入锦绣楼,直上二楼。

上楼后东家推开房门,入目便是已收拾整齐又温馨的女子闺房,梳妆台上摆着几盒胭脂水粉,橱柜里也有几件薄衫。

东家见几人把目光放在那些物价上,主动介绍道:“这些都是芙蓉不要的,她说留给以后的姐妹们,我见也都挺新的,就留在这儿了。”

“闻见了吗?很浓的香味。”崔珩侧头在阿史那媗耳边轻声说道。

阿史那媗点点头,同样小声回应,“是月胡荽,这个香料本身就味烈,香味浓郁又经久不散。这个屋子到现在还留着这么强的香味,说明先前住这的人不久前焚了许多香。”

崔珩默然颔首又环顾四周,随后走向梳妆台,目光落在上面的铜镜。

整个房间都已被打扫过,但总有忽略之处,比如眼前的铜镜,上面有几道划痕,崔珩伸出手抚摸它。

“这不是其他尖锐物品损伤的,而是指甲在上面划的,物主为什么这样做,她似乎不想看到自己的这张脸。”崔珩内心这样想着。

阿史那媗同时也注意到了这里,她站在崔珩身边,拿起一盒水粉,“她走的很着急,这些东西不是她不想带,而是她来不及带走。这枚铜镜也有些脱离支架,是被物主不小心给碰歪的。”

崔珩看了看阿史那媗,他刚刚也注意到了铜镜位置的问题,没想竟被抢先了,不由内心失声一笑。

“媗娘,你闻闻看,这是不是眠云丹?”谢惟砚这时也走向他二人,中指和食指并起,上面抹了一层灰。

阿史那媗皱鼻闻了闻,“不好说,有点像,但我也不确定。”

这灰的味道有些香又有点刺鼻,眠云丹被磨成粉后的它的味道会有所降低,又过了这么久,所以她也不好确定。

“你在哪找见的?”阿史那媗问道。

谢惟砚指了指不远处的茶案,“我见那里的灰比其他地方要多些,闻着味道也不对,就来问问你。”

阿史那媗朝着谢惟砚所指的方向走去,在茶案的底座边缘的确散落着一层灰。

崔珩这时示意阿史那媗让让,他将茶案直接翻转过来,众人皆被眼前之景所惊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