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学兄今日脱马甲了吗 > 第23章 第 23 章

学兄今日脱马甲了吗 第23章 第 23 章

作者:鱼西球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1 10:29:08 来源:文学城

京嘉一旦入了秋,天气很快就会彻底凉下来。

南边的舍院修到尾声,除了一开始定好的那些院落浴堂和饭堂外,柯鸿雪还命人多修了几间自修室,这样若是有学生夜里想看书,也不必特意绕去藏书楼,免了路途上吹风着凉的隐患。

下过几场雨,气温降得厉害,沐景序索性告了长假,日日在清梅园里静养着。

李文和送文章的活被柯鸿雪收了回去,每月一篇的策论,还有掌院与柯太傅的一些书信,柯鸿雪都亲自送去。

柯文瑞与掌院先生一直都有书信往来,柯鸿雪送了许多年,从没动过偷看他人信件的念头。

若不是立秋那天在掌院门前听见那番话,他怕是再送上几年,也不会想着拆开爷爷写给先生的信件。

自然也不会看见柯太傅在信件最后写的那四个字:【殿下安否?】

大虞的太傅,需要问临渊学府的掌院先生哪位殿下是否安好呢?

柯鸿雪也曾想过这会不会是一个局,爷爷和先生共同执子,特意为他做了一个牢笼,引他入套,甘愿被沐景序所利用。

但这样的猜测未免太可笑,爷爷没必要害他,掌院也绝非那样的人。

所以便只剩下一个解释:沐景序就是盛扶泽。

柯太傅说他的字是掌院先生取的,他们二人作为师长参加了他的及冠礼,亲手替他加了冠。

本是寻常而普通的一件事,可回溯往前看,却发现原来早在多年前就只有他一个人被蒙在鼓里。

字是殿下取的,信是他亲自传的。

太傅和掌院清楚柯鸿雪的为人,认为他断不会做出那种偷窥他人信件的宵小行径,所以光明正大地在他眼皮子底下问了好几年的三殿下安否。

很难说不会愤怒,柯鸿雪切切实实感受到过恼怒,可等这份恼意消散,剩下的便全是失而复得的狂喜,和劫后余生的庆幸。

他没想过摊牌,既然爷爷存心骗他,柯鸿雪就当自己被骗了过去,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学兄不可能会明问,爷爷也不会提及,这样一来柯鸿雪甚至可以借用柯太傅的名头说一些话。

比如爷爷要他负荆请罪,比如他私心送出的那根玉簪。

只可惜这借口用不了太多次,否则一旦学兄起疑,等着他的就是翻车。

——虽然柯鸿雪觉得,沐景序多半已经起了疑惑。

-

昨夜下了一场雨,山上空气里都带着潮湿的气味,柯鸿雪撑着一把黄芦伞,向清梅园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为何撑伞,柯鸿雪笑了笑,温声道:“恐沾湿衣裳。”

这行为多少有些矫情,便是山下闺阁中的小姐,也少有在这样的天气里撑伞的。

便是山路上走一遭,淋些露水,最多不过眼睫和衣物上沾上些许潮意,进屋子里一烘就干了。

但说这话的人是柯鸿雪,问话的人下意识低头,看了眼他手中捧着的那只锦盒,将疑问和心里认定的答案一起吞进了肚子里。

——怕沾湿衣裳是假,担心送到宫里的策论受潮字迹晕开恐怕才是真的。

柯鸿雪没有反驳,只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朝掌院院中走去。

先生很忙,不仅需要处理临渊学府的一应事宜,偶尔还会应邀下山讲学,柯鸿雪并非每次来清梅园都能找到他。

但他本来也不是为了找先生。

柯鸿雪进了廊下,收起油纸伞,立在墙边轻抖了抖衣服,拂落那些在他身上快要凝结成水珠的雾气,又在门前立了片刻,这才敲响房门。

院中的石桌已少有人坐,桌面落了几片枯黄的香樟叶,天色阴沉昏暗,书房内点着灯,中间燃了一盆炭。

柯鸿雪进屋带上门,天光亮了一瞬又暗下去,他在火盆边站了一会儿,将身上那些潮气全部烘干了,才把策论放到桌上,姿态随意极了:“学兄近来身子可好?”

沐景序原坐在书桌后看书,见他进来动作停滞一瞬,另取了一只茶盏替他倒了杯茶,回道:“挺好。”

前些日子秋雨下得急,温度降得过快,有一天夜里风吹开了窗户没来得及关,第二天沐景序就发起了烧,将养了好些时日才稍稍好转。

柯鸿雪那段日子天天来,送药送衣送小厮,嘘寒问暖找大夫,可等他身子好些了之后,这人又不怎么来了。

这还是自沐景序病好后,柯寒英第一次踏入这间小院,时节已快到冬日。

他坐到沐景序对面,拿起茶盏浅浅抿了一口,状似闲聊般随意道:“李文和的姐姐生了小孩,他向夫子请假回家了。”

沐景序:“是喜事。”

“嗯。”柯鸿雪道:“眼看着就入冬,李文和如今已加了冠,这次告假似乎多请了一段时间,他爹要带他一起去拜访一些官员。”

冰敬炭敬是官员之间心照不宣的孝敬银子,仁寿帝没有明令禁止,大理寺和御史台也不会特意去查。

官员之间尚且还有来有往,孝敬了上面的,能从下峰手里再收些金银回来。而到了李文和这般的商贾人家,逢年过节便全都是往外送银子的道理。

李员外带李文和一起,一来是存了他日后若是考上举人当了官,在朝中多少有些照应的念头;二来则是怕万一他实在不中用,于念书一道上没有出息,以后接手家中产业也不至于一头雾水全然陌生。

这些门道柯鸿雪看得清楚,沐景序自然也明白:“嗯。”

这就算知道了,但又不愿意背后评价他人的为人处世,清浅带过就算了事。

柯鸿雪微微笑开,打开自己带来的锦盒,取出里面的策论,递给沐景序。

后者疑惑地看向他,柯鸿雪说:“商人自古以来的身份低下、名声不好,尤其每每新朝刚定,总要重农抑商,减少农民的赋税,而抑制商贾的发展。”

这原因有很多重,最直接一点大约就是新皇需要取得拥戴,士农工商,农人毕竟在哪个朝代都有庞大的基数,皇权需要他们的巩固;而落到仁寿帝这样,通过战乱才得的国家,则又多了一层要扩大人口的意图,农人手里必须多点粮食才敢生孩子。

况且儒家思想自古以来都认为商人重利,是顶不可信的人。

每一条政策后面都是博弈,都有千百年的经验传承,柯鸿雪今天要说的也不是这个。

他道:“可如今大虞既然稳定了下来,内阁有人提议降低商人的赋税,转而鼓励商业,尽量让百姓手里都有些富余的银钱,以应对一些突发情况,不至于让商人觉得朝廷厚此薄彼,对他们苛刻。”

“爷爷前些日子告诉我,陛下想听一听我的看法,令我写了份策论,过些日子送去宫里。”柯鸿雪笑道:“学兄若有时间,可否劳烦帮我看一看?”

严格说来,沐景序也不是他什么学兄,学识上彼此真要较一个高下出来也很难,柯鸿雪写的文章,是不必让沐景序指教的。

但这篇策论,跟往常他写的那些有点微妙的不同。

果然,他话音一落,沐景序蹙了蹙眉,并没接过纸张,而是反问:“你是以什么身份写的这篇文章?”

柯寒英的身份有许多,太傅的嫡孙、学府的甲等、首富的独子……

每一重身份都注定了他写文章立足的角度不尽相同,而有的身份,其实是不可以写这篇策论的。

柯鸿雪笑了笑,给自己添了半杯茶,很是无所谓地说:“我以什么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希望我是什么身份。”

身为柯学博的儿子,写出一篇关于商人赋税等政策的文章,背后关乎的可不仅仅是他一个临渊学府未入仕学子的前途。

写的好了,天下商人感念皇恩;写的差了,柯家奸猾狡诈,养出的子嗣也是一脉相承的自私自利。

柯寒英看起来风光无限,得皇恩浩荡、帝王青眼,实际上这些年他写到纸上的每一个字,都要深思熟虑,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琢磨。

送进宫里的策论篇数多了不是好事,若是一朝柯家势弱,又或风头太盛,皇帝起了拔除的心思,柯鸿雪写的那些文章里,随便挑出一两篇都可以将他钉死在文字狱中,永无翻身之日。

可柯鸿雪却似浑然不在意,甚至还很有雅兴地拿了一颗蜜饯吃,桃花眼眸轻轻挑起,近乎懒散地看向沐景序。

沐景序眉心凝起,与他对视片刻,到底还是接过了策论。

平心而论,写得很好。

柯鸿雪中庸之道学得很不错,既没有给出明确肯定的建议,也不会让看到的人觉得敷衍。

他将每一条建议的利弊都掰开了揉碎了说,间或有一两条无伤大雅的疏漏,也没什么要紧,反倒符合他的身份。

写给皇帝看的文章,他尺度把握得很好,不至招惹杀身之祸。

可沐景序眉头却始终未松下来,他不太明白柯鸿雪给他看这篇策论的目的是什么。

这人恍似没有任何目的,随口和他聊了几句,又在走之前问了他另一个问题:“学兄不喜欢我送的那根发簪吗,怎么不见你用?”

沐景序微怔,视线下意识往角落移了一下,柯鸿雪看得一清二楚倒也没点破,只笑了笑说:“劳学兄帮我将策论转交给先生,辛苦了。”

他走出院子的时候,北方有乌云堆积,似乎又要下雨。

柯鸿雪抬头望了眼,无声地笑了。

学兄怕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自己其实是在威胁他。

以柯鸿雪的性命,威胁沐景序。

赌得很大,但他不得不赌。

-

柯鸿雪下山了几日,听说是被召进了宫中。

往年也有过这种时候,通常是他写的东西格外让皇帝舒心,召他进宫回话。

京中第一场冬雪降下来的时候,临渊学府南边新修的舍院落成,沐景序搬进去的第一天,看见有人大张旗鼓地搬着东西往西厢房走。

柯寒英穿一身火红色的袄子,配一双金丝羊皮靴,行走间披风飘动,贵气逼人。

风雪在他身后做配,柯鸿雪弯起一双桃花招子,撑着伞走到沐景序面前,随口问:“听闻学兄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不知学兄可会刻章?”

他抬起手腕,掌心向上赫然是一块白玉做的无字印章,在地底与一堆衣服埋了五年,而今依旧泛着莹莹的光辉,似乎从不曾被暗夜掩埋。

那年金粉河上游船里少年心思秘而不宣的章,如今赤-裸裸摊在两人之间。

身后是漫天飞舞的雪花,柯鸿雪站在阶下,抬头看向沐景序。

他笑得优雅又和煦,是这世上最俊俏的少年郎。

“做个交易吧学兄。”他说,“你为我刻一个章,我把柯家送给你。”

下章入V啦,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评论区给宝贝们发红包,么么么!

带带预收,走过路过看一眼吧,求求了QAQ~~~

《小侯爷他祸乱朝纲!》

文案:池舟穿进了一本复仇虐渣爽文里,很不幸,他是千渣万渣里的第一渣。

原主此时已经完成了【宫宴上对美强惨男主一见钟情,强抢皇子,仗着自家祖上开国元勋、父兄早死、孤儿寡母令太后怜惜的优势,强行让一个天潢贵胄嫁到他府上当起了侯夫人,再无夺嫡的可能】等所有作死的先决条件,只等剧情进行到最后,男主大权在握,将他阉了扔进狗圈,豢养足足七七四十九天才凌迟而死。

池舟:“……”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洞房前夕,池舟收拾好包袱,翻墙逃跑,被看门的大狼狗吓回来,卒。

洞房当天,池舟去迎亲,半路偷跑,被巷子里的流浪狗吓回来,卒。

洞房当夜,池舟冥思苦想,最后隔着盖头问他的新婚妻子:“商量件事,我告诉你是谁害得你嫁给我,你别杀我行不行?”

谢鸣旌:“……?”圣旨不是你撒泼打滚求下来的吗?

-

谢鸣旌在冷宫长大,自幼见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世上所有人在他眼里只有两种:有利用价值的、利用完了的。

他太擅长将一切不利的条件变成对自己有利的,精于走一步算十步。所以当他清楚继续待在宫里已经没有任何作用的时候,谢鸣旌果断设了个局,让自己“嫁”进了侯府。

可是新婚之夜,他名义上那位纨绔浪荡、不学无术的相公捏着手,小心翼翼地跟他说:“我告诉你是谁害得你,你别杀我行不行?”

眼前是被红盖头遮住的一方狭窄天地,青年音色清朗干净,带着几分强行伪装出来的镇定。

谢鸣旌突然觉得有趣,缓缓勾起唇角:“好。”

-

美强惨小可怜男主有点不对头,甚至有些崩人设。

具体体现在他一日日荒废的筹算、一天比一天懒惰的赖床、一夜赛过一夜的荒唐无度上……

不对劲,很不对劲!

在又一次谢鸣旌想要动手杀掉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反派时,池舟象征性地劝了一句,谢鸣旌立马转脸垂着眼睛望他,神态可怜又无助:“舟舟知道的,我自幼没了娘亲,他骂我是个野孩子……”

池舟下意识哄人,哄着哄着哄上了床。

第二天清醒后,池舟揉着酸痛不已的腰,坐在床上沉思良久,深觉自己入了圈套。

饶是这般,谢鸣旌登基后,还有大臣上奏,明里暗里说池舟骄奢淫逸、祸乱朝纲、不安于室、勾得皇帝日日耽于美色。

池舟气了个半死,看向罪魁祸首:“狗吧你是?”

谢鸣旌笑意温柔,毫无心理负担地点头,冲着他唤:“汪!是舟舟的狗。”

池舟:“……”

本文又名:《论我两次逃婚未果最后娶了一条狗的故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 2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