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学兄今日脱马甲了吗 > 第10章 第 10 章

学兄今日脱马甲了吗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鱼西球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7 14:02:20 来源:文学城

待文和兄消失在了院门,沐景序放下古籍,视线移到那只精巧的木盒上。

君子非礼勿视,而他自认不算君子,自然没什么约束。

他和掌院通过信,交谈中除去正事所需,必要时总会问一问阿雪。

先生说阿雪才华惊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盛扶泽从小到大过去十八年的人生里,这样的夸赞不知听过多少,早就产生了免疫,但当被夸的人是柯鸿雪时,他却产生了一种类似与有荣焉的满足炫耀感。

他的阿雪,自然是这天下间最光彩夺目的人。

彼时天南海北,他不曾向掌院先生讨要过一份文章,亲眼看一看在他没经历的时光里,阿雪究竟长成了一个多么出色的人,而今木盒就在手侧,哪还有不看的道理呢?

纸张柔韧,字体飘逸,夏日刺眼的光线和树影分散柔和,阵阵蝉鸣做着附和。

那是一篇讲农人赋税的文章,饶是沐景序有所预料,真亲眼看见的时候还是没忍住挑了挑眉。

柯鸿雪商人之子、大儒之孙,竟对田间地头的事也这般了解。

沐景序最开始只是想看一看柯鸿雪的字和学问,可等他真的看进去之后,一时间甚至没有回过神,脑海中不自觉思考起了柯寒英提的那些建议与政策改进。

这是重逢以来第一次,沐景序直观地感受到阿雪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不苟言笑,日日坐在书桌后看书的小雪人了。

他将对方放到了一个可以共事交流探讨的平等身份下,通过一篇不过三千余字的策论,重新审视了这个人,与他进行了一场灵魂的对话。

宣纸放下,沐景序抬头,望向树影间散落的日光,身体久违地产生了一种类似惊艳激动的情绪。

那是许多年前,他和兄长交流时经常会出现的情绪。

少年沸腾的热血早已凉在时光尽头,如今却有那么一丝死灰复燃的意味。

良久,他轻轻呼出一口气,伸手遮住眼睛,不敢直视过于耀眼的天光。

“殿下。”

不知过了多久,脚步声在身边响起又停驻,沐景序放下手掌,抬眸对上掌院先生的面庞。

先生姓张,年逾六十,经历过三朝帝王,见证过大虞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与繁荣。

他微微低头,向沐景序见了一个礼,而后也望向那张被放在石台上的策论。

“寒英有治国之才。”掌院轻声说。

沐景序抬眸望他,等他后文。

“庆正二年,南方有一群流民窜乱,烧杀抢掠了无数村民。寒英那时候恰好在南方,见到这一景象,孤身一人不好出手,便直接去了府县,捏着京城柯家的信物将县令从衙门里提了出来,仅耗时七天,便将祸乱半年的流民全部围剿了住。”

掌院语速偏慢,声音低沉:“人数过多,县令不好自作主张,且寒英在提他之前便写信去了州府,知府正往这边赶,恐惊动了朝廷,谁也拿不定主意。”

沐景序知道他在等自己问话:“后来呢?”

“那是一片很贫瘠的土地。”先生低声说,古浊的眼眸里却是青年人都难得一见的清醒:“按理新朝新朝刚定,流民按叛军处理,该诛之。但那里人太多了……”

“数百流民,不知起源是何处,也不知是哪一年失去了家园,聚在一起后青壮劳力约八十,年老体衰者四十,妇孺七十,关进衙门的时候,婴儿啼哭声连狱卒都不忍卒听。”

八十个青壮劳力,在贫穷的村庄,足以抢劫一村的钱财再全身而退,无论按哪一朝的律令实则都该斩。

但那是庆正二年,北方刚割让三座城池,南方数座村庄空亡。

不知是哪一年失去了家园……但总归是上位者的争斗,使得他们无家可归。

沐景序喉结微动,先生问他:“若是殿下易地而处,会做如何决断?”

树下光影疏散,沐景序无声片刻,轻声道:“年老妇孺者流放百里,青年按罪判刑。”

掌院:“若是无法界定各自所犯何罪呢?”

这是诛心的问题,却也是量刑者最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说是烧杀抢掠,究竟哪些人犯了罪,罪行又到了什么程度?

嫌疑人只两三个的时候,就算判别不了,多的是昏聩的县官一下全给定了罪杀了了事,但那是八十人。

若是互相维护,或者各自攀咬,干扰执法者的判辨,那该如何?

全杀了吗?

生杀予夺是上位者的权利,远在京城轻飘飘一个字决定旁人性命。可设身处地,站在牢狱之前,听着高墙内传来的一阵阵啼哭之声时,每一个决断都是将自己剖裂开来审视的过程。

良久,沐景序开了口,声音微哑,却又带着不容置喙的庄严:“那便同罪论处。”

大理寺的案簿里总会有冤假错案,历朝历代总有枉死刀下的魂灵。掌院称呼他为殿下,问的便是他作为大虞三皇子,在那样一个新朝刚定,局势尚不稳固、朝中众人分身乏术的情况下,出现这样一桩大案,究竟该怎么处置。

八十人的性命,换至少未来三年内,再无流民犯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最正确的选择。

掌院似乎轻笑了一声,坐到沐景序对面,将古籍调换了方向,朝着自己。

“当时的知府也是这样说的,消息传到京城,陛下或许尚存了一丝善念,也让他们自行认罪按律处置,但殿下你猜,这句话说完之后发生了什么?”

沐景序望向他。

掌院:“年老者纷纷站了出来,言及所有罪行都是他们所犯,与子孙后代并无关联。当夜牢狱里甚至有三名年逾七十的老人撞墙而死,说是畏罪自杀。”

蝉鸣声切切,沐景序闭上了眼睛。

所以他很难去想那些年发生的事,便是回忆,也不敢脱离开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些,再多想一分一毫。

哪有什么“庆正”、“勤王”、“平叛”……

翻开那两年的史书,每一行每一页涂抹的都是滚烫而鲜活的血液。

尸骨堆成的盛世王朝而已。

若无战争,他们也不过是村庄里安居乐业、勤勤恳恳的庄稼汉。

正当沐景序觉出一阵难言的悲凉时,掌院却说:“束手无策之际,寒英写了篇折子送到京城交给了柯太傅,又由太傅呈给了陛下。”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无论出发点如何、因何缘由,那毕竟已不是律法混乱的战争时期,若无警醒,必然后患无穷。他先说此事一定要重罚,随后却又向皇帝讨了个恩典。”

沐景序:“……什么恩典?”

掌院道:“杀人者死、抢劫者刑、偷盗者罚,至于老弱病残妇孺者,若无切实罪行,可否在服完苦力后,由他处置。”

沐景序瞬间眉头紧锁,冷声道:“这不算恩典,这是僭越。”

他柯寒英凭什么处置罪犯?既无功名在身,又非皇子龙孙,他哪儿来的胆子跟皇帝说这个?

纵是有柯太傅作保,仁寿帝一旦触怒,等着他的就是杀头死罪。

掌院闻言却笑了笑,慢声道:“殿下莫急,那小子现在还活得好好的不是吗?”

沐景序微微一愣,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刚刚确实着急失了态。

“咱们这位皇帝,小老儿不愿过多评价,但殿下您应该也是知道的。”掌院先生抚掌道:“寒英手里有座庄子,就在南方,离事发的那个府县有些距离,但也不至于太远。”

“他问陛下,能否将犯人亲属赶去庄子上耕种,庄子每年钱粮收成七成上交国库,三成维系庄内众人生活。”先生说到这里笑着摇了摇头,说不上是赞赏还是无奈:“叛乱刚平,正是人力短缺、国库空虚的时候,他这一招算是光明正大地给陛下送了份大礼,又不至于让后世给皇帝扣上暴政的帽子。”

沐景序已然愣住,眼眸中流露出些许不解,低声道:“他为什么呢?”

“谁知道呢。”掌院反问,视线却有意无意地看向了沐景序。

谁知道呢?大概因为三殿下始终仁善,始终心怀愧疚。

但先生没说,开口只道:“这样一来判刑就好解决得多,本来就是为了维系生存才犯下的罪行,如今告诉他们只要犯事者服罪,其余一干人等皆有去处,且能维持温饱,不至于四处流窜,自没有不应的道理。”

“从围剿、到擒获、再到最后处决,寒英那时候才十九岁,已做的非常漂亮,回京之后陛下大悦,问他愿不愿意入朝为官。”

沐景序刚有些茫然的心又提了起来。

在今天这篇策论前,哪怕亲眼见过阿雪如今的模样,他也始终觉得这人终究还是小时候发了烧要他抱、受了委屈会红着眼睛找他哭的小雪人。

如今听掌院三言两语一笔带过那些故事,却恍然发现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阿雪面前早已摆了太多陷阱,只要踏错一步,他都不可能是现在这般模样。

朝堂是一口吃人的穴,行差步错间都足以要人性命。

“但他推了,直言自己尚且年幼,不经世事,古人圣贤学问尚未学懂,哪有资格站上朝堂与一众文官武将辩论时事。这次是圣上仁慈,心系百姓,本就不忍见血流漂橹,才给他钻了空子卖弄机灵;若是真的腆着脸入了朝堂,怕是日后就算说出愚见二三,也不过纸上谈兵惹得哄堂大笑罢了。”

掌院提及柯鸿雪的时候眸中总噙着几分笑意,这时笑意更甚,皱纹都更加明显了起来,他问沐景序:“殿下你看,他真的很机灵。”

总之到了最后,皇帝既没有怪罪他,也没有心生不悦,反倒被逗弄得哈哈大笑,直言:“无论何时,只要你愿意做官,这金銮殿上总有你柯鸿雪的一席之地;便是不想走朕这个捷径,待你科考殿试之日,朕亲自考教你的学问,看你有没有资格做朕的状元郎。”

“至于这策论,则是陛下要求的,每月送上一篇,送去宫里给他过目,好的留下来供皇子们品读,不好的重写。”掌院顿了顿,“当然,不好的少,有也是他故意的。”

既说才疏学浅,总不能每篇策论都堪称治国良方,那样还不去报报效朝廷,岂非存了反心?

一年有个三四篇就够了。

权衡之道被他琢磨得相当透彻。

沐景序听完,一时间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手边有凉茶,日头偏西,学府钟声敲过三遭,午学下了课,山道上便多了许多声音。

朝气蓬勃、心怀抱负,这世上最令人心动的理想和心脏,在这座京嘉山上都能看见。

过了许久,沐景序说:“我曾说他适合去大理寺断案。”

一丝不苟、沉默寡言、严肃正经……大理寺卿都没他这么老成。

“但他不适合。”过去这许多年,沐景序否定了当年玩笑话一般的判断。

“适合、但也不适合。”掌院却道。

先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半盏润嗓,意有所指:“将遇良才,良臣择主,寒英太过心善,不适合如今的官场。但——”

他顿了顿:“百姓大概会很庆幸有他这样的父母官,只可惜时局不好。”

这两个人,一个不适合当帝王,一个不适合当相臣,归根到底总绕不过一个心善。

可又是谁规定,为王为相者,必须冷血无情?

掌院说完那句话便再无声音,放了茶盏借着尚且亮着的天光研究古书。

天边晚霞换落日,他听见沐景序问:“他当时为什么会南下?”

掌院手指微顿,摇了摇头:“不知道,一年总要去几次,或是为了祭祖。”

抑或为了找故人骸骨。

总有些缘由,就像他听了一夜婴儿啼哭,便冒了天下之大不韪送往皇城一张折子。

现在的柯寒英风流多情,可在掌院看来,他这些年走的每一步中,似乎都带着死志。

能达成目的自然最好,达不成……

便达不成吧。

大不了去死。

阿雪其实早就有点疯了,殿下也不太正常。所以这两个人,绝配!(亲妈在说什么鬼话啊啊啊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