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刃藏昭 > 第9章 少帝设局

雪刃藏昭 第9章 少帝设局

作者:大鱼治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4 14:57:47 来源:文学城

永安宫,炭火拨得正旺。

沈萧端坐着,右手腕搁在铺有软缎的脉枕上。

那道淡粉色狰狞疤痕,像是一条僵死的蜈蚣,暴露在暖阁略显昏黄的光线下。

太医张京年微凉而干燥的指腹,沾着常年浸润草药的气息,稳稳落在她的腕间。

指腹轻轻按压疤痕周围的皮肉,感受皮下的粘连与筋脉的滞涩。力道又稍重一些,沿着疤痕走向,一寸寸仔细捻动,探查。

沈萧目光虚虚地落在对面博古架投射的阴影里,思绪沉重而懈怠。

离那道遣太医队赴北境的旨意下达,已过去两日。

她借口腕伤复发,召见了数位太医官,但凡言语间稍加试探,提及北境父兄,对方无不眼神闪烁,讳莫如深,避之唯恐不及。

再两日,便是启程之期,她伸向北境的手,依旧空空如也。

眼前这位张太医,太后心腹中的心腹,更是父亲每每提及便摇头的“古板执拗、专与我唱反调”的老对头。

在他这里,沈萧连一丝微弱的指望都不敢有,心早已沉入冰窟。

“娘娘此处,近些日可有什么异感?”张太医语气审慎,打破沉寂。

“偶有酸涩,”沈萧淡淡地回,“提笔稍久,或是捻动佛珠,便觉阻滞难行,力有不逮。”

张太医指尖又动了动,在她疤痕最深处,手筋断裂的位置,反复按压、揉捻。他眉头聚拢,另一只手捻上自己灰白胡须。

“娘娘此伤,筋络受损极深,非寻常皮肉之损可比。时日虽不算最久,但伤及根本,欲求恢复如初……恐非岐黄之力所能及也。”

沈萧轻轻叹气,与当年在太后面前下的判词,何其相似。她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有劳张太医费心诊视,本宫……明白了。” 指尖微蜷捏合,示意对方诊脉就此为止。

张太医收回手,却未立即起身告退,而是慢条斯理整理自己的诊脉工具,动作间刻意带着一丝迟滞。

今日会诊,秦嬷嬷并未紧贴侍立,显是对这位太后心腹有着十足的信任。

云岫服侍近旁,见医官收拾,她悄然上前,小心翼翼地为沈萧放下广袖,遮掩住那道刺目的伤痕。

“娘娘无需过分忧心。”张太医合上医箱,像是谈论平常话题一样开口,“老臣不日将随队赴北境,军中多有骨伤旧患,经验颇丰。或可……为沈老将军与少将军的伤势,尽一份心力。”

沈萧霍然抬眸,直直撞进张京年平静无波的眼底。

根本未试探北境父兄之事,他为何……?

他为太后铁杆,主动提及北境?主动请缨为沈家父子?这究竟是裹着糖衣的砒霜,还是一线奇迹般的转机?

沈萧深思,不禁想起八年前上元夜,灯火喧嚣,她硬拽着沉默的陆珩溜出府门。为救一小孩,陆珩被好几人围着拳打脚踢,污言秽语。

她见状,一股邪火直冲天灵盖,想也没多想,拔下束发银簪,挑了对方为首泼皮的脚踝筋腱。

第二日,父亲震怒,她直挺挺跪在祠堂。这位张医官被请来救治那泼皮,路过祠堂看见她,摇头叹气,对父亲低语:“虎父无犬女,但,过刚易折!” 那话语气,沈萧至今记忆如新!

张太医收拾妥当,站起身挂医箱在肩上,如有深意地问:“娘娘,可有只言片语,需老臣带给沈大将军?”

这句更加明显地示好!

信,还是不信?

沈萧琢磨再三,微微一笑:“多谢张太医挂怀。烦请代本宫问父兄安好。唯愿他们善自珍摄,以待天恩眷顾。”

张太医深深看她一眼,不再多言,躬身告退。

脚步声去而复返,来的却是少帝萧厉玦的亲侍。

“给皇后娘娘请安。陛下口谕:今夜太液池湖心亭雪景甚佳,特请娘娘移驾赏雪,共叙旧谊。”

沈萧心乱如麻,欲以病推脱。内侍又言:“陛下还说,陆尚书陆大人已先至亭中,与陛下忆起不少旧事。陛下言,风雪故人,缺一不可,盼娘娘务必赏光。”

陆恒渊在?

沈萧心头警铃大作。

少帝这是要唱哪一出?是前两日,陆恒渊在麟德殿上为父兄据理力争,让他觉察出什么端倪了吗?

为何偏偏是此刻,想起这早已蒙尘的“三人旧谊”?明明自她入主中宫后,三人再未曾私下相聚过。

可张京年那石破天惊的主动表态,如同黑暗中猝然划亮的一星磷火,烫得她心神不宁。

这情报太关键,是棋子还是隐患?她必须与陆恒渊商议。

这永安宫如铁桶铁壁,秦嬷嬷如影随形,少帝湖心亭之约虽险,却是唯一的缝隙可寻。

千般念头闪过,沈萧整理心绪,言道:“陛下相邀,本宫自当前往。你先去回禀陛下,本宫稍后便来。”

冰封的太液池宛如一块巨大的墨玉,湖心亭孤悬其上,仅一道曲折的覆雪回廊与岸相连,在暮色风雪中显得格外渺小孤寂。细雪无声落下,覆盖世间喧嚣与繁华。

亭内暖炉炭旺,驱散侵入的寒气。石桌上温着御酒,几碟精致点心。亭檐四角新挂有数盏精巧绝伦的走马灯,灯影流转,映照着纷飞的雪片,光影迷离。

沈萧裹着厚重的狐裘步入亭中,暖意扑面,少帝萧厉玦坐于主位,脸上洋溢着一种混合着追忆,与刻意温情的奇异笑容。

陆恒渊身着玄色暗纹常服,外罩墨色大氅,坐于下首。

他正执壶为少帝斟酒,侧脸线条在灯下冷硬如削。

见沈萧进来,陆恒渊眼底掠过一丝惊讶,显然,少帝萧厉玦并未告知他,皇后沈萧也会来。

但那丝惊讶转瞬即逝,迅速沉入眸中深潭,恢复沉静无波。他微微颔首致意。沈萧同样还以点首。

“萧萧!”萧厉玦热情,他起身伸手欲拉她手腕,“风雪大,冻着了吧?快坐,朕与恒渊刚正说起你呢……”

沈萧笑颜,不着痕迹地借着整理披风避开他伸来的手,依礼落座。目光扫过陆恒渊时,他已垂眸,专注于身前那杯琥珀色的酒液。

风雪三人局,大家各有心思。

萧厉玦最为兴致勃勃,他指着亭角一盏描绘市井繁华的走马灯:“萧萧你看,今年上元的新样式!精巧吧?我们三人,也算先睹为快了!”

他感叹,目光在两人脸上逡巡:“算算日子,离上元节也不远了,想想当年,我们三人第一次在灯会上相遇,真是……恍如隔世。”

亭内寂静,陆恒渊沉默,沈萧笑而不语。暖炉里炭火噼啪,风雪簌簌,亭角风来,转动灯影。

萧厉玦浑然不在意三人此时的尴尬,自顾自笑着回忆:“后来年年灯会,我们三人总要寻个雅致地方聚聚,喝杯暖酒,猜猜灯谜……可惜啊,”

他话锋一转,有所遗憾地看向沈萧,“自萧萧入宫,母仪天下,这旧日约定,便再难续了。恒渊,你说是不是?” 他目光如钩,抛向陆恒渊。

沈萧垂眸,端起温酒浅啜一口,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勉强压下翻涌的厌恶与不耐:“陛下说笑了。深宫礼佛,清心寡欲,俗世欢娱,早已无缘。”

陆恒渊抬眼与萧厉玦对视,眼神平静得如同一口古井:“陛下念旧,臣感怀。然而时移世易,各安其分方是正理。娘娘为国祈福,功德无量。”

萧厉玦眉宇轻动,又陡将话题引向北境:“边关风雪更甚,将士们苦啊。好在,母后已遣张太医亲赴北境。张太医医术精湛,又深得母后信任,有他照拂沈老将军与少将军,萧萧你也可安心几分。”

他目光转向陆恒渊:“陆卿以为,张太医此行,可能解北境将士伤病之苦?稳定军心否?”

陆恒渊略一沉吟,语气沉稳:“张太医医术高明,乃杏林国手,陛下与太后圣心体恤,将士们必感念天恩。但……”

他稍作停顿,“北境苦寒,伤病者众,伤势各异,恐非一人之力可解周全。需统筹药材、增派精干医官人手,形成合力,方能真正彰显朝廷体恤之心,稳固军心。”

“陛下仁德,心系边关。臣斗胆谏言,当再遴选数位精干医官,随张太医同往,一则分忧,二则学习历练,以备不时之需,方为万全之策。”

沈萧听言,心弦微震。陆恒渊与她竟想至一处。心中正感念心有灵犀,搁于石桌上的手忽地被一双宽厚火热的手覆盖。

“萧萧,你的手怎的这般凉?炭火不够暖?云岫,取你娘娘的手炉来!”沈萧想抽手,却被萧厉玦死死握住,力道之大。

“别动,朕的手给你暖暖!”

沈萧厌恶这虚假浓情,挣脱不开,下意识看向陆恒渊。然而对方目不斜视,只是一手举杯仰头,饮掉杯中全部酒液。

沈萧看得诧异,记忆中,陆恒渊酒量极差,入朝为官后更听闻,他滴酒不沾。

“陛下!”沈萧难忍少帝温情柔蜜,猛地起身,“臣妾突感头痛欲裂,恐扫雅兴……恳请先行告退。”

萧厉玦凝视她片刻,又扫过低眉垂眼一言不发的陆恒渊,终是点头:“也罢。风雪大,萧萧早些回去歇息吧。”

随后,陆恒渊也起身告退离去。

情报未能递出,又遭萧厉玦如此利用试探、折辱,沈萧心情恶劣至极。

“云岫。”移步出太液池,沈萧拒绝步辇,声音压抑着烦躁,“本宫想自己走走,醒醒神。你领着一众人先回吧。”

云岫看看她不悦的神色,福身诺下,领着凤辇远去。

沈萧裹紧狐裘,沿着覆雪回廊独步前行,心事如漫天风雪,纷乱沉重。

父兄安危,张京年诡异的表态,陆恒渊的沉默,还有刚才萧厉玦的试探……千头万绪绞缠在一起,几乎要将她缠绕窒息。

当她行至一处僻静宫墙转角处,突然,一只滚烫有力的大手,猛地从侧后方阴影中伸出,用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道,狠狠攥住她的手腕。

天旋地转间,她被巨大的力量拽入宫墙与一丛茂密冬青形成的狭窄死角。

冬青枝叶上的积雪簌簌落下,冰冷、酒气,和熟悉的松墨冷香,如同风暴般瞬间将她席卷包裹。

陆恒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少帝设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