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青松 > 第24章 阳谋

雪落青松 第24章 阳谋

作者:得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7 12:26:35 来源:文学城

承阳县为南北通货要塞,若只未雨绸缪便要将其封锁,必将引发诸多不便。

因此,梁颂年的奏请呈上伊始,众臣在朝堂就分了两拨观点,争论不休。

奉元帝无奈下,只得散了朝会,让诸臣回去将利害分析结合各部情况,以及通运现状等问题,重新梳理清楚再议。

说白了就是空口相争无效,拿实据来断是否。

故而,承阳前来呈奏的信使,是在上京三日后才携奏批返程的。

与此同时,江淮景下朝官服还未来得及换,便直奔去了相府。

日月更迭,加急敕令进承阳后,当县衙宣读。

然陈育德虽为一县之令,与梁颂和林知瑾还差些级别,他二人奏请中央之事自不必与他商议,他更无权过问。

可圣旨下到了眼前,陈育德才后知后觉过来此番二人竟呈合奏。

他差人去驿站请了众人来听宣后,心里不免各种猜疑。

直至人齐宣旨,听完了明令各事,陈育德虽消疑云,却是如鲠在喉,如芒刺背般接下了诏书。

“林中丞留步。”

信使与此行派遣的钦差走后,陈育德单叫住了林知瑾。

梁颂年闻之,也跟着回了头。

陈育德见旁人散尽,就梁颂年一个没眼力见儿的还留,脸色微变。

他虽自身品阶不高,心想着对方也只是特使,便硬着头皮道了句:“梁特使自行方便,下官不过是有事耽搁林中丞片刻。”

梁颂年低头笑笑,偏要坐实自己这不识趣的样子,“哦?陈县令有事苦恼?我既承圣意来助赈灾事,自然多尽心力些,如此,我也一道听听罢。”

林知瑾不甚在意道:“梁特使所言确实,我不过停滞于此,职责不在,陈县令且先说事,再看如何。”

陈育德听言,也不好再论,只好沉了口气,一股脑儿的说道:“日前下官向林中丞诉说愚见,虽越职私心,却只为承阳百姓。”

他说到这儿朝梁颂年拱了拱手,“若梁特使拿此问罪,下官无话可说。”

说完又转回身子,继续对林知瑾道:“可事已至此,下官心有不明也有不忿,就算要得罪中丞大人,也还是想问一问,大人既已允诺,为何出尔反尔?”

陈育德话说的如此明白,林知瑾想装傻也不成了,他飞快的瞥了梁颂年一眼,平声回道:

“陈县令毋需激动,关于日前之事,我确赞同县令所想。毕竟承阳县民无辜,投粮用人已够仁义,若再接纳灾民进城,恐生乱动,也难安置。”

明眼人都听的出来,这前面的话说得越漂亮,后面就一定要有转折。

果然,林知瑾紧接着道:“但是,承阳之地,乃南北要塞,眼光只在于当下困局,不免狭隘了些。”

陈育德见他定要赖了之前所诺,雯时慌了脸色,“可……”

“林中丞困于此地,本是意外,何况他职不在此,又身负要务,虽想为承阳县尽心力,却也因在下的到来,而不得有为。”

梁颂年适时打断了陈育德,将责揽到了自己身上。

陈育德越急越不知该如何去说,明明是对方出尔反尔,自己却似乎除了吃哑巴亏别无他法。

梁颂年见状又欲开口,却被林知瑾上前一步抢了话。

“同在官场,皆是以民为先,己为后。陈县令为承阳县民甘心竭力,这也是我逗留这些时日看在眼里的。只是此番梁特使本就被授圣意而来,请旨不过是流程之事,尚不为我能左右。”

这话听的陈育德云里雾里,似有转机出现,却又重复强调此事不可逆。

他发懵片刻,行礼道:“下官愚钝,还请中丞明示。”

林知瑾没有立刻回话,而是微微低头,似是在斟酌什么,他能感受到陈育德急切求解的眼神儿,也能感受到梁颂年不动声色的狐疑目光。

须臾,林知瑾抬头对眼前的陈育德晒然道:“我既对陈县令有所诺,必当践行。然梁特使所言俱实,为臣者,遵君命。思忖再三,唯先留梁特使助县令赈灾,而我快马加鞭往返京都,如此,晚辈重任既卸,定尽全力为承阳当下困局。”

“什…什么?!”陈育德惊愕道:“中丞要在此时返京?”

梁颂年若有所思旁观而站,并不打算插嘴。

林知瑾嗤笑一声,“陈县令若觉得我走了便不再归来,那也不该信我当初之诺,横竖令旨已颁,我等不能抗命。”

陈育德连忙道:“中丞话说到这个份上,下官哪里还有疑,只是路途艰险,中丞及户部各位大人……”

“陈县令不必担忧,”林知瑾打断道:“考虑到账籍事宜,已与梁特使协商,提刑司同往此行。”

陈育德皱眉喃喃了句:“提刑司……”

林知瑾点头道:“是,提刑司虽主为赈灾事,但灾粮已安全抵达,难民也逐步安置中,若我们快马加鞭往返,耽搁不下什么。”

良久沉默,陈育德木讷的脸上才慢慢聚起笑容,低头行礼道:“中丞以德报怨,令老朽羞愧难当。只是当下困局仍在,下官还需厚着脸皮叨扰。多说无益,唯盼中丞及各位大人一路平安,不日而归。”

他说完,保持行礼姿势,转身向梁颂年又道:“如林中丞所言,令旨已颁,下官万不敢逆。明日便叫人在城南清出一片空地,设临时难民营。城南处人烟稀少,也离驿馆近,方便特使行事。”

梁颂年当了半天看客,猛的被点到,收神儿收的慌乱,清了清嗓子方客气回道:“陈县令思虑周全,日后我等多配合。”

话说到这个份上,总该散了场。

林知瑾上次回驿馆是同众人一起,此次逗留片刻,不好叫旁人等他,也不好再作高官排场单派车马,便婉拒了陈育德叫人相送的好意,徒步出了门。

县城不大不小,衙门偏中央,驿馆稍南些,如此机会,借午后阳光瞧瞧这座无辜蒙难之城是何番景象,也不虚此行。

梁颂年一回生二回熟的强行跟去。

“梁特使奉旨前来理赈灾事,总围着我转算怎么?”林知瑾瞥他一眼,“不务正业么?”

梁颂年听惯了他这种话,也不在意,“所宿一处,自是见的多,现下就刚好顺路。”

“特使刚来想是要忙许多事,我为闲人,不急回,便不算太顺路。”

林知瑾对梁颂年的嫌弃,并不是近年才有的。非要往前倒的话,约是许多年前,他意识到这小子对自己妹妹殷勤不断的时候。

不过,梁颂年这边是随他怎么揶揄自己,因为是妻兄,也断不会往心里去,仍点头微笑道:“兄长说的是,稍后确实要忙的。”

林知瑾心里清楚拿话噎不走他,也就不再这方面多费口舌,忽而转了话锋道:“今日我所言所行,与你之计划不符,竟没什么想要问的么?”

梁颂年没料想他竟然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谈谋论,先是愕然,转念一想又明白过来。

承阳县接济北上难民已两月有余,期间多次主动或被迫的捐钱粮食衣物,早已不堪重负。

现下各家各户维持日常生计便是不易,自无热闹娱乐之事。

是以,商铺闭门,街头冷凄。

梁颂年沉思了好一会儿,方低头回应道:“本也诧异,后斟酌兄长所为,倒合理。”

林知瑾有些出乎意料的看了他一眼。

梁颂年道:“兄长滞留承阳数日,我才来便对人对事皆有疑心,明面上请旨封城,暗地里算计谋划,若我与兄长互换,也免不了此番试探。”

他说罢,又补了句:“只是此举有些冒险,若是那陈县令心思多些,怕是会识破兄长已经不信任他了。”

林知瑾见他将自己心思说的这般直白,一时应接不暇,默然前行好一段距离,才随着夏日热风开了口。

“既能预想到这个地步,又何必先与我通了所谋。”

“中丞既要入局清查,当知人心是如何叵测,又如何不择手段,也好以御史台清谏呈于陛下,叫奸佞巨蠹伏法,还朝廷清净,百姓安居,海晏河清。”

梁颂年忽然严肃,以官职尊称,言之凿凿又无比决心。

林知瑾一时错愕,继而眉头紧皱,“如今怀疑皆未落实,竟要你以家国民安来做说辞了?”

“通货枢地,芝麻小官,绝不敢徇私枉法。可若阴云密布,骤雨急至,以蝼蚁之身想渡过湍急河流,当如何?”

林知瑾怔了下,随即不答反问道:“你这是料定了陈县令与假-币有关?”

梁颂年笑道:“兄长聪慧敏察,这蝼蚁求生虽为本能,却无力爬树寻叶。既如此,安然渡河,怎又会是风吹落叶的巧合。”

林知瑾听多了只觉细思极恐,背脊寒凉,再开口之时,声音暗哑了不少。

“以你之见,这假-币溯源不过是大树之落叶而已。”

梁颂年话里有话道:“兄长适才还说我奉圣意而来,该是想得明白揪叶折枝是为开端,挖根焚毁方可终止。”

林知瑾深思半响,终没再言。

梁颂年遥望前方萧条大路,已能见到驿馆门楼,也没再说话。

两人默然无声的走了许久,将抵门前时,梁颂年停步开口道:“兄长问我为何事先交代了谋划,我一路思忖,想此事直言不讳未尝不可。”

林知瑾恍惚中抬头看向他。

梁颂年堪堪续道:“以特使身份前来赈灾,为阴差阳错所驱。如若不然,我该是从假-币事入局,无论如何,总要和兄长相碰。既如此,交代早晚,并无差别。”

林知瑾短促的笑了声,“如此费时费力绸缪,可想过后果?”

梁颂年道:“尽人事而知天命,我既有想要得到的,当为之全力以赴。”

林知瑾道:“我若先前不理会你呢?”

“兄长聪慧敏察,如今坐的更是御史中丞的位子,”梁颂年重复刚才的话,并反问道:“怎会不理呢?”

林知瑾长长的沉了口气,不再言语,转身先一步进了驿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