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红楼万芳春 > 第70章 卅五回下 风月冷暖董姨寻甥

雨村听见她这样楚楚可怜又软语温存地说出这番话,心里柔软得一塌糊涂。

他本来只是贪恋宛芳的年轻、美丽、多才多艺,现在见她不忘故人旧恩,又懂规矩、识大体,更觉她恪守本分,又有情有义,实在是红粉堆里的一个翘楚。

雨村心里对她便更是钟爱,自觉这也不算得是一回事,便着随从学之去寻访,果然访得了一个姓董的妇人,于宛芳说得不差分毫,正是在外场做茶水粗使的,倒不沾那里头的事,便叫她也来家里服侍。

这厢宛芳与娘姨重聚,自然是十二万分的欢喜,更对雨村有十二万分的感激。

当下她便打点浑身的解数,只要讨好雨村。

雨村心中觉得自己两次英雄救美——

一次救她出那风月窟,一次又偿了美人的心愿,也实在配得上她如此的钦慕。

所以雨村志得意满,与宛芳更是如胶似漆了。

因贾雨村白日里在衙中处理公务,宛芳便有些无聊起来。

她一向嫌做针黹气闷,只把一把月琴略调弄调弄,自己随性唱一两个调子,转瞬又觉得无趣,仍旧搁下了,往窗前坐了,自己幽幽的叹气。

董家娘姨走过来道:“我的奶奶,这又是怎么了?”

宛芳伏在案上,叹道:“成日闲着,到底无甚意思,我也不知做些什么来。”

娘姨笑道:“世上真个有这样享不得福的人么,我如今才算见了。无事做还不好么,想从前天不亮就起来练功,再听妈妈们半日训,晚上又要敷衍客人,竟是一刻不得闲儿呢,难道奶奶是中意那样的?”

宛芳扯住她的袖子,撒娇道:“我不过发两句牢骚,怎么娘姨又笑我,谁又要过那样的日子了。到底从前是没有办法,如今好容易跳出那火坑儿了,还提它作甚么呢。”

娘姨拍拍她的背,道:“我的儿,姨妈如何不知道,姨妈着实心疼你呢。好歹你有造化,得了一个好归宿,你又争气,叫姨妈也能跟着享福。你越发再争些气,要在这家里站稳了脚跟才好呢,那时咱们才好说话。”

原来这位董家娘姨竟然是宛芳的亲姨妈。

董岁莲小时候被卖到吴地,等到年纪大了——其实也不如何大,只是这一行向来吃的是一口年轻饭,大把鲜嫩水葱儿一般的小女孩子替补上来,她便无法再以姿色取悦客人,身价也远不如从前,她便将自己二十几年小心攒下的财物取出一些来,替自己赎了身,径往南边寻亲去。

她到了南边,二十载寒暑,早已物是人非,哪还有什么亲人好寻去。

她爹娘本来就是要靠卖女儿才能维持生计,家里更无什么祖产、房屋,父母卖了自己和妹妹后,也没能享什么福,早几年间便相继去世了。

争奈自己苦熬了二十载,归来仍是茕茕孑立,更无片瓦遮身,也是令人心酸。

董家娘姨手上还藏着有些积蓄,本来想就在原籍买些地、再雇人盖一爿房屋、买两个丫头,就此做个良家子也罢了。

但她到底是见惯世情冷暖的,知道以自己一个独身的女人实在是难以立身,万一叫人盯上、谋算了去,反倒是得不偿失了。

她心中盘算良久,终于打定主意要去扬州寻自己的胞妹。

当年姊妹两个被发卖时,本来抱定主意一定不要分散的。

但人牙子哪里管什么姊妹情深,到底是叫她两人天各一方。

当时姊妹两个哭成一团,彼此都不愿放手。

董家娘姨记得当时听见说妹妹是被卖到扬州去的,便一刻也不敢忘,一直记到现在。

及至到了扬州,董家娘姨便向歌楼舞坊、烟花巷弄去寻访。

她是在这一行浸淫久了的,行事老练,那些人见了,只以为是同行的妈妈子,又见她打听的并非什么当红的姑娘,而是年逾三十的一个“老倌人”,更不起疑,都答应帮她去问。

名字是没有的,被人任意买卖的女孩子们怎么可能还保有在家时的姓名。

就连自己的名字“岁莲”,也是后来师傅起的艺名。

这样寻访了半年多,终于叫她寻到了从前伺候过她妹妹的一个娘姨,这才知道她妹妹竟然已经亡故了八年了。

她一直寻的是三十多岁的女倌儿,无怪乎坊间都说不知道了。

董家娘姨伤痛之余,却从那个老娘姨口中知道了一件旧事。

原来妹妹不似自己一般运气好,她的一生更像是众多底层女性的缩影。

妹妹去了扬州后,没有被选拔“瘦马”的人瞧中,反手被卖进了青楼,很快便意外有孕,那时她年纪还很轻。

怀孕的女子最是麻烦。

吃得多、又渴睡,更是有大半年不能伺候客人,鸨母自然不喜,按规矩就要叫她处理掉。

谁知这孩子的命却硬朗,一剂汤药强灌下去,妹妹腹痛难禁,在老娘姨怀里辗转哭号了半夜,将身上最后一丝力气也用尽了,迷迷糊糊终于睡过去。

到早上竟而便好了,孩子竟也没事。

伺候她的娘姨见妹妹受这样的苦,心里也不忍。

她踌躇再三,便去向鸨母说,本来楼里的姑娘们早都吃了绝子的汤药,即便这样也叫她怀上,吃了药、又打不落,想来一定不是寻常的孩子。咱们做这一行,向来是作孽的,见死不见生,难得有这样一丝活气儿,不如趁这个机会,也多少积些德。

从鸨母手里造下的孽实在罄竹难书,并不是等闲能被说动的。

只是这楼里备着的药向来有效,从来只需一剂,不知结果了多少无辜胎儿的性命,谁知到妹妹这里竟然不起效,也怪不得她心内犯嘀咕,也犹豫起来。

只是她犹豫的是,要不要再给妹妹灌一剂。

妹妹见鸨母犹豫,便跪下来求情,只说由现在起到生产,自己就将屋子让出来给别的姑娘姐姐们住,自己愿意去厨房做帮工。

鸨母想了想,那药性子太烈,若是再叫她服,回头落个病,自己人财两空,如今她说的这也算是个办法,便依了她。

大半年后,妹妹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孩儿。

这孩子出生时左手腕内侧便有一个月牙儿形的胎记,就取名叫月牙儿。

妹妹也顾不得休养,两个月后就重新挂牌接客,又将客人的赏钱尽数奉给鸨母。

鸨母见她殷勤,便也勉强容下了她母女两个。

不知是不曾调养好、还是那剂汤药的药性太烈的缘故,虽是不曾伤了她的孩子,妹妹的身体却显而易见地垮了,不仅冬春两季格外畏冷,便是盛夏也常觉得虚寒。

身在烟花之地,哪里又有什么像样的大夫来看视。

只要不是病得起不来床、接不得客,鸨母可没有闲钱拿去白赔送给大夫。

就此一日日拖着,小恙拖成大病,妹妹复又添了下红不止乃至崩漏的毛病,血气不继,却也只好自己咬牙挺着。

不过才只有二十五岁的人,却慢慢给熬得油尽灯枯,终于撒手去了。

月牙儿时年只有九岁,纵有老娘姨照顾她,可老娘姨的说话又有什么分量,到底叫鸨母将心思动到了月牙儿的身上。

鸨母见月牙儿生得有几分漂亮,本来想将她再养几年,也教她些眉眼高低,到时便替她挂牌接客。

新雏儿开脸向来不愁客人,也好顶了她那个短命娘的亏空。

其实妹妹挣命似地扎挣了这些年,早将自己的身价及月牙儿从小到大的吃用十倍百倍地赚回来了,鸨母却还是觉得亏空。

老娘姨心里知道鸨母的盘算,却也没办法可想。

谁叫这孩子命苦,投错了胎,生在了这样的地方,还生作了一个女人。

女人就是命苦,将来不是被骑在身上,就是被骑在头里,没有别的想头。

好在这孩子从小儿耳濡目染,见惯听惯了这一套,将来就算也入了这一行当,总不至于心里太委屈。

好歹有她一口热饭吃,也算对得住她的娘亲了。

谁知这孩子有一日在门口替楼里的姑娘们买线时,却叫一个过路的商人看中。

他认得这是一个好苗子,便上前从容问了几句话,知道月牙儿也已会了些简单乐器,更是喜欢,便去找鸨母商议价钱。

这人是买卖人口的老手,鸨母本想坐地起价,都被他一一驳回了,气得她在一旁使劲儿磕她的烟锅子。

两人唇枪舌剑一番,终于谈妥以九两银子买了月牙儿去,买卖双方俱是满意。

老娘姨却不能随行,她只知道这孩子仍在扬州,此后却再也没见过她。

董家娘姨得知自己还有一个外甥女儿,也算是意外之喜,又花了一笔钱,探知月牙儿在扬州一直长到了十五岁,吹拉弹唱样样都精通,最后被来扬州挑人的牙人买下带去了应天。

董家娘姨一咬牙,又追到了应天,终于在一个乐坊找到了她。

这时她已经由师傅改名叫“宛芳”,取自她们学唱的一首宋代词人所作的小调木兰花慢。

其中有一句“飏金梭、宛转织芳愁”,师傅觉得这两个字好听,就拣了这两字作她的名字。

宛芳却还记得自己曾经叫月牙儿,董家娘姨好容易寻来的时候,两人互相厮认,都是痛哭。

董家娘姨一心要与自己的外甥女儿、也是世上唯一的亲人在一处,便在乐坊安顿下来。

她如今已然三十有四,在这个年代已经不能算是年轻,何况又是这样一个最重色相的行业,所以只在外场侍候茶水,因她有些风情,又知冷热,有时也与客人调笑几句,讨得人欢心,也得些赏钱贴补。

两人对外从来不曾公开这一层亲戚关系。

董家娘姨心里知道得很清楚,这一行人人皆以利为先,没有什么可信的人。

如若被人知道自己两人的关系,少不得又多了一处易被人拿捏的软肋,倒不如暗中相互扶持的好。

支线故事又增加了,属实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闭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卅五回下 风月冷暖董姨寻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