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红楼万芳春 > 第53章 廿七回上 探稚子妯娌叙家常

凤姐道:“妹妹这话有理,回头我也一并告诉他们去。”

黛玉道:“我也不懂得什么,只是有此一想。到底成与不成,却不知道了。我小时候儿一向多病,家人多有受累、操心,又时时要寻医、问药,我这才知道,原来世上竟有不少厉害的江湖奇人,各有异能,倒不可以常理度之的。姐姐既然要告诉那边去,便叫他们往外去问着朋友们,说不得便有谁认识这样的人,若能访得一两个来,便不济事,多少也有个参谋。”

贾母听她说起年幼多病的话,心中大是怜惜,招招手儿,叫她在自己身边坐了,搂着她温言道:“好孩子,你这话想得极是,想来大夫已看了那么些,仍不济事,如今到这样地步,管它什么法子,少不得也得试上一试才好。”

黛玉笑着点点头。

虽是终于觑着机会将这番话说出,可到底这话能不能传过去、那边又能不能真的访得张先生,仍是难说。

众人又说了一会子话,这便要各自回房去,贾母却独留下黛玉说话。

祖孙两个说了许多体己话,和乐融融的,贾母又让丫头拿了些黛玉素日爱吃的点心来给她。

贾母摸了摸黛玉身上穿着的一件湖色缎子的衣裳,便道:“鸳鸯,你带几个人,去后面找两匹‘落花绫’来给你林姑娘去裁衣裳。天儿热了,就是用这个料子才好。”

黛玉忙道:“不必麻烦,现有的那些衣裳还穿不了呢。”

贾母笑道:“无妨,不过几件衣裳,有什么要紧。你们小女孩子家,就该有多几件衣裳,那才应当。我到这个年纪也还整日想要做几件鲜亮衣裳穿呢,只是不能了。”

黛玉笑道:“怎么不能,外祖母打扮起来,一定好看得紧。”

贾母搂着黛玉笑了一回,她估量着黛玉不愿独享,便又吩咐道:“难得开那箱子,索性多拿几匹来,交给你二奶奶去,让给她姊妹几个一人做一条裙子罢。”

鸳鸯等答应着,忙到后面开箱子去了,黛玉将头轻轻靠在贾母肩上,笑道:“多谢外祖母。”

贾母抚着她的头发,笑道:“好孩子,这又值得什么。我只是发愁你太老实了,不知道同我要东西。我年纪大了,虽是有心,却不如从前精细,多早晚考虑得不到,你再不说话,越发委屈了你。若是换了宝玉来,只怕连我那几口箱子也早给搬了去了。”说着便呵呵笑起来。

黛玉偎着贾母道:“外祖母何曾考虑得不到?实在是样样事都替我们想得周全。我便是想要什么,一时竟也想不起来。还没待我要,什么都是现成的了。”

老年人都爱听些奉承的话,何况又是从这样一个自己素日里最疼爱的孩子口里说来。

贾母十分欢喜,眼里满是慈爱,黛玉又亲捧了一盏茶来与贾母吃。

贾母呷了一口茶便放在一边,拉着黛玉的手,笑道:“好孩子,我问你一句话——你是不是在教你屋里使用的女孩子们读书、认字儿呢。”

黛玉心中叹了一口气。

自己等人的行事虽然已是尽量低调,可这里人多眼杂,果然还是走了风声去了。

黛玉道:“是有这样的事,总是闲着无事,我瞧着她们也伶俐,便随手教她们认得几个字儿也罢了。”

贾母点点头,道:“我想也是你闷了,才寻这个法子顽的。总算那些小孩子也怪可怜见儿的,能跟着你学认几个字,倒是她们的造化了。只一件,顽顽也罢了,切莫认真了去。我老人家活了这个年纪,什么样的事情没有见过?底下的那些人,若是不懂得什么也罢了,若是教他们学得些东西去,说不得便生出什么别的心思,恐怕便要生事。”

黛玉道:“外祖母放心,我都省得。”

贾母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你向来是个知分寸的好孩子,我不过嘱咐你两句,你只心里知道罢了,不要为此拘束了你,便是有什么事,总有我替你料理。”

------

因得了贾母的首肯,凤姐隔日便着人在库房中选了极好的几支山参和其他几样珍贵补药,包了两包儿。

她本欲亲自给秦氏送去,但自己的女儿大姐儿偏又病了,着实离不开母亲,如此便让平儿代自己过府送药,又嘱咐了许多话语。

凤姐自诩身体壮健,谁知生下的这一个女儿却是体弱多病,人又格外娇嫩。

且不说那些猫儿、狗儿轻易不敢让近身,便是听见旁人同她说话的声音稍大了些,她也能唬出病来。

着实令人伤脑筋。

这一次也不过是由奶娘抱着在窗前看了一回小鸟啄叶子,奶娘也算得是个很仔细的人了,明明拿大红绣花的包被将大姐儿密密地裹了抱在怀里,头上还戴了一顶小帽子,饶是这样,还是不知怎么便闪了风。

大姐儿至晚间便不吃饭,次日起,一日倒要吐两三回。

虽有奶娘、嬷嬷、丫头们等一刻不离地伺候着,但大姐儿的那一张小脸儿着实憔悴得使人心疼。

凤姐当即回了贾母、王夫人等。

贾母只做主叫她好生照看姐儿,不必定省。

邢夫人心里却颇不以为然,但既然老太太已是这样吩咐,她也无话可说了。

几日里没有凤姐在侧说笑取乐,贾母处竟然便显得冷清许多。姊妹们便央告李纨,相约要去探望探望。

正巧这日贾琏一早便带贾菖、贾菱两个出门办事去了,要过晚饭后才得回,李纨便带着姊妹们来瞧凤姐同大姐儿。

凤姐同贾琏所居的屋子在贾母正房之后不远,如此日常答应伺候才便利。

众人进房来,只见凤姐儿不如平日妆饰那般艳丽精神,脸上只略扑了些粉儿,没用胭脂,头上松松地挽着一个髻,常戴的一只累丝金凤也不见戴了,只斜斜地插着几根金簪子,勒一条宝蓝色镶珍珠的抹额,身上一件松花色织金暗花的小袄,一条雪青撒花百褶裙,倚着一只大红色百子戏的大迎枕,怀中抱着女儿,一下一下轻轻拍着。

众人见惯了凤姐调遣叱咤的干练样子,似这样安静温柔地抱着女儿,倒是难得一见。

她是女强人,也是好母亲,这两个身份并不冲突。

见李纨等进来,凤姐儿便示意一旁的奶娘把熟睡的大姐儿轻轻抱起来,送到厢房去睡。

凤姐请众人坐,姊妹们依次坐了,丫头捧上茶来。

李纨便笑道:“我说没有事,她们只是不信。若不是她们姊妹央告我,我是不来的。瞧你在这歪着倒舒服,留我一个在那边好辛苦。”

凤姐也笑着向李纨道:“只劳烦你替我担待几日,怎么就这好些儿抱怨?若你也不疼我,还有哪个疼我来?我实在也不曾舒服了,我们姐儿虽是病,到底比前两年大了些,如今也很有些分量了,我简直快抱她不动,只好在这里歪着。正巧你来了,快来替我捶捶。捶好了,过会子还有人来回事呢。”

李纨作势要打她,笑道:“怎么不舒服?依我看,是要捶捶,拿大棒来认真捶你几下,我看便好了!”

凤姐只是笑着攥了她的手,又向黛玉、宝钗、探春三人道:“我们姐儿总归没要紧的,她小孩儿家三两日便闹病,不是新鲜事,还特为来这一趟做什么。外头有几个人跟着?回去路上仔细些,若崴了脚、闪了风,可就添出几个病人来了。”

李纨便在一旁道:“我也是这样说,她们只是不依。只是二丫头身上不爽利,四丫头有客,不然都是要来的。”

凤姐一双丹凤眼一转,李纨低下头去吃茶。

凤姐便笑道:“四丫头又有这样怪事。一个不出门的小孩子家儿,有什么客?必是那水月庵的姑子们又来了罢。好好的女孩儿,偏爱同那些人亲近,论理这话不当我来说——这个四丫头倒真真儿的是那边大老爷的亲姑娘,一个爱道,一个亲僧,都是世外的高人,可不正是亲爷俩儿么。”

她说是的宁国府的大老爷贾敬,惜春是他的小女儿。

论理这位大老爷也算得是个人物,早年苦读,中了乙卯科的进士,算得一干贾家子弟中的佼佼者,只是年岁渐长后性子越发古怪了,把俗世的事情全都看得淡了,一心只要成仙。

如今他连家里也不住了,舍了家小,把家事交给儿子贾珍主持,自己只在京郊的道观里修行。

李纨也叹道:“大老爷访仙求丹,越发连家里人也舍了。这一个四丫头又是这样,只恨无人劝得动。人家都是有了些年纪后,这才爱吃个斋、念个佛,难为她小小年纪,主意倒拿得定,便是珍大奶奶——她的亲嫂子,若是哪句话儿说得不称她的意了,一张小脸儿也立时变了颜色,任谁也讨不到好儿。”

李纨说了这话,一时又察觉不应在探春等面前说这些,忙喝茶掩饰。

却听凤姐道:“我倒没听见说二姑娘病了。”说罢只拿眼睛瞧着李纨。

这家里哪处要请脉用药,都得先经过凤姐处。

偏生李纨说起迎春的病,凤姐儿却一无所知,这病便有些蹊跷。凤姐装着无所察觉,有此一问,其实心里明镜儿似的。

李纨眼里只望着手里的茶钟儿。

她知道自己思维不及凤姐儿敏捷,口齿更不如她伶俐,若依着这话头儿往下说去,必会说到邢夫人。

多说也是错,少说也是错,不如不说罢了。

李纨抬起眼来,只说:“不很要紧。”又紧接着问道:“大姐儿这两日如何了?方才我瞧着,脸上似乎红润了些,睡得倒还安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