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红楼万芳春 > 第37章 十九回上 薛氏来京双姝和契

秦雪道:“掉包计这个桥段,我也很不喜欢的,曲折是够曲折,冲击也很冲击,但就太落了下乘。”

黛玉将一双水光潋滟的眼睛看向秦雪,道:“虽然我不能将我前世最后那段日子的故事讲给你听,但出言驳一段假故事应当还是可以的。你说的这故事虽然可以自圆其说,却有一个关键处不通——外祖母与凤姐姐等虽然极疼爱宝玉,却也不曾视我为草芥泥灰,这并非是我自恋,实则我笃信她们不会对我如此狠心。即便是宝玉那里已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候,实在非‘冲喜’不可解,外祖母也必定会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否则等宝玉醒转过来、重拾了神智,到时知晓前事,又是如何?再者,此等‘偷龙转凤’、‘李代桃僵’之法,不仅伤了宝玉和我两个人的心,且说宝姐姐的心又是如何?我看姨妈就不会答应,姐姐自己也绝不会答应。”

秦雪听黛玉说得如此笃定,受到这种积极的情绪感染,不由地也看向她。

黛玉轻声道:“宝姐姐虽然平素豁达平和,却也实在是个骄傲之人。以前不大察觉,但现在我置身事外,细细想来,其实宝姐姐内里与三妹妹是一样的。都是一身的才学与抱负,胸襟开朗,只是被女儿身所累,才不得不困守于内宅。只是……不同于三妹妹从不掩饰的不甘与锋芒,宝姐姐更懂得藏锋、守拙、知命、安身,从不肯显露一二。只有那一次她所作的‘螃蟹咏’些微显露出她讽刺世人之意,却又马上撕了。‘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实在是好句。我想,或许宝姐姐一开始确实对‘金玉之说’有所期待,但相处日久,她熟稔宝玉之性情为人,又知晓荣国府内里之情况,恐怕也不愿勉为其配。”

秦雪点头道:“确实,虽然宝玉有时候难免‘见色起意’,可这两个人根本不像是能吃到一个锅里的。我看书里写宝钗常常劝宝玉读书上进,还要被他骂好好的清净女儿不做,偏要‘沽名钓誉’,去做‘国贼禄鬼’呢。我虽然不很喜欢薛宝钗,可是也觉得她真是很有涵养,被这样说了,竟然还能保持仪态,没给他甩上两巴掌。”

黛玉听她说得有趣,笑道:“宝玉便是这样的。我从前从不肯劝他立身扬名,倒也并非刻意要逢迎他之喜好,只是二人心照,我深知他无意于此道,劝也无益,故此不愿勉强罢了。”

秦雪点点头,道:“听你这样说,我对你和宝钗的关系也明白得多了。我很敬重的一个红学家,姓周,他曾经讲说此书本意‘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是要为女儿家立书作传的,若是执着于认为宝钗害你,袭人害晴雯,分了善恶好坏、贤与不贤,那就立刻变了味,女孩子中间分了善恶,变成一半‘红’哭,另一半‘红’则要因为得逞而邪恶地笑了,更无所谓什么悲不悲了,这岂不是大误。”

黛玉是第一次听“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说法,只觉辞藻警人,一时竟然听住了,在心里反复回味其中的意思。

秦雪却拉起黛玉,道:“凭心而活,无怨无悔,前尘往事早就无所谓错对,走走走,试衣服去!”

------

翌日,薛家果然如约来拜。

薛蟠去拜见姨父贾政,薛姨妈自带了薛宝钗进内宅拜会王夫人。

王夫人挂念妹妹,一夜不曾好睡,早早便带了人等在厅里。

终于听丫头通传说:“姨太太到了。”王夫人便急步迎了出去。

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姊妹,自当年分别出嫁后,这些年里虽也互有通信,却也只有寻常的问候之语,见面只不过寥寥数次,贾家迁居京城后,便不曾再见面。

此次重逢,小姐妹已变成老姐妹,感情却依然极好。

王夫人与薛姨妈两人相对而立,努力从对方华发间错、富贵雍容的模样中寻找昔日乌丝满头、巧笑倩兮的身影。

两人相对望了半晌,王夫人快走向前几步,一把搂住薛姨妈,眼泪滚滚而下。

姐妹两人执手落泪,彼此都有好些话在心里,只是不知从何说起。

周瑞家的上来劝道:“姨太太和表姑娘远来辛苦,太太念了好几日了,好容易见了面,何苦又伤心?咱们一早备下了姨太太从前爱的茶,不如快些进去坐着好好儿地说话儿罢。”

薛姨妈拿帕子点了点眼角,道:“周姐姐,咱们也许久不曾见了,你如今可也越发精神了。”

周瑞家的笑着谦让了几句,忙将人向里让。

王夫人与薛姨妈相视而笑,都拭了泪。

王夫人看见在薛姨妈身后亭亭玉立、安静温柔的一个女孩子,上下打量一番,喜道:“这是外甥女儿?”

薛姨妈笑道:“正是我的宝丫头。宝丫头,过来见过你姨妈。”

宝钗盈盈拜倒,王夫人忙亲自来扶,早有周瑞家的等搀了起来送到王夫人身边。

王夫人携着宝钗的手又细细看了一回,答问了几句话,又赞许一番。

吃过一回茶,王夫人便问周瑞家的:“什么时候了?”

周瑞家的道:“这会子姑娘、奶奶们都在老太太屋里说话儿呢,人也齐全,正好见面,方才已回过老太太了。”

周瑞家的又向薛姨妈笑道:“姨太太放一百个心,我们老太太是最慈善的,又喜热闹,听说有亲戚来,老太太喜欢得很。”

王夫人听见说,忙引薛姨妈母女入内拜见贾母等。

贾母、李纨妯娌和迎春姐妹、黛玉等都在屋里说话,听见王夫人等来了,便叫请进来,一时众人相见。

众人看宝钗时,只见俏生生一个美人胚子,妆束十分得体大方——

头上只用两只银鎏金点翠的金环束发,挽了两个髻,余下的头发一丝不错地结成一条辫子,服服帖帖地垂在脑后;身上穿着四合如意式三蓝绣的云肩,颈上一只黄澄澄的金项圈,坠着一只珠宝晶莹的金锁,锁下有几只精致可爱的小铃铛,掩在一件浅蓝纱绣金玉满堂纹的氅衣里;底下穿的是一条藕荷色暗花实地纱缀绣八团花卉纹的长裙,裙上加饰十二条绣花凤尾,下坠青色流苏。

宝钗端端正正地给贾母等磕了头,含笑站在一边,眸光流转,肌骨莹润,举止端方,真正是好一个大家闺秀。

众人看了都是好生心敬。

贾母笑道:“好、好,正是这样好,这下更热闹了。你们小孩儿家不必拘束,自在说话儿去罢,只不许淘气。”又请薛姨妈在上首坐了,贾母慢慢地问她一些家里和路上的事,连道辛苦。

小辈们早巴不得贾母说一声儿,先论过序齿,知道宝钗居长,迎春次之,宝玉又次之,黛玉、探春、惜春三个年纪则稍轻些,众人便互相姊妹称呼行礼。

这薛家乃是历代从商的富庶之家,在京中也有自己的产业房屋,另有几间铺子经营。

只因老家在金陵,在京里便只留了几个老家人看守,只管日常洒扫和防盗。

所以薛家在京中的房屋虽然也收拾得干净,但常年没有人气养护,一时到底不便居住。

贾母人愈老愈喜欢热闹,且尤其喜欢孩子们簇拥在身边说笑取乐,见到薛宝钗这样出众的女孩子,心里自然喜欢,便有心留她住下。

更何况王夫人为人一向恭谨、孝敬,既是她的亲戚,自然又是不同。

如此贾母便再三挽留薛家人在贾府住下。

可巧外面贾政带了贾珍、贾琏、贾蓉等人见过了薛蟠,也使人递进话儿来,说家里的梨香院白空着,东西都是现成的,若不嫌弃,尽可招待姨太太和外甥、外甥女儿住下。

贾母笑道:“我是老了,一时竟没想到那里,可不正是现成的,那一处又便利。”

王夫人见贾政与贾母两人如此用心,知道这是自己的脸面,心里高兴,更是极力劝说妹妹。

薛姨妈盛情难却,这才再三谢过贾母,应承下来。

她又与王夫人约定薛家人一应日常所费均应由薛家自负,万万不可由荣国府公中供给。

王夫人也以为亲戚之间只有如此才是处常之理,十分应当,自此薛家人就在贾府住下了。

薛宝钗此次进京原是为了参加明年宫中的预选。

如今距离递名帖还有一段时日,日常里她便同贾家姐妹一同进学以及习练针黹琴棋。

迎春姐妹等俱是十分好相处的人,加之宝钗端方豁达,很快便与姐妹们相熟起来。

论起读书作诗、才思敏捷,黛玉又是姊妹中一个极出类拔萃的,常有惊人之才。

且她虽然年龄极小,倒难得的不肯恃才傲物,说话处事皆极为妥当,故而宝钗与之格外投契。

薛姨妈怜爱黛玉年幼失母,对她也是极为疼爱。

以至于宝钗、黛玉两人日常读书、谈讲,常常形影不离。

一个端美,一个灵秀,姊妹两个倒成了一道难得的风景。

一天15°C,一天25°C,冷就冷死,热又热死,这个天气真的不适合码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十九回上 薛氏来京双姝和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