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空中见到的蓝天,和平时抬头仰望的完全不一样呢,什么梦幻,遥远和深邃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无尽的荒芜,好像从不曾存在过。李林森坐在商务舱的皮座椅上想。
他已经忘记如何做出去日本留学的决定,又或许是不想去回忆那种痛苦的滋味。毕竟,所有的一切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已经失去意义的东西,就算过不去,又何苦拿出来强迫自己反复品味呢。
前方即使只剩下令人害怕的荒凉和孤独,也只有走下去了。
现在,走出机场,李林森没有一点觉得陌生的感觉,只是第一次远离自己的祖国,离开自己熟悉,也许并不熟悉只是习惯了的环境,有一点点失落。他走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来送别。同年纪的一群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实习兼职,其实,这类事情无所谓有没有时间,只在于愿不愿意。这些,李林森都明白。所以从一开始没指望过自己会经历那种拥抱流泪依依不舍的场面。反倒是自己决然而没有留恋的心情让他感到吃惊。
当他拖着行李漫步行走在种满樱花树的街道上,他的眼里突然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他像被震惊了一般,甚至久久忘记了前行,引得身旁经过的路人侧目注意到他。那种恐惧是李林森长久以来竭力避免的。
“你终于同意了。”当心底深处那个声音出现的那一瞬间,李林森终于恍然大悟,为什么他能够如此决绝的做出这次离别,好想他从来就不在乎一样。
第一次发现自己有其他人格的时候,李林森才上初中。心理医生冉瑞说,李林森的家庭问题触发了对自己的强烈的保护**,所以另一个人格才会出现。
“不过,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每一个人几乎都有其他的人格,关键是哪一个人格占据主导。”冉瑞说。
这种说法未免显得可笑和敷衍,什么每一个人都有很多个人格之类的简直就是胡扯。李林森第一时间就怀疑对方的专业性。
然而,当时的李林森隐瞒了很重要的内情。那个时候个李林森情绪很容易失控。他决定去看心理医生,也是因为在学校他在连自己也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同寝室的一个同学打到住院。因为他一直是优秀的学生,也是学校重点培育的“苗子”,而那个受伤的同学也因为自己的言语过分,所以,学校和那个学生都没有很深的追究。李林森事后对自己的行为毫不知情,整个事情最吃惊的大概就是他自己了。
那个时候的李林森像一个迷失在黑暗的人,他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清楚。
他很担心。他曾经对冉瑞说:“如果我连自己都迷失了,要怎么去保护我想要保护的呢?如果,另一个我,他跟我相反,会不会伤害我珍视的一切?”
“你应该相信,不论你的人格怎样转变,你就是你,不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当时的李林森对冉瑞的说法感到蔑视,因为他觉得冉瑞安慰的语气中暴露了他是在用对待一般人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实在是让人感到恼火。他李林森之所以会去看心理医生,不过是因为想找人说说话,但他又不希望他说的话泄露出去,所以,找这种只需要付出一些金钱就可以完全保证自己的想法不会泄露的人真的是太值得了。对方却以为他只是一个因为父母离异而感到迷茫的小屁孩,拿一些安慰的话来搪塞自己就可以了。因为喜欢看各种类型的书打发时间,李林森对心理学的领域也有一些粗浅的认知。并且在他看来,完全不受病人影响的心理医生才是最强的,准确的说,才是合格的。然而,随着长期的职业需求,这一特殊的人群多少都会患有心理疾病,是个身兼医生和病人的两种角色的群体。
“不要表现得你好像很了解我一样。”那时候的李林森是这么恶毒的回答了对方。
李林森对父母离异的事情一点也不感到吃惊。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有一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妹妹。小时候就有很多大人开玩笑的问他,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了,他愿意跟谁生活。说来奇怪,李林森对于离婚看得很坦然,他从来就觉得,无法在一起的两个人自然也不会继续生活在一起了。所以,他的回答一直都是,谁也不跟。仿佛有预见性,很小的时候他就对父母那个年代的实际性婚姻不抱任何看好的态度。
父母的离异后,莫名其妙的,李家开始走下坡路,不论是人际上还是生意上,各种状况开始出现,没过半年,李林森家就负债累累。渐渐地以前那些天天都会出现在自家饭席的人越来越少,正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也许,真正的原因不是家庭的破碎,而是在最敏感的年纪,有了太多灰暗的经历。亲情里太多算计,友情里总有背叛,而连学校的考试这微小的事情也没有公平。李林森突然觉得,他一点都不了解自己身处的世界。
原生家庭问题都是很狗血的设定,不过我不想改一个字,哈哈哈哈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学会独立就在不知不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