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上吸顶灯散发着廉价的白光,长时间注视让眼眶微微发酸。
沈若书低下头,在面前正对的化妆镜中,看到一滴泪顺着自己的脸庞滚落。
为了容纳更多练习生可以同时进行妆造,候场室进行了专门扩建,摒弃一切不必要的设施,牺牲掉采光,换来了空间上的富裕。
与之相应,这里的灯光也常年无休,使每个练习生的容颜,都在镜中无处遁形。
此刻坐在镜前的人,比下巴略长一点的头发染成浅金色,中分露出的额头饱满光洁,长发遮掩他的棱角,使得他比普通男生更多一分清秀,但凌厉的眉眼,却不似寻常女生那样柔美。
是一张美得很客观、很有辨识度的脸。
眼型圆润,本应是一看就很好相处的类型,却被此时充斥着的野心和狂气破坏,叫人望之却步。
沈若书垂眼,在台面上找出粉扑,将脸上的泪痕遮掩。
他是这一批候场练习生中的最后一个。
马上,他就会再次登上那个,为众多练习生提供实现梦想的捷径的神圣舞台。
曾经也寄托着他的梦想。
咔哒——
门被推开,镜子中出现一名丸子头、戴眼镜、脖子上挂着工作牌的女性选管。
“沈若书,到你去录备采了。”
“好的,”沈若书匆匆站起,露出一个乖巧的笑容,“谢谢姐姐。”
前往备采室时路过选手通道,正在做准备的,是华纳公司的五名练习生。
沈若书和他们并不熟,只是眼神匆匆扫过,双方连对视都没有。
哪怕前世成为同一公司的同事,他们对他的态度也更倾向于竞争,而非合作,更不会成为朋友。
透过薄薄的隔断,还能听见前方舞台激烈的音乐声。
“*Choose the road on the west side
选择向西的那条路
As the dust flies watch it burn
尘土飞扬看它燃烧殆尽
Don't waste time on feeling
别将光阴虚掷于莫测情绪之中
Your depression won't return
郁闷情绪不再侵扰
——”
(Abracadabra by Ladygaga)
备采室本就不大,摆放了好几台拍摄设备,将有限的空间占据大半。
沈若书在备采导演的示意下,坐到座位上。
Q:你认为自己会在初评级获得什么等级?
“虽然这么说可能会显得我很狂妄,”沈若书摸摸鼻子,好像有些不好意思,但随即便坚定表情,
“我会拿到A。”
Q:这么自信是有什么依据吗?
“我自信于自己的能力,过去几年流过的汗水都告诉我,我值得。”
“再说了,”沈若书笑容促狭,“尽管最后没能成功出道,但也是被大公司认可过实力的。”
导演看着沈若书,将手中的提词卡切换到下一页。
Q:为什么没能成功出道?
“公司方面给我的回答是,我太高了,和其他成友放在一起不太搭。”
所有人都听得出来,这是很明显的敷衍话术。
Q:方便告诉我们,你有多高吗?
“当然了。”
“净身高181,穿鞋能有185 。”沈若书笑眯眯道。
男人的身高一旦超过180,就足够被他刻烟吸肺,各种超不经意展示。
零零碎碎问了很多问题,在一名选管的提示下,导演才放他离开。
沈若书不知道导演对他这段略显锋芒的备采有什么看法,但他认为,有锋芒,总比平庸要好。
录制节目,不怕你是笨、是蠢、是狂、是傲、还是浪,是什么都好,最怕的,是没有存在感,连被恶剪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沈若书不介意表现出一定的狂气。
一档节目九十九名练习生,记性再好的观众也不能记住每一个人。
至于怎么博得眼球——
导演回忆着沈若书的那张脸,拥有这样一张极具冲击性的脸,他可以说是已经先天赢了一半。
就看人争不争气了。
那名带沈若书来的选管,又将他带走。
“华纳公司的练习生开始表演了,你就在准备区等待导演的指令,指令一出,就可以直接上台了。”
选管仔细叮嘱,看他绷着脸听着,又笑着问他,“紧张了?刚刚备采还说自己能拿A呢。”
“这毕竟是我难得上舞台的机会嘛。”沈若书扯开一个笑,“我真的、真的,真的很珍惜舞台。”
选管很快走开,耳畔里的音乐声持续狂热,大概人在等待时总爱胡思乱想,沈若书不知不觉又回忆起前世。
是的,前世。
沈若书是一名重生者。
虽然闲暇时看过一些重生类型的小说,偶尔也幻想自己如果重生了会怎么做。
但作为一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在这一天到来时,沈若书还是感觉如梦一样。
大部分人重生都是为了弥补遗憾。
沈若书望着通道上的海报出神。
海报上的人叫宋子欣,是《青春无限女团季》以第一名出道的选手,短短一年,已经成为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当红小花。
正因女团季的一炮而红,才有本季男团季的产生。
那么,没能成功出道,也就是自己最大的遗憾吗?
原来我对舞台的执着,远比我想的要多。
沈若书有一个相当叛逆的青春期,因为渴望像明星那样站在舞台上受万众瞩目,便不顾父母的劝阻,只身来到韩国,成为培养过很多大热男团、女团的经济公司——Hug手下的一名练习生。
16岁到18岁,青春最灿烂的两年,在其他人都疯狂游乐欢笑的时候,沈若书不是躺在宿舍狭窄的床上幻想未来,就是在练习室对着整墙镜子挥汗如雨。
富有一腔热血的少年坚信,一切都会好的,他会像那些师哥师姐一样,成功出道的。
但事实是,尽管经纪人哥告诉他他被选中出道,尽管他被安排和成员们一起录制团综,尽管他在公司官网的信息都被标上选定的团名。
他还是没能出道。
在备采室说的话是真的,但没说的是,沈若书自己都没办法接受那么荒谬的理由,最终选择回国另谋出路。
父母为他承担了违约金,但也告诉他,他只有这一次机会,假如没能出道,就要回去学校好好学习,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结果显而易见,如果沈若书前世出道了,就不会有现在的重生。
28岁的沈若书望着18岁的自己,那些本以为熄灭了的火焰,如今又再次燃起。
他告诉自己,没能成功出道的痛苦已经经历过两次,他不想再经历第三次。
也不会再有第三次。
耳麦里传来导演上台的指令,沈若书回神,转头的瞬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于泉。
金色短发在白炽灯下闪着光,与眉骨钉的光芒交相辉映。十字耳坠和十字项链,显示出一种叛逆的色彩,白T和黑色卫衣外套的搭配却很低调。
他也是被选管带着去录备采。
忘记前世有没有这一次见面了,看到于泉,沈若书心里涌现出几分复杂的情绪。
和沈若书一样,于泉同样是以个人练习生的身份参加的节目。
区别在于。
沈若书从节目播出便一直位列出道圈,同时收到桃台和多家经纪公司的签约邀请。
然而并不明白这些公司底细的他,选择签了华纳,也因为华纳公司在背后的博弈中没能拿到出道位,他被人为降热度,在后期的镜头剪没了很多。
最终,在决赛夜那天爆冷淘汰,节目结束后不久,便退圈回归素人。只是偶尔上网,会看到有人发帖说怀念他的神颜。
零星有几次,在路上碰见过曾经的粉丝。
都改变了很多的大家,像朋友一样站在一起聊聊天,会说,祝福他现在的生活,也会说,曾经最看好他出道。
至于于泉,他手握黑马逆袭剧本,是唯一一个二段跳从C班升到A班的练习生,还从第一期播出的第85名一路攀到决赛圈。
因为表现不错,在节目录制中途就与桃台签约,最终以第八名的名次成功出道。
限定团解散后,参与了桃台多档综艺的录制,甚至主持了桃台的跨年晚会,是前途无量的流量小生。
而在那时,沈若书只能坐在沙发上,看着投影仪投出的,于泉参与录制的综艺。
欢声笑语中,他还是感到一阵阵不甘。
在导演的指令重复第二遍时,沈若书迈开步子,往舞台走去。
选手通道的墙壁上贴满了上一季练习生的海报。
拍摄于初评级前的海报,在顶部射灯的照射下,每个人都像是在发光,每一张笑脸都毫无阴霾,充满对未来的希望。
尽管这其中很多人都在节目结束后就查无此人,但也有很多人迅速在娱乐圈站稳脚跟、一炮而红。
每隔五个练习生,还会有一张导师的巨大海报,海报下方写的满满当当,都是导师获得的成就。
从这里走过,很容易让人心生期许。
未来的我也会被贴到墙上吗?我能比师姐们更红吗?
在本季九十九名练习生里,或许有人的未来能够超过上一季的女团,也或许有人,能够超过导师。
进入主会场,正对的就是舞台右侧那九十九张座椅,呈金字塔式排列摆放。
最上面代表着出道位的三层九座,被单独用灯光圈起,每一个座位都有下位圈的双倍大,至于独占一层的第一名座位,靠背上方还有一个偌大的王冠装饰,是属于C位的专属待遇。
随着节目的录制,这九十九张座椅都会被一一贴上姓名牌。
然而现在练习生们还无法上座,他们被要求统一坐在最下面几层的观看席,那是和电影院相似的联排座椅。
沈若书一从左侧的选手通道走出,就正对座位席上十来个练习生,他们投来灼灼的目光,为他的出场爆发出阵阵欢呼。
这样的欢呼当然不是针对他,每个出场的练习生都会有。
但,对他的欢呼好像格外大一点?
“我靠,这个人这么漂亮?”
“这张脸一出现,感觉整个舞台的灯光都暗淡了不少。”
“观众们在电视上看冲击力会更强吧。”
“他还是长头发,比很多女人都好看啊。”
“本来以为自己很帅了,没想到啊没想到。”
“就你?快得了吧,还没我帅呢。”
“不是哥们,怎么说话呢?”
“也不知道他实力怎么样。”
“你们说,他会不会拿到首A啊?”
“不会吧?”
“我也觉得不会。”
“这么漂亮的人,总感觉不会很强呢。”
练习生们议论纷纷。
而沈若书在舞台中央站定。
“各位导师好,我叫沈若书。”
“*Save me from this empty fight
将我从这场毫无意义的虚无战斗中解救
In the game of life
人生的这场游戏
Like a poem said by a lady in red
正如《红衣女郎》里的那句诗意歌词
You hear the last few words of your life
你有幸听到生命的最终章”
(Abracadabra byLadygaga)
曾经做了很久的梦,想尝试去实现它。
求点击求评论TvT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