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儿跟在公主后面悠悠渡着步子,若有所思道:“公主,咱们在启东呆这么久了,什么时候回去啊?”
“快了。”萧夕和轻轻将手中的鱼食撒了下去,招来了许多鱼儿。
叶儿点了点头,余光就看到了姚长元走了过来,赶紧小声说:“公主,姚大人来了!”
萧夕和看了过去,注意到了她手上的东西。
姚长元行礼将东西递了上去:“启东事图,工程已经差不多了。”
萧夕和颔首:“舅舅也催我们回去了!”
姚长元了然,是时候动身了。
六月五日,离中州两月余的宁安长公主,顺利归都。
“国子监学士姚长元,启东战乱擒敌首,战功赫赫,且与宁安长公主护驾有功,特擢姚长元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臣领旨谢恩。”姚长元跪拜在地接下了圣旨
“启东此番能安然无恙,离北铁骑也功不可没,皇叔提议封离北统军云池为离北王,诸位大人觉得如何?”萧珵君看着下面的大臣们慢慢开了口。
果然,没过一会,一个接一个都开始附和了起来,晋王的提议,他们向来都是遵从的。
“那对于启东的嘉奖,诸位大人,怎么想的呢?”
“臣觉得,顾流青统军不利,惨遭战乱,说是有人背叛,可到现在呈上的文件都没有说明到底是谁,明显就是有意懈怠。”
“臣不这么觉得!”方思源站了出来说:“启东战乱,本就是一窝粥,百姓民不聊生,那么久的账,怎么能全呢?”
“若不是顾流青统军不利,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小人之心,何患无穷,刘大人敢说自己户部治理的一点纰漏都没有吗!?”
“你!”那刘大人被方思源气的顿住了嘴。
“纰漏人人都有,可这启东如此之大的战乱,只是小小的纰漏吗!?还请陛下明查!”
“还请陛下明查!”萧珵君开始泛起了难,他有些恐慌的看向了宣平侯,宣平侯摇了摇头示意他无防。
“归根到底,臣还是觉得顾流青作为一个小小的统军,威望太小了。”姚长元开了口。
“顾家世代守护启东,其劳苦功高,不可掩埋,诸位不觉得,此战疑点重重吗?为什么偏偏是长公主殿下去到启东,燕国就联合起了突厥...”
此言一出,在坐的大臣们都冷静了许多,他其中复杂,可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完的。
“此战还得从长在议。”
“至少顾流青他确实无罪。”
“臣也觉得,启东出了叛徒,顾流青无罪!”
萧珵君点了点头,想起了姚长元的话,又问他:“姚大人在启东这么久了,怎么看呢?”
姚长元走了出来:“顾流青虽有不治之罪,但是这么多年坚守启东,劳苦功高,况且,此战,顾统军长子顾承唤已经殉国了,臣觉得,不可寒老将之心。”
萧珵君点了点头,看到底下没人说话,就问向了一旁的晋王:“皇叔觉得呢?”
晋王笑了笑:“不知陛下想怎样赏赐启东呢?”
萧珵君也笑了,像是询问道:“既然皇叔觉得离北战功赫赫,要封云池为王,朕想,便一道封了启东如何?”
“陛下觉得,顾流青担得起吗?”晋王反问。
“对于启东即是嘉奖,也是勉励,皇叔觉得呢?”
方思源可是顾不得这些了,赶紧跪下奉承道:“陛下英明。”
在下朝的最后一刻,姚长元与晋王对视上了。
晋王失笑,他竟然在这不知天高地厚的黄口小儿眼睛里看到了蔑视,真是有意思。
方思源看了眼晋王,小声对着身边的姚长元说:“这回,可得给他气的。”
萧珵君光是坐在大殿内等的已经是心急如焚了,现下下了朝,就赶忙往承乾宫赶,直到有内监传公主已经进了宫,萧珵君才满脸高兴的赶紧冲了回去。
“阿姐!”萧珵君一进来就见到了姐姐,急冲了过去喊道。
萧夕和笑着看向他,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珵君这么大了怎么还是莽莽撞撞的。
“阿姐,你没事吧!?有没有受伤!?”萧珵君拉着阿姐关切的看来看去:“阿姐回来的晚,昨天晚上我都恨不得冲出宫!于公公非是不让!可急死我了。”
于公公在一旁连忙陪笑道:“公主不在,陛下急的简直要乱了套,现在公主回来了,可要好好管教了。”
萧夕和闻言笑了笑,对着萧珵君安抚道:“姚大人在,我很安全。”
“阿姐都瘦了!”萧珵君一脸心疼,早知道他就不让阿姐去了。
“好啦,没事。”萧夕和看着他可怜兮兮的样子拉着他坐了下来:“殿上怎么样了?”
“我听姚大人的话,已经说了,晋王好像没有反对,过几日我就把诏书发下去,阿姐不用担心,珵君也会学着保护阿姐的!”
看着萧珵君一脸认真的模样,萧夕和笑了,她发现她离开的这段时间,珵君也变得懂事了许多,好像周围的事物都在变了,他们都在快速成长了。
“姚大人真是厉害,立了这么大的功,能帮我不少了!”萧珵君感叹道。
萧夕和亲自给他倒了杯茶:“过几日,姚大人就会在朝堂上引见苏先生了,陛下要好好珍重。”
“珵君知道。”萧珵君点了点头“只是苏先生真的愿意吗?”他也是知道父辈一些事情的。
萧夕和心中其实也有顾虑,但是她相信姚长元:“礼贤下士,尊师重长,苏先生应该也是仁义的。”
他应了一声,有些不安的喝了口茶,又与萧夕和聊起了家常。
姚长元刚下马车,就看见刚从里面走出来的谭九轩,她蹙了蹙眉头。
二人相互见了礼,姚长元才问:“谭小将军怎么在这?”
“我来给沈姑娘送些东西。”
他显得有些局促,姚长元点了点头,略过他走了进去。
“公子回来了!”管事李叔见了姚长元立马上前喊到。
姚长元颔首问:“伊依呢?”
“小姐在后院呢,公子穿官服可真是俊俏!”李叔像是看自家孩子一样欣慰道。
姚长元笑了笑,说:“收拾东西吧李叔,咱们要搬家了。”
“搬家,搬去哪里?”
“长明街,宁安长公主府旁。”
看着眼前新颖的一切,姚长元才真正懂得了劫后余生所带来的一切,她转身扶下了伊依,这一切,她们好像才刚开始。
萧夕和站在楼阁上俯瞰着底下的一切,这里是公主府最高的楼阁,可以明显的看到姚长元府上的大致景色。
姚长元似乎很在乎她的妹妹,只要伊依在,阿木永远在伊依身边。
“公主,咱们要不要进去恭喜一下姚大人啊?”叶儿在身后小心翼翼的问。
萧夕和眼神黯淡,要去吗?以什么名义呢。
“给姚大人送些贺礼吧。”
等到晚间,萧夕和才等到了姚长元。
“姚大人府上的事忙完了?”
姚长元颔首:“谢公主关心。”
萧夕和点了点头,示意她坐下,一时之间,谁也不知道该讲些什么。
萧夕和抿了抿嘴问:“那个宅子姚大人可还喜欢?”
“甚好。”姚长元看着她回道。
她笑了笑,眼眸如波,也让姚长元欢喜了许多。
“臣有一话,不知殿下可否听听?”
萧夕和看向她静等下文。
“比起做宣平侯府的幕僚,臣觉得,做公主府的幕僚更有利于陛下。”
萧夕和心下一惊,但还是等她说完。
“陛下势微,光靠宣平侯的势力,远远是不够的。”
“启东虽封了王,在远,宣平侯的势力,是远远比不过晋王,陛下年幼,公主可扶,唯有公主,可比晋王。”
是很大的野心,也是很大的一步棋。
这个办法萧夕和不是没有想过,只是不敢多想,但既然姚长元提了出来,那路总是要走出来的。
“成王败寇的道理你我都懂。”萧夕和淡淡的说,若是她们输了,就是公主霍乱朝堂,引朝臣不满了,届时,她们该怎么办呢?
“自古都有的故事,怕什么呢,殿下放心,臣,不会辜负殿下。”她一字一句真是安抚了萧夕和的心,可她也有私心。
她喜欢萧夕和,可她的爱不纯粹,她们也不会有结果,爱,是无法存在于私心之上的。
萧夕和笑了笑,抚着手中的琴弦:“记得以前姚大人也是会抚琴的。”
“臣略懂一二。”
萧夕和独自弹奏了起来,她想到了那一日,暗卫来报,顾明回和姚长元专门去了水云楼听云三娘子的琴。
不知道姚长元会觉得她的琴怎么样。
人都有私心,她也都想要。
花前月下,姚长元就坐在那里静静的听着公主美妙的琴声,她初来中州时就已听闻宁安公主琴色一绝,今日能得见,甚是欢喜。
可她在悠悠的琴声中忽然听出了隐晦的情意,姚长元心中一乱,她怀疑自己大抵是听错了。
一曲罢,萧夕和问向她:“姚大人觉得,如何?”
“公主的琴,自是极好的。”
姚长元走时徐徐缓步,终是忍不住回首望了回去。
正巧,萧夕和也在看着她,月光如水,波光粼粼,恬静美好的让姚长元舍不得离开,这种感觉像是越来越深了。
她不懂,也害怕,公主的琴,到底是什么意思?
目色黯淡,借着月光,她终究是转身离去了。
“哥哥!”伊依等了好一会才等来了失神的姚长元。
姚长元抬眸,见是她,笑了笑,却有些苦涩。
“哥哥怎么了?”伊依挽着她,一脸疑惑。
姚长元轻轻摇了摇头,领着她只径直向前走去,她依旧还是那个心如止水的姚长元。
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巍峨的宫殿屹立在眼前,漫长的宫道连带着威武的士兵都显得肃重。
马车上的人就站在那里静静凝望着,他淡淡笑了笑。
恍若隔世般,这里,他已经阔别许久了。
“治国先安民心,统军先抚百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抉择[托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心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