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悬镜 > 第16章 归来

悬镜 第16章 归来

作者:假正经不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8 21:44:18 来源:文学城

晚间等姚长元回来的时候,院子里几个房间的灯都已经熄了,整个小院都显得寂静极了,像是只要发出一点声响,就足以吵醒睡梦中的人。

她朝着公主的房间,缓缓走了过去,淡笑着将手中的灯轻柔的挂在了门上。

今夜公主生辰,一盏红灯,缭添喜气。

公主现在闲暇自在,等过了几天,战场收整完毕,她又要当回那个高高在上的公主了。

姚长元明白她不喜欢卷在权利的漩涡里步步图谋,却又不得不为。

阿木就静静的看着公子,他似乎发现,公子对于公主是不同的。

萧夕和其实也没有睡着,门外突然亮起灯光时,她就已经睁开了眼,那像是一盏灯笼,红红的,很喜庆。

她怀疑是姚长元,但她并没有下床去看,她不知道,她同她有什么能说的,又该说些什么。

她用力握了握枕头边的捷报。

夜色宁静,泛赖孤寂,唯有桂花门前一盏明灯,嘹亮了星际。

萧夕和一早就把灯收了回去,灯很小巧精致,她有些好奇,启东战乱那么严重,姚长元是在哪里发现的呢,难不成,是她自己编的?

叶儿刚端来洗淑用品,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的灯笼。

“好漂亮的灯笼啊,公主哪里来的?”

萧夕和笑着点了一下灯身漫不经心的说:“门口挂着的。”

门口挂着的?叶儿看着她含笑的眼眸就知道是姚大人送的了,含着笑意拖长了音哦了一声。

她也很久没有看过公主那么开心了。

宣纸铺在石桌上,轻柔的笔锋缓缓而过,执笔之人面色轻和,一身简朴的白色布衣,却越发衬的人肌肤似雪,双目也犹如一泓清泉,顾盼之际,清雅高华,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姚长元就这样望着她,生生止住了脚步。

直到身后的顾明回越走越近,她才回过神来佯装无事抬步走了进去。

“公主。”

“公主。”

萧夕和抬眸,浅浅一笑,余光中看见一旁眼眶泛红的顾小淮,就知道她又哭过了。

叶儿识趣的收走了公主的墨画。

“顾小将军收复启东,有劳了。”

“公主言重了,这是臣该做的。”

这个时候的顾明回似乎要成熟了许多。

萧夕和看着他,也明白,他遭历了那么多,也该成长了。

“顾统军还好吗?”她也只能这样以示聊慰。

“臣父受了伤,现下还养在了小远城,不能亲自来面见公主,还请公主赎罪。”

“没关系,顾将军好好养伤就好。”

顾明回行礼感谢。

姚长元淡笑着告诉道:“公主,离北统军云池,下午就要到平县了。”

萧夕和颔首:“坐吧。”

众人应声都坐了下去,叶儿刚好沏了茶端了出来。

“启东战胜的消息已经传回了中州,边路也已经清理完毕了,公主明日就可以返回启东城了。”

萧夕和握着茶杯感受着茶水滚烫的热度,她轻声应了一下。

战乱,身陷其中的时候,日子过的好慢,结束后,日子怎么又过的那般快,她又要回到那个阴云变换的朝堂了。

萧夕和跟着姚长元出了城,她们找到了怡兰和齐胜等禁卫军的尸体,就在那个山底下,简单的埋葬了他们,那里陪伴着无数英魂。

望着为他们做的简易墓碑,萧夕和眼底的泪水不自觉的流了出来。

他们的模样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她的心里,她久久不能忘怀。

姚长元看着公主落寞的身影,过往一幕幕都回忆在心头,眼神也渐渐黯淡了下来,蹙着眉头,懊悔自己没能好好保护他们。

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公主,只能慢慢走了过去,蹲在公主身旁轻声安慰道:“斯人已去,还请公主节哀。”

萧夕和侧头看她,用食指轻擦了下眼底的泪水:“姚大人呢?受过多少伤?”

风轻轻擦过,姚长元笑了,说:“臣武功高强,鲜少受伤。”

萧夕和也笑了,眼里却显着哀伤,她才不信。

姚长元顺势摘下了一朵在一旁泥土上长的正鲜艳的小野花,递给了公主,谈笑着说:“博公主欢心。”

花意潦草,但抚人心扉。

萧夕和接了过来,轻揉着花柄,静静的看了一会,随后闻了闻,说:“不香。”

闻言,姚长元的嘴角不受控制的牵起了一抹笑意。

恍惚间,萧夕和看清了她脸上的疤。

白璧无瑕的脸上赫然立着一道疤,不是很大,却又清晰的印在脸上,又像是扎在了她的心上。

她下意识的抬手抚了上去,轻柔的,怕弄伤了一样,似摸不摸。

姚长元感受到了她的关心,静静的望着她,望进了她的眼里,灌满了柔情。

阳光撒下,温暖和煦,映照在了两人脸上,眼底都现出了莫名的情意。

阴暗的房间里透着一丝光亮,打在人的眼睛上,显得阴鸷,眼里又透着一副饶有趣味。

“哼,我倒是小瞧她了,姚长元,竟是只让启东浴火重生的凤凰!”

萧夕和最后一次走在了平县的街道上,这里木屋老旧,是一个贫瘠之地,那么不起眼的一个地方,却是战场上百姓得以生存的栖息之地。

大概,每一座古老的城,都会有它辉煌的时候吧。

路边的百姓,流民们都朝着萧夕和恭敬的行礼,即便没有那么庄重,却也是心照不宣。

平县不大,萧夕和每日施粥送衣,亲自照料病人,几乎整个平县的人都认识这位心地善良的公主。

人人称颂公主贤雅淑德,惠心和善,貌若天仙,萧夕和却是不敢当这些,她不过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萧夕和一一颔首回礼,她比中州更喜欢这小小的平县。

姚长元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领神会的笑了,看来公主在平县很得民心。

萧夕和发现后也不好意思的笑了。

姚长元不知道,在平县,更得人心的,是她。

平县人人都知道智勇双全的姚长元,却很少有人知道,现如今站在这里,这般温润如玉的人,就是姚长元,是那个带给他们希望,敬佩而向往的人。

她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高大威武,气拔山河,却俊朗秀雅,可手持书卷,可握器沙场,仁义持善,心思细腻,如朗朗清风,此间,再难寻。

萧夕和望着她,忽然觉得,如果她们能够一直在平县生活下去,该有多好。

二人相伴而行,外人看来,没有谁,比这更般配的了。

月光悬挂在半空中,闪耀着星辉,似乎也在送迎着她们。

两人一路无言,回到了小院门口,萧夕和才止住了脚步,回身看她。

在她疑惑的表情下,扣了下手指,还是勇敢的抱了上去。

“谢谢你。”,谢谢你一直保护我,照顾,关心我。

淡雅的香味袭面而来,姚长元愣了一下,在听到她的话后才笑了笑,也默认了这个拥抱。

她没有回抱公主,但她发现,她越来越沉浸在这种感觉之下。

姚长元就像一束光打在了萧夕和的心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似乎只要姚长元在,她就什么都不用害怕了。

姚长元好像永远都会站在她身后,但她同样害怕,姚长元同她只是臣子,她们只是站在了同一个阵营而已。

她抱着姚长元,温暖的怀抱让她甚至都不愿意松开了,可是礼教之中,男女之别,都这样显得太不合适,像极了公主与臣子的私相授受。

萧夕和忍不住为自己的想法失笑,她怎么会这样想呢。

她偷偷斜看了一眼姚长元,姚长元也正疑惑着公主为何失笑,却又不敢动,她觉得今夜的公主很微妙。

萧夕和放开了她,眼前人美好的,她太想留住了,可姚长元却未发一言,她只好颔首转身离去了。

落寞的眼神刺到了姚长元,她下意识想伸出手阻拦,可理智又将她按了回去。

她在想什么,想宵想公主吗?她配吗,她又开始害怕,如果公主喜欢上她了怎么办?随后又自嘲一笑,她是装的久了,忘记自己的身份了吗,一介女子,一个残缺之人,怎么敢胡思乱想呢。

她抬腿走了进去,公主已经回了房,屋内亮着灯传来叶儿姑娘阵阵的说话声。

六月十四日,启东军得胜归来,普城同庆,烟花四射。

整个城都弥漫在劫后余生的欢乐中。

直到下午,数十余棺材挂着白布条,将士们举着丧幡浩浩荡荡的进了城,泣声哀切的才显得整个城凄凉肃重。

那是启东死去的数余名将军,是也曾为了护佑启东,战功赫赫的将军。

顾流青亲自带着他们回来了,满城白布皆跪。

顾夫人望着儿子的棺木哭的已经要站不住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她怎么能不痛呢。

顾小淮和身边的丫鬟死死搀扶着,她才勉强站住。

萧夕和和姚长元就站在上面看着,眼神低郁,谁也看不出神色。

战场上一瞬则一发,生死难料,如果没有这些将士挺身而出,启东会永远陷于水生火热之中,他们以自己死换他人生,如此大爱之人,该如何抚恤呢。

萧夕和抬了抬手,侍卫们扶起了众位将军。

萧夕和淡笑着也朝他们郑重的行了一礼:“萧夕和拜谢诸位护启东安宁,护大昭安宁!”

声音轻柔,却铿锵有力,众人皆惊,试问有哪个养尊处优的公主会这么真心的拜谢一个守将,一个都城普通的将军守卫,甚至死去的战士们。

萧夕和是诚心拜谢诸位的,她不知道何以安英魂,除了要家国宁,亲人安,还能怎样,她只能拜谢他们,希望能抚恤到活着的人。

皇帝高居在上,不懂民间疾苦,但他位置要坐的稳,江山得以巩固,少不了要这些人的帮助,他们于国家,于百姓都是有恩的,可他们的结局凄凉萧惨,大昭又怎么对得住呢?

萧夕和拜了,姚长元等人自然也跟着拜了。

“公主言重了,这不过是卑职们的职责,公主初来启东,就让公主受此劫难,还望公主赎罪!”顾流青赶忙说着,一行人又跪了下去。

萧夕和亲自扶起了顾流青:“统军担得起,所有拼死护卫启东的人都担得起。”

公主柔声细语,眼神坚定,她确实打动了启东老将的心。

顾流青抬首看向了公主时笑了。

不管萧夕和是什么心思,顾流青都惊讶到了,他想不到,公主气度如此辽阔,她没有以高位威胁他们,甚至礼贤下士,也会将他们放在眼里。

从前的历代君王,从不重视启东,即便公主有心而来,却也实是诚心。

他也听闻了公主仁义善良的举动,甚至在启东最动荡的时候,坚守在了平县,出谋划策保卫平县,守护流民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