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徐家女致富日常 > 第9章 第 9 章

徐家女致富日常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妤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1 23:28:19 来源:文学城

女学的教学环境虽在京城郊外,但却以其严谨的教育和独特的教学理念,吸引了不少名门望族的女儿前来求学。学堂的建筑设计融合了江南园林的雅致与古典的庭院风格,四周被高高的竹林环绕,水榭旁有着飘香的花木,阳光透过缝隙洒下,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学堂内,环境幽静且精致,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错落有致,处处透露出古韵与典雅。

女学设有专门的教学体系,主要分为四大科目:文史、礼法、诗词歌赋和女德。文史科主要传授《论语》《诗经》《周易》及其他经典书籍的解读和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与深厚的学问底蕴;礼法科注重教授家规家训,尤其是对如何为人处世、礼仪规范的培养;诗词歌赋则强调文学创作与艺术修养,学生们在这一课程中不仅要学习古代的诗词,更要亲自作诗与吟咏;女德课程则是女学最具特色的部分,主要教授妇德、家道与如何管理内宅以及为人母妻的责任。

女学的学员多为京城达官贵人之家或商贾之女,年纪普遍在十至二十岁之间,皆为各家子女中的佼佼者,家庭背景深厚。虽然女学的门槛并不低,但对于家世显赫、地位显贵的学员来说,来此求学更多的是为了攀亲与交友,而非单纯的求知。

女学自先帝初年开办以来,一直不温不火,只有五十余人的规模。来往学生也常常数月便找到了合适的婆家去嫁人,人来人往成为常事。徐知薇一个徐家庶女的来到,未能在女学中引起一点波澜。

女学中的老师,多是清流家年长未嫁或者守寡的女子,各个端淑知礼。首堂课程的老师是一位年约四十的女性,她身着素白长衫,温婉且端庄,言辞平和却不失深刻,来自于一个世代读书的家族,家族的门风严谨,性格端庄。名为段瑶,专注于讲授女德与内务管理。段老师尤为注重教学中儒家与法家的平衡,要求学生们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文才,更要懂得如何管理家务、体察人心、建立自身的威信。

徐知薇刚刚步入女学,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新奇与好奇。她环绕了一下身边的同学,有的天生文静,眉目如画;有的机灵聪慧,言辞犀利;还有的风姿卓越,举手投足间便自带一股贵气。以她的年龄在女学中虽是初来,但已属年长。

“诸位,女子的修养,不仅仅是文采的展示,更是内心的深沉。我们常说‘温良恭俭让’,这四字便是女子应有的本分。今日我们就从这四个字讲起,大家是否理解其中的深意?”

段瑶的声音温和而沉稳,然而徐知薇的心中却早已有些反感。她虽然还不到十五岁,但真正的生理年龄却是前世将近三十年与今世十五年的累加,经历了四十余年的沧桑,如果还相信女子“温良恭俭让”的道理,倒要单纯到无知的程度。

不过她很快收起了情绪,保持着表面上的镇定。耐心地听着老师讲述女子如何在家中处事、如何与丈夫子女相处,如何体察家务的安排。

然而,这一切的耐心却在段瑶讲到“家中之道,乃是治国之本”的时候被打破。她抬起手,轻轻敲了敲桌面,声音清晰地响在整个教室中:“段老师,您提到的这些,恐怕过于强调了女子的责任,却未曾提及女子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与自主权。毕竟,女子在家中所能承担的责任终究有限,无法与男子相提并论。若过于拘泥这些教条,岂不是限制了女子的天赋与成就吗?”

她的所作所为过于冲动吗?

如果只是徐知薇自己在这里,那当然冲动。

然而她想到的是一起的还有五十余名尚未出嫁的少女,假使她继续不做声,等着这样的思想灌输到这些少女的心里,乃至影响她们的一生……

徐知薇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冲动。

教室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的目光纷纷集中在了徐知薇身上。她微微一笑,心中暗自得意,这样的发问正是她对前世束缚自己的反叛。

段瑶愣了愣,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但她依旧保持着温和的语气:“你所言也有些道理,女子不应仅仅止步于家庭之中,理应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但若是过于执着于个人,抛弃了家庭与社会责任,恐怕也难以长久安稳。”

“老师所言不假,”徐知薇淡然一笑,“不过,我倒认为,女子要在安稳中寻找自己的角色,而不是让外界所定义。这正是‘温良恭俭让’四字背后的深意。”

她的回应轻描淡写,却直戳人心,教室中的其他学员纷纷对她投来惊讶的目光。她这种既不屈从又不激烈的态度,让她一下子积累了一点人气,班中的几位同学私下开始议论她的聪慧与胆识,许多人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段瑶轻轻点头,显然对于徐知薇的观点感到不小的触动,她没有直接反驳,眼中还却透出一丝欣慰:“你能有如此见解,倒是与众不同。希望你能在这段时光中,理解女德的真正意义。”

徐知薇没有再多言,只是轻轻一笑。她知道,自己这番话虽然没有直接挑战段瑶的权威,但却足够引起了一些思考。至少,她在这群遵循传统的贵女中,留下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印象。

女学的课程只有半日,自从徐知薇开始在女学求学,午后她几乎每天都穿梭于课堂与茶楼之间。她在茶楼的装修中投入了许多心血,每一处的布局、每一件茶具的选择,甚至连每一道木门的花纹,都亲自过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楼逐渐呈现出她心中的模样——古朴典雅,既有书香门第的气韵,又不乏商贾气息,整体风格简洁而不失精致,带有几分隐秘的雅致。

雅间一侧窗外,竹影婆娑,窗台上放着几株盛开的兰花,竹风轻拂,茶香溢散。茶楼的布置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一个可以容纳文人雅士和商贾谈天论地、交换信息的场所正在成形。她最得意的部分是那些独具匠心的“隐秘格”,每间雅间的隔壁墙中都有暗格,可以供人私下交换信物或言语。她的这个设计不仅仅为茶楼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也隐含着某种商业上的策略,既能保密,也能激发顾客的好奇心。

沈卿言的到访越来越频繁,每次他都带来一些新的建议,或挑选一些精美的茶具,或建议一些改进的方案。两人相处渐渐熟络,言语间虽保留着些许的客气与礼貌,但彼此间已经流露出一种不言而喻的默契。

某日,徐知薇正在茶楼的大厅里巡视,忽然一位丫鬟送来一张薄薄的纸条。她接过纸条,微微一笑,便轻轻展开了。

纸条上并没有直接的言辞,而是一段诗文:

“山水有相逢,茶香伴风行。

绿竹有幽意,兰花逐晨光。

若君能品,便是我心头所望。

小楼初成,敬候君临。”

看完这段诗文,徐知薇微微一愣,随即轻轻笑了起来。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她心中一动,抬眼望向窗外,那斜阳正好洒落在茶楼的檐下,透过竹影,光线显得格外温柔。

她随手拿起一支笔,写下了自己的回应:

“茶水已添香,兰亭渐新容。

君若有暇,恭迎共赏,

不必邀我,茶楼自会见人心。”

将纸条捻成一卷,交给了丫鬟送往沈卿言的书房。

几日之后,沈卿言如约而至。他没有带来华丽的礼物,也没有做出什么过多的言辞,而是静静地品尝了一杯徐知薇亲自泡制的茶。那茶香浓郁,恰如他心中的那份欣赏与默契。两人并肩坐在茶楼的庭院里,周围是竹影婆娑,偶尔有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茶香与兰花的香气。气氛温馨却不失拘谨,似乎每个眼神的交流,背后都带着些许未曾说出口的心情。

“这茶,不错。”沈卿言端起茶杯,目光温和地看向徐知薇,少年的眼神,清净如茶。

沈卿言从小便生的好看,眉目修长,鼻梁挺直,唇线分明却不显凌厉,唯眼底透着几分沉静,如远山云雾缭绕,深邃而含蓄。

“三表兄喜欢便好。”徐知薇浅笑,心中却感到一丝温暖。她知道,沈卿言并非单纯为了品茶而来,而是对她这份执着与用心产生了兴趣,甚至逐渐产生了几分欣赏。

“既然茶楼即将开业,”沈卿言微微一笑,放下茶杯,“我定然会亲自来捧场,还会给你带来一名贵客。”

徐知薇望着他,心中泛起涟漪。她明白,沈卿言这番话并非仅仅是应付,言下之意,更多的是他对她的支持和认可。而她,早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这份来自他人的信任与期待。

她轻轻点头:“期待三表兄的光临,茶楼必定准备一席上等之茶,待您共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