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徐家女致富日常 > 第7章 第 7 章

徐家女致富日常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妤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1 00:26:18 来源:文学城

在这一瞬间,两人仿佛都意识到了对方的不同。她们的眼神交汇,彼此的心思都在瞬间被深深洞察。那是只有真正“重生者”才能彼此感知的默契。

“你知道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多。”徐知薇突然放淡了语气,用仅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是啊……她所避之不及的徐二伯过继女儿的位置,为何徐知妤却能甘之如饴?

徐知妤微微一怔,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讶,但她很快恢复了冷静,轻轻笑道:“五妹妹似乎多心了,若是我知道什么,怎会让你察觉到呢?”

两人之间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紧张,仿佛一触即发的剑拔弩张。然而,就在此时,突然有一个身影走了进来——大娘。

“母亲。”徐知薇赶紧低头行礼,迅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母亲。”徐知妤也迎了上去,在娘亲面前徐知妤显然比徐知薇自如了很多,脸上依旧保持着她那温婉的笑容,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

大娘微微蹙眉,眼神在两姐妹身上扫过,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常,但并未作声,只是缓缓说道:“知薇,知妤,正好都在,眼下可是有些急事。”

徐知薇微微一愣,心头一跳,知道大娘此时并非偶然至此处。她的眼神微微一凛,随即冷静下来说:“是,母亲。”

“目前,难道……”徐知妤在一旁故作关切地问道,“父亲不是准备离开吗?三日后动身,知薇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徐知薇心中一震,她从未听说过父亲外放的消息——甚至在她前世的记忆里,父亲外放是大约一年之后的事情。她微微抬眸,从大娘的眼神中感受到,父亲的外放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她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徐知妤身上,心中升起了浓浓的不安。

“大娘,父亲应皇命外放,三日后就需要动身?”她忍住心中的惊讶,低声问道。

大娘神色淡然,轻轻点头:“是的,皇帝下旨,命知父外放,三日后就得启程。这一次,是去边疆,事情繁忙,你们姐妹也该做好准备,早点告别。”

徐知薇的心中一沉,明白这次外放背后,必定有更大的风波在等着她,而她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

徐府正厅,天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室内,温柔地落在古老的木地板上,随风微微摇曳。正厅内的几案上摆放着两卷厚重的书册和几张摊开的纸张,几名书童正在安静地收拾案上的书信和文房四宝。桌旁,徐父坐于书案后,端坐如松,笔直的身姿显得颇为英挺。他身穿一袭儒雅的蓝色长袍,面庞棱角分明,气质沉稳且内敛,眉宇间透着几分书卷气与官宦世家的威仪。即使已过不惑之年,他的容貌依然典雅,眼神深邃,给人一种如沐春风又不容忽视的威慑感。

徐知薇走入大厅时,看到父亲那沉静的背影,她的心微微一动,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自从父亲得知她有意去女学,便开始变得格外严苛,甚至有些控制欲。他似乎不信任她能独立闯出一片天,始终希望她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

“父亲。”徐知薇微微行礼,声音清冷,却没有丝毫忸怩。

“知薇,过来。”徐父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她,眼中透出一丝严肃,“既然你坚持要去女学,那便先通过一关。”

徐知薇心头一紧,不由得皱了皱眉,直觉告诉她,这场“关”不会轻松。“父亲请指教——”

徐父微微一笑,目光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感,“我知你聪慧过人,然才学和德行,仍需从根本上证明。你弟弟六哥儿虽然年少,但文才出众,且为人谦和。两天之后会安排你与六哥儿在文试上一较高下,如果你升了六哥儿,便如你的愿,同意你去女学——”

“父亲,文试规则是如何设定的?”徐知薇问道,语气平淡,似乎本在意料之中。

徐父微微一笑:“既然你要去女学,必定要承受一定的挑战。规则如是:我们会出一道考题,分为‘古文’和‘诗词’两部分,六哥儿和你共同作答,最后由我来评判。若你胜出,便可以去女学;若六哥儿胜出,你便不得再提此事。”

“古文与诗词?”徐知薇略微沉思,心中对这个设定不以为然。“父亲,六哥儿已经过了童生的考试,而女儿只是先生教着粗粗的识了几个字,怎么能跟六哥儿相比?”她嘴角微扬,尽管心中早已做出决定,但嘴上仍佯装示弱的说着。

“若你真能胜出,不仅仅是凭借你的聪明才智,更是凭你能够在关键时刻自持,心无旁骛。”徐父说完,目光变得更加深邃。

徐知薇不以为然地低下了头,毕恭毕敬的躬身说道:“多谢父亲,既然如此,三日后我便与六哥儿对试。”

徐父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点了点头:“好。记住,文试不仅仅是关于才学,还是关于一个人的品性,知薇,你要放平心态。”

徐知薇点了点头,微微欠身,随即转身离去,心中对文试的态度已然明确。前世中,秦王为了将她培养成为官场上的交际工具,不惜重金请名师教授她的诗书,她并不认为这场所谓的文试能对她构成什么威胁,反倒是她利用这段时间去茶楼布置装修,更加符合她当前的目标。

回到自己的院落后,徐知薇并未急着开始准备文试,而是依旧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翠微楼的装修事宜中。她心知,这场文试与其说是考验她的文才,不如说是父亲在考验她的决心。既然父亲设定了这场“关卡”,她便不急于应对。

每日清晨,她便早早起床,带着云画和云琴前往茶楼,督促工人们进行装修。她对每一项细节都亲力亲为,从墙面的油漆到木地板的铺设,每一处都要求精细。尤其是在雅间的布置上,她更是费尽心思,考虑到如何让每一个雅间既能展现出古色古香的气韵,又能吸引商界和士族的眼光。

她的目标,不仅仅是做一间茶楼,而是通过这间茶楼,打探商界和政界的动向。每一处的布局,都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多的是为了她以后利用茶楼这一平台,传递信息,建立人脉。

次日傍晚,徐知薇站在新装修好的雅间中,静静地思考着未来的布置。在她的心里,茶楼不止是一个“品茗”的地方,更是一个信息的交汇点。她决定将雅间内设置一系列“隔音屏障”,这些屏障看似是装饰,却能在不经意间阻止外人的窥探,使得雅间内的谈话更为隐秘。

在这些设计中,她结合了书房的设计理念与商战中的隐秘交换手段:每个雅间都有一个“隔音屏障”,同时每个雅间内的茶台也经过特别设计,不仅仅是用来品茗,而是可以作为“秘密信道”。当商贾或官员进入这些雅间时,所有的谈话和交易都能在茶台下悄然流转,不留痕迹。

而在她心中,文试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考验,胜与不胜,最终结果已不再重要。真正让她关心的,仍然是茶楼的每一寸布局,以及未来商业版图的铺设。

她知道,无论父亲如何设定这场“试”,最终的胜利都将属于她。

徐府的庭院,清晨的阳光洒下,庭院中的古松枝叶摇曳,空气清新。徐父穿着一袭淡蓝长袍,神色凝重地站在石桌旁,静静地注视着即将开始的文试。不明就里的沈小娘被意外的请来站在一旁,心中有些紧张,今天的比试不仅关系到徐知薇的未来,也似乎在暗中传递着父亲对她的期许。

“今日的文试不拘形式,你们每人需从三杯茶中任选,然后根据所选的茶品写一首七绝,表达你们对茶的品味与感悟。”徐父沉声说道,“考量不仅是文采,还要看你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六哥儿,知薇,你们准备好了吗?”

六弟点了点头,他虽然年纪尚小,但平日里对诗词的学习也不敢松懈。面对父亲的严苛考验,他紧张而又有些期待地看向面前的三杯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

徐知薇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淡然一笑,轻声道:“父亲,请六弟先写。”她并非自谦,而是有意让六弟先行,以便观察他对茶的感悟。毕竟,他年纪尚小,写诗时的情感与理解难免单一,而她能够从他的诗句中判断出他对茶的直观感受,进而在后面写出她的诗作。

徐父微微点头,未加多言,示意六弟先行。

六弟看了看三杯茶,心中略有选择。他选了红茶,觉得它色泽深沉,香气浓郁。捧起茶杯,他轻轻啜了一口,心中顿时浮现出一份温暖的感觉。他写下了这一首七绝:

红霞入盏润心田,

甘甜润泽暖人间。

回味悠长情自暖,

一杯红茶解万愁。

六弟的诗写得工整,作为一个童生也算是中规中矩,徐父微微颔首,算是默赞了。

徐知薇索性将眼前的三杯茶各自抿了一口,她闭眼细细感受——沈小娘不禁暗暗吃惊:莫非徐知薇准备将三杯茶都在一首诗中言明?只见徐知薇信手提笔,竟是一首七古:

绿意清风入盏新,

红霞甘润解心痕。

乌龙花香入骨髓,

朝堂之事亦如茶,

渐浓渐淡,难言真。

徐知薇的诗中,她不仅写出了三杯茶的香气与口感,更在结尾处点出了“朝堂之事亦如茶,渐浓渐淡,难言真”这一句,那一抹潜藏的政治感悟,令沈小娘深感震惊——他的女儿,竟然能从一杯茶中洞察时局的深意。

徐父的脸色仍然波澜不惊,捧起茶杯,轻轻品了一口,眼中透出一丝思索。他将目光转向六弟,微微点头:“六哥儿,诗写得不错,简洁明了,能抓住茶的基本特征,虽没有太多深意,但表达了对茶的直观感受。”他顿了顿,转向徐知薇,神色却有些复杂。

“知薇,你的诗写得更加深刻。”他微微皱眉,“不仅写出了三种茶的特点,还在诗中隐隐点出了朝堂的变幻。这让我有些意外。”

沈小娘听后,心中一阵感慨,徐知薇确实才情出众,连父亲都为她的诗所触动,但她还是有些担忧,今天的文试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古文比试才是决定性的关键。

“这场文试不错。”徐父沉吟片刻,“但这只是考察你们文采的第一步,接下来,我还要考你们的古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