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徐家女致富日常 > 第36章 第 36 章

徐家女致富日常 第36章 第 36 章

作者:妤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2 02:17:04 来源:文学城

车马离开京城没多久,沿途的条件就变得简陋起来,甚至有些艰难。徐知薇跟着刑部主事李承忠和几个随从一路北上,刚开始还经过几座热闹的商贸城市,集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里透着一丝生气,街边的茶肆里满是谈笑声,偶尔还有小贩推着车吆喝,卖些热气腾腾的馒头和汤水。可再往前走,驿站越来越破旧,风沙卷着泥土扑面而来,路上全是泥泞,旅人裹着破衣服,脸上写满疲惫,有的甚至拄着棍子,走得摇摇晃晃,像是被风吹得随时要倒下。

在一间简陋的驿站停下,天色阴沉,门口的灯笼被风吹得晃来晃去,昏黄的光显得屋里更冷清,影子在墙上乱晃,像鬼影似的。她推开门,一股冷风扑面,木床硬邦邦的,硌得人睡不安稳,墙角堆着厚厚的灰尘,窗外泥路坑坑洼洼,马车碾过的声音混着小贩的喊声,透着股萧条,连空气里都带着点潮湿的土味。

徐知薇站在门口,手轻轻拍掉衣服上的尘土,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乌云压得低低的,像是要把人压垮。冬天冷得刺骨,她没抱怨,只是心里有点沉,跟京城的繁华比,这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她想起京中那些高楼大院,灯火通明,丝竹声不绝于耳,而这里,只有风沙和泥泞,像是一场无尽的苦旅。

她走到院子里,石板冰凉刺脚,风里夹着远处商队的喧闹,马蹄声和车轮碾地的声音混在一起,断断续续。她停下来,转头看向李承忠,清声道:“李大人,依你之见,这些商贾日日奔波于此,风霜满面,何故甘愿如此?”她眼里藏着探究,不是随口一问,想听他道出些深意。她站在那儿,风吹得她衣角微微摆动,眼神却稳稳的,像是在这喧嚣中寻找一抹答案。

李承忠拭去额上薄汗,低叹一声:“徐小姐,这些小商贩,无论京畿之地抑或边陲荒野,苦楚早已成常态。彼等行走此道,非为享乐,实为生计。市肆虽盛,背后尽是辛酸。”他朝院外看了一眼,马车旁的贩子冻得缩着肩,眼神满是无奈,有的还在低声咒骂天气,有的则默默整理货物,像是习惯了这种日子。

“此辈商队之人,”他续道,“凭微薄之利养家糊口,常受官吏盘剥。纵有商道兴旺处,关卡税重,豪商权贵尽掠其利,几无余地。”言罢,他摇了摇头,语气中有几分悲悯。他顿了顿,又说:“前些日子,我听闻一商贩因交不起税,被扣了货物,家中老小只能靠野菜度日,如此情景,实非个例。”他的声音低下去,像在回忆那些见惯的苦事。

“朝廷莫非无意纾解?”徐知薇明知故问道。

她平日里在茶楼见惯了京城的巨贾,出行数日后亦多有深思。京中那些商会老板锦衣玉食,谈笑间便是万贯家财,如今见此,心头泛起一丝酸楚。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偶尔带她去市集,看那些商贩忙碌的身影,那时她只觉得热闹,成年后自己亲自营生,才懂背后的艰难。

李承忠神态略带苦意:“朝廷有意革新,奈何惠不及民。政令虽下,贪墨难除,层层剥削,善意多成空谈。”他语声平静,目光深邃,似诉世道无奈。他又补了一句:“徐小姐有所不知,去年朝廷颁了减税令,可地方官阳奉阴违,反倒借机多收了几分,商贩日子更苦了。”他看着她,像是想看看她听了这话会有什么反应。

徐知薇颔首,低头沉吟,手指攥了攥袖子。她正想听到李承忠说出这样一番话。她笑了笑,心里暗想:如果能帮北境的穷人找些活路,这趟北行就没白跑。她站在风里,目光扫过院外的商队,那些身影在风沙中模糊,她却觉得自己的心渐渐清晰起来。她不是只为自己,也不是只为父亲,她想做点什么,哪怕只是点亮一盏微弱的灯。

李承忠忽转过身,神色微沉,低声道:“徐小姐,既至此处,某些事你当知晓。”他瞥了眼院外商队,声音压低,“秦王与太子之争,吾心有几分见地。实言相告,吾倾心秦王,只因彼与太子迥异。”他靠近她几分,像是要确保这话只有她听见。

徐知薇闻言,眼皮微抬,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起了波澜。她知太子底细,她父亲为太子出生入死,而她本人却险些被太子轻薄,然后送入刑部大牢。至于秦王,那更是前世的夫君……

徐知薇恍如不明的轻声问道:“秦王何以胜于太子?”她声音柔和,眼里却闪着一丝好奇,准备从他的话里挖出点东西。

李承忠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太子虽为长子,性情轻佻,好大喜功,身边多趋利之徒,难担大任。秦王则不然,深谋远虑,手腕强硬,朝野颇多称颂。”他顿了顿,语气透出一丝敬意,“近来朝堂议商道之策,支持秦王者远超太子,足见其善用人才,而太子唯亲是用,难聚众心。”他停下来,看了看她,又说:“前月朝会,太子提议大兴土木,修什么行宫,秦王却主张整顿商道,减轻税负,朝臣多附秦王,连圣上都点了头。”

徐知薇静静听着,手指轻抚袖口,缓缓点头,似乎深以为然。

她的前一世,秦王未尝不是这样,礼贤下士,勤政爱民,不惜让她牺牲色相,去拉拢政见相反的朝臣……

至于秦王是否最终称帝,并且称帝之后是否成了一位明主——

徐知薇并没有活到那个时候。

她只知道秦王主导将徐父下狱、徐府抄家,沈小娘穷困而死,她自己的惨死则……

朝堂如棋局,步步需谨慎,如今她似乎真被卷进去了。这趟北行,好像不光是为了父亲的事,还像掉进了一场大戏里,步子越走越深。

当然,她本意恰是如此。

她低头想想,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几缕贴在脸上,她没在意,柔声道:“李大人,朝堂如棋局,我等虽微,亦当谋一席之地。”她笑了笑,眼神清冷又坚定,像风里的一盏灯,摇曳却不灭。

几天下来,北境的天气越来越冷,山路崎岖,风雪呼呼地刮,吹得人脸生疼。路上满是荒凉,山坡上光秃秃的,连棵像样的树都少见。她早有心理准备,可真到了这片荒地,还是被这景象震住了。风刮得脸疼,雪沾湿了衣服,身体累得发酸,脚底的泥泞黏得每一步都费劲,可她心里那股劲儿一点没松——父亲还在牢里,等着她洗清冤屈。她咬了咬牙,告诉自己:再苦也得撑下去。

她跟李承忠一起走,脚步稳稳的,没因为风雪喊过停。衣服湿了,贴在身上凉飕飕的,她也不吭声,随行的官员和侍卫都佩服她的硬气。李承忠心里有点疑惑:徐家庶女看起来娇柔美貌,怎么这么能扛?他偷偷瞄了她几眼,见她晚上睡野地,从没抱怨过一句,只在月光下默默收拾东西,风再大也不多要一件衣服。她背着个简单的包袱,走在泥泞里,脚印一个接一个,像铁打的,连随扈都忍不住低声议论:“这徐小姐,真是少见。”

有一次路上,队伍停下来歇脚,风雪吹得篝火晃个不停,她看到一个老兵的干粮被水泡烂了,掉在泥里,黑乎乎的一团。她二话不说,从包里掏出自己备用的水囊递过去。那水囊是她仅有的,里面装着她路上省下的清水,她却一点不犹豫,自己把那点水塞回包里。老兵愣了愣,眼眶红了,低声道:“多谢小姐,此恩难忘。”李承忠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暗暗点头,随扈们也低声感慨:“这姑娘心善。”他心想:这姑娘看着柔弱,其实骨子里硬得很,不是一般人。她站在风雪里,衣服被雪打湿,眼神却亮亮的,像是在告诉自己,这条路再难,她也得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