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徐家女致富日常 > 第33章 第 33 章

徐家女致富日常 第33章 第 33 章

作者:妤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6 01:12:34 来源:文学城

咸煜帝眯了眯眼睛,似乎根本没有看到秦王已经跪下,看似有意无意的对礼部尚书说道:

“不妨改日把写平蛮十策的这位生员带来,让他本人加以解释,如确有真才实学,则是朝堂栋梁;如只是哗众取宠,也应及早发现,以免日后中举,为害了百姓——”

礼部尚书翻到考卷的开头,念出了生员的名字:

“回陛下,此人是女举中的生员,名做——徐知薇。”

刑部尚书脸色一变,忙不迭地回答:“启禀圣上,徐知薇已经是朝廷查办的对象,她家族有涉案嫌疑,故而...”

圣上的眼神中透露一丝精光:“你是在告知我,徐知薇一介女流,还未被召见过,就已经被投入刑部大牢?!”

刑部尚书顿时哑口无言,低头垂首,无可奈何。

圣上冷冷说道:“她不过一庶女,若她言辞激烈,便让她回家圈禁,何至于此?为何要将她关押在刑部?到底是何人下此令?”

圣上的话语愈加锋锐,整个大殿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太子不由心中一寒——寻思幸而将徐知薇转交刑部,否则圣上问起来,徐知薇如还在东宫软禁,此时太子必是百口莫辩。

至于刑部尚书已经跪倒在地,当日东宫将徐知薇转交刑部,主事只是思量她擅自离开徐府,为防其再次脱逃,故投入狱里——当时并未想到此人竟然是今年的生员,还因其策论得到了圣上的关注……

圣上冷眼扫视众人:“若此事为误,刑部当即交代,若有隐情,必须立刻查清。”

接着,圣上不再理会众人,命令道:“此事,朕要亲自过问。将徐知薇从刑部大牢带来,务必让她亲自来见朕。”

刑部尚书忙颤声答应,连忙去安排。

朝堂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圣上身上,心头如翻江倒海,谁也没有预料到平素病恹恹的咸煜帝今日突然如此决断。

徐知薇被关在刑部大牢已有数日,四周的空气沉闷而潮湿,狭窄的牢房几乎没有任何光线,只有透过几乎被堵死的窗隙微弱的阳光勉强照进来。这里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她,曾经光辉的家族,已经落入了深渊。然而,徐知薇在这幽暗的空间里,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她心里反复思量的,是自己有信心将要交到朝堂的《平蛮十策》。

其中的策略是她从上世就开始思考的大夏背景未来唯一可行的路径——不是战争,不是朝臣政治斗争的工具,而是两国百姓之间真正的富裕与和平。

只要有一丝希望能够传递到圣上那里,便一定能打动圣上。

就在她依靠在大牢墙壁上,闭目养神之时,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大牢外传来,声音越来越近,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浓烈的肃杀气息。牢门外的人开始急促地交谈,声音此起彼伏,似乎有重要的人物到来。

“快,快,抓紧时间!”一个低沉的声音传入她的耳中,声音之中带着几分焦急。

徐知薇没有表现出任何过激的反应,她仍然保持着沉稳,心中微微一震,但脸上却是镇定如常。

随着牢门外的一声令下,几名刑部的衙役突然闯入,迅速将她的囚笼打开,但这一次,他们的动作不再粗暴,反而带着几分恭敬。紧接着,刑部尚书亲自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表情,既有恭敬,又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尴尬。

“徐小姐,”刑部尚书微微躬身,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圣上有旨,命我等即刻释放您。先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

徐知薇略微一愣,心中瞬间涌起了复杂的情绪——既惊讶又激动。她知道,自己竟然能得到圣上的亲自过问,显然事态有了转机。她并未惊慌,而是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带着从容的神色跟随尚书向外走去。

刑部尚书亲自为她引路,态度恭敬,仿佛她并非刚从牢狱中释放的囚犯,而是一位贵客。徐知薇心中明白,这一切的变化,皆因圣上的旨意。她的心跳此刻异常剧烈,但她依然保持着镇定,只有冷静地面对,才能抓住这一刻的机会。

走出大牢的那一刻,刺眼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徐知薇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却是一片清明。她知道,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徐知薇步入大殿时,脚步轻盈而沉稳。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四壁悬挂着锦绣帷幔,龙纹盘绕的柱子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殿顶高耸,绘有祥云瑞兽,仿佛直通天际。大殿深处,御座高踞,两侧侍立的太监宫女屏息凝神,气氛肃穆而庄重。

她的目光落在御座之上。咸煜帝端坐于龙椅中,身披明黄色龙袍,虽面色苍白,略带病容,但一双眼睛却深邃如渊,难以捉摸。他的身形略显消瘦,手指修长,正轻轻搭在扶手上,指尖微微敲动,似在思索什么。虽是病态,但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却让人不敢有丝毫怠慢。

徐知薇上前几步,恭敬地跪拜行礼,声音清朗而温婉:“臣女徐知薇,叩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咸煜帝微微抬眼,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几分沙哑:“平身吧。”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仿佛只是在例行公事。

徐知薇依言起身,垂首而立,姿态恭敬却不卑不亢。她知道,眼前这位帝王虽病体缠身,却稳稳掌控大夏局势数十年,任何细微的情绪波动都可能被他捕捉。

咸煜帝缓缓开口:“你在女举中写的《平蛮十策》,朕已经看过了,群臣多顾虑任由商道纵横于大夏北蛮边界,恐奸细丛生,伤及国事——”

徐知薇深吸一口气,平静答道:“臣女所提‘平蛮十策’,并非一时兴起之计,而是多年观察与商道经验汇聚而成。此策不单着眼于兵戈之争,更重在以商道为引,调和边疆,使北蛮各部互生嫌隙,难以合纵。”

咸煜帝依旧神色淡然,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示意她继续。

徐知薇心中明白,圣上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便继续娓娓道来:“其一,开边市,通商路。北蛮各部虽悍勇,然其地贫瘠,物资匮乏。若我朝于边境设市,以丝绸、茶叶、铁器易其马匹、毛皮,使其依赖中原供给,久而久之,必生依附之心。其二,扶持边民,广植粮草。边疆之地,民风彪悍,然若能使其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则北蛮难以煽动边民作乱。其三,设商道护卫,保商路畅通。商道兴,则边疆稳;商道阻,则边患生。故臣女以为,当以商道为纽带,渐次削弱北蛮之势。”

说到这里,徐知薇没有继续叙述她的整体构画,而是抬起头,放大了声音说道:

“依臣女之策,三年,平刀兵;五年,两地和;十年,同教化!”

她说完,殿内一片寂静,只有咸煜帝指尖轻敲扶手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他的目光依旧淡漠,仿佛在听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良久,咸煜帝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卿之策,朕已听闻。然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卿可愿将此策细化,呈上具体章程,以供朝议?”

他的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例行公事,但徐知薇却从中听出了一丝试探。她心中一紧,立刻叩首,恭敬答道:

“臣女愿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咸煜帝微微点头,目光依旧深邃难测:“不过,徐知薇,你父亲的事,却一直未曾清晰。朕听闻,你父亲与北蛮有过交易,甚至被怀疑勾结北蛮。此事如何解?”

这一突然的问题如一记重锤打在徐知薇的心头。她微微一愣,但迅速镇定下来,目光依旧清澈且坚定。“圣上,臣父同为科举出身,自幼学圣贤之道,一直秉承忠诚为国,虽与北蛮商道上有所接触,但绝无勾结之事。我父所作一切,皆为稳固边疆,维护朝廷利益。”

她顿了一顿,继续说到:“臣父在北疆为官,殚精竭虑,如今身陷冤案,臣女愿意以身为保,证明徐家清白。”

圣上的脸色稍微缓和,似乎对她的辩解有所动容:“如此,朕愿意暂且给你时间。两月之内,你若能与刑部一同查明此事,朕自会为你父亲平反。若证据确凿,便无碍。”

徐知薇低头恭敬答道:“谢圣上。”

圣上点头示意:“此次查办之事关系重大,你可随时向刑部报告一切,若有任何阻力,朕必定为你出面。”

圣上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击中徐知薇的心,她一直担心的父亲冤屈问题终于有了转机。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平反机会,更是她为家族、为自己争取未来的关键时刻。

徐知薇心中一阵喜悦,但她依旧保持着外表的恭敬,长跪不起:“多谢圣上恩赐,臣女必不负所托。”

圣上轻轻摆手,“去吧,去与刑部商议,早日查清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