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薇回到茶楼后,满心的忧虑如潮水般将她层层包裹,令她夜不能寐。夜幕笼罩着整个茶楼,静谧得有些压抑,偶尔传来的几声更夫打更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她独自一人坐在窗边,望着窗外那一轮残缺不全的月亮,思绪万千。父亲的安危、徐府的命运,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父亲平日里的音容笑貌,虽父女俩相处的时光不算多,但那些点滴回忆此刻却无比清晰。如今,父亲却深陷囹圄,遭受不白之冤,更有甚者,将因此引发整个徐家大厦的堪塌,这让她怎能不心急如焚。
徐知薇的目光在茶楼内四处游移,看到的尽是熟悉的场景,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安心。这茶楼是她努力打拼的成果,曾经承载着她的梦想和希望,可此刻,在当下的危机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她紧紧握着手中的茶杯,茶水早已凉透,却浑然不觉。
一夜未眠的徐知薇,脸色显得格外苍白,眼底布满了血丝。翌日清晨,茶楼还未正式营业,外面便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人们的议论声。徐知薇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她匆忙起身,走到门口查看。
只见几个茶客神色匆匆地走进来,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听说了吗?徐府老爷被押解到刑部大牢了,罪名竟然是谋逆!”“这可是大罪啊,徐府这次怕是要彻底完了!”这些话语如同一把把利刃,直直地刺进徐知薇的心里。
徐知薇的身体微微颤抖,她怎么也没想到,事情竟会发展到如此地步。谋逆,这是多么严重的罪名,一旦坐实,父亲必定性命不保,整个徐府也将万劫不复。她深知,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必须立刻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在这危急关头,徐知薇的脑海中飞速地思索着每一个可能的出路。她想到了那些曾经与她有过交集的人,可似乎都无法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给予她足够的帮助。突然,一个身影在她脑海中浮现——太子。
太子,作为储君,在朝堂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徐知薇明白,与太子打交道充满了风险,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更深的困境,但如今,他或许是唯一能救父亲的人。太子阵营与秦王一直明争暗斗,父亲被秦王陷害,说不定太子会看在与父亲的一些渊源上,出手相助。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徐知薇也决定铤而走险,去求见太子。
徐知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回到茶楼内,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将头发梳理整齐,试图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她知道,接下来的这一步至关重要,她必须全力以赴,为父亲争取一线生机。
徐知薇深知,东宫或许是她最后的希望,若不能在那里寻得援手,她的父亲便将永远困于这场冤屈之中。她回想起几日前,木夫人在一次闲聊时无意透露的一条线索:东宫的第一道门守卫森严,但每日辰时,送菜的马车总会如期而至。徐知薇凭借这一信息,决定冒险混入东宫。
她迅速找到了为东宫供菜的商户,成功贿赂商户同意让她藏身于满载蔬菜的马车之中。她潜藏在车厢中,心跳急促,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与激动。她明白,这一旦失败,自己不仅会身陷囹圄,甚至可能连累商户的性命。但幸运的是,马车安然通过了第一道关卡,徐知薇成功地进入了东宫的围墙内。
徐知薇没有进一步摸索,离开马车后,她径直走到东宫的内门,在众目睽睽之下跪下,等待得到太子的关注。第一天烈日高悬,徐知薇的额头汗珠如雨般洒下,衣裳早已湿透。第二天,天空突然下起了细雨,冰冷的雨滴砸在她的身上,她浑身发抖,几乎快要承受不住,但她的眼神却坚定如铁,没有一丝退缩。她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也是她唯一能用来打动太子的筹码。
终于,在两日的苦熬后,徐知薇因体力不支晕倒在地。这一幕被东宫的侍卫们汇报给了太子。太子听闻之后,原本轻佻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嘴角轻轻上扬,显然被她的坚持逗乐了。太子嘴里随口道:“有趣,真是有趣,这样的女子,我倒是很久没见过了。让她进来,看看她到底有什么本事。”
徐知薇被带到太子面前时,她强忍着虚弱,身形摇晃地行了大礼,秉明自己的身份及所来何事,随后直接说出自己已经酝酿了多日的话:
“太子殿下,民女父亲一直忠实于您。在朝堂之上,他多次为您进言,捍卫您的正统地位。无论是在政策推行还是储君之争,家父都始终如一,坚定地站在您的一方,为您的根基稳固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家父在地方任职期间,政绩卓著。他整顿吏治,打压地方豪强,使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为您树立了良好的亲民形象。若您此时伸出援手,必定能够更得民心。”
“家父交友广泛,朝中外许多大臣都与他私交甚笃。若您此时秉持公道,必能赢得这些官员的感恩,并进一步扩大您在朝堂上的支持势力。”
“更重要的是,秦王如今势力渐盛,觊觎太子之位。家父被弹劾一事,背后极有可能是秦王的阴谋。若您能救下家父,便等于挫败了秦王的一次阴谋,同时打压了其嚣张气焰。”
“家父为人正直,素有清誉,他的被弹劾,本是一桩冤案。若您能为其洗刷冤屈,必能彰显您的公正与贤明,赢得满朝文武的敬重,也能让更多人看到您明辨是非的品质。”
“民女所经营的共荣汇已崭露头角,商道上亦有一定的影响力。若家父得以复职,民女定为您效犬马之劳。”
“家父曾为您出谋划策,才思敏捷,见解独到。如果失去此助力,对于您亦不失为一大损失。”
“科考刚刚结束,士子们正在关注朝堂局势。您若能此时伸手相救,便能在士子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才俊投奔您,助力您日后成就伟业。”
徐知薇一口气说完她前面的八大理由后,低下头,静静地等待着太子的反应。她目光中的焦急几乎无法掩饰,但她知道,此时已经不宜再多言——如果太子愿意伸出援手,听到这些理由自然会被打动……如果不愿意,那又是因为什么?
太子听完了徐知薇呈上的八大理由,嘴角依旧挂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意。他站起身来踱步,轻松得仿佛只是在应付一场无关紧要的戏码。“嗯?要我帮你父亲?”太子的语气轻佻,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身旁的幕僚们自然惯于察言观色——
一位幕僚微微挑眉,言辞尖锐:“殿下,徐光禄虽然为您效力,但如今的证据不利,若贸然行动,恐怕会为秦王提供了反击的把柄。”
另一位幕僚不动声色地道:“殿下若答应,恐怕会被指控偏袒,也会破坏太子在朝堂的威信。秦王并非那么容易对付。”
太子冷笑一声,似乎不以为意,朝身边的幕僚挥了挥手:“不用那么紧张。我只是想听听这个徐姑娘打算说些什么。”他转向徐知薇,语气轻飘飘地道:“你先回去吧,等我想好了再给你答复。”说完,他懒洋洋地坐回软塌,抬手叫人把她带出去。
太子所谓的“带出去”,并非是让徐知薇出府,而是将她软禁了起来。她被关押在东宫的一处幽深内院,四周的墙壁高耸,窗外的光线被厚重的帷幔遮挡,房间里空旷冷清,只有偶尔传来外面侍卫们的脚步声。徐知薇的心情愈发沉重,她静静地坐在窗前,看着外面飘动的帷幔,心中不禁产生一阵复杂的情绪。
她在今世原本认为,通过经营茶楼和商船积累的财富和实力,或许能够为母亲沈小娘和家族带来某种改变。可如今,面对太子的冷漠和身边奸诈的幕僚,徐知薇突然觉得自己的一切想法都是那么幼稚。她本以为,太子会因为徐父对其的忠诚和帮助而伸出援手,然而现实却告诉她,太子不过是一个短视的纨绔之子,面对刀兵中闯荡出来的秦王的威胁,他早已丧失了决断力,选择了妥协与软弱。
徐知薇不禁感叹,自己在这样权力的漩涡中,根本无力回天,权力的游戏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残酷得多。
就在她陷入沉思时,房门忽然被轻轻推开。太子踏步走了进来,他依旧是那副看似风轻云淡的模样,嘴角挂着一丝似笑非笑的微笑。太子不紧不慢地走到徐知薇面前,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挑衅。
“徐五姑娘,早就以美貌闻名京城,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太子的声音温柔而轻佻,眼底却透着一股轻浮。“你姐姐嫁给秦王做侧妃,倒是让本宫心生一计。你若能做本宫的侍妾,岂不是对秦王更大的侮辱?”
徐知薇听到这话,心中一震。她从未想过,太子居然如此浅薄,竟然将她与秦王的关系作为自己权力斗争的工具。太子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似乎已势在必得,他一边说着,一边步步逼近:“你嫁给本宫,便是东宫的人,未来你父亲定罪之日,料是父王也不会全无考虑……”
徐知薇心头涌上一股莫名的怒火,但她强忍住了,嘴角却扬起一抹似有似无的微笑。“殿下如若真心愿意助我父亲一臂之力,何至于拿我的命运开玩笑?”
太子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淡然。他微微笑道:“你难道觉得本宫这样做是在开玩笑?秦王既然看中你姐姐,那我便要让你成为我的侍妾,你只是区区庶女,能够进入东宫难道不是上嫁?若能有一儿半女,本宫又怎会委屈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