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徐家女致富日常 > 第25章 第 25 章

徐家女致富日常 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妤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5 02:35:38 来源:文学城

这件大的不同便是——她的上世,前来抄家的并不是刑部,而是御史台。

按照大夏的司法体系,御史台负责承办官员未尽职守、贪墨一类的案件,说明父亲所触犯的大致是官员常有的贪腐一类,查明之后大致贬官及降职了事。

而在前世,徐父也确实被弹劾在外任中贪污税银,收受贿赂,最终徐府被抄、财产充公,到是饶过了一家人的性命。

而刑部,负责审理各类重大案件,尤其是涉及谋反、结党等重罪,一旦被其盯上,后果不堪设想。父亲无论私德如何,但根据她的了解,为国还是尽忠的,怎么可能与北蛮勾结?徐知薇的心中涌起一阵愤怒与不安,她知道,父亲必定是遭人陷害。可此刻,科考在即,她不能被这些事情扰乱心神,必须集中精力应对眼前这场至关重要的考试。

徐知薇深吸一口气,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考场。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后,她轻轻闭上双眼,试图将外界的纷扰统统隔绝,让自己平静下来。她心里明白,此刻绝不能有丝毫分心,必须全力以赴完成这场科考,因为这不仅关乎她的未来,更与家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考卷发下,题目映入眼帘:“治国平天下,政乎?商乎?”

徐知薇看着题目,万千思绪涌上心头。这些日子以来,商道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她反复思索的问题。怎曾想如今会在考场上看到这个题目,过往的经历与思考如潮水般在她脑海中翻涌。她提起笔,轻轻蘸了蘸墨汁,开始在试卷上奋笔疾书。

治国平天下,首在治民心。国家之根本,非仅兵强马壮、税赋丰厚,实在于百姓之安定与和谐。民心安定,则国运昌盛;民心动荡,则政权岌岌可危。商道者,民心之流转也,财富之源泉也,百业之基础也。若商道盛,则民得其利,百业兴,国家之根基自稳;若商道衰,则百姓困,民生艰,国家之基业亦必动摇。

然商道与政治,错综复杂,虽相辅相成,亦互为制约,若非维持微妙之平衡,亦难得其和谐。国家治理,法度为本,商道之兴旺,亦需国政宽容、公正之环境。若政治过度压制商道,商贾无利可图,民众生计艰难,百姓必然动乱,国之安危岂能保障?反之,若商道膨胀过度,囤积财富,权势壮大,必对政权构成威胁,国家之格局亦因此受损。

是故,治国平天下,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人之力可成。商道与政治相互交织,必须有所制衡。商道繁荣,国运则强;商道紊乱,国运则弱。治国者,应调和商道与政治之间之关系,一方宽容,一方约束,使二者和谐共存,方能使国家安定、民生幸福。商道顺畅,民众安居乐业,国家之根基自牢固;商道不振,百姓贫困,国家之根基则不稳固。

治国之道,不应过分依赖一方,必须兼顾其利害,权衡得失。商道与政治,二者互为表里,互为支撑,合而为一,才能造福民众,确保国运昌盛。国运兴盛,则百姓安定;百姓安定,则国家可持久安宁,天下可平。

……

区区一个时辰,万言已自徐知薇的笔下流淌而出。

徐知薇放下笔,心中稍稍放松了些。她明白,这篇文章不仅是考试的答卷,更是她对商道与国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她对如何在国家利益与商道独立性之间寻找平衡的见解。此刻,她的眼神愈发坚定,在她心里,商道不只是财富的流通渠道,更是国家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基石。

可她还没从文章的思考中完全回过神来,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她低下头,再次拿起纸笔,不假思索地写下几行字。她知道,这首七绝将为她的答卷画上句号,也是她内心深处情感的宣泄。

商政牵机系国安,

权衡有度路才宽。

心怀谋略寻机变,

不负韶华破万难。

在这寥寥数语中,她仿佛将这段时间所有的困惑、挣扎与期望都倾诉了出来。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她与这片土地、与这场考验、与未来商道命运的深情对话。

她深吸一口气,放下笔,轻轻合上试卷。内心逐渐恢复沉静,可眼中仍闪过一丝忧虑与思索。她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与挑战,但她已做好准备,无论风雨多大,都要勇敢地站在风暴中心,迎接一切。

徐知薇踏出科考场,斜阳毫无保留地洒在她身上,却驱散不了她内心的寒意。她眼神迷茫而空洞,整个人仿佛丢了魂,脚步虚浮,每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的东西。直到一阵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她才猛地回过神来,徐府那岌岌可危的困境瞬间涌上心头。心急如焚的她,抬手招来一辆马车,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慌乱与急切:“快,去徐府,越快越好!”

马车在街道上疾驰,车轮扬起滚滚尘土,恰似徐知薇此刻纷乱如麻的心绪。车厢内,她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心中的焦虑如潮水般翻涌,几乎要将她淹没。

当马车停在徐府门前时,眼前的景象让徐知薇倒吸一口凉气。徐府大门洞开,门口围聚着一群好事的百姓,他们交头接耳、指指点点,眼中满是好奇与窥探。门口的石狮子威风不再,身上被人恶意涂抹了秽物,狼狈不堪,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家人的遭遇。

府内,进进出出的全是刑部的官兵,他们神情冷峻,大声呵斥着,手中紧紧握着各种搜查的器具,如凶神恶煞般四处翻找。一些官兵费力地抬着沉重的箱笼往外走,里面想必装着所谓的“罪证”;还有些官兵粗暴地驱赶着徐府的家丁丫鬟,那些熟悉的面孔此刻写满了惊恐与无助,整个场面混乱不堪,一片狼藉。

徐知薇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心跳却依旧快得像鼓点。她快步朝着府内走去,却在门口被一名卫兵拦住了去路。焦急万分的她,灵机一动,悄悄从袖中掏出一锭分量不轻的银子,趁着旁人不注意,迅速塞到卫兵手中,同时压低声音,言辞恳切地说道:“大哥,我是徐家五小姐,家中如今乱成这样,我实在放心不下我娘,想进去看看她,您就行行好,放我进去吧。”卫兵掂量了一下银子,眼神警惕地左右张望了一番,见周围无人注意,这才微微侧身,放她进去。

徐知薇来不及道谢,便一路小跑,朝着正房奔去。一路上,曾经熟悉而温馨的庭院如今已面目全非。原本娇艳的花草被无情践踏,残枝败叶散落一地;精美的花盆摔得粉碎,泥土溅得到处都是。熟悉的小径此刻堆满了杂物,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被绊倒。

还未踏入正房的门,周大娘,也就是徐府正房夫人那带着哭腔的呼喊声便传入耳中。徐知薇的心猛地一揪,毫不犹豫地冲进屋内。只见屋内,一个满脸横肉的官吏正凶神恶煞地对着周大娘怒目而视,手中挥舞着一份文书,恶狠狠地吼道:“你家老爷犯下大罪,这宅子都得充公!识相的话,就赶紧把你知道的都交代出来,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周大娘头发凌乱,几缕发丝散落在苍白如纸的脸上,她浑身止不住地颤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哭腔,满是委屈与惊慌:“我家老爷向来奉公守法,一心为民,怎么可能犯罪?你们肯定是弄错了!”

徐知薇见状,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挺身而出挡在周大娘身前。她挺直脊背,脸上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带着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镇定。她直视着官吏的眼睛,语气不卑不亢:“大人,请您先消消气。有些话,还望您能听我一讲。”

那官吏不耐烦地瞪了徐知薇一眼,大声吼道:“你这小丫头,少在这儿多嘴!再敢阻拦公务,小心我把你也一块儿治罪!”

徐知薇微微扬起下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大人,您在刑部当差,想必对这京城官场的复杂程度了如指掌。有些事情,一旦牵扯进去,可就如同陷入泥沼,难以脱身了。今日虽然徐府被抄,但我母亲周大娘的父亲也是京都的清要周……”说到这儿,她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紧紧盯着官吏的表情,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