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薇在茶楼里组织了几场小规模的聚会,邀请了城内各个行业的小商贾、商号和有志之士。在这些场合中,她并不直接推销商会,而是以商道的未来为题,谈论如何突破当前局势中资金和资源的壁垒,如何为中小商户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徐知薇甚至并未露面,而是让谢若兰仍然穿着他那一身术士的行头,一边撒着八卦钱,一边将“共荣汇”说明是天命所归——
按照徐知薇向他所介绍的理念,她讲述了“共荣汇”的三个亮点:
共荣基金——商会成员将能以低息贷款获得资金支持,不再依赖高利贷或借款方的威胁,所有的资金使用将公开透明,并由商会理事会监督。
互助共享机制——商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可以自由流通,商品、技术、市场信息等互换机制将使得商道的利益不再集中在少数大商户手中,打破他们的垄断局面。
回报机制——最具吸引力的是,加入商会的中小商户只需承诺一定的信用和参与度,便可获得资金支持和资源流通的机会。而商会的盈利分配将根据商户贡献的比例进行,激励机制与利益共享相辅相成。
这些理念通过茶楼的口碑和小规模的聚会开始传开,尽管应者寥寥,甚至见多识广的谢若兰也在犹豫——这些理念和思路在大夏闻所未闻,真的可以在徐知薇的身上成功吗?
而他自己又是为何在蛰伏多年之后选择了徐知薇呢?
因为徐知薇是“天命”。
徐知薇告诉他要“等”。
就在“共荣汇”商会的名声逐渐传扬开来之时,户部近来进一步加强了对航道的管制,商船的通行权被大大压缩,尤其是那些走不规范航道的小商船,几乎无法顺利通过,整个商道的物流也因此大幅度停滞,商贾们的货物滞销,许多小商号的生意出现了危机。
徐知薇选择专门将“共荣汇”的消息传递给徐知妤,唯一的目的是要通过徐知妤再把这一信息传递给秦王——作为前世的夫妻,她自认为自己了解秦王:
天生贵胄,少年天才,兵权在握。
这些特质都使得秦王习惯于通过权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当秦王听闻会有“共荣汇”这样的野草一样的组织准备影响他的计划时,第一反应一定会是通过权力企图将这些反抗扼杀在萌芽之中。
然而小商人是社会的种子,将会永远存在。越是压制,越会选择抱团生存。
在商道形势逐渐紧张的情况下,茶楼的门口开始陆续有小商户前来报名参加商会。每当这些商户进入雅间,早已经过充分培训的茶楼的伙计们便会热情地迎接他们,并用温和而不急促的话语将商会的优势与理念细心地解释给他们听。
“伙计,你看,商会的资金池,能够为我这小小布庄提供贷款,帮助我们走出资金困境,这个机会难得啊。”一位中年商人对着茶楼的伙计说道,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正是如此。”伙计“加入‘共荣汇’,您不仅能够获得贷款的支持,更能通过商会的资源平台拓展市场。商会的每一项机制,都是为商道上的商贾们考虑的,特别是对我们中小商户,您不必担心高额的投入,只需加入商会,便可享受这一切。”
“不用担心,我们的资金池是透明的,所有的资金流动和用途都将经过公示,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另一位伙计也连忙补充道,“更何况,商会定期举办的采购大会与展示活动,会为您带来更多合作的机会。”
这些初期加入的商户只能算是一个起步,徐知薇知道决定“共荣汇”生死的是另外一个关键点:
“共荣汇”能否取得一张户部的通行证。
如果不能,仍然会一切归零。
徐知薇决定这件事情要自己来做。
秋高气爽,长安的街道上人声鼎沸,车马如梭。徐知薇步履稳健地走向户部航道司的大门,心中虽然波澜起伏,却依然保持着外表的镇定。
几天来,徐知薇不断整理和完善“共荣汇”的资料,确保每一项都符合户部的规定。投资人的完整资料、货物来源,以及对航道的管理和安全承诺,都已经按要求准备齐全。在昨日的傍晚,木夫人安排人给她递来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一个名字——
“明日,李昱。”
李昱是户部航道司副都侍郎的名字,这段日子里,徐知薇已经对户部主要官员的信息了然于胸,考虑哪一位是她取得通行证的突破点。她曾经的选择,也是李昱。
李侍郎是三十年前的榜眼,文章出众。但因为驽直不懂变通,宦海浮沉多年,始终未得重用。徐知薇会将这样一名老古董作为自己的目标,因为她笃信这样的人才可能不受秦王的影响去相对公正的处理通行证问题,而木夫人为何也将李昱作为突破口?
徐知薇自然毫不犹豫的在今日来到航道司,尽管她已准备周全,心中依然有一丝不安。毕竟,商会的申请不只涉及商业问题,更牵扯到权力与利益。如何在户部这样的庞大官僚体系中突破重重阻力,徐知薇早已心生计策——她的诉求是办理通行证,那么户部的诉求是什么?
徐知薇进入航道司时,整个大堂充斥着忙碌的气氛,官员们来来往往,手中捧着厚厚的文件,紧张而有序。凭借沈卿言送给她的沈天德的信物,她被引导到一间会客室,屋内坐着几位官员,正低声讨论着商道上的事务。坐在主位的是副都侍郎李昱,一个年约六旬的官员,面容严肃,眼神锐利,看似不易接近。
“徐五姑娘,来此申请商船通行证?”李昱扫了一眼她,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审视。
徐知薇微微施礼:“正是,李大人。今日前来,恳请户部为‘共荣汇’商会申请商船的通行证。商会已在长安城内逐步展开,如果能够通过贵部的审核,将有助于促进商道的繁荣。”
李昱的目光透过徐知薇,似乎在评估她的底细:“‘共荣汇’商会虽然名义上成立,但你所提出的商船通行证,恐怕不容易通过。自从户部设置通行证,一直为单一商户发放,‘共荣汇’成员鱼龙混杂,如何具备足够的能力与责任?”
徐知薇知道,户部所指的“责任”不仅仅是商会的能力问题,更多的是关于税收和航道管理的问题。她轻声答道:“李大人,为确保商道的秩序与安全,‘共荣汇’已经制定了详尽的资金管理与资源调配机制。商会旗下的每一艘商船都将严格遵守朝廷的税务规定,所有货物将由专门人员备案,接受监管。”
她停顿了一下,直视看向李昱:“商会不仅能够为长安城的商道带来繁荣,更能够通过透明的资金池与市场拓展机制,协助户部做好对商户的监督和管控,毕竟这些商品中还有有商会的利益。如果贵部能够批准商船通行证,民女定会定期向户部汇报商会的财务状况,确保每一笔交易都公正透明,接受朝廷的监管。”
话音落下,徐知薇静静等待李昱的反应,心中默默思索着下一步的对策。李昱的目光没有从她的脸上移开,似乎在深思她所说的话,半晌,他微微皱眉,拿起桌上的文书,翻看了几页。
“‘共荣汇’商会的确具备了一些优势。”李昱语气平淡,却透着一丝审慎,“然而,商道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若依照你所说,商会的资金池和资源共享机制的确能缓解不少商道上的困境。但我依旧无法忽视其中的隐患,商会旗下的商船若随意放行,如何确保不出现扰乱市场的局面?而且,商会成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如何保证货物的安全与交易的公正?”
徐知薇早已预料到李昱会有这样的顾虑,恭敬回应:“李大人,商会的成员虽多,但我们已经制定了严格的审核标准,所有商船和商户都需要通过商会的严格审核,确保其信誉和业务的合法性。同时,商会每月将定期组织检查,确保每一笔交易都符合大夏政令要求,并通过专门的财务人员管理,确保商会的资金流动清晰、透明。”
她缓缓地放下手中的文件,目光坚定:“李大人希望户部未来面对诸多的小商人,还是愿意面对民女这样好歹忝列官家,世代都尽忠于朝廷的人?”
李昱沉默片刻,随手接过一名青衣小官送来的信纸,随即眉头微蹙,他快速浏览了一遍,目光转向徐知薇,眼中透出几分复杂:“徐姑娘,你说得有道理。根据你所提供的文件,‘共荣汇’的确具备一定的操作空间。”
他顿了顿,放下手中的信纸:“但事关商道安全,本官不能轻易做决定。”他抬起头,突然微微一笑:“不过,既然你们愿意配合,我便将此事交由下属进一步审查。若一切无误,通行证的手续便可办理。”
徐知薇松了一口气,感激地低头行礼:“多谢李大人的宽容与支持。”
李昱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暗光:“若‘共荣汇’能够真如你所言,为商道带来秩序与秩序,便是大有可为。你们若能够持续做到这一点,户部自然会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