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徐家女致富日常 > 第16章 第 16 章

徐家女致富日常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妤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3 23:31:18 来源:文学城

徐知薇快步踏入茶楼,秋日余晖洒在雕花窗棂上,将她眉宇间的思索映衬得更为深沉。她在雅间一角坐下,吩咐伙计奉茶,心思却早已飞向远方。

拍卖时的盛况仍历历在目。三间顶级雅间分别冠上了“木记”“春和堂”和“清河香坊”的名号。前两家自不必多说,“木记”乃木夫人旗下产业,财力雄厚,经营范围遍布南北,春和堂则是江南望族乔家的产业,以香料和丝绸闻名。而“清河香坊”,虽在茶香和香粉界有些名声,却始终低调,鲜少在如此高调的场合出现,更遑论以高价拍下雅间冠名权。

徐知薇眉头微蹙,指尖轻叩桌面。

“木记”和“春和堂”有实力,不足为奇,清河香坊竟能争到此处,绝非偶然。

她唤来管事,取出拍卖时的详细记录,一条条细细翻看。清河香坊的出价极为果断,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压制住其他竞标者,且出价次数寥寥几次,便一锤定音。这种行事风格,与寻常香坊商贾的稳妥不同,倒更像——某个行事雷厉风行、杀伐果断之人。

她的眼神微微一沉,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徐知妤当日淡然自若的神情。

若是徐知妤想要拿下这间雅间,她大可以直接亮明身份,为何要借助一个外人之名?

徐知薇思索片刻,轻声道:“清河香坊的东家是谁?”

管事翻阅账册,答道:“名义上是李氏,祖籍扬州,但据传李氏的长房恰好是秦王府的管家,只是行事低调,不曾明确表露。”

“秦王府……”徐知薇轻轻勾唇,目光冷冽。徐知妤与秦王定下婚约,若想暗中行事,借助秦王的势力自是再自然不过。

她闭目片刻,脑海中迅速梳理出一条脉络——徐知妤并非直接插手,而是借助清河香坊,以“借壳”的方式,悄然布局自己的势力范围。

——若雅间的冠名权仅是开始,那么徐知妤真正的意图,恐怕远不止于此。

她睁开眼,眼神锐利,嘴角微微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姐姐,这盘棋,你下得果然不小。”

徐知薇踏入内院时,天色已擦黑,浮香楼的灯笼映照着雕花廊檐,氤氲着一片暖光。她手捧一盒上好的燕窝,燕丝晶莹剔透,透过漆黑的檀木盒隐约可见细腻的纹理,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周妈妈迎上前来,见状一愣,忙接过礼盒:“五姑娘怎得今日带了这么贵重的东西?”

徐知薇垂眸含笑,语气柔和:“父亲外放在外,母亲操持家中定然辛劳,这些滋补的燕窝,便给母亲补补身子。”

周妈妈微微颔首,眼中多了几分打量与审视:“五姑娘真是孝顺,太太见了一定高兴。”

不多时,徐知薇便被引入暖阁。大娘子正倚在罗汉榻上理账,见徐知薇进来,眉宇间的倦色稍褪,淡笑着招手:“知薇,你倒难得主动来。”

徐知薇轻轻俯身行礼,神色恭谨:“前些日子家中事务繁忙,少了来看望母亲,怕母亲身体亏损,这才特意寻了些燕窝送来。”她语气平静,眼中漾着一丝真挚的关切。

大娘子抚了抚发鬓,语带宽慰:“你有这份心便好,燕窝便留下吧。”说着让周妈妈将礼盒放到一旁。

徐知薇坐下后,端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目光不经意地落在桌案上的香囊。香气幽淡,却并非寻常的熏香,而是带着一丝陌生的冷甜,夹杂着微不可查的龙涎气息。

她指尖微顿,目光微垂,若无其事地开口:“父亲外放之后,家里仿佛安静了许多。”

大娘子轻笑一声:“你父亲官身在外,总要留些人守家,你与知妤都能自立,家中自然无须多费心思。”

徐知薇神色不变,微微一笑:“姐姐确实比我能干许多,听说她如今在女学里颇得先生青眼,母亲大约宽慰不少吧?”

大娘子抬眼,缓缓将账册合起,言语平淡:“知妤自幼便机敏,难得稳重些,倒也省心。你二伯那边更是时常挂念,有时还说,若知妤早些过继便好了。”

徐知薇闻言,手中茶盏微晃,茶水泛起微微的涟漪,她抬眸看向大娘子,眼底波澜不起:“二伯果真待姐姐如此上心,想来是打算早日给姐姐寻个好人家吧?”

大娘子闻言轻嗤:“你这做妹妹的还未出阁,到关心你姐姐的安排?”

徐知薇顺势放下茶盏,目光再次落在那香囊上,迟疑片刻,似是随口一问:“母亲的香囊倒是与往日不同,这香料很少见,是京中哪家新铺子的么?”

大娘子微微一怔,低头瞥了一眼,随意道:“这是知妤前些日子送来的,气味倒是与你姐姐的性子一般清雅。”

徐知薇闻言,眼中微光一闪,似笑非笑:“姐姐真是心思缜密,竟连母亲的香料都照拂得这般仔细。”

她再未多言,静坐片刻便起身告辞,步出暖阁时,指尖余留的那丝香气在鼻尖萦绕,久久未散。

徐知薇缓缓踏出徐府,夜风轻轻拂过,她低头轻嗅手指,那抹冷甜香气终究没有散去,心头的疑云逐渐翻涌而起。

翌日,徐知薇刚刚回到茶楼,心情还未完全平复,便得知一个震撼的消息:户部近日发布了一道命令,要求所有进出芙蓉湖的商船在航行前必须加盖户部的专门印章,且所有船只必须通过户部指定的航道,未经许可者,立即禁止通行。这一政策从表面宣传上看,似乎是为了整顿水道秩序,加强对湖面商贸的监管,但细细推敲之下,实则明显带有垄断的意味。

户部的理由,是芙蓉湖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近些年来商贸活动日益繁盛,船只过多、货物繁杂,容易导致水道混乱,甚至有不法分子借机做些非法交易,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公告指出,通过对商船加印章、控制航道,能够有效避免不法商贾的进入,保护正当商人的利益。表面上听来不无道理,但徐知薇心里却明了——

户部的闫尚书,本为寒门,进士出身,他的另一个身份,便是秦王生母的亲兄,也便是秦王的舅舅。

芙蓉湖上所谓的“指定航道”,早在数年之前便已被秦王已运兵为由征用,从而几乎成为秦王的专属航道,平日里商船自然少有使用。

如今这命令来自于户部,表面上出自朝堂,实际恐怕早已指向了秦王自己所掌控的势力。

据称此次的奏表并非户部单方面推行,首先,太府卿陆信廷作为主掌财政的官员,力推“水道整顿”,声称此举可为国库带来更多稳定的税收;接着,刑部尚书严乾明则以“严打走私贼商”为由,督促各地官员执行这一命令,甚至威胁那些不配合的商人家族;此外,周边一些地方的地方官员也纷纷奉命加强对商船的盘查和管理,甚至以“水道安全”为由封锁了部分交通要道,逼迫商船绕行秦王府控制的航道。

这意味着,一旦所有商船都不得不通过秦王的航道,而航道的控制权掌握在秦王府手中,商船上的货物就会直接受到秦王的影响和制约。换句话说,秦王正在用这一政策强行塑造自己在商贸中的垄断地位,无论是茶叶、丝绸、瓷器,甚至是盐铁等必需品,所有的贸易流通,都将在秦王的掌控之下,逐步剥夺其他商家和家族的自由竞争空间。

徐知薇的心情瞬间变得凝重。她知道,虽然此前便已自坊间听闻秦王对于茶园收购的信息,但眼前的这一局,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商船的流通被秦王府掌控,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水道管理的简单问题,更是关乎到整个商贸体系是否能维持公平竞争的问题。她不得不承认,秦王府的这项举措,已经让她原本的商业计划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她微微蹙眉,随即冷静下来。短期内,她没有直接与秦王府对抗的资本,但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确保商船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生存下来。

眼见事态严峻,徐知薇迅速冷静下来,心中思量着如何应对。此时,她的首要任务是稳住现有的局势,尽量规避与秦王府的正面冲突,同时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积蓄实力。她深知,短期内的应对将决定她未来几个月的商业布局。

徐知薇嘱咐掌柜立刻安排马车载她去湖边,亲自查看自家商船的情形。站在船头,她望着湖面上一片慌乱的景象,各家商船上的货物琳琅满目,有茶叶、有丝绸、也有瓷器珠宝,而现在,它们却因户部的命令无法顺利通过。商船上的船主们神情焦急,不知所措,纷纷围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她心中有数,登上自家商船,安排将部分货物暂时转移至芙蓉湖边沈家的仓库,以备后续陆路分销。她晓得,这些措施虽然只是权宜之计,但足以在短期内保障自家货物的流通,避免对水路产生过多的依赖。

然而,正当她忙于指挥商船上的事务时,突然有下人匆匆前来报告:“小姐,茶楼中有贵客来访,求见您。”

徐知薇微微一愣,随即一挥手,交代道:“我这就回去,务必好生招待。”她知道,茶楼中的贵客定然是有重要事情找她,而此时正是关乎商道的关键时刻,不能耽搁。

她赶紧调转方向,着马车沿着湖畔的小道快步返回茶楼。风掠过脸庞,带着一丝湖水的清凉,然而她的心头却充满了复杂的波动。秦王的权力网在逐渐收紧,商船和茶楼之间的联动也被迫变得更加紧张。她心底不禁叹息,眼下的局面,早已远非她所能左右的范围。她若不尽快筹划出应对之策,恐怕自家与整个商会的命运都将在这场无形的争斗中,彻底被秦王握在手中。

回到茶楼,她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波动,便直接走向茶楼中最高的“木流光”。那个贵客已在雅间中候着,面色冷峻,气度非凡。她站在门口片刻,眼神微微一凝,心中即刻平静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