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修士的七十年代 > 第22章 第 22 章

修士的七十年代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姝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2-09-18 00:00:51 来源:文学城

“阿奶,我先带三个小的走一趟师傅那里。”边上小沈安殷勤的把最后个碗递给阿哥,沈默接过麻利的清了一道,根本不用多说,边上沈姝沈婵忙接过,捧上其他的碗筷便哒哒哒的往厨房跑。

沈默把木盆里的水往石板下水沟一道,手轻甩下,一个小清洁术,手上便没了水珠,干干净净。这才转身开口朝着屋里喊道。

“去吧。”坐在地上绑腿的阿爷先笑着应道。老蛇头那家伙只怕早盼着了。

村子里的土路,全靠人长期走道慢慢磨出来,时不时有几丛青芒草倔强的冒出头来,在清晨的微风中摇曳两下。

这会儿却被一双小脚蹦跶着踩的东倒西歪。

小沈安一路上不得安静,一路上阿哥阿哥不停,大眼睛眨巴眨巴的不断看向沈默,欲言又止,他他想问问阿哥,自己是不是也是他的贴心大宝贝。

拽衣摆的小手耐不住,偷偷摸摸的朝着自家阿哥的大手伸去,阿哥的手手真白呢。

小孩子走路,从来不会好好走,不蹦跶几下好像彰显不出他们幼崽的身份。

感受着衣摆处时不时传来的坠感,沈默很是嫌弃。不过还是故意的把手抬高,然后又放下,就是不让某个小家伙如愿。

急的小沈安吸着小肚子,脚上恨不得安上弹簧,两只小短手很努力的挥舞着,蹦跶的更欢了。

有几次好不容易眼见着就要够到了,阿哥突然又把手抬高了,小沈安又气又急,小嗓子不断发出啊啊啊的声响。

时不时几声闷笑穿出。

沈姝微微侧脸,薄唇抿着,瞥了眼前面的阿哥,还有小沈安,露出两分嫌弃,拉着沈婵绕过两人,走在前头。

是幼稚呀,但是沈婵还是没忍住回头探头看。

阿哥在笑,还有小弟噘嘴气嘟嘟的模样,伴随着正好晒落在他们身上的初日的金色光芒,真好。

沈婵看着这一幕,脸上却流露出几分她自己也没察觉的羡慕。

不知道是不是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沈姝似有所觉,轻捏了下妹妹的小手。

这边沈默逗孩子也累了,主要还是怕再逗下去,真把人给惹哭了。

手才一放下,小家伙便双手扑了上来,牢牢抱住,过了片刻,见自家阿哥没有挣脱的样子,傻里傻气的笑了声,总算是实现了大手拉小手。

“阿哥,我我也是贴心大宝贝。”小沈安晃着自家阿哥的手,兴奋且期待的看着人得寸进尺道。然后没忍住偷偷的看了眼走在前面的大姐。

他,他可是比大姐还听话,还乖呢。

沈默楞了下,摇摇头笑了笑,人小心眼子到不少呢。

“哦,好好走路,大宝贝嘛...”说完,皱眉努力思考状。

见几个小家伙似乎都屏住呼吸,竖着耳朵等着,沈默到底心软了点点,挑眉道:“嗯,是呀,你们三个可不都是我的贴心大宝贝嘛。”

话音刚落,沈默便拉着人几个大步,伸手拉上沈婵的另外只小手。

笑着肆意的道:“大宝贝们,我们可得快一些,跑起来。

不然我师傅那老头子可得等的心慌慌了。毕竟他早就想看看我们家三个大宝贝了。”

沈姝当下便拉着人低头往前冲,一拖三,其他几个也笑着跟上,跑了起来。

这一刻,阳光大破云层,肆意铺满大地,也落到这手拉手一大三小身上,为他们渡上一层温暖耀眼的光,轻快稚嫩的笑声伴着风向远处传去。

这边正在自家院子里焦急的走来走去的老蛇头,耳朵动了动,听到风中小孩子的笑声,忙整理整理身上的褂裳,脸上表情一振,沉稳,往屋子里一坐,努力表现出一副不动声色,高人形象。

“别跑了,别跑了。跑过头了,就这里到了。”沈默拉住沈婵,谁的想到这老爱低着头,不啃不声的小家伙跑起来劲儿十足的,拉都拉不回来。

红着脸,又低头的沈婵还没来得急道歉,里面就先传来一道声音:“咳咳,可是默娃领着弟弟妹妹们来了,快进来吧。”

那怕有意掩饰,但是声音中急迫还是透了出来。

“走吧。这就是教阿哥医术的师傅。”臭老头一枚,院门都早早打开了,想必一大早就起来等着了,又是个别扭性子。

老头子年纪比沈阿爷还大上几岁,如今也是六十有五的人了,在这个年代也算长寿的老人了。

别说他是沈默的师傅,就说他这个年纪,几个小的给他磕个头见礼也是和当的。

老蛇头嘴上喊着不用不用,现在不兴行这种大礼。但是看着娃娃崽一个接一个,被自家徒弟提点着跪在静心草熏制的蒲团上,乖乖巧巧给他磕头。

心里却美的直冒泡,他这一辈子膝下虽没个孩子,但是老来老来收了个再合心不过的徒弟,跟自家亲孙子也没什么两样,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现在又多了几个小辈,更高兴了。

忙把早给几个孩子备上的东西拿出来,一人一个小藤盒。几个小的忙看向沈默,见阿哥点头,这才小声道谢接过老人家给的礼物。

说了会儿话,看着老头子那副既要端着,又想露出慈祥笑脸讨孩子喜欢的模样,沈默心底啧啧两声。这才领着几个小的出门,走的时候还不忘朝老头子道:“你也快换身衣服,等会儿晚点还得去晒场帮忙呢。”

农忙的时候,队里那是全动员,谁都不能闲着,毕竟大家都要靠着这地里的产出分粮填肚子。年轻有力气的收麦子,孩子,还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帮着捡穗子,运麦草,守晒场晒麦子,搓麻绳。

老蛇头便被分到去守晒场晒麦子。

“行了,行了,还要你说,忙你的去。”被戳破一大早上就起来折腾的老蛇头,红脸挥着大手赶人了。

沈默看着似要恼羞成怒的老头子,没事人一样继续嘱咐道:“还有晌午的饭,家里给你备了,到时候到地里一起吃。”

“知了,忒啰嗦。”老蛇头应了声,还算这小子有良心。自从老蛇头接手开始给沈默调养身体起,两家人关系越发亲近。沈默六岁那年,老蛇头缠着人正式收了徒弟。自个儿便难得开火了,每年公分兑的粮食提到沈家,开始在沈家吃饭了。

三孩子来的不巧,这几天正好是老蛇头亡妻的祭日,虽然现在破四旧,不让祭奠。但是老蛇头还是如同往常吃上几天素,去自家老妻坟前说说话,便没过来沈家。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沈默昨儿没领人过来,三个小的今天才见到人的原因。

“阿哥,我能打开看看吗?”出了门,小心翼翼捧着小藤盒的小沈安最先耐不住,开口央求道。

沈默敲了人一个栗子,道:“这是柳爷爷送你们的,想看就看吧。正好看完,自己跑一趟家回去放好,等会儿你们都得干活呢。”

“呜,好的,好的。”小沈安伸出只手护着自己的脑袋,傻笑着应道。

“哇,尖尖糖,这个是大洋耶,还有这个是什么?阿哥。”听着小家伙的大呼小叫,沈默探过头来看了眼。

打蛔虫专用,极受小孩子喜欢的尖尖糖,五块大洋,还有开胃理气糖渍橘皮,消食的山楂丸,老头子真是用心,全是甜的。

可真舍得,也不知道那里弄的糖,什么时候偷偷摸摸做的。

沈默给小的解惑,又看向沈姝和沈婵。两个小丫头也挨个儿打开自己的盒子,两丫头这里没有大洋,换成了玉做平安扣,其他东西倒是一样的。

沈默指了指平安扣,“这东西现在带不得,先放在阿哥屋里,以后你们大了再带,其他的放你们那里。”

“好。”沈姝沈婵懂事的点头,她们也是认识玉的,以前妈有不少这样的手镯,耳饰,玉牌。她们还有个好看的玉佩,听说是外公外婆送的,后来都被收起来了。

“阿哥,阿哥,我的这个也要放在你那里。”小沈安忙冒出头来,指着他盒子里的大洋道。反正什么时候都不能少了他。

“行。”沈默点点这家伙的头,“好了,回去放东西,放好了和阿爷阿奶他们一起过来。”

看着几个小的跑远了,沈默这才继续往前走。

沈大材作为青山大队的队长,这会儿早在田坎上蹲着了。一看见自家侄子,忙招手问道:“默娃,最近都不会下暴雨的,对不?”

“不会。至少六天内不会。”这话沈默看过天,又感受这空气中的水汽。肯定又一次道。虽然都说了四五遍,不过却没有不耐烦。

麦收是村里头等大事,关系道队里大家伙的口粮,还有国家给的任务。沈大材少不得慎重再慎重。大伯虽然絮叨些,但从来都是个果断人。

种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光下苦力就能有好收获。

靠天吃饭不是句空话,什么时候收麦也是门学问,既要麦子成熟颗粒饱满,又要提防错开暴雨狂风,早收了收成或多或少受影响,收完了又害怕遇上暴雨天。

特别是宁强县正好位于山脉迎风处,时常伴随大雨。一旦麦子还没晒透,遇上雨水天,发芽长霉,在这个粮食金贵的时代,那个人经的住。

因此眼见着这马上就要抢收了,沈大材不免又唠叨几句,倒不是他不相信沈默。

相反,对于沈默这个年纪不大的侄子,他是打心底里信服的,谁能像他侄子一样,从小就是个会读书的,那中医书厚的跟个砖头一样,他侄子看两眼就背下来了。

除了学中医的,其他书更是一箱子一箱子的收罗回来偷偷看。

如果不是后来高考停了,他们沈家板上钉钉的要出个大学生的。

这不也不知道孩子看的啥子书,怎么看的,现在连天气都会看,比那些经年老农还有厉害。

问就是科学,乖乖,他虽然不大懂,但是一听就知道厉害的很。

这几年,他家自家默娃说的没有不中的,好几次因着他的提醒,他们大队这才一直这么顺畅。

“六天,足够了。”不管队里,还是....沈大材看着已经当空挂的太阳,嘀咕道。

等到队里的人,还有知青全到齐了,沈大材一声令下,青筋虬结的胳膊一挥,身后男男女女近两百来号青壮劳动力便涌入地里。

一人一把镰刀,一垄麦子,全凭劳力。

沈默袖口系紧,脖子上围着大伯给的棉毛巾,当下修长有力,骨节分明的手握着长镰,轻轻那么一挥,一茬茬熟透的麦子便服帖的倒地,很快麦地就空出一个缺口来。转眼就把其他人甩在身后,对于他来说这点活根本不算什么。

跟在他身后的头戴斗笠的沈芽马上利落的将麦穗一合,双手拿着草绳一绕,立时就将一捆麦子绑得整整齐齐堆在一起。

等会儿自有人赶着牛车来拉到晒场去。

可把几个小的看的两眼亮晶晶,有时候小孩子的崇拜就是来的这么简单。

直到苗儿沈小锋来唤他们,这才骄傲跟着人提着大家一起去捡落到地里的麦子了。

大东也挥舞着镰刀,和自家老爹比赛似的往前冲,身后跟着放了农假的小南小西,一家子配合着战绩也不错。

队里没人有敢在这个时候磨洋工,大家都埋头苦干。

知青这边就逊色多了,已经参加过几次农忙的老知青,硬着头皮咬咬牙还算勉强。

但是其他,特别是新来的几个,张钰生,周衡,胡文生,陆然几个,手里握着把镰刀,都不大会用,割麦子割的那叫的一个小心翼翼。

弯腰直起,一直反复,麦子没倒下多少,他们就先挨不住了,汗流浃背,腰酸的直不起来,麦芒还扎得身上刺痒难受。

一个个没吃过这种苦头的城市半大孩子,感觉眼睛都要冲水了。

沈大材最后干脆把他们赶去和刘芸芸他们一起捆麦子,运麦子。但是就这样,一个个捆的那麦子松垮垮的随时就要崩。

看他们脸上那委屈模样,沈大材龇龇牙,也懒的骂了,转头继续干自己的活。

忙了两三天,拉回去的麦子,暴晒,脱粒,装袋。这还不算完,休息是根本不可能的,急着又抓紧时间在地里抢种上一批玉米、大豆。

队里也知道这个时候大家都累的慌,忍着心疼,杀了一头活泼的大黑猪。

每天煮上一大锅猪肉土豆茄子,一家打一大碗,领回家也算给大家添油水了。分肉是分不起,只能这样子了。

知青点一共十一个知青,分到两大碗,虽然不多,但是自己领回去又添了不少东西,一个个吃得也很满足。

吃饱喝足,那还顾不上哭爹喊娘,喊苦喊累,倒头就睡,梦里时不时哼唧上两声,身体太乏了。

而就在知青们睡的正香甜的凌晨,天还没亮,整个青山大队还透着黑,不少人已经起了,沿着火把的光到老地方集结,消失在山间。

这也是青山大队为什么异常团结的原因。

千里之外,南省沿海。

沈格也收到家里的寄过来的信,还有鼓鼓的包裹。一目十行把手里的信看完后,沈格出了办公间的门,敲响了边上户籍科的门,跟人要了根烟缓慢的抽了完,这才站起来,扛着东西往家里去。

一份信,他爹妈的歉意,还有女儿的道歉,又是钱又是东西。

他这么突然冷不丁的把孩子送回去,信里他爹妈一句重话也没说,字里行间有的都是担心。担心他以后和孩子有隔阂,夹在亲生和收养的孩子之间难做人……

但是就是这样,沈格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收养战友的孩子,还有照顾大舅子家的妙儿他从未后悔。战场上弹雨枪击中活过来,他就不在只是为了自己而活。

只是他这么大的人了,常年在外,家里两老没享过他什么福,反而如今年纪一大把了,还要为他操心。

还有孩子......

有些事,他得和茹君好好谈一谈。

我来更新啦~有点晚。

明天入v,请多多支持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