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幸识君 > 第132章 信关(三)

幸识君 第132章 信关(三)

作者:某不知名写手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30 13:41:26 来源:文学城

孟琅告诉孟璋,岳安国手中还有几千士兵,可他却留在江县不愿过来,非要在那堵梦厝河。

孟璋听了,没有发火。他坐在炉火边,沉默地喝着酒。程将军就坐在一边,他是个敦实的汉子,有一张岩石般坚硬的脸。他一听完就愤愤地站起来,大叫道:“他这是违抗王命!”

孟琅说:“我现在就回去,让岳安国赶过来。”

“哪用孟二公子亲自出马,我现在就派人去江县找他们!”程将军说着就要起身,孟璋却说:“这也是条计策。”

两人一愣,便听他继续说:“要是他能堵住梦厝河,信关对长明就没用了。而且,我们也得做好信关失守的准备。”

程将军错愕地问:“那我们就不找他要援军了?”

“要。堵住梦厝河不需要三千士兵,只需要当地的百姓。程将军,你现在就派人去江县,至少得再要来两千人,岳安国要不愿来,你就让他在江县截河,必须把梦厝河堵住,这样长明的探子才会相信我们真要拦河。”孟璋思索了一会,问,“二弟,朝廷没有派出别的军队了吗?”

“没有。”

孟璋失望地说:“看来,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是一头老虎。希望礼关和智关已经增添了足够的兵力......”

孟琅问:“二哥,长明那边到底有多少人?”

“义关的有七千多,仁关的有一千多,算上我们杀死的,加起来应当有一万。”

程将军沉痛地说:“五关的士兵加起来都不到一万。”

孟琅惊讶地问:“怎么会这么少?”

“都跑了。”程将军说,“饭都吃不饱,那些军户当然就跑了。我们又没钱招募新兵,人自然就越来越少了。”

孟琅和孟璋都陷入了沉默,他们都知道那些消失的军饷去了哪里。好一会,孟琅问:“信关现在还有多少人?”

“一千不到。”程将军悲愤地说,“大家满以为朝廷会派来一支大军,现在,只怕......”

孟璋说:“告诉他们还有一万人在路上。”

程将军惊讶地叫起来:“一万?”

“一万。”孟璋镇定地说,“而且要宣扬朝廷已经命令棠王、辉王支援礼智二关,但不要声张岳安国带了援军,要让长明太子觉得信关像是要被放弃了,然后他就会重新考量战术,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休养几天,不过他是个聪明的人,这花招耍不了多久......”孟璋又陷入了沉思。

程将军说:“能缓几天也好啊,至少能把城墙补好。等天气回暖,城墙里的石头尸体就冻不住了!”他立即出去找传令的人了。

孟琅望着沉思的孟璋,一年不见,他大哥瘦了一圈,颧骨明显地凸起,像两块铁片贴在脸上,那双锐利的眼睛变得沉稳,当他拿那双眼睛看着人,对人说话时,对方不自觉地感到信服。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了。

孟琅有些犹豫。他看了看屋外,低声说:“哥,是爹叫我来的,他想议和......”

最后几个字他几乎是嗫嚅着说出来的。孟璋猛地抬起眼,盯着他问:“议和?”

“是。”

“我说过,那是一头老虎。”孟璋反复地说,“那是一头老虎,那是一头老虎!他们想跟老虎议和?”他突然站起来,怒气冲冲地在屋子里走了几步,然后对孟琅说:“他们没有一个人把我的话放在心上!长明来势汹汹,别看他们现在只派来了一万人,可他们以后会派来十万人,二十万人的!只要他们发现一万人打不下徐风!”

他气得眉毛都倒竖起来,一双眼睛可怕地闪着利光。他拿眼睛盯住孟琅,后者显露出无措的表情,询问地望着他。

孟璋吐出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二弟,父亲的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这些年他为什么要奔走列国、折冲樽俎,就是因为在山南诸国中,我们最弱。只有弱国才需要议和,强国会用刀和剑让别人闭嘴。狐假虎威能撑到几时?我们必须自己变成老虎,这一战就是变成老虎的机会。”

“什么?”孟琅惊讶地问,“我们怎么能变成老虎?”

孟璋唇角浮出一抹得意的微笑,他野心勃勃地说:“你不要以为我在这是光挨打,我这些天一直在派人刺探义关的情况。几天前,探子回来了,而今天,你带来了两百人,我有一个计划......”

他走到孟琅身边,俯身低声地说下去。

长明军中近来有些焦躁。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重创了仁关,又轻而易举地打下了义关,却在信关耗了整整一个多月。倘若他们知道长明国内现在正发生内乱,恐怕就要哗变了。守在仁关的薛将军是最先知道这件事的,现在他秘密地来到了义关,于是义关的将军也知道了,太子也知道了。奇怪的是,太子看起来一点都不惊讶。

他让各位将军来他屋中——这里原本是镇守义关的徐风将军的住宅。这位年轻的太子看起来气定神闲,好像压根不担心自己会被从王位扯下来。他请各位将军喝茶,和蔼地说:“我知道诸位都在担心什么,这正是我非要亲自出征的缘由。”

“殿下的意思是,您早就知道大王子他们会发动叛乱?”

在座的诸位都是太子的心腹,于是他直言不讳地说:“我当然知道,但我不能突然杀掉他们,毕竟我不是个暴君。然而,倘若他们在我出征期间发动叛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他们怎么能阻挠我实现先王的遗愿呢?”

众将领恍然大悟:“所以您才一直按兵不动——”

“我的确是在故意拖延时间。”长明太子冷酷地说,“我要是太早攻克信关,他们就不敢叛乱了。现在,我留在长明的两个义弟会解决他们。”

提起那对双胞胎义弟,在座的将军们不禁一栗。那可是像野兽一样凶残的家伙。薛将军试探地问:“殿下,那毕竟不是你的亲弟弟......”

“王后看着他们呢。你们可是都见识过她的手腕的。”长明太子冁然一笑,自信地说,“再说,我不是把童将军安排到北方了吗?再加上替我留守京中的六王子......不是正好四个人吗?”

在座众将不禁心惊。他们突然想起,那对双胞胎自请调去边关,占据了东西两个角,而童将军扼守在北方,他们手中都各有十万大军,倘若四位王子敢进攻京城,他们就会被这三人包个饺子。心惊恐惧的同时,他们也不禁感到敬佩,对自己选择的这位主子更加信任了。

“殿下高见!”众将军心悦诚服地说,“那么,殿下到底准备什么时候拿下信关?”

“等到春天。”长明太子狠厉道,“我要让他们吃不上今年的秋粮。”

孟琅听完孟璋的想法后,说:“哥哥,你怕不是疯了吧?”

孟璋的想法太疯狂了。义关卧居山谷之中,易守难攻,孟璋却想带着两百士兵爬上陡峭的山峰,烧掉长明的粮仓。粮仓的位置是探子查到的,他用自己的脑袋赌咒里面肯定是粮食。

“那你要怎么进到城里?”孟琅焦急地问,“义关四周都是悬崖峭壁,你怎么进去?”

“我不用进城。”孟璋说,“首先,我需要几千把火,从山上扔下去——”

“那城里的百姓......”

“二弟。”孟璋锐利地盯着他,“打仗,必须学会取舍。我自己带几百人出去实在太显眼,但现在你带了两百人来,这是救命的两百人!程将军不会盯着你的兵。二弟,帮帮我。我们不能总是窝在城里叫别人打,我们必须掌握先机。”

“这样太冒险了。”

“打仗没有不冒险的!他长明太子放着四个哥哥不管来打仁关也是冒险,我听说长明国内那几个王子造反了,这就是这些天他们攻势疲弱的原因!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就算这样,这也太冒险了。”

“你就说,你跟不跟我干吧。”

孟琅纠结地望着大哥,孟璋眼神坚定,看来他早就打定主意了。好半晌,孟琅问:“你打算从哪儿爬上去?”

“我早就找到了地方,也早就偷偷爬上过去一次。”孟璋胸有成竹地说,“火,箭,都准备好了,只差你和你那两百士兵!这是第二步,你们要埋伏在城外......”

“难道我们不跟你爬上去?”

“不,不,跟我上山的是我培养出的精锐,你们有更大的用途。”孟璋诡秘地说,“我跟你要里应外合,把长明吓得屁滚尿流!”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孟璋和孟琅悄悄离开了信关。他们要在三个时辰内爬上义关背靠的那座大山。这座山是独块山,十分陡峭,又下了雪,裸露的大片岩体滑的就像蛇皮。但这座山有一个神奇的特点,就是它像竹子一样一节节的,岩体之间有着许多裂缝,一棵棵小松树从那些裂缝中长出。

孟璋在驰援信关时路过了这座山。当他坚守在信关,当他绞尽脑汁想着反败为胜的方法时,他又想到了这座山。这正是孟璋最疯狂的地方,也是他最有魅力的地方。他永远不会被动地等在原地,他一定要出去,一定要行动,哪怕前面没有路,他也要自己劈出一条路来。

孟璋是第一个爬上那座孤峰的,他之前已经悄悄在山顶系好了绳索。众士兵在山下望着山上那个稳稳移动的黑影,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浓浓的自豪和感动。他们都紧张而期盼地向上望着。黑夜里,孟璋的身影很快就看不见了。

此刻,埋伏在义关外的孟琅心脏也咚咚直跳。他望着那黑乎乎的山峰,现在大哥就在他看不见的某个角落攀爬者——万一他摔下来怎么办?就算他擅长爬树,可这是将近七十米高的悬崖啊!

如果大哥失败,他也只能回去。孟璋真的太大胆了,他本来带的人就够少了,可他还要兵分两路,让二弟埋伏在城外。

当城里的守兵因为火雨惊慌失措时,孟琅就要率领自己带来的两百士兵冲进去。孟璋保证,彼时敌人一定会被吓得闻风丧胆,落荒而逃。他们一定会以为是国内的几个王子派兵打来了。

如果不是只有孟璋能爬上那座孤峰,如果不是除了孟琅他不敢再向任何一个将领透露这个计划,如果不是守在信关的人太少,他调走两百人一定会让程将军发现,他是绝不会让二弟冒这个险的。

一个士兵看出孟琅的紧张,说:“孟公子,您不用担心,您哥哥肯定能做到的。”

孟琅一愣,发现那人是之前的粗眉汉子。他心下稍宽,喃喃道:“我也相信大哥,他没什么不能做到。”

是的,他只能相信大哥,上天保佑,让大哥成功吧!

终于,一条麻绳划过深蓝的夜空,就像一道飞泉那样轻巧地抛洒出来。孟璋爬上去了!绳子哗啦啦落下,被离地十几米的一棵松树挂住了。一个士兵捡起一块斗大的石头甩出去,一下子砸断了那棵瘦弱的松树。

绳子落了下来,七八个腰上绑着麻绳的士兵涌到前面,手脚并用、一个接一个地分两路爬了上去。

不一会,绳子就像彩虹一样从山顶绽放。孟璋的那几十人有序地分成九支队伍,一个接一个地爬上去。等他们全爬上去时,天已呈现出灰蒙蒙的色彩,山下的义关隐约显出轮廓。孟璋盯着它,抹了把冰冷的汗水,说:“点火!”

谢谢新收藏本文的第77、78、79、80、81位朋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2章 信关(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