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新玉订亲
【本章简介】新玉接受了赵家的订亲项链,晓瑛准备在元旦和李军人成亲。
银杏叶黄了,一片金灿灿,花坛里开满了鲜艳的花朵,秋风吹来,阵阵清香迎面袭来,新玉不由地深吸一口:“好香哦!”
“菊花的香最怡人了。”赵先生望着花坛里的菊花,笑着对新玉说道,“你的性格有点像菊花呦。”
“我没这么好。”新玉红着脸小声说道,“我很随意的。”
“你就是我的菊花。”赵先生笑着看了一眼身边的新玉,手指着前面的一条马路,“这条路通往江边,我们去看看。”
新玉和赵先生一起来到了黄浦江畔,望着远处的万国建筑群,熙熙攘攘的行人,无数的商铺,川流不息的车辆,俩人不由地感概万千,远东第一大都市,世界十大名城,冒险家的乐园,他们在上海建造了很多具有本国特色的建筑,留下了闻名世界的万国建筑博览群。而今,新中国的建设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不久的将来,会有更高更好更美的建筑群耸立在黄浦江畔,上海将成为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俩人来到路边的大花坛,赵先生指着花坛后面的一张长椅:“我们去坐一会儿吧。”
一起坐下后,赵先生高兴地告诉新玉:“徐家汇附近的一些居民区就要搬迁了,一些棚户区将被拆除,要建造工人新村了。”
“真的,那你们住的居民区会拆吗?”
“还轮不到拆迁。”赵先生笑着看了一眼新玉,“大家都希望住新房子,这工人新村肯定很舒适。”
“那你就想办法争取吧。”新玉笑着说道,“我也喜欢住新房子。”
“我们早点成家吧,这样就可以去申请新房了。”赵先生红着脸紧紧握住新玉的手,“你愿意吗?”
“我??” 新玉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羞涩地点了点头。
满脸通红的赵先生兴奋地望着新玉,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正热切的望着他,心跳加速的他紧紧拥住了新玉。
“新玉??”赵先生深情的双眼望着新玉,想去亲吻她,这时花坛边来了一对情侣,新玉红着脸推了一下赵先生,娇嗔道:“这儿有行人。”
“我??我知道。”赵先生松开双手,歉意地笑了笑,不好意思的看着新玉,“我忘了在哪里,以后会注意的。”
“好啦,我们坐摆渡轮船过江去。”新玉笑着说道,“黄浦江对面就是浦东了,我还没去过。”
“我也没去过,据说都是当地的一些农户,居民很少。”赵先生笑着朝浦江对面望去,“上海人都叫乡下地方,不愿去看。”
“乡下地方怎么了,这大上海几百年前也是乡下。”新玉微微一笑,“上海人其实都是从乡下来创业奋斗的人。”
“说得好!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去创造的。”
新玉和赵先生坐上了摆渡轮船,在轮船上看浦西的景色更迷人,美丽的大上海,是由无数设计师精心设计,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而建成的,劳动创造了奇迹,创建了世界名城!
两人过江后,走出了码头,去浦东江边的一些地方逛了逛,望着江边的芦苇荡,田野里正在收割稻谷的农民,新玉想起了远方的父母和新民、阿荣、阿兴,要收割稻子了,家里的亲人更忙了。
傍晚,新玉和赵先生两人一起回到了赵家,一走进门,一阵香味迎面飘来。
“好香哦,兰姐在做熏鱼吧。”新玉笑着朝正在灶间做菜的赵兰问道,“这么早就回来做菜,和他见面了吗?”
“和你一样啰。”赵兰笑着打趣道,“我的那位医生,难得有空,哪像你,有这么好的哥来陪你。”
“哈哈??,我的妹子吃醋了。”赵先生笑着说道,“你和那位医生天天都见面,我们只有星期天。”
“我俩天天在一个科室,忙得没时间说话,约会很少的。”
“医生的工作最忙了。”新玉朝兰姐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两个人在一个单位挺好的,天天见面,有事马上就知道。”
“是呀,能知道很多。”赵兰笑着告诉新玉,“昨天吃中饭碰到晓瑛,问了几句,她要准备成家了。”
“真的,什么时候?”
“食堂人多,我们就随便说了两句。”
“晚上我去看看她。”
晚饭后,新玉边收拾碗筷边笑着对赵兰说道: “兰姐,你休息一下,我来洗碗。”她系上围裙,捧着碗筷走进灶间,打开水笼头洗了起来。
望着勤快的新玉,赵兰脸上露出了笑容,新玉和哥成亲后,我们家就更像个家了。有这么一个会照顾人,会做家务,善解人意,能干又漂亮的嫂子,是我们赵家的福气,天堂的爸妈肯定很喜欢。
赵兰看了哥一眼,赵先生会意的点了点头,进入房间拿出一个红色小礼盒,放在桌上。洗好碗收拾完的新玉从灶间走了出来,赵兰看着她笑着说道:“新玉先坐一会儿吧,待会再去晓瑛那儿。”
“不用坐了,我不累。”新玉看了一眼桌上的礼盒,这赵家兄妹又要送什么礼物了?
赵先生拿起桌上的小礼盒,充满爱意的双眼望着新玉:“等会儿我陪你去,先把这小礼物收下。”
新玉看着礼盒,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我刚答应了他,他就送礼物,看来这礼物早就准备好了。
“新玉。”赵先生从礼盒里拿出一条金项链,拉起新玉的手,放在新玉的手上,“这条项链是我母亲给我的,让我交给她的儿媳妇,请你收下。”
“哥,给嫂子挂上去吧。”赵兰在一边笑着说道,“放在盒子里没人看见,会有人追嫂子的。”
“哈哈??,那我就再去买一枚戒指,这样人人都知道新玉名花有主了。”
“我??,我不能戴首饰的。”新玉羞红了脸,轻声说道,“这要影响我的工作。”
“怎么会呢?”赵兰不解的问道,“难道学校不允许?”
“暂时没有规定,可我觉得戴首饰要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新玉告诉赵家兄妹,“老师的形象很重要,要端庄优雅,和蔼可亲!”
看着端庄秀丽,衣着得体的新玉,赵家兄妹笑着点了点头,这新玉呀,真是个好老师。
“不戴没关系的,你就藏在身边好了。”赵先生红着脸把礼盒交给了新玉,“这是我和母亲的心愿,你一定要收下。”
脸红得像朵玫瑰的新玉接过了礼盒,羞涩地点了点头,看到新玉收下了礼盒,赵先生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医院职工宿舍,新玉和晓瑛正开心地说着知心话,只有两人的宿舍里说话声音大了很多,新玉笑着看了一眼晓瑛:“听说你有喜事了,怎么藏着不告诉我?“
“我知道你今天会来。”晓瑛笑着说道,“这不算什么喜事,我是为女儿找个父亲,凑合着过日子吧。”
“这当然是喜事,而且是好事,抗美可以喊爸爸了。”
一想起孩子的亲生父亲李健,晓瑛的心一下子痛了起来,眼圈红了,四年多了,他还长眠在异国他乡,至今还没有回到家乡,不听话的泪水又要来了,她赶紧转身去拿茶杯和热水瓶: “我一直在担心,怕孩子受不了。”晓瑛边倒茶边说道,“抗美已经懂事了,再说她父亲在边疆驻守,她会怪我说谎的。”
“是呀,在上海成家还可以避免一些闲言碎语,家乡有些人会家长里短地搬弄是非。”新玉赞同道,“那你准备什么时候成家?”
“我俩打算在元旦成亲。”晓瑛告诉新玉,“他现在住在部队大院,有两间房间,其实是把大房间分割成两间小房间,一间给两个女儿住,另一间我搬过去就行。”
“住在家属区也好,但你妈妈陪女儿来住就挤了,以后有条件还是在外面找住处的好。”
新玉说得对,这家属区只能临时住几年,以后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两个女儿可以住得舒服点,家乡的父母和亲人也可接来住。
想到这,晓瑛点了点头,对新玉说道:“本来想去借亭子间住一段时间的,抽空去看了几间,都没有厨房和窗户,只有老虎窗。”
“这老虎窗口有点吓人,晒衣服不方便,没厨房又怎么做饭?”
“是呀,没办法,只能先在部队大院住几年。”
“小抗美的户口要快点迁过来,以后很难办的。”新玉看着晓瑛说道,“先把户口迁到部队大院,抗美上学就不用担心了。”
“好,这次回家乡喝喜酒,马上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