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新玉 > 第11章 婶婶病逝

新玉 第11章 婶婶病逝

作者:晚霞绯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7 09:21:42 来源:文学城

第十一章 婶婶病逝

【本章简介】婶婶病逝,悲痛的新玉决定用知识来改变贫困的命运!偶遇返乡扫墓的赵先生,他会帮新玉吗?

雨越下越大,院子里到处是水,站在堂屋窗户旁的新玉担心地望着窗外,直泻而下的雨水把院子的地面变成了河面,几个大水缸接满了天落水,这雨该停了,不然新民和父亲怎么回家?

雨终于停了下来,新玉点亮了煤油灯,堂屋亮了起来,新玉把课本笔记本和作业本都放进了书包,可以准备晚饭了。

“新玉,做饭时熬点姜汤,让你爸和新民驱寒。”母亲边说边从里屋门口走到堂屋,看了看窗外,对新玉说道,“这雨停了,新民和你爸可以回来了。”

“再不停,要出事的。”

“水会退下去的,不会有事。”

“就怕雨后路滑。”新玉笑着对母亲说,“妈,你坐一会儿,我去找点姜来。”转身去了灶间。

“幸亏你上午就回家了,你婶婶他们不知怎样?不住院应该回来了。”母亲走到灶间看了新玉一眼,担心道,“她的病这样拖着会更严重,一会你爸回来,再给他们送点钱去,让他们渡过这个难关。”

“妈,要早点给婶婶,让他们能及时去看病。”新玉找到一块姜,用水洗了洗,把它切成一片片,放进灶台的锅里,一边对母亲说,“等爸来了我和他一起送过去。”

院子里的水很快退了下去,露出了一块连着一块的青石板,夜色中的青石板发出了暗淡的光泽。新民和父亲该回来了。新玉做好了晚饭,熬了姜汤,和母亲一起坐在堂屋等父亲和新民回来。

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哭声,院门被人推开了,来人边哭边走向堂屋,出什么事了?听声音像是阿荣的哭声,受什么委屈了,哭得这么伤心。新玉赶紧打开堂屋的门。

“阿荣,你哭什么呀。”看着阿荣伤心难过的样子,新玉猛的一惊,难道是婶婶出事了?不会,上午还说要回家的。

“我??我妈妈她走了。”说完阿荣大哭了起来,“妈,我可怜的妈妈呀,你不该扔下我们哟。”

“啊??,婶婶走了,我的婶婶,你这是怎么啦,不该这么早就走了。”新玉一下子抱住了阿荣,伤心地哭了起来,“叔叔、阿荣、阿兴该怎么办?”

新玉的母亲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伤心地抹起了眼泪。

这时父亲拉着新民的手走进了院子,一看这情景,俩人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新民冲上前去一把抓住阿荣,哭喊着:“我要婶婶,你们为啥不早点去医院?”

“这个病没办法。”阿荣哭着对新民说,“都怪我们太穷了。”

新民抱住了阿荣,放声大哭起来,兄弟俩抱头痛哭。一旁的新玉哭着扶起阿荣,劝说道:“别再哭了,婶婶听了会不安心的。”

阿荣擦了擦眼泪,哭着对大家说:“我们对不起妈妈。”说完又哭了起来,边哭边告诉大家,“隔壁老伯帮我们把妈妈的灵堂设在堂屋,请大家晚上来陪陪妈妈。嬷嬷生病就不要来了。”

“不行,我要来看看你妈妈。”母亲流着泪说道,“我想和你妈说说话。”

“我会陪着她来的。”父亲擦了擦眼泪,“你要多陪你妈妈。”

晚上亲人们在一起守灵,大家回忆起婶婶生前的很多事,心里都很难过,一位好妈妈,还没好好享受生活,还没看到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这么年轻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让人痛心,更让人觉得可惜,就因为贫穷而无法医治病痛,过早地离世!

婶婶的离开,让新玉感叹人生的不易,一个村妇离开了,还不了解这个世界就走了。太可悲了。小小年纪的新玉,知道了人生的艰辛,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面对现实,该如何选择?读书很重要,但生活更重要,我要想办法让家人生活得好。有机会的话,我要去外面看看,闯一闯,不能在这个小乡村里做一个村姑,当一个贫穷的农妇。我要读好书,我要改变贫困的生活,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清明即将到来,村子里一些出门人纷纷回乡扫墓,小乡村比往日热闹多了。

清晨,趁着河水最清澈的时候,新玉拎着一大篮衣服来到河边洗衣服,淡淡的阳光照耀着河面,波光粼粼,河边的柳树抽出了绿枝,粉色的桃花点缀着绿色的河岸,我们的家乡好美,新玉不由地轻声哼唱起来:“花篮的花儿香??”

“好地方来好风光??”,后面有个男中音跟着哼起来,新玉扭头一看,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用惊奇的眼神看着她,一边跟着哼起歌来,新玉的脸红了起来,这人看上去文质彬彬,像个知识分子,是回乡扫墓的人吗?

这个年轻人走到河边的石台阶,拿出毛巾蹲下身子洗脸,边洗边问:“你的歌声真好听,是在学校学的吧。”

听口音是上海的,但中间夹带着本地的口音,难道是出门在外的家乡人。新玉看了一眼年轻人,回答道: “是老师教的。”

“不简单,很专业,这是好老师教的。”

“我们的音乐老师是从上海来的,合唱队也是他办起来的。”

“我听得出来,不是普通乡村老师教的,你在哪读书?”

“在县中上学。”

“啊,你已是中学生了,这儿很少的。”年轻人好奇地看了一眼新玉,这个女孩长得很清秀,眼睛很纯,气质与众不同,大城市里很少见。农村的女孩大多都没上学,能念中学,她的父母不一般,是懂教育的开明人家。

“我们家都上学的。“新玉边洗衣服边告诉年轻人,“我哥还在上海读大学。”

“能考上上海的大学更不容易,你呢,想考上海的大学吗?”

“当然想,只是家里的父母没人照顾了。”

“你今天没上学,是家里有事?”

“我妈妈生病了,我请假照顾她。”

“孝顺女儿,母亲身体好了再抓紧补习,学习成绩会上去的。”年轻人笑着说道,“我住在对面的亲戚家,后天就回上海上班。”

“我知道,你是来扫墓祭祖的。”

“明天还能见到你吗?”

“随缘吧。”新玉笑着对年轻人说道,“我就住在附近。”

第二天上午,新玉忙完了家务,扶着母亲到院子里晒太阳,自己在一边看书学习。

一会儿院门被人推开,有人进来了,新玉抬头一看,吃惊道:“你怎么来了?”

原来是昨天碰到的那个年轻人,他看着新玉微微一笑:“我是问过来的,王家村就一个会唱歌的百灵鸟,我一问就找到了。”

“你真行,我还以为我们不会再见呢,看来还是有缘的。”

“请坐。”新玉站起身来让座,转身指着母亲说:“这位是我妈妈,病了几个星期了,就快好了。”

“妈妈好!”年轻人朝新玉妈妈鞠躬致意,“祝您早日康复!”

“先生客气了,快请坐。”

“我看着你有点面熟,好像见过你。”

“伯母,我的家乡就在这儿,只是上辈人出门在外,我也在外长大,我每年都来家乡为前辈们扫墓。”

新玉走进堂屋倒了两杯热茶,拿着走了过来,一杯给母亲,另一杯递给年轻人:“先生请用茶。”

“你客气了,叫我赵平好了。”

“好的,赵先生请随意。”新玉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赵平,这个赵先生穿着西装,气质儒雅,一看就是坐办公室的那种办事先生。来故乡扫墓祭祖是个有孝心会感恩的人。新玉笑着问道:“赵先生扫墓完了吗?”

“已完成了,明天一早就回去。”

“自己的家乡还是忘不了,你每年都来吗?”

“都来的,有时提早一星期来,看请假的情况。”

“我??我想问你一下。”赵平的脸微微红了起来,“回上海后,我能写信给你吗?”

新玉一听,脸一下子红了起来,看了赵平一眼,又朝母亲看了看,见母亲没摇头,随即点了一下头:“可以。”

“太好了,我们是老乡,以后多联系。我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你的爸妈就是我的父母,大家可以互相走动。”

“赵先生客气了,以后大家多联系。”新玉母亲高兴地说,“我的大儿子新宇在上海读大学,你有空可以和新宇联系,老乡互相关照一下。”

“行,我们是同乡,在外一定会互相照顾帮助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