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新荆 > 第55章 新党

新荆 第55章 新党

作者:AMNH68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9 21:02:39 来源:文学城

新荆进入殿中,立刻就看到了神宗身边的李评。

他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上一世与李评起冲突已经是熙宁四年、五年时候的事,但神宗对近臣的维护让他很烦闷。熙宁五年,李评和手下阁门吏人贾佑、马仲良相处不恰,希望能开除二吏,王安石本人提出了反对,几经神宗本人周旋之后,王安石甚至说了“陛下方尊宠倚信李评,臣当避位”这种话。

——换言之,就是让神宗在他和李评之间做选择。虽说最终仍是神宗让步,但皇帝让得很艰难;堂堂宰执,让一位阁门使离开,竟费了不少功夫。

他并不希望神宗培养太多所谓的“帝党”,因为这会对正常的官僚秩序产生干扰。但阴差阳错之下,他这一世完全是被神宗以“帝党”“近臣”来提拔培养了,但愿未来旧荆不会因为类似原因也觉得他碍事,然后再次以辞职为威胁,要求皇帝在新、旧荆之间做选择。

新荆定了定神。不论怎么看,他都得尽快回秦凤。那儿没这么多限制,也有广阔的空间去发展新事物;他来这儿本就是为了向皇帝解释王韶没有失职,既然已经解释过,神宗皇帝也没什么异议,那么他处理好二蔡的事之后就得抓紧走人。

然而神宗并不知道他脑内纷繁复杂的这些弯弯绕绕。他看到的是,新荆来了之后,盯着自己身边的李评,脸色不悦。

神宗想了想,转向李评,低声道:“卿先回吧。”

李评一愣,竟然没动。他和神宗少年相识,是有些真感情的,不然也不会顶着周围人压力为皇帝打探消息。他心说我要是走了,那真是坐实了风言风语!我刚刚说了太后生疑,您是一点都不当回事吗?这殿内难道就没有太后的耳目?这节骨眼上竟还要支开周围人去跟新荆夜半独处,您糊涂啊!

李评脑内飞快转动,行礼回道:“陛下,臣还有要事禀报,不便远离,还望陛下恕罪。”

说完往后退了几步,恭敬地站在五米开外位置,不肯再走了。

神宗一怔,忍不住看向新荆。而新荆眼中,这是李评恃宠傲慢的铁证。新荆气得简直笑了起来。

真是监听上瘾了吗!他心道,定不会轻饶了你……

神宗也开始感到气氛不对。他决定先不计较李评刚才的行为了,对新荆开门见山道:“朕听说卿遭遇了刺客。开封府并未找到罪犯,皇城司虽在调查,但没有什么线索。”

新荆缓缓道:“关于此事,臣也有一些紧要的内容需要向陛下单独汇报。”

说完也退了几步,几乎退到了李评那条线上,并对李评做了个“请”的姿势,笑道:“某不敢与阁门使相争。”

李评的表情立刻凝固在了脸上。他本来就没什么要事汇报,不想离开,完全是为神宗着想,顺便提醒二位谨言慎行罢了。而新荆竟然完全不给他面子。

李评看向神宗。神宗犯不着用对待王安石的态度对待新荆,他瞪了新荆一眼,但说的却是:“西上阁门使、枢密都承旨李评殿外暂侯。”

李评抿了抿唇,没有再说什么,沉默中行礼离开集英殿。新荆目送李评离开,回到神宗面前,恭敬行礼道:“陛下……”

神宗一字一顿道:“你胆子越来越大了。”

“承蒙陛下厚爱,臣不胜感激。”态度恭敬,说的却是标准的客套话。“辽使遇刺一案,不宜久拖。臣斗胆建议,此事虽因辽人内斗而起,有死有伤,但可以按照患病而死给予辽人抚恤。”

神宗:“你这是让朕叫停开封府和国信所的调查。”

“他们两方已经查了几天,近期必然会向陛下汇报;继续查下去,便是开封府和国信所之间相互攻击了。”新荆道,“听说当时第一个动手的辽人已经在内斗中身亡,其他辽人中,如果有他的帮手,难道我们还能绕开辽国审判他们?不如抚恤一番,送回辽国去。”

神宗沉吟片刻,忽然道:“蔡京遇刺又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应该只是辽使遇刺案的余波。”新荆心道,有些事还在水面之下,辽国耶律乙辛的诸多计划还在筹备阶段,说了也没什么用。“如果我们始终扣留辽使幸存的几人,辽国那边就算得了文书,会不会认为宋是在找借口生事?”

神宗叹了口气。他被说服了。无论怎样,对夏的战事还在进行之中,他没有任何理由和辽国再起纷争。

“蔡京虽然没有通辽,但他在汴京城内遭遇行刺,这事影响不好。”新荆道,“臣觉得,不如安排他去环庆路,安排个地方职务。未来崇政殿说书王雱王元泽领命去环庆,他配合王殿讲的工作,若是也能立功,回京就有理由。那时他的遇刺经历就不再是阴影,而是荣光的一部分了。”

“这个不难。”神宗道,“新科进士,本来就该离京去地方任职。”

他顿了顿,幽幽道:“而王元泽的离京……你倒是好本事,居然说服了王相。”

也不能说是什么好本事。新荆心道,只能说是一些旁敲侧击的提醒。其实王安石本人现在就在风口浪尖上,很难说没有人铤而走险去行凶,但有那念头的,大都会因为重重的守卫而打消念头。这是靠王安石自身职务和皇帝重视双重叠加下的安保,不是随便哪个年轻官僚能拥有的。

就比如说走夜路也能被抢劫的新荆。新荆今晚上被叫来禁城之前,就在跟王安石本人探讨这事;最近京城的状态有点不稳定,新荆能被抢劫,王雱也有可能遇险;明面上,王雱前去西北边防,可以作为让蔡卞留京工作的让步;暗地里,把他派出去,待在可靠的军队之中,积累一些军方背景的履历,未来回京,也将能名正言顺地在身边留下一些军汉,保护他的安全。

还有一点,则不能向王安石透露:几个月后,西北对西夏战事将迅速升级,神宗皇帝会在参知政事韩绛和王安石本人中选择一个人,派去宣抚陕西。而考虑到新法推行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陕西路宣抚使十有**还是韩绛。

而韩绛这趟,虽有捷报,却在次年二月迎来兵变:两千多名广锐军士,拥广锐都虞侯吴逵造反;焚烧北城,大噪劫掠,斩关而出。

赵匡胤当年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历代赵宋官家对内部兵乱极为敏感。庆州兵变令宋神宗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间,虽然他始终没有放弃谋取西夏,但横山战事因兵变一事严重受阻,这是后话。

这一次,如果韩绛仍是陕西路宣抚使,那么环庆路的王雱,可以代为传达王安石的意见,制约韩绛的一些行为,将庆州的兵变解决在萌芽之中。王雱一个人怕是不行,蔡京充当他的助手,应该能大大缓解他公务上的压力。——蔡京若是认真干活,一个人能顶三个;而新荆手握他的把柄,不怕他到时候不听话。

那时候,新荆自己在熙宁,距离环庆路并不远;韩绛宣抚陕西,手下一共会有七军,以知原州种古、知环州种诊、环庆路都监任怀政、知保安军景思立、知青涧城种谔、知德顺军周永清、秦凤路都钤辖向宝分领。而以新荆如今察访使身份,若韩绛征集七路军马,秦凤路察访使新荆随同秦凤路都钤辖向宝一军前去横山,完全说得过去。到时候,他就可以为王雱提供助力。

……

新荆收回思绪,对面前的神宗皇帝行礼道:“臣请求在同天节后离京,返回秦凤路。”

神宗立刻道:“朕不同意。”

“陛下,”新荆笑了笑,道,“您前几日让臣未来担任同修起居注一职,臣若是没有一些功业,怎好与这职务相称?臣愿为陛下争取一次秦凤路对夏贼的胜仗,也算不负陛下栽培之恩。”

这回答出乎神宗意料。在自己面前,新荆很少谈到军务,提的更多是变法条例和一些经济方面的建议。

“……这不是你该参与的。”神宗仍摇头道,“如果说有关,也只能说你在秦凤路的市易司运转良好,为王韶等人争取了足够军费。如果你说的就是这种功业,已经足够你升职,并不需要你长期待在秦凤。”

他倒是并不回避秦凤路未来也会有战事的可能。在对夏战略上,秦凤和环庆横山,是钳制西夏的左右两翼;横山能燃起战火,熙河未来也有可能。西夏人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如果一翼遭险,西夏人完全可能在另一翼强攻直下,围魏救赵。

“臣愿意承诺给陛下一次熙河之胜。”新荆道,“那时候,臣就能把借陛下的钱也一并还清。但现在还不行,……”

“这都不是理由。”神宗感到一丝烦闷。他已经说了几遍不行,但新荆完全不顺着他的话来,就好像他身为皇帝的权威和神圣在这人面前并不管用。而自己除了反复说“不行”之外,暂时不想用皇帝的另一些强制力去压制这年轻官员。那会极大地破坏他们二人的君臣关系。

他现在竟然已经习惯了新荆的逾矩。这几年,他们私下的对话越来越不正式,现在已经从“卿”过渡到了“你”。他即位之后,用了一年多时间,习惯“皇帝”的神圣与庄重;现在他在自己的年轻臣子面前却总是神圣不起来。

我太纵容他了。神宗心想。

“还有一件事。”新荆忽然道,“臣在熙河依托佛寺修了一座塔。现在还处于雏形,但未来四五年里,会逐渐修建起来。”

神宗大皱眉头:“你的钱都花在这儿了?”

“不会的。重点肯定是军费。”新荆道,“但我尽量给修建留出经费。”那未来会是重要的人才储备库,而佛教在西夏很有影响力,作为文化传播的基础也是很好的。

除此之外,他也有一些事关神宗皇帝本人的私心。

神宗忍不住想发火:“这跟你留在秦凤有什么关系!难道你还参与修建寺庙?!”

“臣确实想参与它的建设。”新荆觉得说了也无妨。他郑重道,“这佛寺,这塔,建起来之后,会为您祈福,保佑您健康、长寿。”

……

李评回到殿中。新荆已经走了有一会了,神宗仍在发怔。

李评:“陛下?”

李评:“陛下!”

神宗回过神,看向他:“新中允要在宋的西北边陲修建寺庙和佛塔,为朕祈福。”

李评:“陛下!!”

神宗:“——靠他自己挣的钱。”

李评闭上了眼。他现在无比担忧未来几天,太后和神宗聊天的场面。

李评反复权衡,道:“这几天,如果太后问起新中允,陛下是否考虑先批评批评他……”

“不。”神宗道,“朕应该夸奖他。”

李评立刻行礼请辞。

————

新荆没有直接回王安石的宅邸。天色已晚,他这时候回去,如果惊扰了家人,就是他的不对。

于是他拐弯去了蔡京所在的医馆。虽然这人白天遭了罪,但惊扰蔡元长的睡眠,新荆丝毫不觉得哪儿不行。

令他意外的是,蔡京那间房中亮着灯,蔡元长本人坐在桌边,看到新荆推门进来,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

新荆:“你身体好些了?”

蔡京点了点头。“糕点里的麻药并不致命,下午一直喝着茶水,现在已经好多了。”

新荆笑了笑,也坐了下来。

“考虑好了?”

蔡京的嘴唇颤了颤,勉强笑了笑。他确实已经考虑好了,和前途、命运相比起来,有些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他傍晚甚至专门采买了一番,已经在这房中研究了很久,确保自己已经熟练掌握了一些工具的特点、尺寸、使用要点以及禁忌事项,以备不时之需。

既然新中允说了他需要学习,那就得学习到位。无论怎么说,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

“好。”新荆点了点头。“元长不必再有被刺之忧。未来你会前往环庆为王元泽服务,建功立业,都有你一份。那儿也很安全”

蔡京一怔。王雱?这怎么还换人了?

蔡京不安道:“蔡某以为只需要跟随新中允……”

“你不用担心。”新荆笑道,“过不了多久,我也会去环庆。以你的本事,服务两人,也不是什么难处。”

新荆道:“你冷吗?我看你好像在抖?”

“不,不……”蔡京颤声道,“蔡某不才……只能……继续学习……”

“我今天在这儿睡一晚。”新荆道,“这医馆其他难说,床倒是够大。这点很好。”

蔡京:“很……很好……”

他见新荆仍盯着自己,整个人已经绷紧到了极限,脱口而出道:“蔡某言出必行。新中允希望蔡某怎么,蔡某便竭心尽力!”

新荆点了点头。他确实在考虑怎么用蔡京这人。是否需要跟他分享秘密?是否需要——发展他成为“新党”的地下工作者?

这儿的新党,其实已经是他“新荆”的新。一个人忙前忙后实在费劲,也许他可以让蔡京做些基础性的工作。

他取出腰间的那只葫芦。这正是苏轼给的那个,为了安全,还一直带在身上。

蔡京接在手里,轻轻一晃,感到里面若干小球。他定睛一看,葫芦底部刻着两个古字,若不是他多年研习书法,还真不一定能认出。

媚珠。

蔡京一口气没上来,几乎昏死过去。新荆却没发现那葫芦身上写了什么,他叮嘱道:“这里面每一颗都大有文章,来之不易,都需要元长你辛苦了。”

说完,他仍觉得不够稳妥,补充道:“今夜过后,你就当无事发生。明白了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5章 新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