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斜阳却照深深院 > 第99章 醉酒

斜阳却照深深院 第99章 醉酒

作者:携琴载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9:56:44 来源:文学城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日子一晃,眨眼间到了年根,这是成亲后的第一个年,真快呀!周府正月十五的家宴,苏锦只顾望着灯花出神。

周家过年可真忙啊!

请祖宗拜影、儿孙叩拜祖上这是大事。余氏后头就是苏锦,两位长房夫人恭恭敬敬的领着各房子孙给祖宗磕头、祭拜,继而是几房序齿排班给老太爷磕头。除却长辈们,平辈中打头的就是周彦邦同苏锦,带着姬妾给太爷磕头。

周玉簪看到苏锦丁大点人儿跟在余氏后头传送,心中老大不高兴。回去便向孔氏抱怨:“又不是长辈,又不是嫡出,跟在后头神头鬼脸的算个什么。”

孔氏不然:“我的儿,教你个名称,记住喽。冢妇,这叫冢妇。她是长房长媳,人再小身份地位摆在那里,没人越的过去。若是嫡子余氏早把当家理纪的权放给她了,这份家财荫封理应他这一脉继承,到了余氏这就不好说喽。所以我给你寻人家,只挑嫡出长子,没人敢小瞧你,她今日的排场便是你的明日。”

冢妇?怪风光的。如此,便罢了,周玉簪定定的注视着苏锦的一言一行。

入了正月各房不停的宴请。今儿东院儿里,明儿三叔父家,后儿姊妹们小聚,外后妯娌间乐一乐。再外后,有头脸的督管、庄子上铺子里的总管事。虽不是各个都要去,但总有局,总不得安生。

戏文、百戏、杂耍、说书、放烟火,只戏文不光本省,还请了南戏,北曲南戏……竟比街上还热闹。一时说赏,大圆簸箕里几十吊铜钱散开,金锞子银锞子,漫天满地的撒。叮叮当当的响声伴随着下人们的磕头声、吉祥话此起彼伏,周维儒就乐呵呵的看着下人们抢。周家人自然见怪不怪,苏锦多看了几眼便惹得周玉汝排揎,盯住她问她家中如何过年节。

“我家中还是梅花样式的银锞子多,我听闻有人家全用金。嫂嫂,说的可是你家?想你家中热闹更甚?”

死丫头,谁不知你家落金叶子,又讥讽于我。佯装听戏,不理睬!

此番过年苏锦算是见识到周府的奢华与热闹。余氏喜新,阖府铺设一新,满地红毡毯,好几个珐琅大足鼎,烘的屋里头人人脸红扑扑的。余氏头戴抹额,镶嵌碧玉,通体绣金线云锦罩袍,高门贵妇的气派拿捏十足,家下人也都是遍身绫罗新衣。这豪气,怪不得寻常人家走门路,也要把女孩送进来做下人。

吃食自然不需多提,天南海北的菜蔬,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林子里的,海子里的。燕鲍翅参在周家只算寻常,硕大的乌金鲍,余氏闻了闻,嫌腥气便赏了人。不光有正筵,还另摆了一桌‘看食’,枣塔、银丝饼,琳琳码叠甚高,只看不吃。钟鸣鼎食之家,杯盘罗列,奇珍异果,推杯换盏间锦绣团圆。

男人们吃酒、听曲、猜拳玩笑比妇孺们放的开。周府世家大族,兄弟子侄颇多。休憩娱乐、吃酒做客轮着宴请。周彦邦新进去了刑部,擢升郎中令。他正当红,周彦坤指日可待,两人都是众人奉承的焦点,应酬频繁,觥筹交错间,自然忙的不可开交。

苏锦无心应付这份热闹显赫,托着腮暗暗发呆。

十五一过,年就过了,回去给父母上柱香。想往日,父亲还在时,街巷市井定是车马喧嚣,热闹异常。邀约着若男和哥哥带着家下人同游,洒金街上游人如织、鹊桥巷内千种烟火彻夜不休,硫硝味久久不散。千灯巷内双狮绣球灯、拜月求子灯、喜婆婆灯、钟馗嫁妹灯。

还有一种总不灭的滚灯,哎呀呀,千巷流光,万户异彩,那热闹不肖细说。跟着若男的婆子小厮常常是‘祖宗’‘祖奶奶’的左求右告,央告她早些回府。往事如烟,眨眼间,消失殆尽,若男、若男……哎,今日一并化些纸吧……

再看看如今,身处世族大家,同样花团锦簇。可总是要看着脸色,记得规矩,时刻带着约束,佳肴美馔逼着吃也索然无味,这儿的热闹更像是表演。

周家不许不让,也不需要女人出门。从余氏到小姐丫头,她们想什么都只需动动口,自有人跑腿张罗,颠颠儿的亲奉眼前。比如周玉汝,始终信奉她家的就是最好的,其他一概不放在眼中。其他女眷乃至奴仆丫头,多少都有些高傲在身上,这是身为周家人的体面。

余氏掌家,也只是有人情来往应酬,大轿车马抬了出去,她们的眼睛从不看人间万象。打蘸寄名祈福,一应都是委托家中贾天师供奉捐赠。

所以,苏锦摸出了周彦邦的秉性,他认为你不该问的,得不到一个字儿的答复。你说要出门,十次有九次不许。这便是规矩,女不言外,自然而然。如此说来,英若男的事情当真是‘法外开恩’了。

自己想的入神,却不知姊妹婶子们瞧着她笑,周玉汝帕子掩口,只笑不言语。苏锦不知所以然,周玉暖指了指前头的戏文,示意她看。

“娘子执意不肯让,我便跪死又何妨?”

只见王有道扯着孟月华的袖子不撒手,涎皮赖脸的纠缠,使出浑身解数讨好孟氏,后头又唱到。

“同枕共衾似鸳鸯,当年恩爱无偏向。”

词唱的深情,戏子演的传神。因着过年,唱的都是“吉祥戏”,满台人物皆穿红袍营造喜庆的气氛。这《御碑亭》剧情诙谐幽默,不仅结局圆满,又是‘满堂红’的场景,最是应景。家下人都听的有滋有味,就连苏锦也入了迷。

“你是我的贤妻房。”

“咳,罢!”

孟月华一声罢了,更让气氛达到了**。哄堂大笑,上头‘满堂红’,地下‘满堂彩’。赏钱如雨点般撒在戏子脚下,一时间热闹非凡。

“所以说,小夫妻相打不要闲人劝,你不劝人家自好,好的像那水中的鸳鸯,难舍难分。蜜里调油,浓的化不开。”

孔氏凑趣,众人都知道说的是谁。可也有人不知道,周玉屏只跟着看热闹,听的懵懂又有三分明白:“二婶婶说的可是大哥哥和嫂嫂?我瞧着也像。”

无心之言又惹来哄堂大笑,袁氏笑骂:“这蹄子,就你长嘴了!”

正笑着,周玉汝带着周玉簪,吆喝着周玉贞和玉暖姊妹来给苏锦敬酒。只说自己年纪小,请她见谅,一口一个嫂子叫的苏锦没法拒绝。知她有意灌她,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喝。女儿酒倒罢了,周玉簪端的是金华酒,周玉贞递的是麻姑酒,到了周玉汝,她更狠,敬的是南烧酒。

苏锦直言不能再喝,周玉汝便佯装生气:“嫂子只吃他们的,却不吃我的,可是还跟我恼!”

好么,这个帽子可不敢当!把苏锦逼的强撑着一口闷,周玉汝见势更起哄:“嫂嫂好酒量,竟没看出来。既这么着,再吃一杯也无妨。一杯是情,二杯是意,三杯你和大哥哥甜蜜蜜……”

“玉汝。”两个哥哥异口同声,先开口的竟是自家哥哥:“别混闹,吃醉了就不是玩的。”

批评她的是周彦坤,从周玉汝开始抹蜜似的唤嫂子,他就知道她下面要作什么妖。掺着酒灌,后头有的罪受。周玉汝不睬,死拽住拉住摇头晃脑的苏锦要灌。

“你嫂子醉了,拿过来,我吃你的酒。”

周彦邦方起唇,这位妹子便不敢再动。周玉汝恍惚,这位哥哥向来冷漠,极少极少为谁出手,此番开口竟是为了小嫂子。想来他看穿自己的图谋,周玉汝不敢放肆也不敢去敬周彦邦。

“丫头愣着干嘛,快把酒递予你哥哥。你嫂子要养身子办正经事,吃醉了你哥哥心疼!”

孔氏好钢口,惹的家下人又是一通笑。她早盯上周彦邦,从开始敬酒,他的眼睛就没离开过媳妇子。孔氏心上觉得好笑,恼的时候白毛对黑嘴,斗鸡似的扎煞着翅膀。现时,眼神黏的化不开,才几日功夫,就好成这般?

焰火没看,灯谜没猜,元宵没吃上,花灯也赏不起来。同周玉暖约好的‘走百病’自然也泡汤,能看的热闹一个没看到,晕乎乎的便被扶回房。苏锦是靠着听云肩膀,被听雨搀着回去的。她什么也记得,只觉得天旋地转,怎么回的房自然也不清楚。粉面上两腮酡红,心突突的跳,倒是不作呕,只是咿咿呀呀话多。

苏锦不知他家的酒不同自家的酒,因着父亲本身不喜烈酒,故而自家的酒多为绵软型幽香而醇厚。他家的酒入口香甜甚至有些回甘,可是后劲十足,单是一种便罢了,她哪里知道酒不能掺着喝。周氏姊妹又不肯放过她,当时饮的有多痛快,现在醉的就有多厉害。

开始是晕乎乎的,此时则是彻底的醉了。环抱着林初兰的腰不肯撒手,咿咿呀呀的撒娇撒痴:“姨娘,我想家了,咱们回家吧,回家吧……”

像个孩子般撒娇耍无赖,缠住不松手。丫头端着碗喂它和合汤,她也不肯喝,嘴里念念叨叨的都是回家。把个林初兰弄的束手无策,连声抱怨丫头为何不拦着些,醉成这幅模样。

“回哪个家?”

周彦邦带着一身凛冽进来,外头下雪了,水貂皮的大氅裹进一丝寒气。丫头赶忙上前接过手炉,脱掉大氅。靛青的面上一脸不耐烦,年年如此,为着家宴烦透顶,生生等老爷夫人都离去,他方才脱身。

“回自家。”苏锦不知道谁在跟她说话,自顾自的回答。

“这里不是你家吗?”

“不是。”

“这里是哪里?”

“周府。”

“那你家在哪里?”

“尚书府,吏部尚书府苏家。”

“不是你家你为何在这里?”

不答了,嘴里还是嚷着回家。

林初兰抱歉的跟他赔笑:“大爷,夫人她醉了,醉话不能信,不要同她一般见识。”转而又劝起苏锦:“夫人,这儿就是你家,大爷来了,别混说。”

“不,这不是我家。”

虽然是是醉话,苏锦的执着还是让他有些恼。遂二指抬起她的下巴,问道:“我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