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斜阳却照深深院 > 第344章 沧海(三)

斜阳却照深深院 第344章 沧海(三)

作者:携琴载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0 08:33:17 来源:文学城

“哎呀,给爹的饼子。”

宋小满抢先捡起,无不珍惜的掸掸灰,举到他眼前。

“这叫乌云盖白雪,桃花起的名字,可好吃啦,你们那里有吗?”丫头眼睛亮晶晶,满心炫耀。

“没有。”止住拔刀的暗卫,他竟然接话了,中堂大人对一个乡野丫头。

“我们那里没有。”

谁都没想到,奉使大人竟然和一个毛丫头说上话了,哎呀呀,轮到郝知州眼珠子要掉下来了。

“对了,你就是从京城来的大老爷吗?”

小姑娘那双清亮的眸子兴奋的看着他,一骨碌跑到跪着的农妇面前。

“她叫桃花,也是从京城来。她见识可广了,这街上有的她都吃过,她还会做汤饼子。她说糟鲥鱼,好吃的鲜掉舌头。还说上元灯节有一种滚灯总也不灭,还有洒金街,她说她从前……”

“小满!”

这一声喊,犹如平地惊雷。纵然她赶紧咬唇颔首,可,可来不及了……

怎么,怎么会?太像,太像了,这声音简直……

周彦邦都打算走了,被这声线惊的站住。

不可置信的抬眸,盯住那个地上的村妇,他想让她抬起头。

“放肆!”

宋清平急急赶来,小跑着上前。

“这是下官的小女和婢子,村野妇孺,无意冒犯,还请大人见谅。”语毕呵斥。满脸愠怒:“还不快退下!”

“爹,你来了。”

宋小满丝毫没意识到父亲今日的不同,只当他玩笑,笑嘻嘻的扯住袖子。

“今天集市怎这样热闹?喏,还有花糕,你不是说桃花最爱吃吗?”

又开始拉扯苏锦:“起来呀,买汤饼子呀,跪着干嘛,大老爷又不吃人。”

“滚,快滚。”震怒异常,破口大骂,颇有些恼羞成怒的感觉。

因为他看到苏锦在抖,她在发抖。

什么什么?爹骂人?要知道他从来不在外头发火,对自己更是怎样都行,今儿这是怎么了?宋小满彻底迷糊了。

怎么了,她当然听不到,宋清平的心如鼓擂。

“爹~~~”

“跪下,给大人请罪。”

不由分说,登时打断,一声比一声严厉。小丫头瘪瘪嘴,都要哭了。

“童言无忌,我岂会和稚子计较。宋大人息怒,家去再教子吧。”反是周彦邦打了圆场。

年纪上似比孝贤小,这女孩眼波灵动,似和他父亲有些像,口齿上却强似他父亲百倍,端地是伶牙俐齿。

父爱触动,刚想摸摸她的头,小姑娘倔强的偏头躲过,颇不给面子。

“哼,凶什么,吃炮仗了吗?不理你!”冲着宋清平呲牙瞪眼,毫无顾忌。

麻利的挎起篮子,捡起她的,‘乌云盖白雪’,边说边拉起地上的农妇:“桃花,咱们走,不理他!”

口中忿忿,还不忘回瞪她爹,好大气性呀。

“大人,大人……”郝知州躬身作揖:“时辰不早了,一众地方官员都在等待拜谒大人,您看……”

周彦邦望着那一大一小远去的身影,心中说不出的怪异。

太丑了,真的是太丑了。

那是怎样一张脸,焦黄似土,黯淡无光,几乎和她土黄的包头巾一色。粗布裙袄上下包裹,只能说御寒,毫无身段可言。溃烂的手指,拘谨的不敢抬头,又丑又粗,分明就是北镇最最普通的农妇呀!

可、可那声音又……天下竟有这样巧合的事?偏还让他遇见了?

不由得产生一种错乱,深深凝望,疑云重重,迟迟不肯离去。

怎么不走呢?

郝知州不住的给宋清平使眼色,他劝过一回了,再劝倒像撵人似的。

北镇地界上,知县顶大,合着都看完一个人出丑,倒是说句话搭把手呀。

“大人体察民情,乃天家关爱,北镇百姓无不涕零。只是,北地甚寒,还请奉使大人回州府里歇息,待下官详细禀报。”

宋知县也来奉承,不多见啊。周彦邦瞥了瞥他,又望望远处:“乃爱真是冰雪聪慧呀。”

走啦,这一转身,大小官员,随从暗卫,呼啦啦走了个干净。

他多么想回家,告诉她别怕。可他要去禀告,去向奉使大人述职。望望回家的路,终究还是跟上了大部队。

落荒而逃,她这一路不知是怎么回来的。身子摇摆,脚踩棉花套,不是扶着小满,她几乎要跌倒。

“爹真讨厌,恁多吃食都没买,全被他搅黄了。你说他今天怎么了?冲咱们发什么火?他还让我滚。”

“我跟你讲,咱不理他。你到我屋里睡,叫他一个人睡。哼,气死我啦。”

“桃花,咱们吃什么?要不还去英姑家?”

宋小满一路上忿忿,刚回家就跳上炕,抱着她的猫崽子们开始叫屈。絮絮叨叨,怨天怼地。

她说了许多,唤了多次,终不见回声。这才放下猫,趿拉着鞋跑了出来。

“桃花桃花?” 依旧无人作答。

“吱吱嘎嘎”推开破旧的门扇,昏暗的灶房内悄无声息,没引火也没烧灶。桃花就这样凄惶惶,呆愣愣的立在案板旁,上面还摆着一颗大头菜。只是那案板上……

“哎呀,桃花,你怎么了?”

知州的府衙后院,已然做了最精心的布置。黄铜大炭盆里,拢着上好银丝炭,大足鼎内,沉香幽幽。紫檀书案,文房俱全。

周彦邦素爱洁净,换了件衣裳,洗了手净了面,太师椅上端坐,高高在上。

钦州府的大小官员说了好一会子话,却独独把他留下。临走时,郝知州狡黠的目光,滴溜溜在他身上打转儿。

“竟不知宋大人何时抱的大腿,既如此,抓住机会喽。”

郝知州小声的嘀咕,良言忠告还是拉拢嫉妒,都有吧。

他的心怎会在这里?他要回家,他惦记她。

呆了这许久,这炭火,这沉香都是好东西,可今时之宋知县却无福消受。

习惯了寒冷,乍到暖处,香风暖气熏的他一阵阵头脑发昏。

“笃笃笃”

周彦邦修长细白的手指,十分有节奏的敲击桌面。时光仿佛回到许多年前,在江宁府,他来质问他。

那时的他们皆春风得意,一个年轻的御使,一个初入仕途的知县。一个站着,一个坐着。没有想到,时隔经年,大人还是大人,卑职还是卑职。

他,她,他们,三个人的命运以这种方式纠缠。他是来问罪的吗?

不禁泛起疑惑,但是心中笃定,绝无可能。现时那张脸,任谁再见,都不能把她同昔日周府苏氏夫人扯上关系。

死了的都死了,更不可能窥探天机。

难道心中还有怨恨?还要降罪?

那就来吧,他一定不会像年轻时那样激动,同他争执、分辩,试图说服他。

已然到这个境地,最多最多,官不做了,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有她在身边,真的无所谓了。

宋清平在盘算,周彦邦也在打量。他不想看郝知州的肥腮肿脸,亦不想听他聒噪的奉承,一众人中他只关注他。

目光穿过丛丛红袍乌纱,他永远安静。和在江宁府时一样,他永远的不出色,永远的不上前。只在最后、最末一个位置上,做他的芝麻粒大的官,默默无闻。

初见时只觉得他显老,待及眼前,天哪,满面风霜!

衣衫清洁却陈旧,官袍内里的棉袍磨毛了边,冻裂红肿的手指,甚至有些佝偻。两鬓夹杂花白,脸上肌肤皴裂,再加上蓄了胡须,有着和年龄不符的苍老。

天,怎沧桑如此?

周彦邦心下一沉,一种愧疚,油然而生。

“大人。”宋清平先跪下了:“卑职当年器小无远见,为内宅之事,几番诋毁大人。”

“今日英将军沉冤得雪,小人心内甚感大人之远虑,国家之柱石。不曾体会大人之良苦用心,小人为当年之事,深感愧疚。现下给大人赔罪,要罢黜、要流放,小人愿领,以赎当年僭越之罪。”

宋清平不是溜须拍马,他有愧,他的愧连苏锦都不知道。

当年逃出生天,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瞒天过海。他连上了月余的折子,极力痛陈,周彦邦之罪不可赦,罪大恶极。摸了老虎屁股,本来定下的留任,被远远儿的打发到了天边。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带着她来到北镇,他的计划如愿了。

可多年的礼学教化,他占着的终究是人、妻。再一次面对时,他做不到对他正经的‘夫君’心无挂碍。

当日之种种策略,那一场弥天大谎,终究是他布下的局。

好一番引咎自责,周彦邦的目光流转,不停在他身上打量。这是释怀了吗?还是想升迁?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趋奉,凡事必有所求,久经官场,没人逃得出这个真相。

不过,他此时一丝都不想计较。

他不计较,是因为他亦有愧。

当年他的迁怒,他的后悔,固执的认为是他的出现,才酿成了惨剧。无人处扪心自问,他自己才是罪魁祸首,如此雷霆,不过是不愿承认自己的错。

宋清平又岂知周彦邦心中的愧?

是的,再次面对,周彦邦同样是有愧的。

他们为了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时心怀愧疚。

因为一个人,彼此产生关联,甚至改变仕途命运,他们只是相互不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