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斜阳却照深深院 > 第307章 归家

斜阳却照深深院 第307章 归家

作者:携琴载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2 08:28:05 来源:文学城

好好好,两个男人家自不必说。作为无所不能的婢子,烧饭这活儿就摊派到她头上。

爱妻心切的宋大人又犹豫了,一是舍不得。二是别人不知道的他知道,自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还真难为她。

要不请个人帮厨?

不就是烧饭,看不起谁?我来就我来,能有多难?杀贼擒王是怎地?

好吧好吧,不就是烧饭。没有没有,可不敢看不起你。

不难不难,从新手烧糊了锅,通个灶差点把灶房点了。

到后头一点点的,菜也能腌了,小茴香馅的饺子也能包了,面饼子也会贴了,然后一切驾轻就熟。

再加上小满这个马屁精,帮着四处吹捧,桃花手艺如何如何。嗐,更不得了,仿佛学会了通天的本领。

每每下厨,得意的哼曲儿。谁帮也不要,口中振振。

“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自己最好。”然后嬉笑哄他:“哥哥别恼,我不是说你。”

真是苦藤结甜瓜,寒冬里开出花儿,窘迫的日子让她过的有滋有味。

反而英姑,教不会,是真教不会。

不让放醋回回都忘,让少搁盐,像卖盐的不要钱,齁的难以下咽。

罢了罢了,左右她烧的也没人吃,没的糟蹋粮食,自此灶房里成了苏锦的天下。

后来济慈堂、寄孤院,棺材铺子一个个的开了,她更忙了。

宋清平又不管家中事务,只是看到她进灶房就埋怨,见一回说一回。

“就请个帮厨又怎样?”

不能怎样,她就是怕花钱,用钱的地方多,自己来多少能省些不是。

“对了,柴大户家小公子出痘,请你去瞧瞧,送了几个发面饼子……”

“不许收,没有下次!”

她脸一冷,英姑唬的立马抢过烧火棍:“我来烧,娘子我来。”

倒有些成色,这是底线不能破。

苏锦抿嘴:“今儿日头好,去,把小满的被褥抱出来晾晒。还有,过一个时辰去叫她回家。告诉她,不回来不给她留门。”

“嗳嗳。”欢快的像只雀儿,蹦蹦跳跳的出了门。

这丫头,成日里跟着小满混,帮着小满圆谎,跟着瞎溜达,快活的不得了。

早不是当年棺材里刨出来的样子,无忧无虑的日子,她又变回了孩子心性。

是啊,吃过蜜糖,谁愿意再尝黄连。人都是这样,活的自在都成了孩子,不愿意想过去。

只是,瞒着主子收礼物,人来不先回话。出痘这样要紧的事,憋最后才说,搁在哪个府上,不死也打残。

哪个府上?哪辈子的旧账,瞎想什么?说人呢,自己不也就是个婢子丫头?

又捧起一抱芦柴,用力撅断,往灶膛里填埋。左边锅凉,往那头多塞些。这一系列动作,是变成习惯了的熟稔。

三年,三年有余,时间打马而过,太匆匆。

她已经很久没去想从前,那仿佛是一场噩梦,醒了就再不愿意回想。

冉冉的炉火,映衬着红彤彤的脸庞,溃烂的手背。等水开的空隙,心中算盘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棺材铺面虽说舍的都是薄板材,可不光一文钱不收,还要贴抬钱埋钱。里外里板材二两,抬埋人工二两,发送一位就要四两!

毫无进项,可是个无底洞。

义冢倒是现成的,可也要雇人看守,总归要贴补饭钱工钱。

济慈堂老弱多,吃住穿自不必说。病了痛了,寻医问药,样样都是钱。

寄孤院?哎,上到总角的孩子,下到没出月的婴儿,哭的叫人心碎。总不能看着她们饿死,雇奶口又是一笔钱。

这几项林林总总算下来,一年少说少说还要一百两。虽说开放贸易,可这偏僻的集镇,百姓都不富裕,能收上来几文税钱。

都讲大人会治理,可没银钱如何施展抱负,也是有心无力。哥哥的难处,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父亲给的保命箱子,黄白越来越少。眼下要置办老人孩子的衣裳,少不得又是一笔,不行就把那副《剩山图》卖了。

卖了?可那是当日挂着书房,他老人家捻须品鉴的呀!

人重要还是画重要,卖卖卖。啪嗒,又折断柴草,犹如决心。

哎呀,水滚了,人呆愣的浑然不觉。所以呀,烧锅不能走神,幸亏是白水,这要是煮的饭,还不糟蹋了稻米,天打雷劈呦!

下点杂面吧,或者热上几个红薯团子,等晚上哥哥回来,再正经摆饭。

摆饭摆饭,客饭,看菜,筵席、酒宴。素酒、果酒、金华酒、惠泉酒、南烧酒、菊花盏、桃花酿、不老泉、忘忧液……

哈哈,正经吃的都不如黑子。嗐嗐嗐,又瞎想,什么黑子白子,牛大娘借的碗还没还。

橱柜刚打开,拿团子的手就停在了半空。案台上的那捆干瘪的草,灰扑扑,干蓬蓬,那样不起眼。

郭奶奶塞给她时,颇为神秘,不住的使眼色。

“益母草,能怀身子的。红糖蜂蜜配着熬成膏子,想吃的时候兑上一勺。我们是寻不到糖啊,蜜啊的。就滚水熬茶,咱们妇人吃着最好。”

孩子,孩子,多想有个孩子,许是这辈子也不可能。从前的莞儿,现在的小满和寄孤院里的,都是她的孩子。

怔忪间,还是将草药扔下沸水。希望,希望吧,人总是靠着那么点子希望才活的有盼头。

“吱吱嘎嘎”打断思绪,柴门打开,月光自矮窗倾泻,雪亮亮一片。

啊,他回来了,哥哥回来了。

见他来了,她才点灯。

如豆的灯光下她卸了脸,玲珑的五官,娇俏的容颜,一双眼睛忽闪忽闪。

对呀,这才是她。

不由心喜,捂住手给她呵暖,被她娇羞的抽了回去。

“小满睡了,丫头野跑了一天,说了也不听。”巧笑嫣然,埋怨里带着关心:“冷吧?春寒料峭呀。鸡叫就走,月挂才归,忙的陀螺一般。饿了吧?快坐下。”

寻常夫妻,话头起,先是孩子才是彼此。

“不饿,看到你就不饿了。”

“油嘴!”

昏暗的屋子里,光影朦胧而巨大。二人斗嘴,一个嗔,一个逗,浑不觉日子凄苦,粥食粗丑。

原来甜言蜜语他不是不会,只是对她才大显身手。

只有她能看到清冷的宋大人,炙热的一面。也只有她能看到他沉静的背后,隐蔽的幽默和诙谐。

是我家哥哥,这份独宠,回味甘甜。

不谈不谈,摆饭摆饭,二个碟子一个碗,每个上面都另扣着一个碗,保温。

只见她灵巧的打开一个个扣碗,一碟子热豆腐上淋了些酱,一碟子酸菜炒年糕,一碗糙米粥,里头还有个煮蛋。

酸酸辣辣,甚是开胃,可今日……

“哥哥,我想办个义塾。”

哦?他在听,她继续说。

“咱们这儿最近的私塾在台河镇,每年束脩一两,虽说不多,可寻常人家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咱们这也只是孟秀才和柴大户家去的起。况那镇子离咱们有五里地。这儿风雪天多,大雪封路,能上几日学,也危险不是。”

“所以,我瞧着就在县衙后头空着的房子里,咱们也开个学馆。一则离的近便宜,二来不用请先生,一应都是我,想来学的都成。教化育人,教他们忠君爱国,也免得他们乱跑胡闹,一举两得好不好?”

她美目流转,眼中有光,扑闪扑闪的望着他,暗夜中那样明亮。

“好,再好不过,只是又苦了你,陈先生。”

“哥哥你打趣我,我只怕我教不好,误人子弟。”

私心里他是十分不想的,可沉浸在理想抱负中的她,丝毫听不出来,月光下羞赧嗔怪。

“那是你自谦,你的学问胜过我这个呆丈夫,是吧?陈娘子,陈大夫,如今又成了陈先生。”

可不,何止是这些。

陈大夫,桃花娘子,抱腰的收生婆子。偶尔断一断婆媳邻里,媳妇刁钻,婆母刻薄,儿子不孝,孩子不吃饭……找陈娘子呀,清官不行,桃花一断就灵!

没见过的东西请她看一看,算不过来的账帮忙理一理。

儿科圣手,接生仙婆,再世菩萨,如今又多了重身份,坐馆先生!天知晓,她究竟有多聪慧!

“还来还来,又打趣我。今儿韩嫂子还说你模样好,要给你保媒拉纤,寻个貌美娘子。如花美眷,我就该打发了,大人可称心?”

说着两根灯芯掐断了一只,留下的一只更加昏暗。两口子闲话,嘴上哪里把门的,有的没的图个痛快。

“没有,我没有打趣你!”

谁想宋清平的嘴角猛的抽搐,陡然声高,唬的一张笑脸瞬间凝固。刚才还好好的,怎地……

“可是遇事不顺?钱款筹措不足?”冰凉的手轻轻覆盖,给他安慰:“不怕,我有办法。”

“又来又来,不许,我不许!不许你卖大人的遗物!”

“哥哥……”

“别说,让我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