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撷春枝:替嫁家婢青云路 > 第15章 第 15 章

撷春枝:替嫁家婢青云路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知我罪我惟春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5 16:04:07 来源:文学城

陆钊发觉,自己这夫人不怎么摆架子,竟也能将府中的仆妇们治得很服帖。

伯府当差的丫鬟们从未见过这种主子,以往姑娘太太们哪有自个儿跟仆婢们一同做活儿的,哪怕亲临她们当差的绣房等地,也都只是指点几下就走。

这少夫人不仅肯分利钱给她们,还不愿人伺候,愿穿着一个样的衣裳跟她们一起干,算账也明算,多干就能多拿,哪里还有不乐意的。

不出三四天的功夫,柳枝这儿的绣样就拓得差不多。

洛晚荷那边也接连挑灯夜战,一边皱眉翻阅这批话本,一边对着旧书摊淘来的众多杂书,构思起新封面来。

洛晚荷自小被精心教养,书画都很通,只是从前觉得诗赋皆小道(1),鲜少动笔,更是看不上只供人茶余消遣的话本。

不过,她倒是很有自信,在这十几天里,给这些书都设计个新封面。

倒也没多少时候,几副封面就成了。

“姑娘这画工,不做画师真是好可惜... ...”

晚间掌上灯,柳枝照常揉着腕子凑到书房,给洛晚荷送茶水果子。

她瞧着洛晚荷下笔勾出话本中诸多人物,啧啧称奇,眼馋得要命,借着给洛晚荷添茶的功夫,自己又偷偷拢了两张废稿过来。

那画的正是《俏冤家》里的主角,说是废稿,只是洛晚荷自己觉得构图不当,才弃之不用的,柳枝追读辛夷书生的话本许久,最喜欢《俏冤家》这部。

“姑娘,要不往后您跟墨香斋那边的作者谈谈,给他们画点插画儿什么的?这两张我自个儿收着看了哈... ...”

“小姑奶奶,你盼我点好,等我哪日屡考不第,说不准还会沿街卖画,外带着给人算命呢。”

洛晚荷在这上面是个顶傲气的人,一听这话,气乐了,睨柳枝一眼,在纸上又勾出一串紫藤,才搁笔抿了口茶,又接着画开。

柳枝吐吐舌头,又凑过去看她画稿,盯着其中一幅,耳根霎时就红透了。

"姑娘... ...这副《春闺梦》的封面,可是,可是?"

她春宫二字差点说出口,又收住了。

柳枝再大大咧咧,也没到能随口就说这种话的地步。

她家姑娘瞧着文静,胆子还挺大,这种场景居然能画出来?

“你想说,像春宫?放心,我有分寸,这东西绝对能过审。”

洛晚荷笔尖一顿,倒是淡然。

只见那画稿上的女子裙衫层层轻罗,如蝉翼飘散,男子亦是衣衫半敞,目光低垂,二人在花荫之中眉眼相对,唇齿若即若离,一只蝶儿落在二人唇间。

重重绣楼,朱门深锁,团花掩映之下,整张画儿宛如梦境。

画上男女虽姿势亲昵,却以大团坠下的藤萝和绿树浓荫遮蔽,留足了遐想空间。

柳枝瞧着面红耳热,莫名想起此前紫藤开时,她和陆钊吃的那几块米花糖,轻咳一声,捻了枚樱桃嚼。

紫藤落,茉莉开,日子就这么着到了六月,入了夏,房中用起冰,井里也湃上各色果子。

拓印的样子出了,柳枝就带着这几个姑娘,先理出些针线上的边角余料,开始打样儿。

尽管花样简单,她预想的工期也有些紧,每日少有闲下来的时候。

洛晚荷那边忙着给绘本赶制新封面,府中其他事由,就先交给方妈妈和花枝二人打理。

跟柳枝一同干活儿的这几人,都被免了别的活计,连点卯,用饭,都在厢房里头。

陆钊往往午后来,每回来,都顺路买些蜜饯、糖果、点心等物带着,一大半儿都放在厢房窗边的大竹筐里。

自己也抱着一小袋零嘴儿,再拿两册话本,拎个凳子对窗坐了,边吃边看。

其实,之前他瞧着柳枝她们鼓捣话本联运的事,厢房里又有大摞的新书,心底雀跃得很,却不好显得太毛躁。

他少时进学,其实也最喜偷看闲书。

陆钊尤爱那些写神鬼妖魔的话本,也爱瞧天马行空的连环画。

菱格窗半开,暖风不燥,日光斜照,连带着书上那些词句画面,都被包上了半新不旧的柔光。

厢房中姑娘们喁喁细语,夹着庭中茉莉和草木的涩香,京城春末多雨,有时少光,他就直接坐到廊下,芒鞋也不脱,任鼻翼绕着湿漉漉的土腥味儿。

他想起自己年少时,也常穿着芒鞋跑去武场——那时,他还没什么事忙。

他曾经真的以为,自己会像爹,像爷爷,像话本里写的那样,成为万夫莫敌的大将军,护一方安宁,受百姓敬仰,连身后也能成圣成仙,威风凛凛,没有敌人能动摇。

陆钊长大后,自然也知世事多艰,看话本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他从来不懂风月,却总不可自抑地沉溺在书中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冒险和想象,成了他止痛的药。

他在窗边这么一坐,总有半个多时辰,等到姑娘们下工用饭,跟柳枝闲聊几句再走。

陆钊嘴上说着平时不看闲书,只给她们掌掌眼,才多翻几下。

柳枝不说别的,心里却明镜儿似的。

她小时候哄小姐给她买话本,可比陆钊的说辞多。

柳枝瞧他常来,干脆就在这屋里搬进了一把竹摇椅,并一个小茶案。午初时分在紫砂壶里给他顺手添上茶水,等陆钊来时,水正适口。

也没太名贵的茶叶,一般她喝什么,陆钊就跟着喝什么。

那竹椅正对着窗,光亮好,伸手就能够到话本。

这边儿忙着赶工的姑娘们,也见惯了这位爷。

年长些的姑娘们行过礼,仍在位上坐定,忙手里的活儿,仿佛没他这个人一般。两三个年轻娇艳心思活泛的姑娘,奉过茶水,发觉陆钊竟真的一心只在话本上,也歇了别的想头,不如多做点活,攒些体己钱。

毕竟,少将军不一定会纳了她们,但给少夫人干活儿是真有钱拿。

柳枝几人连轴转,陆钊那边,军务也越发繁忙,早出晚归,常不着家,涉足碧霄庭也渐少,不过零嘴儿什么的,还是隔两日就遣人送一批过来。

渐渐地,柳枝也不给他提前备茶了,只偶然瞥见窗边的竹椅,过去坐一坐,心底有点发空。

六月中旬,她们做出了四十几件样品,有书简,有香囊,有扇坠儿,还有绣帕和方巾等样式。

其中最多的,还是绣了词句,缝上花样的小书简。

这批样品被送到墨香斋那儿给计掌柜过目,计掌柜回信里很是满意,要拿去跟作者及印厂详谈。

柳枝始终惦记着绣坊这份私产的特殊,不放心别人,拣了个日子,自己从角门儿单马出府,跑了一趟京郊的绣坊,将这些物件都交付过去。

她专门嘱咐了,叫人只拿最省功夫的齐针绣法儿,照着她们的模样弄,先出第一批货。

还要把以往的滞销绣品尽管用上,或拆或剪均可,为的就是先清一清存货。

她又带着去京城各处,低价收了一大批零皮碎布,外带着亲自送到绣坊处。

洛晚荷那边儿,提笔给计掌柜去了封书信,问他能否召来几名时兴话本的作者。

她们不仅要提前谈妥这批话本挂件售卖的分成,还要拿出新设计的精装封面,亲自谈封面更新的事儿。

这些甜头给足了,再哄到这些时兴话本的作者授权,和旧街铺面联运,应该不算难。

她们这边物料齐备,甚至已经开始布置上店面了,这个时节再去跟作者谈,其实多少有点先斩后奏的意思。

但若不提前布置上,人家恐怕更难同意。

洛晚荷知道有点理亏,信中措辞也十分客气。

就称十日之后,墨香斋东家要到醉仙楼摆酒,请众位文人雅士一聚。

计掌柜那边办事效率极高,不出五日,就给洛晚荷回了信,说是已经约了几个正当红的话本作者,只有“辛夷书生”一人因病无法赴宴。

不过,辛夷书生也已将作品委托给计掌柜代理,提前同意了和铺面联运。

柳枝本来还想见见辛夷书生本人,听着这个消息,多少有点失落。

不过她并没失落多久,新的事儿来了。

月中拢账时,柳枝发现,她忙着带姑娘们打样的那些日子里,碧霄庭中外出帮工的下人越来越少了,旧街那边儿修葺的进度十分缓慢。

仔细查问下来才知道,问题出在吃饭上。

倒不是厨房的事儿,偌大的伯府,确实什么都有,也不敢克扣碧霄庭的用度,可每天饭食均得人送来,流程繁杂,总归费时。

只一样,在伯府,主子房里当差的下人们,起居一应绕着伺候主子,打理庭院这些事儿,大都是随着给主子送膳的时辰统一放饭。

灶上一直这么安排着,从前没出过什么差错。毕竟,要打牙祭,还有小厨房可用,也能加钱叫菜。

但架不住他们碧霄庭当差的时刻跟别的院都不一样,甚至还常放人出去到旧街铺子上帮忙,几乎每个人饭点都不一样。

往往有人下了工没能赶上点儿,吃得就比旁人差不少。

这么过了一段时间,有原本在府外帮忙修葺旧街宅院的小厮和力工开始懈怠了——他们修葺的也是伯府的产业,干的是最重的体力活儿,却又吃不上热饭,还不方便像那些在茶馆酒肆帮工的仆妇一样就地解决,心里实在不平。

同样不平的,还有那些去更远处帮工的绣娘们,她们回来安顿时,往往是子时以后了,更轮不上像样的饭菜,要吃点好的得自己掏钱加菜。

一日帮工攒下的钱,在厨房单另加两个菜就没了。

柳枝跟花枝等人聊过,翻着账册,瞧着碧霄庭中刚刚打通不久的小厨房,有了新想头。

(1)原文出自《书谱》,杨雄曰:诗赋小道,壮夫不为。这个说法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各位自由心证。

校对日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 1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