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小镇人家 > 第17章 卤豆干和鸭盹干

小镇人家 第17章 卤豆干和鸭盹干

作者:朽月十五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04 19:34:54 来源:文学城

明桥支摊总是随心所欲的,讲究体面,就摆个小铺子,风吹雨淋都不怕。不讲究的,拿块破木板往地上一搁,小方凳一摆,也是个摊。这样的摊子大多卖土里挖的东西,沾土的总要脏,也不要体面。

还有就是不上岸,只在桥洞和河边做生意的,停几艘乌篷船,船前挂盏纸灯笼,渔家就坐在船头。这时候早就不卖鲜鱼了,他们只卖干货,鱼干、虾干、腊肠、紫菜等。

等过了五更天再来,那时才换批人来卖活鱼,河鱼海货都有,他们价实诚,抢手得很。等到日头初上,缸子里空了,剩点零头碎脑的就拿回家。搁点酒,放葱姜蒜末糊一锅,有家底的,大早上煮锅麦饭下菜。

阿夏听底下渔家的吆喝声,和时不时的灶眼底下竹节啪嗒炸裂的声响,汤汁咕嘟,烈火炒菜。要是路过这条街,却什么也不买,只怕回去后肚子都要作妖。

山桃用手肘杵了杵阿夏的胳膊,“快看,张阿爷一家出来摆皮影戏了。”

晓椿和阿夏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巷子尾处转口有隐隐绰绰的锣鼓声,一群人搬个竹凳子坐那里叫好。

“我们也去看会儿。”

阿夏拍板。

说起皮影戏,陇水镇上只有张阿爷一家是做这个的,且他们是从外面城镇里学师几年后才回到镇上。

平日里接喜事单子,晚间就到明桥演给大人小孩看。不收银钱,赏钱随意给不给,只图个乐呵。

椅凳是人家自带的,要是没带,他那边也有几把小竹凳,挑把坐下就成。阿夏几个坐在后头,前面幽深的巷子口搭个台,四周架木框,前面糊的是桃花纸充做幕布。

里面悬了盏影灯,燃的清油,几支灯芯一点起,只有两字好说,亮堂。后头还有个置条桌,摆影戏要用的东西,左右两边坐着拿唢呐和二胡的,张阿爷唱念,他大儿掌扦子,也就是控皮影戏。

此时正演的龙游四海。那龙青色,尾长龙角大,两绺胡须弯弯绕绕,一出来底下是云,继而烟雾缭绕,跟真龙现身似的。

那点大的小孩惊叹,捂着嘴小声跟旁边的小伙伴说:“快看,是真龙来啦。”

“别说话,万一它寻着声过来可咋办。”

回话小孩面色严肃,手攥紧,眼神却死死地盯着。阿夏在后头听的时候差点没笑出声来。

这龙还厉害着,会喷火,幕布后张大哥喝口烧酒松香,猛地喷向前面,瞬间起了熊熊大火。

连阿夏几个都被唬了一大跳。

“啊,是走水了!快灭火啊!”

“不是,那是龙喷的火。”

小孩一本正经地道,他满脸惊叹,心里深深认为是龙喷的。

浓烟散去,青龙摆摆身子,腾云驾雾一下子飞到东海,蓝色的海一望无垠,波光荡漾。

“那就是海,我到海湾时见过,好宽好长的。”

有孩子看见后蹦了蹦,立马坐下后,小声又兴奋地挨在同伴旁边喊。

张阿爷他们演的是草头戏,不是连本的,一晚换个花样,住在旁边的小孩和老人天天过来看。镇上孩子虽说能玩的花样多点,但也匮乏。可每日晚上新奇的皮影戏能让他们不用早早上床,这个小台子充斥着他们小小又满足的快乐。

也曾是阿夏童年最盼望的事情之一。小时候到夏日时,她爹会给她买一碗小圆子,让她边吃边看,要是碰上人多,她爹就把她扛在肩头看皮影戏。若是冬日,她娘会给她一袋子糖炒栗子,或是糖芋头,牵她过来看一场再回去睡觉。

所以这个弄堂里的小戏台,曾经是她最喜欢的,现下变成了其他孩子最欢喜的地方。

一场皮影戏完,有休息的时间,阿夏起身,指着旁边一个小棚车道:“我去张阿婆那里买几碗茶水。”

“成,山桃坐着吧,我跟你一起去。”

晓椿边说边抚裙摆站起来。

皮影戏旁边就一家摆了个棚车的,是张阿爷他婆娘跟几个儿媳一起办的,他们出来摆台,张阿婆就会一道跟过来出摊,赚些银钱。

她们卖茶水和小食,夏卖糟货,冬卖烤物,只有春秋有什么卖什么。

几个人一起请人做的小棚车也有意思,顶上是弯着的木棚,两根木架子,一根绑炭炉篮子。用竹子编筐围起来,放一个大铫子。另一头是竹编大柜,盖子敞开,露出不少罐子来,还有陶瓷小碗和筷子。

张阿婆年纪大了,坐在那里休息,主事卖东西的是她大儿媳张陈氏,她跟阿夏娘很熟,远远见了阿夏就招手,“阿夏,来来来,今日怎么有空过来啊,诺,姨给你卤味吃。”

说着就要拿碗,阿夏连忙拦住,“陈姨,你要是给我,我可不要,今日我带了银钱来的。”

“你这孩子,说什么胡话,一点卤味而已,早先我跟你娘一道摆摊时。她都能白送我家小娃几个面人,吃点东西咋了,你可别跟姨生分。”

张陈氏假意板下脸。

阿夏笑道:“我今日是带了银钱出来的,被我娘知道在陈姨你这里白吃,回去得被说。再说我们三个人,要吃得多,白送陈姨你就亏本了,到时候多给几颗也成。”

“成成,真是说不过你这丫头,阿夏你要吃啥,我们今日做了鸡脚、鸭掌、鸭肫、豆腐干。”

“我要五碗茶,三份豆腐干和鸭肫。”

听她说完后,张陈氏震惊,“五碗茶阿夏你怎么喝的完,买这么老多做什么。”

阿夏指指戏台子,眉眼温柔,“我给张阿爷他们买的,白听了戏,就买几碗茶水让他们润润口。”

“阿夏,你别买,到时候我会给他们送。”

张阿婆也忍不住出声。

“哎呀,算我的一份心意,借花献佛了。阿婆你们要是不卖给我,回去我连觉都睡不好。”

被她这一通抢白,大家也只能随她。她们卖的茶是散茶,味道还成,给倒了五碗让其他几个妯娌送过去了。

剩下的豆腐干和鸭肫泡在小罐子里,打开后一股卤味的香气。张陈氏用竹夹挨个夹出来,放到油纸袋子里,一袋子分量不小,给阿夏时都还是温的。

付了银钱又寒暄几句后,她和晓椿才走回去,把袋子递给山桃,坐下后就说:“快尝尝,陈姨她们做的卤味还是很不错的。吃不完带回去给山南吃。”

说完自己用竹签子扎了块卤豆干,这豆干吃起来格外香,完全入味,很绵软,没有一点豆干的寡淡。

张家人能干,这豆腐是自己做的,黄豆用山家湾里长的大豆,磨成浆做成豆腐后,找几个好天晒好,再放到熬了许多年里头的卤汁里炖煮,煮到表皮发皱,内里吸满汤汁,颜色都变了才停火。

可吃起鸭肫来,跟豆腐干可不就是一个味了。鸭肫、鸭掌或鸡脚都是些内脏,爱吃的人多,可愿意拾掇的人少,价也算贱。

张陈氏她们就跟专门养鸭的村子谈好,每日送这些内脏过来,天不亮就开始处理,鸭肫里头的的废料是一点也不能留。抹上盐串起来晒干。

前面晒好有些干瘪的鸭肫干就放到卤汁中煨煮,煮个半刻钟停火,叫它们待在卤汁中过夜。

阿夏很喜欢这种特别有嚼劲的口感,鸭肫干咬开是一大块的,一点都不沾丝,咸淡刚好,还能尝到风干后的韧,煮熟后的脆。

她边看皮影戏,边鼓起腮帮子在那里嚼,越嚼越香。不过她很快就感觉到不对劲,前头的小孩连戏也不认真看了,时不时回过头来看她们,更有个小女娃口水滴答地落。

阿夏看得好笑,左右她这里也吃不完,本来是想回去给家里人的,索性都分掉再买点带回去。

她招招手,很轻地道:“你们想吃过来拿。”

小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咽了咽口水,都不好意思上来,只有那个小女娃年纪小又嘴馋,挣脱她姐姐的手摇摇晃晃走过来,趴在阿夏腿边软软地喊:“姐姐,吃。”

“来,小心点。”

阿夏怕她太小了,吃鸭肫噎住,拿了块很软的豆腐干给她,小女娃用嘴叼住,眉毛弯起来,含糊不清地道:“谢,谢。”

见真的有吃的,也有小孩扭捏走上来,阿夏很大方,两袋子吃的全给分了,收到的是数不清的谢谢。每个小孩都有,刚好分完。

她不让山桃和晓椿给她,自己又去买了两袋子,买完回来天色真的挺晚了,她们几个也准备回去。

得了吃的小孩眯起小眼,冲她们作揖,脸上笑嘻嘻的。阿夏也笑,她的脸被烛火照的柔和,眼里落了点光亮,垂下的辫子被风微微吹起。

三个人提了盏灯笼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路边还有不少人,一路铺满烛光。

“阿夏,你转过来,把手伸开。”

山桃忽然叫她,阿夏不明所以,摊开自己的手掌,山桃拿出一颗麦芽糖放到她的手上。

“吃颗糖。”

“你今日这么好心,这糖不会是在地上捡起来的吧。”

阿夏很怀疑,晓椿在一旁半掩着面笑。

山桃炸毛,“方知夏,你不吃还我,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哎,我偏不,”阿夏晃晃自己的手,做了个怪表情,提着灯顺风往前跑,辫子全都飞起来。

“你给我站住,”山桃在后头追她,晓椿边跑边笑,差点没叫风灌一嘴。

等几人跑累了,也快到明月坊了,阿夏摆手,蹲在那里喘气,“我不跑了。”

“我也累了,哎,到家了,”山桃一看自己的家到了,也赶紧休战,把气顺匀了说:“阿夏,晓椿我回去了,明天再到阿夏家去。”

“成,我也家去了,阿夏你提着灯小心点走。”

阿夏直起身来点点头,看着她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小道上只剩下她和一盏灯。

这里的桥离她家还有一段路,阿夏走得小心,没走几步就见前面的路口有人提着盏灯。

她细瞧了一会儿,而后赶紧跑上去,兴奋地喊:“大哥,你怎么在这里。”

靠在那里许久的方觉松了口气,板起脸说她,“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要是遇到点什么事可怎么办,下次玩闹可不能忘了时辰 ”

阿夏理亏,连连点头,她又不是傻,一看就知道大哥在这里等了她许久。也就是这路口是她回家必经的,旁的都弯弯绕绕。

赶紧献宝似的拿出两袋子吃食,塞到方觉手里,并解释道:“我们去看了张阿爷的皮影戏才晚了,我还买了豆腐干和鸭肫给你们。”

方觉收敛起严肃的面孔,声音也软了下来,“那你还去做了什么?”

“我还买了五碗茶给张阿爷他们,之前自己买的两包全分给一帮小孩,大家吃得可高兴了,我们晚上还吃了海鲜面。”

只是这带出去的荷包也变得空荡荡。

方觉听她那股欢喜劲,心里也高兴,捏了块卤豆腐干,边吃边道:“没钱了吧,晚点我偷偷给你些。”

“真的吗?”

阿夏跑到前面,转过身扬起脸问。

“真的。你可走快点,太婆他们都没睡,就等你一个,回去你得挨骂了。”

方觉颇有点幸灾乐祸。

“啊——”

她的声音渐渐隐进寂静的小道,影子越拉越长,最后消失不见。

皮影戏的知识参考——《传统的皮影》,还挺有意思的。

原文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做出文中的效果,选了三个。

1.烟雾弥漫,就是往亮子上喷烟,造成阴云密布或狼烟四起的气氛;而用一细管在皮影嵌于皮影人的烟锅处对着烟管吹烟,宛若抽烟一样。

2.喷火,就是口含烧酒松香,猛喷向亮子需出现火焰处,即刻点火,便有逼真的烈火熊熊的效果。

3.水波振荡,就是艺人提影轻叩屏幕,马上便有波光荡漾之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卤豆干和鸭盹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