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小镇人家 > 第16章 海鲜面

小镇人家 第16章 海鲜面

作者:朽月十五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04 19:34:54 来源:文学城

回到家后的清早,阿夏想赖在床上不起,一觉睡到大中午才好。谁知天才蒙蒙亮,外头年糕就开始挠门,小猫嘴也不肯停歇,一直咪呜咪呜地叫唤。

阿夏拿被子蒙住头也没用,最后她一掀被子,顶着头乱糟糟的发坐起身来,从齿间发出一声,“年糕你最好有什么大事。”

穿鞋去打开门,年糕抬起头舔舔自己的毛发,喵地叫了声,长尾巴扫地,而后转身往二楼的晒台那里走,踩两步又回头看还在原地的阿夏。

她心里纳闷,也跟着它的步伐往晒台那走,等到上面,年糕七拐八拐到墙根处,埋头扒拉,叼出一只雪白毛茸茸连眼睛都还没睁开的小猫。

然后趴在那里用乌黑的眼盯着阿夏。

“啊呀,这不会是年糕你生的吧,”阿夏蹲下来,没过脑子地说出这句话,才想起来她家年糕是只公猫。

所以她拍拍自己的脑袋,又说:“这不会是你的孩子吧?”

年糕甩甩尾巴,一点也没理她的话。不过当阿夏瞧到了旁边有只白猫缩在那里,几只还没满月的猫从它的肚皮底下探出爪子或头来。

她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走到晒台旁边往隔壁的院子喊了声,“文姨,你家的大白产崽啦!”

“啊,”下面的院子里走出个细长条身影,文姨抬头往上瞅,又问道:“阿夏,你说什么?”

“我说文姨啊,你家的大白在我家晒台上产崽了,好多只呢,你快点上来瞧瞧。”

“我说这几日它怎么不对劲呢,”文姨一听赶紧把粉在围布上擦了擦,往外走还喊,“阿夏你等等,我就来了。”

文姨来的很快,后头还跟着方母,两人一来就蹲在大白面前看。

“看这毛色应当不是年糕干得。”

方母说得很认真。

“这也不管是哪家猫做的了,”文姨头疼,“不过这么多猫,我家里可养不下。小芹,你家还要养几只伐?”

“你问阿夏,年糕也是她养的,我可伺候不了这猫祖宗。”

阿夏有点心动,小白猫哎,跟她手掌这般大,眼圈一旁粉粉的,时不时软软地喵呜一声,真的很可爱。

方母哪能不知道她,无奈地叹口气,“你想养就养。”

“对呀,阿夏你先挑一只,我给你绑条绳,等它出了满月就送过来。”

文姨边说边想把小猫移到篮子里,没想到大白护得很紧,死活不肯挪窝。

“成啊,我就要这只。”

阿夏指了指旁边被年糕叼出来的小猫,浑身一点杂色都没有,她回屋找了条红丝带给它绑上,还给取了个名字,叫汤圆。

这窝猫文姨没带走,留在晒台上,给用木板搭了个窝,还拿了大白常吃的猫食。阿夏很热心,她把喂食的活全包在自己身上。

只是偶尔能看见几只跳蚤,让她很想拎着这群小猫祖宗去洗澡。

等过了几日,小猫爱动些后,山桃和晓椿就找上门来。

“阿夏,你怎么回来都不吱一声,要不是碰到了方伯,我以为你还待在王家庄呢。”

山桃上楼后嗔怪道。

阿夏陪笑,“我这不是在照顾几只猫嘛,一时竟忘了。正巧你们来,跟我一道去看看小猫。”

“小猫?”晓椿惊讶,刚坐下又立马站起身,“那我可要去看看。”

她喜欢猫,家里却有人一挨着猫就浑身起疹子的,她便也歇了这个心思。

“我与你们说,还是小猫最好,一旦大了跟年糕似的,就很烦人。起早非得挠门让你睡不着觉。”

阿夏边带着她们往楼上走,边摇摇头,语气无奈。

“当时你养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山桃瞟了她一眼,等到晒台上见到几只在窝里伸出爪子往旁边爬的小白猫后,也不说话了。

这时候的小猫连肉垫上的指甲都是软的,晓椿忍不住摸了摸,皮毛很软,顺着下巴挠了挠,那只头上白掺灰的小猫发出咪咪声。

山桃也挑了只,还说:“这能聘吗?山南的生辰就到了,也想不出送什么生辰礼,送只小猫给他正好。”

“成啊,文姨还愁没人养呢,你挑只好看的送,那我送啥呀。”

“送他一筐菜,”晓椿说到这笑得直不起腰来,前年阿夏想不出什么生辰礼好送,还特意去挑了一筐菜来,让大家一阵好笑。

“可别提了这档子事了,”阿夏捂脸,“这不是真的想不到吗。”

几个人坐在屋檐脊背上,又讨论起送什么才好。

说到后头,山桃就遥遥指着明桥的方向道:“晚上去明桥走一圈呗,许久都没在晚上去那边摊子上吃过东西了。我听山南说多了不少铺子。”

“去,等会儿我跟阿娘说一声。”

“那走?”

“走!”

阿夏跟方母知会后,让她早点回来也就放她出门了。

这时天色还没晚,巷子里的人回来得多,看见她们三个走在一起也是笑呵呵的。

“阿夏,你们三个去哪玩啊?”

“嫂子,我们去明桥那边。”

“哦哦,那里桥边有家卖炒年糕的不错。晚上回来要小心些。”

“哎好。”

巷里人家挨得近,又相熟,碰见几个都会打声招呼,等出了明月坊,阿夏几个原来空着的手都握着点吃食,不是糖块,就是干果。

边说边吃,此时正逢散学,学子哪怕背着厚重的书箱,走起路还一蹦一跳的,还有趴在那拱桥上用声音逗鹭鸶飞过来的。

更有小童拎着纸鸢在青砖大道上跑,迎面过来肩挑着担的小贩。落日的光照到角落,那里有好几只黄白相间的猫,爪子全缩在肚子底下,头挨头趴着。

街边二楼开了窗,有人探头看天,铺子里的炉子升起,炭火燃锅里香。行人都不慌不忙往家里走,吃口热乎饭,要是碰上个熟人,指不定得站住脚聊上两句。

阿夏她们走得慢,有热闹都要瞧上一眼,等到了明桥旁,铺子底下的灯全被点燃,宽街大道,四周全是摊子,摆得乱,又各自支了个牌子。

这家叫食鲜,去瞧一眼,那上头卖的全是早春之物,香椿、菊花脑、榆钱等,另一家就能写尝春,哪管卖一样的,味道就得压过旁人一头。

也不止这些,明桥晚市上卖的东西多而杂,桥头路上全是吃食,拐过弯过桥又是些小玩意、玩乐的,还有专门的书摊、布摊等。

明桥的烟火气是陇水镇最浓的,大多懒得生火的人就会跑到这里买上点,所以人也多,小贩忙不过来。

“要吃什么?”

山桃看了几家,拿不定主意,转过头来问阿夏和晓椿。

晓椿她也不太挑,“我吃什么都成。”

只有阿夏沉思,转而看见个摊子,手一指,“海鲜面吃不吃?”

“吃!”

两个人齐齐点头。

做海鲜面的摊子不大,摆了几张木桌,最旁边是一只暗红陶炉,一口特质的大锅,里头煨着是汤。还有口铁锅,有个小孩专门看火的,要烧得很旺才成。

小贩是个长得不高,很和蔼的婶子,让她们去边上坐会儿先,才从旁边的缸子里各掏出几把处理好的海鲜。

有虾、蛏子、牡蛎、小黄鱼、花蛤,都是她清早从海湾那里采买后,趁鲜活的时候收拾好,晚间就到明桥来支摊。

烧海鲜是要烈火的,猪油都热得冒烟,葱和姜丝来增香,才把海鲜倒下,只听得很响的几声,黄酒扑下后就没渐渐没声。

加汤加米面,米面陇水镇做的不好,大多都是买从陈家岙那里运来的,那里的面做的才好,用米浆打好晒干,煮开都不断。

配上这样的米面,一碗海鲜面才算地道。

汤汁油亮,蛏子、牡蛎、花蛤开了口,虾被烫得发红,黄鱼片无刺,还有几个白生生的鱼丸,洒了一把碧绿的小葱。

原本几人说得正起劲,有得吃了谁也不说话,抽双筷子开吃,阿夏先吃的蛏子,蛏子的肉细长,也很容易入味。

牡蛎和花蛤她也爱吃,吐沙后肉嫩的一口一口,也不会吃到满嘴沙子,黄鱼最鲜,妙的是那鱼丸,手打出来紧实,里头还包了一点肉,咬开爆汁水。

卷起米面来,一根根白又滑,还带着点韧劲,吃口面再喝口汤,不满足再剥个虾,一碗吃完背后冒汗,浑身暖和。

山桃放下碗,最后一点汤头都喝的精光,连连点头,“这面好。”

再多的赞美她也说不出来。

“吃完就不想动弹了,只想找个地方靠一靠。”

晓椿吃得也满足,最要紧的是舒服,所以她说话的声音跟今晚的夜风一样轻柔。

又在摊子上坐了会儿,三人才起身到别处去逛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海鲜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