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县令他助我和离 > 第12章 第 12 章

小县令他助我和离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鸿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3 01:05:05 来源:文学城

相熟的人随口问安,本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

但奇就奇怪在,方才谢轻舟背对着她笑了一声。

几乎是他回话的同时,孟韵就抬起了眼,一路跟着谢轻舟的背影,又在他站定的瞬间收回。

谢楼此时正好帮孙妈正骨完,孟韵立即上前扶着人,以掩饰心中忽起的一阵尴尬。

谢楼去拿药了,青幺帮着他捣药、倒酒,伙计在柜后整理药包,时不时看两眼孙妈的方向。

至于谢轻舟,他十分认真仔细地看着手里的医书,偶尔拿起面前簸箕里的药材,闻闻看看,神情专注。

孟韵的余光不可控制地被吸引过去——

就一眼,脑中顿时便警铃大作。

从她的角度看去,谢轻舟的嘴边仍然挂着淡淡的笑意。

虽极淡,但很有方才那声轻笑的余威。

瞬间,孟韵心里有一根棒在敲鼓。

空出来的一只手悄悄揪住了腕边的袖子。

直觉告诉她,那声轻笑果然不寻常。

莫非,她有何失礼之处?

想着,孟韵赶紧低头,动作极其细微地察看自身的仪态、衣着。

可任她怎么挑剔,也始终找不出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而且,门口正好路过了一个同样白色斗篷的女子。

她的打扮较那女子而言,很是相似,纵观阖身上下,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孟韵有些懊恼,若非她此刻手把着孙妈的肩,定要抬掌拍拍脑袋,真不知道自己在胡思乱想什么。

或许是人家的无心之举,她倒当真了。

见谢楼手上拿着药过来,孟韵回笼了心神,闻着药酒混合的刺鼻气味,眉头几不可察的微皱。

谢轻舟的余光刚好扫过来,浓密似鸦羽的眼睫轻眨,眸中有光一闪而过。

捆上纱布结,孙妈的脚算是处理好了,谢楼松了一口气,起身对孟韵道:“孟娘子,这位大娘的脚上处理好了。何大夫的药很好,大娘的伤势也不重,少挪动一些,约莫七八天就可行走如初。”

孟韵欠身,道:“多谢郎君。”

孙妈亦跟着道谢。

谢楼颔首,拱手道:“举手之劳而已,孟娘子和大娘不必客气。”

语毕,谢楼便转去了内堂净手,路过他家大人身旁时,见谢轻舟看得认真,便跟着瞅了一眼。

谢楼走得飞快,匆匆一闪而过。

但他可是看得清楚,他家大人手里拿着的草药和摊开的书页上的完全是两种东西。

便是再不懂医,枸杞和茯苓应该分得清吧。

既然不是为了看书识草药,那他家大人赖在大堂,磨磨蹭蹭、装模作样的想做什么?

谢楼伶俐的心思转得飞快,搓着搓着手,忽然瞪了大了双眼。

不会是……为了孟娘子吧。

谢楼为自己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很快摇了摇脑袋,晃得比波浪鼓还快。

他家大人怎会对只有一面之缘的孟娘子心动呢?

且不说孟娘子已经嫁作他人妇,就凭他家大人在长安见过那么多的小娘子,已经是百炼成钢,心无旁骛,郎心似铁,不知拒绝过多少人,肯定不会轻易“下凡”。

对,肯定不会。

谢楼无比坚定地想着。

安心净完手,谢楼拿起旁边的帕子擦了擦,正要重返内堂,忽然被叫住。

何家的仆人向他指了指①庖屋,道:“楼郎君,你看现在要摆膳了吗?是隔着屏风摆在堂屋,还是单独放在两处?”

谢楼不解,问道:“何大夫不是出诊了吗?家中只有四个人,郎君单独用膳就不说了,咱们几个何必摆两桌呢?”

仆人回道:“这个奴也不知,是谢郎君才来吩咐的。一时准备的膳食不足,奴便做主多添了几个菜,这才耽搁到现在。”

谢楼重复了一遍:“才来吩咐的?”

仆人很肯定地点头。

谢楼一开始不解,愣了几息,直到——

“孟娘子不必与我客气,你身旁的那位大娘脚崴了,药刚上好,现在出去淋了雨,恐怕得不偿失……一顿饭而已,孟娘子在怕什么……好,请孟娘子随我来吧……”

隔着一道帘子,谢轻舟的声音断断续续缓缓飘来,几道脚步声愈走愈近。

谢楼揉着皱成一团的眉心,看着身旁等候示下的仆人,发话道:“摆两处吧,记得隔着屏风,还要隔开一些。”

仆人转身离开,谢楼看着檐下不断的水柱,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但愿他家大人呐,是一颗菩萨心肠,是出于好心……

何氏医馆,内堂。

屋外的雨不住得下着,雨珠砸到青石板上,泠泠作响;路旁的药草被雨吹得更弯了一些,近泥土的地方却更显坚韧。

隔着一扇竹篾编织的宽大屏风,内堂设置的两桌仿佛楚河汉界似的,中间隔了很长一段距离。

青幺、孙妈和谢楼等人一桌,谢轻舟和孟韵一起用膳。

原本孟韵想和孙妈等人一起吃的,但仆人摆膳时特意来嘱咐青幺,示意谢郎君那儿还有一个位置。

恰好谢轻舟净手回来,正好看到仆人指路这一幕,这下,孟韵是于情于理都要坐过去。

否则,便是她不懂礼数。

谢轻舟用膳时不喜旁人伺候,幸好孟韵也是。

承蒙人家的帮助,又管了自己一行三人的午膳,孟韵主动起身给谢轻舟添饭。

纤纤十指扣着一方青瓷过来,白玉葱根似的指节格外赏心悦目。

这是谢轻舟注意孟韵双手的第二眼。

他还记得,掌心有道疤。

这么美的手,真是可惜了。

谢轻舟的视线似乎把孟韵烫到了,放下碗的动作飞快,双手转瞬之间便缩回了袖子里。

谢轻舟略笑了笑,捧起了碗,语气很温和:“孟娘子客气了。也是今日碰巧,谢某才能有幸留娘子用膳,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孟娘子海涵。”

孟韵见他开始动筷,便长话短说,回道:“谢大人心善收留,孟韵感激不尽。若日后大人再临留仙镇,孟韵与夫君必定好生招待。”

没有外人的时候,她又用回了客气的称呼——“谢大人”。

甚至害怕承诺的分量不够,孟韵还把焦文俊搬了出来,要两个人一起、好好招待、谢大人。

谢轻舟知道她是真心诚意,可听着这话时,心里莫名闪过一丝不悦。

他做的一切不过举手之劳而已。

完全出于对她为人的欣赏、在焦家境遇的怜惜,实在用不着夫妻两人一起报恩。

用、不、着、

谢轻舟喉间发出极细的一声轻哼,语气淡淡:“唐律不能随意叨扰百姓。用膳吧。”

孟韵直觉周身血气一瞬间冲到头顶。

若非她还算见过世面,怕是得羞得无地自容,当场找个地洞遁走。

罢了罢了,用膳吧。

孟韵涨红着脸,拿着雕花玉著,一点一点地夹着面前的菜,吃得几若无声。

对面坐着的谢轻舟,用饭仪态亦十分优雅。

最令孟韵佩服的是,谢轻舟不愧祖籍蜀中,胃口很好不说,菜中猩红的辣子吃得面不改色。

谢轻舟很快放下了玉著,孟韵吃得也差不多七八分饱。

屏风的那边,青幺压不住声音,痛呼道:“好辣好辣,这辣子怎得比寻常辣上那么多!”

仆人道:“小娘子快饮些茶水压一压。这是蜀中特有的朝天辣子,主人日日都要以此佐餐。听几位口音是苏城人士,想来吃不惯这些菜式,是某疏忽了,小娘子见谅。”

青幺猛灌了一口茶水,辣劲儿总算缓了过来,见对方一脸歉疚,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老伯客气,我吃得惯辣子,只是今日……”

后面的话孟韵没听清,也没心思去听清了。

此刻她面前缓缓横送过来一只杯子,腾升的热气里浮着浓烈的茉莉香气。

整个桌上就两人,她都不用抬头,就知道是谁送的。

这样亲昵的关心之举,孟韵下意识地偏头回避。

“多谢大人,我不渴。”

谢轻舟不置可否,自顾自饮了一杯。

“方才孟娘子添饭,谢某添茶回礼而已。孟娘子自便。”

孟韵懂了,意思是爱喝不喝。

手里的茶杯“咯哒”一声落下。

谢轻舟拧眉,旋即想到他与她之间,说得最多的便是“谢”字。

当真是客气守礼,也当真是无话可说。

孟韵才说完便有些后悔,辣子的余劲儿从舌根浮出来,连带着她嘴皮都麻酥酥的。

喝吧,她一时拉不下脸,因为刚刚才说过她不渴……算了,忍忍吧。

正纠结之际,谢轻舟忽然拿起茶壶,作势又要往她面前的杯中添水。

孟韵赶紧喝了一口,馨香盈怀。

空出来的一截杯口很快又被添满,摇摇晃晃飘着三两粒茉莉。

谢轻舟勾了勾嘴角,眉间又浮现出温润之色。

“谢某在此冒昧问一句,孟娘子寻何大夫之事急不急?”

孟韵错愕,不知他为何会突然问起此事。

但观谢轻舟眉宇之间一股正气,想来应当是事出有因。

于是,孟韵坦然道:“此事不急,但越快越好。我有些难言之隐,需得找何大夫解惑。”

谢轻舟了然,脑中忽然回忆起那日席间听到的、关于她的事——三年无子,婆母苛待。

不知她是否为了此事而来。

谢轻舟隐晦的打量悄悄落在她身上,似要透穿一身白雪似的玲珑裹身斗篷,直接看到她心里。

屋外一阵风吹来,寒意让孟韵瑟缩了一下,裹紧了身上的披风。

谢轻舟提议道:“既然如此,那娘子不如在此待到晚间。明晨何大夫又要出诊,娘子明日若还来晚了,怕是要空出好些日子。光阴虚度,岂不可惜?”

“可何大夫的规矩……岂会为我一人破例?”

孟韵记得何大夫每日只看诊半日,其余时间只拿药不坐堂,她何德何能可以让这样一位声望出众的名医“出尔反尔”呢?

“我且帮你问一问。”

谢轻舟双眼如炬,盯着阶下药草出神,二指交替、敲着桌面,滴答作响。

又得麻烦何叔一趟了,谢轻舟“内疚”想道。

①庖屋:厨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