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仵作靠心声收服敌人 > 第24章 第 24 章

小仵作靠心声收服敌人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山河与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2 02:14:48 来源:文学城

书架上的卷宗丢失了约有二十余卷,昨夜苏言来不及看这么多的内容,她也不知成文山究竟记录了什么。

从她取走的卷宗来推算,或许是和其他人的喜好有关,至于这些人究竟是何身份,所有人心中都有猜测,但都未明说。

卷宗大约是云舟与云行带走的,那二人只带走了卷宗,铁链、麻绳、皮鞭都还在。

赵捕头将所有工具整理出来,都是些折磨人的,细细数来,竟有十余件,几乎每一个工具上都带着血迹。

苏言不知这些工具是用在谁身上的,不论是谁,想必都是一段黑暗的过去。

赵捕头看到这些,总是想到家里的孩子。

他们虽然是穷苦人家,但也是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养大的,想到自己的孩子,再看看这些东西,赵捕头实在不敢联想。

“这些东西都得拿回去存着,这事得先让县令知道,具体怎么做,还得看他,我没法做主。”赵捕头挥挥手,示意捕快将东西丢回箱子里,自己则带着苏言往外走,“池塘下的骸骨如何?”

“目前来看共有四人,从骨骼长度推算,都是孩童,三女一男。”

赵捕头问:“男女也瞧得出来?”

“男女老少骨骼皆有不同,譬如男子骨质较重,女子较轻,最明显的是耻骨弓的角度,女子的角度更大一些。从颅骨骨缝愈合情况、下颌骨形状、耻骨联合形状等特征来看,年龄都在十岁左右。”

赵捕头年轻时便最烦读书,他娘原先还盼着他能中个状元回家,可惜他只是看字都头痛。苏言说的这些,他是一窍不通,以前都没听老仵作讲过。

耻骨联合?是什么东西?

苏言见状,便更耐心地解释道:“譬如,6至17岁的孩童,他们的耻骨面侧视为圆弧形,年龄越大越平坦,还有隆基……”

“罢了罢了,你直接填好验尸单给我就是了,”赵捕头听得头痛,赶忙制止苏言。他看向从池塘底收集上来的白骨,想查些什么,但又不忍细看,于是问道,“我看骨头上面有很多裂缝,是死去多年的缘故吧?”

苏言明白,赵捕头是担心他们生前受了欺负,她也不愿发生这样的事,可却只能苦笑道:“虽然不太明显,但骨骼损伤处有再生表现,恐怕都是生前伤,他们死前曾遭受过虐待,死亡后被抛入池塘。”

赵捕头心中像堵了一块巨石,好像那孩子不是被丢进池塘,而是扔进了他心里。

“必须查清楚,”赵捕头的手下意识移到腰间的佩刀上,仿若只有如此才能叫他安心,“就算秦县令不许,也要查!”

白骨还未完全捞出,且目前能验的手段有限,苏言不急着验尸,她更想随赵捕头去慈幼庄。

所谓慈幼庄,其实是成文山在城门外圈了一个大院子,每月供给固定的粮食,孩子们可入书院读书,普通老百姓若有意向也可领养,若是领养孩子,每月还能分到几斗米。

可惜如今世道不好,老百姓连自己都难以养活,更别说再多养一个孩子,慈幼庄的孩子很少有被领养的。

慈幼庄的事都是尹元在打理,尹元不在,便交给留宿在慈幼庄照顾孩子的两名女子,主要负责人是莲香。

赵捕头带人赶到时,莲香正带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蹴鞠。

慈幼庄的房间建得不算华丽,但也结结实实能够遮风挡雨,孩子们穿着简单,却也都是体面的,衣服上甚至连补丁都没有。

许多老百姓的衣服都是一个接一个的打补丁。

安乐镇的百姓为何对成文山如此敬重,从这些细节也能看出一二。

赵捕头特意收了刀,莲香也识趣的把孩子们赶去了厢房,才出来见赵捕头,“赵哥,是不是又出什么事了?杀害成堂主的凶手抓到了吗?孩子们吵着要见成堂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解释。”

“这……等会儿再说,”赵捕头看向苏言,“你有没有什么要问的?”

莲香困惑地打量起苏言来。

在她眼中,赵捕头已经是高身份的人,所有捕快都该听他差遣,他怎的还询问上其他人的意见了?而且还是个女子。

“这位是?”

“我是仵作,叫苏言,您叫我小苏就好,”苏言客气道,“方才看院子里的孩子年纪都不大?”

莲香虽然震惊苏言是个仵作,但在赵捕头面前也不好表现得太明显,便先回答起来,“最大的有七岁了,最小的才三岁,还有几个刚出生没几个月的,没法和大家一起玩儿,都在房间里。”

赵捕头问:“年龄有何不妥?”

苏言说:“似乎没有年纪更大一些的孩子了。”

“以前是有的,”莲香解释道,“去年还有个十岁的孩子,不过被领养走了,年纪更大的都能成亲了,自然不会留在这里。”

赵捕头一听这年纪,心便狠狠坠了一下,“十岁的孩子,被领养了?这样的孩子有多少?”

莲香回忆片刻,说:“我来这里有四年了,应该有三四个,具体的我记不清了,尹先生都有记录下来才对。赵哥,有什么问题吗?”

普通百姓即便是要领养孩子,也是年纪越小越好,年纪大了总会觉得不亲的。

又或者是想领回去做农活?可现在绝大多数百姓手里的地,都被地主、官员搜刮走了,他们做个佃户都难,还有心思领养孩子?

苏言道:“尹先生的记录在哪里,您知道吗?”

“都在库房,我去取来。”

慈幼庄里藏着的秘密太多,赵捕头命几名捕快四下去寻证据,自己则带着苏言和莲香一起去库房。

库房被分割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堆放粮食,另一部分则有书案和架子,是尹元平日办公之地。

大约是要做些样子给外人看,莲香所说的记录并不难寻。

上面清楚地记载了所有孩子的情况,包括被领养出去的几人。

年纪都在十岁左右,还记录了领养人的信息。

赵捕头一时有些疑惑。

还是苏言提醒道:“赵大哥,这些领养人的信息也要核实。”

赵捕头茅塞顿开。

经核实,尹元有记载的被领养出去的孩子共有十九人,每一次都极为隐蔽,外人几乎不知道慈幼庄内还会有孩子被领养。

赵捕头尝试着去联系这些领养孩子的人,无一例外,都已经找不到了。

甚至在县衙都找不到有关他们的任何记载。

孩子们的去向恐怕只有一个。

苏言看着这些记录,心绪难以平静。

莲香仍不知发生何事,只当他们已经有了更好的归宿,还在感叹,“从时间来算,他们应该也都娶妻嫁人了,说不定现在都有孩子了,能平平安安长大是他们的福气,也是成堂主积德,这样好的人,怎么会被人杀了呢?”

苏言不知如何回答,她想起寺庙大火,便问道:“你可只当年在寺庙中死去的孩子,都是谁?多大年纪了?”

“我不太清楚,那会儿我也还小,”莲香说,“你们得找当年在慈幼庄的人去问问。”

苏言询问道:“如何才能找到他们?”

莲香指着另一本卷宗说道:“应该都有记录。”

在慈幼庄帮工,给的粮食、银子还算丰厚,能进来帮工对绝大多数百姓来说都是好事。

苏言仔细查看了这些年的名单,慈幼庄年头久,孩子多的时候需要的人也多,总人数还真不少。

尤其是寺庙走水那一年,大约是要追究责任,来来回回进出了不少人。

赵捕头瞧见这名单便头痛,“这么多人,有的都不一定还在人世,难不成要一一去找?”

“也不一定,”苏言指着其中二人的名字说道,“这个春姐,早些年被家里卖到商贾府中做丫鬟,遇到的小姐心善,给了她自由身,而且还许了人家。”

“这又如何?”

苏言解释道:“你看,这里有提一句,春姐是因为家境贫寒才被成堂主收留到慈幼庄。”

赵捕头苦笑道:“成文山为了给自己博好名声,留在慈幼庄的人大多贫困。”

“可春姐和其他人不同,她是主动离开的,慈幼庄按月发放粮食,或许衙门都没有慈幼庄准时,她离开时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无病无灾,为何突然离开?”

赵捕头被苏言说得犹豫了,“或许只是没有详细记载?”

苏言提议道:“总归我是闲着的,不如我去跑一趟,赵大哥你该查什么继续查就是了。”

赵捕头憨憨地挠了下头,“总是让你帮忙,你嫂子知道又该训我了。”

苏言装得很正经,“赵大哥,你别这样说,我虽然只是仵作,但也想为衙门出一份力,不能对不起惨死的人。”

赵捕头心中动容。

瞧瞧人家,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觉悟,同苏言相比,他可实在是个小人!

赵捕头正要夸赞苏言一番,就听到她美滋滋的心声,“耶,又有借口去吃炸酱面啦。”

赵捕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