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白天被东凌国的小股队伍频繁的进攻,所以军中将士都觉得很累,所以晚上大家都睡得很熟。外面也只剩下巡逻的队伍来保护军营的安全。
安国公想好了计划,他们派出了一支大部队,抵达南穆**营之后先趁着夜色潜伏起来,然后先把军中的巡逻部队处理掉,避免他们第一时间被发现。
不过这些敌国的士兵他们也并不是全都杀了,而是带走了几个人,回去盘问姜宛亦的下落。当直面性命威胁的时候,总会有人愿意老实交代的。
姜宛亦看着天色越来越黑,她发现似乎俘虏营周围很久没见到巡逻的士兵出现过了,或许这就是自己要抓住的机会,即便这会儿她不知道东凌国那边的人是不是已经到了,自己也应该动手了。
她自己一个人担心出错,便喊上了白天和自己说话的那位大哥,再找了一位力气大的。此刻看守他们的那个士兵正在打瞌睡,他们只要把此人解决了,就能够有机会逃出去了。
动手前,姜宛亦也提醒了大家,不管一会儿有多害怕,都绝对不可以发出声音,否则他们就会失去这次的逃跑机会了。不少对自己没有信心的,都干脆扭过头、闭上眼、或者紧紧捂住自己的嘴巴。
姜宛亦和两个俘虏大哥一起走进了看守士兵的身后,两人眼神示意同时动手。在大哥捂住看守士兵口鼻,另一人则是控制住他的手脚后,姜宛亦用那根随身藏着的簪子用力扎进了士兵的脖子。
只是姜宛亦的力气到底是太小了,那根簪子扎得不深,反而把人痛醒了,负责捂嘴的大哥连忙腾出一只手帮忙,把那根簪子扎得更深。
两人努力的按住这名看守士兵,绝不让他发出一点动静,没多久,此人终于停止了挣扎死去了。
他们招呼上剩余的人,一边留意四处的动静,一边赶紧往外逃。因为俘虏营在最里层他们要跑出去,只能往边上绕,这样才不容易遇到里面巡逻的士兵。
姜宛亦承认自己也是有赌一赌的成分,这会儿这么安静,肯定是父兄那边已经出手了。
他们刚往外跑出去没多久,就遇到了正朝着他们这边过来的一支小队。青壮年男子们把老弱妇孺围在了中间。姜宛亦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对方来人,只感觉到他们的逃跑队伍停了下来。
双方僵持了一会儿,外圈的一个青年便挤进来找了姜宛亦,让她出主意。
而姜宛亦刚往前看到了对方最前面的男人,就瞬间落泪了。“大哥……”
“小妹!”因为军中大多数人并不认识姜宛亦,所以这支接应的营救小队还是姜佑安亲自带队来进攻的,虽然一整天都没有休息,但是这会儿见到了妹妹没事,一切都是值得的。
本以为妹妹一定还等着他们去救,没想到她已经发现了时机,自己甚至都没有出什么力就遇到人了。
“大哥,这些人是被抓的东凌国百姓,我们把他们一起带回去可以吗?”姜宛亦解释了和自己在一起的这些人是谁。
“是东凌国百姓,自然是要带走的。”姜佑安回头指挥小队的其他士兵,将所有人平安带回去。
“我们快些走,一会儿父亲就要进攻南穆国大营了。”
他们已经知道了姜宛亦被关在俘虏营,担心他们出现在俘虏营之后会引起那些俘虏的害怕,会发出什么声响,所以约定了时间,差不多他们到俘虏营之后,大军那边就开始进攻,然后他就带着妹妹从另一条安全些的路回去。算算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了。
带着百姓们一起回去的路上,果然传出了两军交战的声音。准确说,是东凌国单方面的碾压。还在睡梦中的南穆国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再加上今天本就损失了不少粮草和士兵,这会儿更是没什么战斗力了。
为了速战速决,他们出动的都是骑兵,姜佑安他们的马则是为了隐蔽拴在远一些的地方了,他的任务是只要找到姜宛亦,就直接把人带回去。
他们队伍只有五十人,没办法直接把所有百姓一起骑马带回去,那些青壮年们也提议让老弱妇孺们先走,他们这些大男人自己跑回去就好。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姜佑安让剩余的没有带人的士兵留下来全程护送这些百姓,他先带姜宛亦和一部分人先回去。
今天晚上这一战是安国公亲自出战的,所以姜宛亦回到东凌国境内之后没能第一时间看到父亲,只见到了几位留守军中的副将。
“臣等见过太后娘娘。”
姜宛亦回礼:“诸位将军镇守边关,是哀家要感谢大家才是。”
这会儿有了亮光才有人注意到,姜宛亦的手上全是血,身上似乎也沾了些。“太后,你身上怎么这么多血?”
“无碍,不是哀家的血,是出逃的时候,杀了一个看守的士兵,是他的血。”姜宛亦自己也没注意,这会儿看到手上身上的血,才觉得有些后怕。她还是有些托大了,若不是有一个大哥反应快帮她,怕是要错过机会。
姜宛亦不想让父亲回来看到自己这样,就连忙请姜佑安帮自己找一套干净的衣服换上,再弄些水把自己的手洗干净。
大晚上的,姜佑安也没地方给妹妹找一套合身的衣服,只能先从自己的衣服里找了一身干净的。只是到底是衣服大了些,妹妹穿着有些滑稽。姜宛亦也取下了那根穆华给自己的毒针,虽说这东西没用上,但是穆华给自己留下的簪子到底是用上了的。
其他副将给太后打了招呼,就识趣的先走了,不要打搅了人家兄妹重逢。
兄妹俩就在主帐中等着父亲回来,两人有将近三年没见过了,自然有很多话想说。
东凌国的这场夜袭可以说是大胜,大军回来的时候都喜气洋洋的,虽然也有士兵受伤,但是居然没有损失一个战友,全都活着回来了。
安国公回来看到了女儿,也忍不住抹了把眼泪,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和所有人开会说明这一战的情况。
他们没有遇到南穆帝,但是大败南穆国,让他们损失惨重,至少短时间内他们绝对不敢再有动作了。
安国公本来是想直接派人送姜宛亦回去的,但是姜宛亦却拒绝了,只让人把消息送回去,自己想在军中待一阵子,她有预感,估计南穆国在这一战之后,还会发生些别的事情。
而姜宛亦的猜测是对的,那天他们没有遇到南穆帝,是因为穆华也趁乱动手了。短短几天,南穆国就发生了政变,穆华杀了南穆帝之后,自立为帝,也终于显露出自己真实的实力。他这些年在两国边境的动作,又怎么会只是渗透了东凌国呢?南穆**中自然也是有不少他的人的。
杀了南穆帝之后,他就直接带着大军杀回了南穆国都城,把自己的侄儿们也都软禁了起来,南穆国朝中自然有不少声音,但是他憋了这么多年,早就受够了,不支持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南穆国的动乱反而让东凌国可以松一口气了,一国政变不是小事,短期内他们根本没有精力来对付东凌国了。
姜宛亦此时也已经回到了东凌国都城,小皇帝看到她也失去了平时强装的稳重,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长公主也没大没小的边哭边抱怨她。姜宛亦废了不少功夫,才算是把人都哄好了。
问起皇家学堂的事情,发现他们已经在自己不在的时候都把事情推行了下去,如今都城已经有不少孩子们已经在学习了。见大家没有因为自己的事耽误正事,姜宛亦也挺高兴的。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一趟姜宛亦出事,竟然还能因祸得福。东凌国和南穆国之间只要能够停战,就是非常值得庆幸的好事,而且根据太后说明的情况和前线的战报来说,南穆国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再加上他们自己的内乱,至少五年之内都不可能再开战了。
五年的时间,足够让他们的小皇帝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明君了。
除此之外,她也发现了一件不太寻常的事情,那位北虞六公主似乎一直跟着他们晋王凌璟珩,两人似乎是有些暧昧。
姜宛亦私下单独问了两人,确认两人确实有些想法,也觉得高兴,不过感情之事她也不干涉,只说让他们自己决定,只要那天他们想好了要成婚了,她和北虞女帝自会安排好一切。
半年后,南穆国送来停战书,穆华表示,在自己即位期间会维持两国交好,希望东凌国能和南穆国开通商路,恢复往来。
有不少大臣觉得这是好事,但是小皇帝却拒绝了,穆华年龄也不小了,这皇帝的位置也不一定能坐多久,停战书不过是因为他们现在无力再战的结果,没有必要因为这短暂的和平就被冲昏头脑。
开通商路虽然对双方都利好,但是两国交战多年,两国百姓都是相互仇视的,很难说到时候会不会发生别的情况。
直到现在,大臣们才真心觉得,太后和苏太傅把小皇帝教得真的很好。
次年,晋王凌璟珩和北虞六公主定下婚事,大婚仪式在北虞和东凌各办一场,之后两人回到东凌国定居。
又两年后,小皇帝凌璟游对朝堂局势已经能够完全掌控,苏太傅辞官养老,不少朝中官员得到提拔。
又几年,凌璟游弱冠,姜宛亦提出离宫居住。皇室学堂在东凌国各地已经推行,姜宛亦不想这辈子只能留在宫中,想要认真的经营这个皇室学堂,不仅是都城的,还得监管各地方的。
凌璟游感念太后教养之恩,力排众议,特许太后搬到宫外的别宫居住,宫中所有事务移交皇后和长公主共同负责。
离开皇宫后,虽然身边还是一直有保护的人,但是姜宛亦终于见到了自由的天地。每年她都会去一个地方,了解那里的皇室学堂的情况,有时候还会亲自给孩子们讲课,孩子们不知道她的身份,只知道有个漂亮的女先生。
许多年后,姜宛亦回顾自己的一生,她没有夫君陪伴和孩子的孝顺,却从未孤独。凌璟游是她一点点教养长大的,还有那些学堂的孩子们,也都是自己念想。
上一世她怀着悔恨而终,重活一世,她曾奢求羡慕的一切,都实现了……
《小太后养崽日常》正式完结啦!感谢所有读者宝宝的支持~
新书是无CP的娱乐圈文,《我家艺人都是对照组[娱乐圈]》已经更新了前三章,预计在大年初三,也就是1月31日开始继续更新,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戳戳专栏先收藏起来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大结局3